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448]
文学文化 [320]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367]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9]
诗词戏曲 [127]
笔记小说 [43]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04]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2]
人物日记 [33]
学术研究 [96]
哲学研究 [20]
宗教类 >>
佛教 [193]
道教 [29]
周易风水 [34]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47]
书法篆刻 [34]
石窟雕刻 [49]
文物收藏 [57]
金石考古 [209]
建筑装饰 [39]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9]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34]
医学类 >>
中医 [398]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3]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文萃 全4册/民国期刊集成 2011清晰
民国期刊集成 文萃
价      格:¥ 22.80
30天售出:102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07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民国期刊集成 文萃》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民国期刊集成 文萃》PDF电子书全4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出版。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文萃》周刊,1945年10月创刊,系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编辑并以公开形式出版发行的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前期为文摘性期刊,以转载大后方报刊的文章为主,而后顺应从和谈到开打的局势变化,变身为时事政治刊物,以观点犀利的政治、军事、经济预测与评论,以及信息丰富、揭示真相、风格多姿的“特写”,深受国统区广大读者欢迎。1947年3月第七十二期后被国民政府查禁,随后改为32开《文萃丛刊》,秘密出版发行。同年7月出至第十期后,因编刊人员陈子涛等三人被当局逮捕杀害,被迫终刊。该刊物内容丰富,时事性征突出,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现据原刊影印,精装四巨册。经常写稿的有马叙伦、陶行之、费孝通、茅盾、吴晗、袁水拍、田汉、宦乡、沈志远、夏康农、许广平、姚溱、胡绳等。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值得回味的12份民国期刊介绍: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良友画报-
《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1945年10月,《良友》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良友》共载彩图400余幅,照片达32000余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古迹名胜等等无不详尽记录,可称为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就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在世界五大洲都有销路,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各国大图书馆也竞相收藏《良友》,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
itu万圣书城
-新月杂志-
itu万圣书城
1928年3月10日,由新月社主办的《新月》月刊创办于上海。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任编辑。1927年春,原新月社骨干胡适、徐志摩、余上沅等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次年创办《新月》月刊,新月社重新开始活动。参加成员还有梁实秋、闻一多、邵洵美等。新月书店还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化丛书”及《诗刊》、《新月》诗逊等。 1931年11月,新月社代表人物徐志摩机坠身亡,该社活动渐衰。1933年6月,《新月》杂志出至第4卷第7期停刊,新月社宣告解散。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北洋画报-
itu万圣书城
《北洋画报》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是一家独资经营的刊物,当时曾得到奉系军阀的资助。该刊由冯武越、谭北林所办,吴秋尘主编,至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先后出版了1587期,并于1927年7月至9月间另出版副刊20期。该刊内容包括时事政事、文教、体育、戏剧、电影、书画艺术及中外史地知识、风景民俗、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各种社会活动、重要事件和人物。对研究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现代史和“九一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华北政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研究京剧、电影等艺术及中国近代书画艺术和近代教育、体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itu万圣书城
-妇女杂志-
itu万圣书城
该杂志于1915年1月5日在上海创刊,属偏于保守的妇女刊物,月刊。1931年12月停刊,主要因一·二八事变中商务印书馆遭日寇焚毁而休刊,前后共17卷(每卷12期)204期。杂志有论说、学艺、家政、名著、小说、译海、文苑、杂俎等栏目,提倡发展女子教育,向妇女介绍自然科学、生理卫生等方面的新知识,冀妇女自立,“谋妇女解放”,在当时的妇女界有一定的影响。但反对妇女参政,仍要求妇女做贤妻良母,带有一定的封建思想色彩。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玲珑画报-
itu万圣书城
《玲珑》是在1931年3月18日由林泽苍先生创刊于上海的中国第一本女性时尚杂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总共发行了298期。该杂志的尺寸非常之小,为64开本。内容图文并茂,杂志稿件多有在校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创作。張愛玲在《談女人》一文中曾經提及,“一九三零年間的女學生人手一冊《玲瓏》雜誌”,足見《玲瓏》在女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
itu万圣书城
-文萃-
itu万圣书城
《文萃》期刊,于民国34年(1945年)10月9日创刊。初为文摘性周刊,在创刊号封底的"编后小语"(代创刊辞)中这样写道:一、沟通内地与收复区的意志;二、传达各方人士对于国是的意见;三、分析复杂善变的国际情势,应是其办刊宗旨了。第二年,改为时事政论性期刊。郭沫若、茅盾、田汉、许广平、马叙伦、周建人、宦乡、费孝通等名家经常为该刊撰稿,积极从事和平民主宣传。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号外画报-
itu万圣书城
联华画报是中国30年代电影杂志。由上海联华影业公司主办。创刊于1933年1月1日,画报主要宣传该公司拍片情况、影人生活。如第一期,主要介绍联华女演员阮玲玉在参加《三个摩登女性》摄制中的情况和照片。1935年,《联华画报》由周刊改版为半月刊,篇幅随之增加,并由横版16开本,改为直版16开本。内容仍以宣传该公司的影片、影人为中心,但已注意刊登一些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经验谈、札记等,如蔡楚生的《一天风云楼梦呓集》、吴永刚的《〈小天使〉导演者言》以及孙瑜的《大路》剧本(连载)等,还刊登译文、漫画,内容较周刊有所充实。1936年,随联华影业公司的结束宣告停刊。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青春画报-
itu万圣书城
1931年9月5日,《青春画报》在天津创刊,它的编辑部设在南开中学校园,编辑、记者也多为在校学生,内容更是以记录全国各名校教学、社会活动、体育运动及教师、学生对时局变幻的反应和看法为主。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国校园第一画刊。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战斗一直进行到3月3日。战斗一打响,《青春画报》立即派出驻沪摄影记者李为伟到战斗前线拍摄战况,第22期出版的“沪战专页”,以《巨炮轰击杀人无数》《富村闹市尽成灰烬》《流弹击毙逃难人民》《残体裂尸随波漂流》《农民住房尽被焚烧》等图片,记录下日军的侵略行径,揭露“日人残暴之万一”,以使民众铭记“这不可磨灭的一页……对我们民族那样无人道的摧残、违背公理的侵袭”,“希望华北同胞观后,一致奋起,督促政府收复失地”。
《青春画报》自23期改为周刊,每周三出刊,画报存世较少,约于1932年年底停刊。
itu万圣书城
-电声-
itu万圣书城
本名《电声日报》,1932年5月1日创刊于上海,三和出版社出版。为综合性小报,初为日刊,方12开本,每期4版,头版、二版刊载影坛消息,三四版为体育版和播音版。于1934年1月12日起改为周刊,16开本,正式更名《电声》。1941年8月改为月刊,同年12月停刊。
itu万圣书城
从1932年到1941年,《电声》累计出版日报600期,周刊296期,月刊5期,总计901期,为民国期间出版期数最多的电影杂志。创办人林泽苍,编辑梁心玺。
itu万圣书城
《电声》每期卷首有一篇《我们的话》,由梁心玺、范寄病两人轮流执笔,代表刊物的立场发表对于影坛最新动向的看法,包括阮玲玉自杀、卓别林访华、米高梅公司来华摄制《大地》、影坛统一译名问题、改善影院租映制度、《天伦》在美公映、影业工会的使命等等。言论犀利,态度鲜明,对影坛动向的把握十分敏感,大凡影界略有影响之事件动态几乎均有议论,可看作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影坛大事记。
itu万圣书城
itu万圣书城
-中国摄影-
itu万圣书城
民国版的《中国摄影》在上海创刊。32开本的《中国摄影》为月刊,刊名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封面用中文,封底用英文。杂志栏目设有:照片分析、国际影讯、世界名作、名作选刊、人体佳作、五彩摄影、名家访谈、摄影ABC、摄影漫画、读者影展等。
itu万圣书城
于1946年10月创刊至1949年12月停刊,共出版了24期,杂志断断续续的一直开办到新中国之初。翻阅这24期泛黄的民国版《中国摄影》,总感觉当今国内的摄影杂志,除了摄影器材栏目的突飞猛进外,其他栏目均在沿袭着民国版《中国摄影》的办刊风格,只是在外包装上稍作改进,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我们自以为在办刊上的所谓创新,诸不知在民国版的《中国摄影》已经屡见不鲜,只是我们少见多怪而已。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民国期刊集成 文萃》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民国期刊集成 文萃》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