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444]
文学文化 [313]
诸子百家 [28]
名人文集 [355]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9]
诗词戏曲 [113]
笔记小说 [40]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02]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1]
人物日记 [33]
学术研究 [96]
哲学研究 [20]
宗教类 >>
佛教 [191]
道教 [29]
周易风水 [34]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44]
书法篆刻 [34]
石窟雕刻 [49]
文物收藏 [57]
金石考古 [209]
建筑装饰 [39]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9]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34]
医学类 >>
中医 [392]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金石印谱古籍善本420余册 高清彩图 集古印章印存铜印 珍贵资料
金石印谱古籍
价      格:¥ 165.80
30天售出:149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6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金石印谱古籍》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印谱则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的发展。CXx万圣书城
中国汇集古代玺印和篆刻家创作的图谱。可供人鉴赏、临写,更重要的是研究篆刻发展史、文字学、史学的资料。印谱的编集最早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此外有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此外有宋徽宗“敕撰”《宣和印谱》、《复斋印谱》等,但已佚。元代吾丘衍集有《古印》,分官印与私印。赵孟?、钱选等亦集古印谱,未传。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获得很大发展,更加重视对有助于文物制度和官制研究的古印章的考证,故印谱的集录与探讨盛于前代。明隆庆年间,顾从德集有《集古印谱》,为最早的印章印谱,顾氏子孙历三代,集更多古印,编成《印薮》,木版摹刻印行。明代还有古董印谱《秦汉印簵》、《范氏集古印谱》等。明代篆刻家开始处集印谱,何震为创始人,有《何雪渔印选》传世。而张灏的《承清馆印谱》、周亮工的《赖古堂家印谱》收印丰富,并遍请名家刻印,开集各家印谱之先例。清代对古玺印研究更进一步,对用途、类别总结出新的经验。著名的有《师意斋秦汉印谱》、《汉铜印丛》、《集古官印考证》等。印谱的版本分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种类。最珍稀的为能存原作风貌的原印钤盖印谱。随印谱的风行,印谱的种类亦更多,古印章除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外,还有封泥、历代官印、西夏官印、元代花押印等。
CXx万圣书城

金石印谱古籍善本书目:CXx万圣书城

篆书千字文 梦瑛 [书] ; 袁正己 隷书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貞松堂蔵吉金墨本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印法抄書 [尚古斎] [編] 1-5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养正楼印存六卷[清]孟介臣、周佳篆1-5卷pdf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硯史 高鳳翰 撰集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雪渔印谱三卷[明]何震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学山堂印存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新選万字文. 1,2編著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孝経印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小石山房印苑(光绪本)顾湘,1-12卷pdf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问奇亭印谱(清)陆廷槐辑,1-4卷 pdf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文字会宝 朱文治 輯 1-10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王氏書苑 1-19卷 [王世貞] [編]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図絵寳鑑第1-5卷 夏文彦 纂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天罡地煞图 陸謙 [原画]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陶説. 巻1-6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水石堂印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狩谷望之写金石文之書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守山候赖宽印谱 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世話千字文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神社仏閣印影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尚古斎遺書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切鏡 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强勉斋印谱 曹世模 1-3卷 pdf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千壁亭古砖图释【清·陆心源.光绪十七年吴兴陆氏】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竒勝堂印譜. 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欧蘇手簡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明鏡誠心録. 巻上,下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名人蘭竹画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名家手簡 1-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竜蛇帖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竜眠山人印譜 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鎌倉古瓦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考古画譜. 1-5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旧藩印鑑.1-5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近世諸家印譜 1-6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金石萃編摘録.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江上印集. 1-6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鑒禅画適 上,下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集古印譜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集古印谱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吉田半迂印谱 1-6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皇朝金石編. 1-5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皇朝金石編 1-8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紅楼夢図詠 1-4冊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红霞山房印赏 1-6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河田秉彝印谱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和漢名画苑 1-6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何雪漁印本 1-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酣古集印譜2. 巻1-4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酣古集印谱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海東金石苑. 巻1-4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古篆千字文 上,中,下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古鉄山房印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古鉄山房印譜CXx万圣书城
-2016-10-19 16:01CXx万圣书城
古今鐘銘集 1-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古今印例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岡田桑里印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飞鸿堂印谱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方氏墨譜 1-8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二程印譜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端石擬 上中下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従古堂款識学 1-8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程氏墨苑 1-8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草露貫珠 1-23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蔵書印譜 1-4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苍莽独立楼印选 1-2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博山居印譜 1-5卷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扁額軌範. 1-5之巻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蝙蝠山房印存(又名童真印会印集)
CXx万圣书城

酔翁亭記 欧陽永叔 [編] chi06_01767.pdfCXx万圣书城

足利学校印譜i04_03153_d010.pdfCXx万圣书城

字学必要 chi06_01349.pdfCXx万圣书城

紫巌印章花押譜 古筆了仲 著chi03_03836 105.pdfCXx万圣书城

篆林捷径 岡恒忠 著chi06_03761.pdfCXx万圣书城

諸国社寺朱印等印譜i04_03153_d012.pdfCXx万圣书城

諸葛鼓 [狩谷【エキ】斎] [編] chi10_04433_0001.pdfCXx万圣书城

重排石鼓文音训chi06_00698.pdfCXx万圣书城

正隷千字文 巻菱湖 [書] chi06_02096.pdfCXx万圣书城

禹碑釈文 chi10_00710.pdfCXx万圣书城

有栖川宮家歴代印譜bunko20_00387.pdfCXx万圣书城

印正附説 甘暘 述 ; 劉光 校 chi10_03709.pdfCXx万圣书城

印章雑考] 市島春城 [編]chi10_01385.pdfCXx万圣书城

印学集成 [清代]李镛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pdfCXx万圣书城

印粋 惺堂居士 選chi10_04143.pdfCXx万圣书城

印譜bunko01_01718.pdfCXx万圣书城

印籍便覧 文楼主人 纂chi10_03808.pdfCXx万圣书城

印粹 惺堂居士 早稲田大学図書館.pdfCXx万圣书城

寅弐月より四月本町印譜 chi12_03643_0164.pdfCXx万圣书城

薬師寺擦銘釈 日下部勝皋 撰 chi10_04167.pdfCXx万圣书城

薬師寺擦銘釈 日下部勝皋 撰 chi10_04166.pdfCXx万圣书城

顔魯公稿本釈文 中桐険吉 纂修 ; 杉山鶏児 校訂 chi06_00084.pdfCXx万圣书城

梧竹先生印譜 竹陰 [編]chi03_03597.pdfCXx万圣书城

尾形流畧印譜 中野其明 編輯 chi04_02559.pdfCXx万圣书城

尾崎紅葉印譜chi03_03630.pdfCXx万圣书城
2.2MCXx万圣书城
図絵宝鑑続編 韓昂 纂 ; 呉麟 録chi04_01111.pdfCXx万圣书城
9.4MCXx万圣书城
松香館印譜 硯湖 [収集] chi10_01480.pdfCXx万圣书城
7.8MCXx万圣书城
四体千字文 周興嗣 次韻chi06_03714.pdfCXx万圣书城
21.7MCXx万圣书城
四体千字文 智永 書 chi06_03816.pdfCXx万圣书城
20.1MCXx万圣书城
漱芳閣書画記. 宋元版之部 浅野梅堂 [撰]chi03_03558.pdfCXx万圣书城
4.2MCXx万圣书城
書法千字文略解 大彭山人華翁 [註解] chi06_03700.pdfCXx万圣书城
31.6MCXx万圣书城
市河米菴等印譜 chi10_04604.pdfCXx万圣书城
22.4MCXx万圣书城
十軆千字文 細井広沢 遺稿 ; 玉木愛石 加筆chi06_03908.pdfCXx万圣书城
22.3MCXx万圣书城
十八羅漢尊名古磚印玩chi10_01872.pdfCXx万圣书城
4.9MCXx万圣书城
三論絵詞 chi04_00510.pdfCXx万圣书城
9.6MCXx万圣书城
三絶碑 稲川先生墓銘 松崎復 撰 ; 狩谷望之 書并篆chi10_03907_0034.pdfCXx万圣书城
7MCXx万圣书城
三国志人物像 chi04_04751.pdfCXx万圣书城
7MCXx万圣书城
群賢押譜 竹村 [編] chi06_03950.pdfCXx万圣书城
18.9MCXx万圣书城
羣鴻留爪 [市島謙吉] [編] chi10_03866.pdfCXx万圣书城
16.9MCXx万圣书城
秋水園印譜印説 陳錬 [撰] chi10_01137.pdfCXx万圣书城
3.7MCXx万圣书城
秋水园印谱一卷[清]陈鍊.pdfCXx万圣书城
12.5MCXx万圣书城
秦漢印統序chi10_01117.pdfCXx万圣书城
15.3MCXx万圣书城
乾隆内廷供奉人合作詩画扇面 郎世寧 [ほか]筆 ; 于敏中 [ほか賛chi03_03685.pdfCXx万圣书城
1.3MCXx万圣书城
坪内逍遥印譜] [本間久雄] [集] bunko14_b0042.pdfCXx万圣书城
3.9MCXx万圣书城
廿体千字文 孫丕顕 編輯chi06_03715.pdfCXx万圣书城
39.5MCXx万圣书城
南都薬師寺金石記 平与清 校訂chi10_04303.pdfCXx万圣书城
6.9MCXx万圣书城
墨竹谱.pdfCXx万圣书城
4.3MCXx万圣书城
墨苑清賞 鈴木梅仙 著chi03_03688.pdfCXx万圣书城
17.6MCXx万圣书城
銘彙. 巻之1-4 平信好 編輯chi10_04151.pdfCXx万圣书城
37.7MCXx万圣书城
名家押譜 蓬莱山白居士 [編]chi06_03949.pdfCXx万圣书城
21.1MCXx万圣书城
糸印譜chi10_02365.pdfCXx万圣书城
8.2MCXx万圣书城
梦庵金石小品 梦庵 [選并拓]chi10_03937.pdfCXx万圣书城
9.9MCXx万圣书城
埋麝発香印部 穂井田忠友 撰chi10_04127.pdfCXx万圣书城
8.3MCXx万圣书城
埋麝発香印部 穂井田忠友 撰chi10_02562.pdfCXx万圣书城
8.1MCXx万圣书城
林谷山人印譜] 細川林谷 [撰] bunko01_01717.pdfCXx万圣书城
12.2MCXx万圣书城
鎌倉古瓦譜 林松応 [編]chi10_01985.pdfCXx万圣书城
13.4MCXx万圣书城
李王家印譜chi10_03952.pdfCXx万圣书城
8.3MCXx万圣书城
楽書たわけ印譜b10_8002_40.jpgCXx万圣书城
279KBCXx万圣书城
頼山陽印譜chi10_04606.pdfCXx万圣书城
6.4MCXx万圣书城
君台観印譜chi04_00257.pdfCXx万圣书城
10.4MCXx万圣书城
酒井抱一先生印譜chi04_03780.pdfCXx万圣书城
1.6MCXx万圣书城
九成宮醴泉銘 魏徴 撰 ; 欧陽詢 書 chi06_01231.pdfCXx万圣书城
10.3MCXx万圣书城
金石游戯. 坤 [市島謙吉] [編]chi10_03872.pdfCXx万圣书城
11MCXx万圣书城
金石遺文 藤貞幹 輯chi10_04145.pdfCXx万圣书城
8.2MCXx万圣书城
佳婦人例 仇英 画chi04_01056.pdfCXx万圣书城
3.2MCXx万圣书城
汲古漱余 市島泰 [蒐集] chi10_04083.pdfCXx万圣书城
8.3MCXx万圣书城
絵本武者兵林. 上,中,下 北尾辰宣 画 chi04_00940.pdfCXx万圣书城
19.1MCXx万圣书城
画引千字文 孫丕顕 編輯chi06_04102.pdfCXx万圣书城
49.2MCXx万圣书城
壷の碑考 松浦武四郎 著chi10_02428.pdfCXx万圣书城
5.1MCXx万圣书城
後越碑銘集. 初篇 歓励 輯chi10_01032.pdfCXx万圣书城
15.6MCXx万圣书城
後越碑銘集. 初篇 歓励 輯 chi10_01681.pdfCXx万圣书城
15.2MCXx万圣书城
鴻爪印譜chi10_03831.pdfCXx万圣书城
16MCXx万圣书城
桂川家印譜bunko08_j0220.pdfCXx万圣书城
1.2MCXx万圣书城
観家印譜 chi12_03643_0163.pdfCXx万圣书城
706KBCXx万圣书城
古印集 荻野三七彦 収集.pdfCXx万圣书城
4.9MCXx万圣书城
古京遺文 狩谷望之 纂chi10_04160.pdfCXx万圣书城
17.2MCXx万圣书城
古京遺文 狩谷望之 纂chi10_04159.pdfCXx万圣书城
20.1MCXx万圣书城
古今印則序跋文chi10_01134.pdfCXx万圣书城
3.7MCXx万圣书城
古今印史 徐官 著 ; 陳詩教,沈徳先 校 chi10_01112.pdfCXx万圣书城
21.8MCXx万圣书城
古草千字文 草廬 書chi06_03708.pdfCXx万圣书城
10MCXx万圣书城
古碑拓本chi10_04101.pdfCXx万圣书城
8.2MCXx万圣书城
估客印譜ne01_00834.pdfCXx万圣书城
13.1MCXx万圣书城
弓町印譜chi12_03643_0165.pdfCXx万圣书城
1.3MCXx万圣书城
仏足石碑銘] 野呂元丈 [編] chi10_00055.pdfCXx万圣书城
10.6MCXx万圣书城
誹諧家譜]. 印譜 [丈石] [編] bunko18_00313.pdfCXx万圣书城
12.9MCXx万圣书城
多胡郡碑面考証 平鱗著. 多胡郡碑字証 chi10_01865.pdfCXx万圣书城
10.7MCXx万圣书城
渡辺華山印譜nu04_04899_0025.pdfCXx万圣书城
3.5MCXx万圣书城
読書余興 山中共古 輯并註chi10_03830.pdfCXx万圣书城
22MCXx万圣书城
東皐図書 bunko08_j0032.pdfCXx万圣书城
2.6MCXx万圣书城
大慧普覺禅師普説一卷.pdfCXx万圣书城
24.4MCXx万圣书城
大仏鐘銘并鈔 chi10_04122.pdfCXx万圣书城
8.8MCXx万圣书城
椿岳漫画 椿岳迂史 [著] chi04_02941.pdfCXx万圣书城
9MCXx万圣书城
垂裕閣法帖 【チョ】遂良 書chi06_02772.pdfCXx万圣书城
8.2MCXx万圣书城
陳眉公重訂書品 【ユ】肩吾 著 chi06_00082.pdfCXx万圣书城
14.8MCXx万圣书城
博愛堂集古印譜 長谷川延年 模鐫chi10_03867.pdfCXx万圣书城
14MCXx万圣书城
北窗翁遺文 北窗翁 [撰] ; 英一珪 [編] he02_05086.pdfCXx万圣书城
9.1MCXx万圣书城
半峰印影chi10_04044.pdfCXx万圣书城
4.2MCXx万圣书城
白眼居士印譜chi10_01388.pdf
CXx万圣书城

2.jpgCXx万圣书城

3.jpgCXx万圣书城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印谱则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的发展。CXx万圣书城

稿本是书籍的不同版本的祖本,其保存要比版本书籍更为困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各种版本书籍约五万七千余部,而收录的稿本不足四千部。稿本因其流传稀少,所以更可珍贵。CXx万圣书城

(明)郭宗昌 辑 CXx万圣书城
《松谈阁印史》稿本CXx万圣书城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稿本CXx万圣书城
1函2册CXx万圣书城
13.8 × 20.9 cm
CXx万圣书城

《松谈阁印史》稿本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郭宗昌所辑拓。原印钤拓共五卷,惜缺首册卷一。卷尾有王铎、钱谦益、罗振玉、内藤虎题跋。CXx万圣书城

明代印谱是印学史上的一大亮点,除集古考证、作品欣赏外,还以印叙事、以印证史。在此部印谱中,郭宗昌在每一印蜕下均有他所撰写的考据文字,从印材、钮制、官制到书体进行多方考据,以史鉴印,故称《松谈阁印史》。全书考官印59方,私印203方。CXx万圣书城

郭宗昌(?-1652),字胤伯,与王铎、钱谦益颇为交好。这可以从王铎、钱谦益为其题跋看出。王铎为郭胤伯题一页小楷跋文写的高古朴厚。所用异体字之多,也可看出题跋时用心之深。钱谦益在《初学集》里,收录了四篇为郭胤伯所作诗。《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系钱谦益崇祯戊寅(1638)年所作。此前一年钱谦益与门生瞿式耜遭政敌温体仁陷害入狱,被关押一年。获释后钱谦益取苏子瞻《蒙恩责授》诗语“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以《试拈》名其集,聊用志喜。”《试拈集》中为华州郭胤伯赋诗二首。其中一首便是《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CXx万圣书城

卷末罗振玉跋语赞曰:“此本当是架上自藏之本。未必有流传者。其可贵尤过顾谱(《集古印谱》)矣。”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明)汪关 辑CXx万圣书城
《宝印斋印式上卷》稿本CXx万圣书城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1册CXx万圣书城
19.5 × 13.7 cm
CXx万圣书城

《宝印斋印式上卷》稿本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汪关所辑拓。汪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安徽歙县人,精于古文篆刻,其治印不染时习,力追汉人。是谱卷尾有李流芳两篇题识,后有汪关万历四十二年(1614)墨笔自序,清乾隆五十六年嘉定钱坫对每方钤印进行了详细注释,每印皆有钱氏援引史籍考据印文官职之文。之后历经徐乾学、毕泷、梁章钜、万承紫先后递藏,可谓传承有序,足可宝矣。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清) 陈介祺 辑CXx万圣书城
《十钟山房印举》稿本CXx万圣书城
清同治十一年(1872)陈氏十钟山房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10函104册CXx万圣书城
11.5×19 cm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十钟山房印举》是陈介祺簠斋先生晚年的宏幅巨制,毕其一生心力辑录而成。印谱的编纂采用了举类分列的编排方式,故名“印举”。此谱开集各家收藏古玺印于一谱的先例,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的巨著。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嘉德春拍《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陈介祺所辑。毛装本,共104册,系日本汉学家金山铸斋旧藏。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十钟山房印举》编纂体例形制浩大,“世无完本,亦无定本”,因此,要想研究簠斋编纂印举的思想,稿本、批校本便显得弥足珍贵。目前已知《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共有三部,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故嘉德上拍此部尤显珍罕。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清)吴式芬 辑CXx万圣书城
《双虞壶斋印集》稿本CXx万圣书城
清道光间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6册CXx万圣书城
14.5×23 cm
CXx万圣书城

《双虞壶斋印集》稿本清道光间吴式芬所辑。每册篆书署题“双虞壶斋印集”。印谱每页钤印一至三方不等。无版框。印文下有朱笔释文,卷首粘贴有手书的类目编次。从形制来看,当为编印《双虞壶斋印集》时的稿本。由稿本可见,此时谱名尚为《双虞壶斋印集》。成书时改名为《双虞壶斋印存》。《双虞壶斋印存》为清代集古印谱中的名谱,藏品精美、编订严谨,罗振玉先生对此谱推崇备至。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清)魏锡曾 辑CXx万圣书城
《奚冈、蒋仁等诸家印谱》批注本CXx万圣书城
清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12开CXx万圣书城
尺寸不一
CXx万圣书城

魏锡曾辑《奚冈、蒋仁等诸家印谱》批注本内收奚冈、蒋仁、何震、魏植、陈豫钟、程邃等明清篆刻名家印鉴,均为魏锡曾手拓,间及边款。钤印旁多有魏锡曾的批注及考证,间录吴熙载跋语。是谱所录原石多藏杭州朱芑孙处,太平天国期间毁于战火,故拓本亦绝少流传。极为稀见。卷末有近人吴味雪墨笔题跋二则。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明)吴迥 篆CXx万圣书城
求定斋印章CXx万圣书城
明万历四十年(1612)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1册CXx万圣书城
14.5 × 20 cm
CXx万圣书城

《求定斋印章》万历四十年钤印本系明代吴迥(1612)辑自刻印而成。谱中附刘光、陈玄胤,郭昭伏、徐宗道、程百二、程子道等人跋语。此谱少见,极为难得。CXx万圣书城

吴迥(1555-1636),字亦步,安徽人,明代篆刻家,与何震为同时代印人。《广印人传》记载:“董其昌书其(指吴迥)谱曰:‘亦步舞象时气已吞虎,今犹二十许人,试以其印章杂之长卿(何震)印中,不复可辨,不知异时复作何状’”。由董其昌语可知吴迥的风格与何震相似,深得其法,已到了难辨真假的地步。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清)郭启翼 篆CXx万圣书城
松雪堂印萃CXx万圣书城
清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本CXx万圣书城
1函4册CXx万圣书城
12.5 × 22.3 cm
CXx万圣书城

《松雪堂印萃》系清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本。为郭启翼辑自刻印而成。前有杨峒、李策、窦作相、徐云龙题序四则及自序一则。边框为蓝色版框,释文墨色套印,加之朱色钤印,三色套印,颇美观。共收印509方。首册为松雪堂百寿图印,其余三册均为闲章,印下均有释文。CXx万圣书城

郭启翼(1736-1795),山东潍县人。字凤举,号莲溪,斋号为松雪堂,郭伟绩侄。乾隆时举於乡,官江西新城、安福等地,后罢职归里。喜吟咏,工治印,章法富于变化,笔意奇恣。篆刻师安丘张卯君(在辛),颇能神似。存世有《松雪堂印萃》。《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其小传。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龚心钊 撰CXx万圣书城
关内候金印拓题跋CXx万圣书城
民国间钤印本、写本CXx万圣书城
3页CXx万圣书城
尺寸不一
CXx万圣书城

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高价成交一枚龚心钊旧藏东汉“关内侯”金印。今春嘉德古籍上拍一组龚心钊手稿及印拓,专门考释此方关内候金印之来源。据龚心钊先生文,“此关内侯印重曹平四两,于光绪季年直隶(或云赵州)出土,簠斋固不及鉴赏,或出于庚子后,王文敏亦不及见也。端匋斋得此,佩不去身,入川时其夫人劝留于宅中。庚申春其媳按金质售出,为桐乡冯志青所得,予闻而艳之。辛酉入都张效斌,介以归予。”由此可知,此方关内侯金银曾为端方旧藏,之后才归了瞻麓斋。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的更多拍品预览将于近期陆续登陆微信公众号,敬请期待!CXx万圣书城
点击下列标题查看更多2016春拍精彩内容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兼收并蓄  满目琳琅CXx万圣书城
《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之所见CXx万圣书城
卢松安先生旧藏古籍专题CXx万圣书城
印林锦囊——吴中王氏槐荫层晖庐藏明清印谱CXx万圣书城
清宁——国石篆刻艺术专场CXx万圣书城
印谱之冠 印学之宗 ——《十钟山房印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CXx万圣书城
千年遗珍 人间孤本——曾巩《局事帖》初考
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篆刻印章的内容很广,特征也因不同的印材而异,了解常见的术语对于印章收藏和鉴赏都有很大用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识。CXx万圣书城
1.阴(白)文印、阳(朱)文印、阴阳间文印。CXx万圣书城
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凹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购买篆刻工具.jpgCXx万圣书城
2.铸印、凿印。CXx万圣书城
金属印章,不论官私,一般是先雕泥范,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这就称为“铸印”。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非金属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铸,只能用刀凿刻。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然后凿刻印文的,一般称这种印为“凿印”。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于封拜,不待范铸而匆匆凿成应用、因而被称为“急就章”。CXx万圣书城
3.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CXx万圣书城
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职位称号,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图像等,凡两面都刻有印文的则称为两面印。多面印即类推。两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钮,只在中间凿一小孔以便穿带,所以又称“穿带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称为“子母印”或“套印”。CXx万圣书城
4.名印、字印、名字合印、总印。CXx万圣书城
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故把名印作为正印,字印作为闲印杂用。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私印”等字样,而“氏”字与其他的闲字杂字都不用,用之则表示不敬。字印亦称表字印。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后代或连或不连。字印一般只加“印”字或姓字,如“赵氏子昂”。姓名、字并刻为一印的称为“名字合印”。也有将籍贯、姓、名、字、号、官职等并刻一印的称为“总印”。CXx万圣书城
5.回文印、横读印、交错文印。回文即用来处理两个字的名印和字印,即可以防误读,又可使名的二字连为一体。其方法是把“印”字放在姓下,且在右,名的二字都在左,回环读之,则为“姓某某印”,而不读为“姓印某某”。如“王从之印”四字,若通常刻法,不用回文,易误为姓王名从,看不出为姓王名从之。横读印、交错文印极少见,一般只用来刻官衔和地名。如“司空之玺”,“司空”二字刻在上,“之玺”二字刻在下,这就叫做横读印。交错文印就是以对角顺序而读。四个字的,第一个字在右上,第二个字在左下,第三个字在左上,第四个字在右下。如“宜阳津印”,“阳”字在“津”字下,“律”字在“宜”字左,但容易误读成“宜津阳印”或“宜印津阳”。CXx万圣书城
6.书柬印、鉴藏印。CXx万圣书城
书柬印在古代比较流行。秦汉至南北朝时采用泥封,泥封后钤有印章,但一般只用名印。至后来则用“某人言事”、“某人启事”、“某人白事”、“某人顿首”、“某人敬缄”等印刻,这些都是书柬印。鉴藏印是收藏书画的印记,始于唐代。唐太宗有“贞观”二字连珠印,唐玄宗有“工元”二字长方印。这两颗印虽未标明鉴藏字样,但却是鉴定性质的,是最早的鉴藏印。宋代以后鉴藏印的内容丰富起来,而且篆刻和用料都十分精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为收藏家所青睬。其次,通过鉴藏家的鉴藏印还可考订古代珍贵书画的流传情况。其文有“某人家藏”、“某人珍赏”、“某郡某斋(堂、馆、阁)图书记”等。不少印谱中也收了鉴藏印。CXx万圣书城
7.玉印。CXx万圣书城
印材中以玉最为珍贵。其质地坚洁润密,不磨不磷,可毁损折断而不可破坏其纹理。因此古人多喜佩带玉印,其意一取君子佩玉,一取玉之坚贞。玉以越古越贵,一些商贾为欺市获利,常把新玉放人油锅中炸脍,使之成古色。CXx万圣书城
8.金属印。CXx万圣书城
指用金、银、铜、铅、铁诸金属刻成的印章。金银质地太软,不易上刀,笔锋更难显现,因此一般的铸印时都掺以铜,不但易于成形,也易于镌刻。通常所说的金银印大都是涂金涂银的,纯金纯银的比较少见。官印中金银是用来区分等级的,私印中用金银的不多见。由于金银印刻则腻刀,字迹柔而无锋,从收藏与鉴赏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的价值。铜印字迹壮健,带有回珠。方法上有凿有刻,亦有涂金上银的。铅印、铁印,古代除巨印用之外,一般不多见。明朝时,御史大夫用铁印,取其刚直无私之意,但铁容易生锈腐蚀,故流传的绝少。CXx万圣书城
9.象牙印、犀骨印。CXx万圣书城
牙印,汉时有官印,宋以后多作私印,以象牙为材料,其质柔软韧腻,难中刀法。刻朱文则尚可见笔锋,白文则无神气。因此,篆刻家和收藏家对牙印都不太珍爱。象牙忌鼠味民便,一遇鼠尿则立即现出黑斑,直至底部,而且永远除不掉。又畏热气汗水,即使有牙印也不常佩带。犀角印,惟汉二千石至四百石官以黑犀角为印,别的很少用,其质地又粗又软,时间一久,则会变形。其他有以牛羊等的腔骨角为印的,这在民间较为流传,官印和富家极少用,有关的记载也尚未发现,故始于何时还说不清。CXx万圣书城
10.水晶印、玛瑙等印。CXx万圣书城
水晶质地硬而脆,不易刻,稍用力则断,刻成的文字滑而不涵。玛瑙的质地比水晶硬,是诸印材中最难镌刻的一种材料,刻成之文又显得锋芒尽露,缺乏温雅之气。瓷印唐始有,宋渐广,硬而不易刻。珊瑚易裂,翡翠易断且硬。总之,水晶等印,雕刻不易,作印章实为事倍功半,收藏家与鉴赏家也只把它们作一种点缀品来把玩。CXx万圣书城
11.竹木印。CXx万圣书城
木印一般用的是黄杨木,此木容易上刀又不疏松。梅根、竹根、瓜蒂、果核等也可用来刻印。竹根直选择坚细无裂纹的,如果两节间距适宜,根节又呈规则性分布,则非常美观,足供珍玩。核则以广东的榄核为贵(榄比橄榄大,不可食),质地坚韧,其他大都软,只可削刻,难尽篆刻之美。竹木印可雕成各种形状,集工艺品与印章为一身,因而也是收藏家与鉴赏家所网罗的一个范围。CXx万圣书城
12.印钮、印绶。CXx万圣书城
印背上高高隆起的,打有眼孔用来穿带部分就叫做印钮(纽)。早期印章钮形质朴,只在背面雕刻成凸起的形状,横穿一孔即可,后人称之为“鼻钮”。随着印章和雕刻技术的发展,印钮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种类也越来越多,大都是禽兽虫鱼等动物,如龙钮、虎钮、螭钮、龟钮、辟邪钮,又有曲钮、直钮、泉(古铜钱)钮、瓦钮、桥钮、斗钮、坛钮等。有的印章无钮,就在印章的四周刻以山水人物,称为“薄意”——薄刻而有画意。印绶就是指印钮上穿的带子,古代多用绵帛为之。秦汉以后,官印印绶的颜色差别都有一定的等级区别,不可僭越。CXx万圣书城
总之,印章的收藏与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印材品种、形状特征和文字篆刻。印材品种已有详述。形状特征主要包括印面和印钮,而篆刻文字在形式上则有古文、大篆(籀)、小篆、八体书、六体书的区别。从神韵上则又要看印中每字的篆刻是否连贯(篆法),布局是否合理、美观、新颖(章法),每一笔划是否丰神流动,或庄重典雅或滞涩等(笔法)、用刀是否力度合宜,充分体现笔锋和书法神韵。以及镂刻深浅是否合宜(刀法),这四法又要涉及到专门的篆刻学方面的知识,读者如有兴趣可参阅有关著作,在此不再详述。
CXx万圣书城

前段时间写文章推荐学篆刻的书,主要是两个大类别的书,一类是用以查字的字典类书,一类是查印谱的印谱类书,于是就有群里的朋友问我,有了字典了,为啥还买印谱的书,是不是乱花钱啊!CXx万圣书城
答案显然不是乱花钱,但为什么不是乱花钱,似乎值得说两句,于是,今天就说这个问题,为啥有了篆刻字典,还要查印谱?篆刻学习,为啥要一手篆刻字典,一手古今印谱。CXx万圣书城
打从提起刀来学习篆刻,就一定要在心里给自己说,篆刻其实也是大科,不是所谓的“雕虫小技”。我们开始入门的方法是从临摹前人的作品开始的,不管是汉印,名家印,但我们的创作却是从解决选定字的入印开始的。CXx万圣书城
既是先定了那些字用来入印,组成我们需要的内容,当然需要篆刻字典,因为一个人如果要把成千上万的汉字的篆书字形记在脑子里,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CXx万圣书城
于是就买了篆刻字典。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是“玩票”性质,从电脑的字库里选点篆字搬到石面上就开刻,这种类型的“篆刻”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虽然篆刻有一定的工艺性质在内,但纯“工艺”的做法,不好玩。CXx万圣书城
一、篆刻字典与电脑字库不同,还有篆法学习CXx万圣书城
篆刻字典跟电脑字库是有区别的。我们以《增订汉印文字徵》为例,我们在电脑字库中查字,某种字库中只大略有一种写法,而在这本字典里字的写法都来源于汉印,一个字有好多种写法:CXx万圣书城
《汉印文字徵》中丞字的不同写法
CXx万圣书城

即:同一个字,在电脑字库里查到的字,可能就是标准的字体,没有把这个字放到不同的方正的、瘦长的、扁形的、圆形的,粗的,细的,不粗不细的,卷曲的、伸展的等等印面范围的范本,恰好篆刻字典里的字就什么样造型的字都有,在字典里拿这样的字放到印章里,似乎方便得多,初学者在经过很多次不同字形的处理后,不断掌握某个字的篆法,甚至会因此渐渐学会了篆法的一些基本规律。CXx万圣书城
同理,查金文,依《金文编》为例,同一个字也有不同的造型,出现在不同的金属器皿上:CXx万圣书城
《金文编》里马字的不同写法
CXx万圣书城

再同理,处理甲骨文印式时,在《甲骨文字典》里查字,也有不同时期的字形区别:CXx万圣书城
《甲骨文字典》里出字的不同写法CXx万圣书城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原因之一。
CXx万圣书城

二、篆刻创作,并不仅仅是“依式填篆”CXx万圣书城
大致在宋、元以前,我们现在所说的篆刻很少有文人的介入,那时候的印章就是实用印章,并不是后来的文人篆刻,既然是实用,印章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性就大都是工匠们自发的艺术追求,但更多的是,这方印章顶顶重要的是字要清楚,内容要正确,于是,那个时候的印章,多是“依式填篆”的。CXx万圣书城
政府规定印章的式样,工匠们把需要入印的内容,正确、清晰地刻在印面上,就算完工。比如秦印:CXx万圣书城
秦印“中司马印”CXx万圣书城
政府明确规定要用田字界格,四个字各占一格,那么工匠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正确的文字选好,从“摹印篆”里挑出“中司马印”这四个字来,依次放到界格里,就基本完成工作,至于饱满,匀正这些艺术特征,大多是朴素的审美需求,工匠们能够在艺术上做出追求的余地并不多,就是选好字,依式填进去,打完收工。CXx万圣书城
这种做法,跟很多不经系统学**的初学者开始刻印一样,字选好,找篆字,画好格,放进去,刻掉不需要的,完事。CXx万圣书城
但历史发展到宋元时期,文人们参与进印章的制作过程中来。石料未发现前,文人们篆写印稿,交付印工制作,此时的印章加入了印人的审美眼光,是文人篆刻的滥觞。待到花乳石发现,文人们更是亲自披挂上阵,动手刻印了,他们再也不满足于印工们的刻制水平。CXx万圣书城
我本来是这样篆的,你为啥没刻出来,于是自己刻,结果,到了元末明初,文人篆刻正式发生,篆刻才真正成为现在我们所说的“篆刻”。CXx万圣书城
篆刻与实用印章的区别,是文人审美思想的加入,于是篆刻开始有了疏密、聚散、呼应、避让、穿插、虚实等等规律性的艺术概念,也正因此,篆刻成为一种艺术门类。篆刻再也不是找好字放到印面上就算完工的事情,还需要在字法、篆法、章法、刀法上做更多的思考,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篆刻艺术世界。CXx万圣书城
赵孟頫刻“松雪斋”CXx万圣书城
篆刻学习,一定是基于印面效果的深度艺术学习,而不是工匠一样把字刻到印面就算完事的学习,因此,篆刻学习的内容增加了。
CXx万圣书城

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CXx万圣书城
大凡一门学问,我们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会有很多绕不开的前人,诸如学理化避不开牛顿、爱因斯坦,学数学避不开祖冲之、毕达哥拉斯,学文学避不开莎士比亚、鲁迅,学音乐避不开肖邦、贝多芬……他们在专业上达到的成就,如果再让我们从头开始摸索起,是人类文化的倒退。同样,学篆刻也一样,前人达到的高度,后人先学习了再说,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高更远的地方。CXx万圣书城
那么,前人的肩膀在哪儿?CXx万圣书城
在印谱里。因此,我们需要印谱,比如,我们可以在印谱里看到汉印的平正大方:CXx万圣书城
重庆出版社《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里的汉印印蜕CXx万圣书城
我们可以在这些印谱里查到汉印的典型作品,甚至我们还可以再找来不同的印谱集子加以对照,使我们能吸收到的营养更丰富些:CXx万圣书城
人美版《簠斋古印集》里的汉印印蜕
CXx万圣书城

浙美版《中国篆刻聚珍》里的汉印印蜕CXx万圣书城

浙美版《封泥考略》里的汉印封泥图CXx万圣书城

我们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这些汉印及封泥,深度领会汉印的博大精微之美,体会汉印自然而来的,却又是匠人们深思熟虑之后形成的篆法、章法、刀法之美,以及长长的历史和岁月剥蚀形成的斑驳、漶漫、泐切之后形成的自然金石之美。CXx万圣书城
这是秦汉印这些远古的印谱这一块,是篆刻史中的第一个高峰。CXx万圣书城
另一个篆刻艺术高峰期在明清以来的近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篆刻史由流派印人的历史组成,学习他们,怕也最好从他们的印谱入手,现成的书多到说不完,就不再一一举例,只需沿着我前面文章里说过的印人,一位一位的看下来就好,大至是明代的五大派: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清代的徽、浙两大系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流派里的程邃、丁敬、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CXx万圣书城
读他们的印谱,领会他们的创作思路,体会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学习他们的篆法、章法、刀法,就是往他们肩膀上爬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篆刻学习者系统提高的过程,见足够多的印蜕、足够多的印面。学习某个字在某种情况下会做何种变化的方法并不多,除了精研字法、篆法、大致也只能从这些前辈印人的作品里找找灵感,就是读印谱。
CXx万圣书城

四、自我篆刻风格的养成过程CXx万圣书城
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篆刻学习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太难了,在向自己的风格前进的过程中,大致有一个“偏师”的过程,也就是在遍观百家印人的风格之后,结合自己的性情,选取自己审美较靠近的一派一家,并把这一家的风格为自己某段时期的主攻方向,比如,选定了浙派的丁敬,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找来丁大师所有的作品印谱来,一方方地临摹下去,体会浙派的风格特征,从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四个方面学**,决不错过任何一方大师的作品,深深体会,认真临摹,细心揣摩。CXx万圣书城
丁敬的作品
CXx万圣书城

待到某派风格略有小成,即动刀即有此派风格时,又需要再行转换门庭,再转师另一家(像极了书法里的“入帖”与“出帖”),比如徽派的程邃:CXx万圣书城

 CXx万圣书城

程邃的作品CXx万圣书城
这个时候似乎书法(学篆刻而不学书法是不可想像的)上也有了精进,又可以学学邓派的“以书入印”:CXx万圣书城
邓石如的作品CXx万圣书城
及至后来学吴让之、赵之谦,学黄士陵,学齐白石……转师多家,遍研碑版金石古文字,大致就向自己的风格道路迈进了。CXx万圣书城
学书三年,大概略有小成,学印三年,或者也略有小成,但篆刻之路真可以说是“其漫漫而修远兮”,正可供我们“上下而求索”,很多初学篆刻的朋友,学印几年之后,自家有了自己的风格(从前人那里继承来的风格,并不是自己的),会陷入一个瓶颈期,看自己的作品哪方都好,看别人的作品,哪方都不好,认识不到自己现下作品的不足处,这个时候,就是该拿出前人的印谱来,好好翻一翻的时候了。因为此时,虽然“心手相应”,但遇到了自己的“识见障”,认识需要提高了,并不是手上功夫的问题。CXx万圣书城
手追赶认知,认知跟随眼界,眼界拔高认知,认知再引领手,印谱的作用,正在于提高眼界,如此周而复始,这是一个循环提高的过程,永无止境。
CXx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金石印谱古籍》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金石印谱古籍》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