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金石印谱古籍善本420余册 高清彩图 集古印章印存铜印 珍贵资料
价 格:¥ 165.80
30天售出:149 件
商品详情
注意:《金石印谱古籍》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印谱则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的发展。 金石印谱古籍善本书目: 篆书千字文 梦瑛 [书] ; 袁正己 隷书 1-2卷 酔翁亭記 欧陽永叔 [編] chi06_01767.pdf 足利学校印譜i04_03153_d010.pdf 字学必要 chi06_01349.pdf 紫巌印章花押譜 古筆了仲 著chi03_03836 105.pdf 篆林捷径 岡恒忠 著chi06_03761.pdf 諸国社寺朱印等印譜i04_03153_d012.pdf 諸葛鼓 [狩谷【エキ】斎] [編] chi10_04433_0001.pdf 重排石鼓文音训chi06_00698.pdf 正隷千字文 巻菱湖 [書] chi06_02096.pdf 禹碑釈文 chi10_00710.pdf 有栖川宮家歴代印譜bunko20_00387.pdf 印正附説 甘暘 述 ; 劉光 校 chi10_03709.pdf 印章雑考] 市島春城 [編]chi10_01385.pdf 印学集成 [清代]李镛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pdf 印粋 惺堂居士 選chi10_04143.pdf 印譜bunko01_01718.pdf 印籍便覧 文楼主人 纂chi10_03808.pdf 印粹 惺堂居士 早稲田大学図書館.pdf 寅弐月より四月本町印譜 chi12_03643_0164.pdf 薬師寺擦銘釈 日下部勝皋 撰 chi10_04167.pdf 薬師寺擦銘釈 日下部勝皋 撰 chi10_04166.pdf 顔魯公稿本釈文 中桐険吉 纂修 ; 杉山鶏児 校訂 chi06_00084.pdf 梧竹先生印譜 竹陰 [編]chi03_03597.pdf 尾形流畧印譜 中野其明 編輯 chi04_02559.pdf 尾崎紅葉印譜chi03_03630.pdf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印谱则是中国古籍中的一朵奇花,它不仅为印学研究和艺术交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推动了印章艺术的发展。 稿本是书籍的不同版本的祖本,其保存要比版本书籍更为困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各种版本书籍约五万七千余部,而收录的稿本不足四千部。稿本因其流传稀少,所以更可珍贵。 (明)郭宗昌 辑 《松谈阁印史》稿本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郭宗昌所辑拓。原印钤拓共五卷,惜缺首册卷一。卷尾有王铎、钱谦益、罗振玉、内藤虎题跋。 明代印谱是印学史上的一大亮点,除集古考证、作品欣赏外,还以印叙事、以印证史。在此部印谱中,郭宗昌在每一印蜕下均有他所撰写的考据文字,从印材、钮制、官制到书体进行多方考据,以史鉴印,故称《松谈阁印史》。全书考官印59方,私印203方。 郭宗昌(?-1652),字胤伯,与王铎、钱谦益颇为交好。这可以从王铎、钱谦益为其题跋看出。王铎为郭胤伯题一页小楷跋文写的高古朴厚。所用异体字之多,也可看出题跋时用心之深。钱谦益在《初学集》里,收录了四篇为郭胤伯所作诗。《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系钱谦益崇祯戊寅(1638)年所作。此前一年钱谦益与门生瞿式耜遭政敌温体仁陷害入狱,被关押一年。获释后钱谦益取苏子瞻《蒙恩责授》诗语“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以《试拈》名其集,聊用志喜。”《试拈集》中为华州郭胤伯赋诗二首。其中一首便是《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 卷末罗振玉跋语赞曰:“此本当是架上自藏之本。未必有流传者。其可贵尤过顾谱(《集古印谱》)矣。”
(明)汪关 辑 《宝印斋印式上卷》稿本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汪关所辑拓。汪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安徽歙县人,精于古文篆刻,其治印不染时习,力追汉人。是谱卷尾有李流芳两篇题识,后有汪关万历四十二年(1614)墨笔自序,清乾隆五十六年嘉定钱坫对每方钤印进行了详细注释,每印皆有钱氏援引史籍考据印文官职之文。之后历经徐乾学、毕泷、梁章钜、万承紫先后递藏,可谓传承有序,足可宝矣。
《十钟山房印举》是陈介祺簠斋先生晚年的宏幅巨制,毕其一生心力辑录而成。印谱的编纂采用了举类分列的编排方式,故名“印举”。此谱开集各家收藏古玺印于一谱的先例,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的巨著。
嘉德春拍《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陈介祺所辑。毛装本,共104册,系日本汉学家金山铸斋旧藏。
《十钟山房印举》编纂体例形制浩大,“世无完本,亦无定本”,因此,要想研究簠斋编纂印举的思想,稿本、批校本便显得弥足珍贵。目前已知《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共有三部,分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故嘉德上拍此部尤显珍罕。
(清)吴式芬 辑 《双虞壶斋印集》稿本清道光间吴式芬所辑。每册篆书署题“双虞壶斋印集”。印谱每页钤印一至三方不等。无版框。印文下有朱笔释文,卷首粘贴有手书的类目编次。从形制来看,当为编印《双虞壶斋印集》时的稿本。由稿本可见,此时谱名尚为《双虞壶斋印集》。成书时改名为《双虞壶斋印存》。《双虞壶斋印存》为清代集古印谱中的名谱,藏品精美、编订严谨,罗振玉先生对此谱推崇备至。
(清)魏锡曾 辑 魏锡曾辑《奚冈、蒋仁等诸家印谱》批注本内收奚冈、蒋仁、何震、魏植、陈豫钟、程邃等明清篆刻名家印鉴,均为魏锡曾手拓,间及边款。钤印旁多有魏锡曾的批注及考证,间录吴熙载跋语。是谱所录原石多藏杭州朱芑孙处,太平天国期间毁于战火,故拓本亦绝少流传。极为稀见。卷末有近人吴味雪墨笔题跋二则。
(明)吴迥 篆 《求定斋印章》万历四十年钤印本系明代吴迥(1612)辑自刻印而成。谱中附刘光、陈玄胤,郭昭伏、徐宗道、程百二、程子道等人跋语。此谱少见,极为难得。 吴迥(1555-1636),字亦步,安徽人,明代篆刻家,与何震为同时代印人。《广印人传》记载:“董其昌书其(指吴迥)谱曰:‘亦步舞象时气已吞虎,今犹二十许人,试以其印章杂之长卿(何震)印中,不复可辨,不知异时复作何状’”。由董其昌语可知吴迥的风格与何震相似,深得其法,已到了难辨真假的地步。
(清)郭启翼 篆 《松雪堂印萃》系清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本。为郭启翼辑自刻印而成。前有杨峒、李策、窦作相、徐云龙题序四则及自序一则。边框为蓝色版框,释文墨色套印,加之朱色钤印,三色套印,颇美观。共收印509方。首册为松雪堂百寿图印,其余三册均为闲章,印下均有释文。 郭启翼(1736-1795),山东潍县人。字凤举,号莲溪,斋号为松雪堂,郭伟绩侄。乾隆时举於乡,官江西新城、安福等地,后罢职归里。喜吟咏,工治印,章法富于变化,笔意奇恣。篆刻师安丘张卯君(在辛),颇能神似。存世有《松雪堂印萃》。《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其小传。
龚心钊 撰 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高价成交一枚龚心钊旧藏东汉“关内侯”金印。今春嘉德古籍上拍一组龚心钊手稿及印拓,专门考释此方关内候金印之来源。据龚心钊先生文,“此关内侯印重曹平四两,于光绪季年直隶(或云赵州)出土,簠斋固不及鉴赏,或出于庚子后,王文敏亦不及见也。端匋斋得此,佩不去身,入川时其夫人劝留于宅中。庚申春其媳按金质售出,为桐乡冯志青所得,予闻而艳之。辛酉入都张效斌,介以归予。”由此可知,此方关内侯金银曾为端方旧藏,之后才归了瞻麓斋。
前段时间写文章推荐学篆刻的书,主要是两个大类别的书,一类是用以查字的字典类书,一类是查印谱的印谱类书,于是就有群里的朋友问我,有了字典了,为啥还买印谱的书,是不是乱花钱啊! 即:同一个字,在电脑字库里查到的字,可能就是标准的字体,没有把这个字放到不同的方正的、瘦长的、扁形的、圆形的,粗的,细的,不粗不细的,卷曲的、伸展的等等印面范围的范本,恰好篆刻字典里的字就什么样造型的字都有,在字典里拿这样的字放到印章里,似乎方便得多,初学者在经过很多次不同字形的处理后,不断掌握某个字的篆法,甚至会因此渐渐学会了篆法的一些基本规律。 再同理,处理甲骨文印式时,在《甲骨文字典》里查字,也有不同时期的字形区别: 二、篆刻创作,并不仅仅是“依式填篆” 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浙美版《中国篆刻聚珍》里的汉印印蜕 浙美版《封泥考略》里的汉印封泥图 我们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这些汉印及封泥,深度领会汉印的博大精微之美,体会汉印自然而来的,却又是匠人们深思熟虑之后形成的篆法、章法、刀法之美,以及长长的历史和岁月剥蚀形成的斑驳、漶漫、泐切之后形成的自然金石之美。 四、自我篆刻风格的养成过程 待到某派风格略有小成,即动刀即有此派风格时,又需要再行转换门庭,再转师另一家(像极了书法里的“入帖”与“出帖”),比如徽派的程邃: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金石印谱古籍》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金石印谱古籍》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