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 全2册 2007清晰
价 格:¥ 9.80
30天售出:98 件
商品详情
注意:《金农书画编年图目》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PDF电子书全2册,由人美出版社2007年出版。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以收録金農書畫作品爲主,兼及款識、題跋、質地、尺幅、作品藏處、資料來源等,以備讀者參考。本編年分上下二集。上集收録金農有紀年書畫作品,下集收録金農無紀年書晝作品、印鑒索引及其它手迹。上集收録書晝作品以金農年齡爲序,系以干支、公元、建元。作品凡有紀年、紀時者各按時序節令次第排列,附以編號。僅存紀年者,列於該年之後。下集收録金農未署年款之書畫、印鑒索引及其它作品,先書後畫,分别排列。排列次序以書畫内容及裝裱形式,酌情釐定。 無紀年書法作品,以書體爲主。按楷書、漆書、隸書、行書等次第排列。無紀年繪畫作品,以裝裱形式爲主,按軸、扇、册等次第排列。部分作品,由於原載資料過於簡單,編者既未能親見實物,又無圖版資料可查,但凡有出處者,暫依舊登載,俟日後有機會時補入。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 上册
《金农书画编年图目》出版说明: 歷史上有許多撲朔迷離的人和事,令硏究者彈精竭慮,必欲澄清而後快。然而,願望也許始終只是願望,歷史的塵埃往往會埋掉許多解開猜想的途徑。盡管如此,硏究也不會是徒勞的,至少能貼近那必欲澄清的謎底。婦孺皆知的清代晝史中的“揚州八怪”,其中久負盛名者金農就是一個歷史迷霧中的人物,他的書畫作品遍天下,然而據古人的記載和今人的研究,都曾指出他的繪畫作品多是他人的代筆之作。爲什么會是這樣?他到底會不會畫晝?倘會畫,廬山真貌是什么樣?一個著名的古代書畫家,會讓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豈非咄咄怪事?但這又是畫史研究者必須澄清的怪事。文獻的研究是必須的,作品的研究更是其基礎。親筆與代筆的鑒别,是文物鑒定中的事,而文物鑒定的科學研究之途,主要的仍是比較分析的鑒定方法。這就要求硏究者必須掌握大量的作品,集中地比較分析,以期言之有物、有據。本文即在此基礎上,先期做些抛磚引玉的探索,并讓世人認識金農這位古代書畫家其人、其藝。金農字壽門,一字司農,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三月二十七日,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錢塘江上,故日後有一常用的書盡印章“生于丁卯”一印,以記其生年。據《冬心先生集自序》記其家“有田幾棱,屋數區,在錢塘江上。中爲書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無窮,若沃洲,天姥、云門、洛思諸峰,群欲褰裳涉波昵就予者”。看得岀,這是一個小康而閑適的家庭。地杰而人靈,又有這優游閑適的家庭條件,果然易出一代靈怪的名士,金農正是浙西三高士”中的名士之一。因之,金農在“揚州八怪”中是别號最多者,正是以“名”而自鳴的緣故。别號中用得最多的、最響亮的是“冬心”、“冬心先生”,自云:“丙申病痦江上,寒宵懷人,不寐申旦,遂取崔國輔‘寂寥抱冬心’之語以自號”。◇其次“稽留山民”一號,據《金農年譜》中釋,稽留山即淅江杭縣天竺山,唐堯畤許由隱居之所,山上多蟬,蟬鳴“稽留”之聲,與淅語中“許由”字音相類,金農以之爲號,正是仰慕前賢之意。又其父于曲江别業處有耻春亭,因號“耻春亭翁”,以示對先人的追念。又因其酷嗜金石,富藏硯石,故有“百二硯田富翁”一號。中年以後嗜佛,别號“心岀家庵粥飯僧”、“如來最小弟”。此外還有曲江外史”、“龍梭仙客”、“二十六郎”、“紙裘老生”等别號,亦均有各自不同的寓意。這些可以讓我們從不同側面,了解金農的身世、愛好、思想以及人生經歷中不同階段的理想、際遇等。但這位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三朝老民”,不曾料想到他會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秋九月,以貧病相加的衰暮之年“殁于揚州佛舍”。亦不曾料及,在其期有所遇的一生中,在無奈中,“和葱和蒜賣街頭”的書畫生涯,却使他成爲了“揚州八怪”中的人物和古代書畫史中著名的書畫家。 綜觀金農的一生,當以圍繞着乾隆元年(1736凊廷徴、開博學鴻詞科,并因之造成其生的重大轉折一事,將其人生基本劃分爲兩大階段,即中年以往的投師問友,“筆耕墨耘”、游食四方”的“期有所遇”的早、中期經歷,以及自乾隆元年以後,主要寓居揚州和以書畫爲生涯的中、晩年經歷。可以說,佥農一生中的“期有所遇”是伴隨着博學鴻詞科的結束而破滅的。這里雖有着一個是他應試未第,還是被薦而未試?或者幹脆是没有獲得合法的被薦舉資格,因之也就不可能參加考試,這一學者們所争論的迷題,但不管怎樣,清廷舉行的第二次博學鴻詞科,給金農帶來的結果不是一官半職,而是使其自覺或不自覺地走上了書晝創作的生涯。下面略述其一生主要經歷,以期了解一些促其步入書畫生涯的内因外果。青年時期的金農已負詩名,20歲時曾訪淅江蕭山毛奇齡,所作詩得到了這位前辈學者、詩人的激賞。二十一二歲的兩年中,投師并讀書于吴門何焯家中,并先後與同輩的丁敬、厲鸚、鮑鉁、杭世駿、周京、陳撰、汪沆諸人締交,結爲一生摯友。在“揚州八怪”中,金農的修養最爲廣博,不僅詩文創作早露才華,又精擅金石碑版鑒賞,擅長八分書、治印、刻硯,最後又晩負畫名。所有這些,與其早年的投師交友密切相關。按金農所師的何焯,字屺蟾,號義門,長洲(今蘇州)人。其家有豐富的藏書,本人則博覽群籍,長于考訂,尤精于校勘古碑版,是當時著名的學者。他還擅長書法。喜臨摹晋唐法帖,擅楷、行書,與姜宸英、汪士鋐、陳奕禧并稱康煕間的四大書法家。由此可知,金農讀書其家,所受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酷嗜金石碑版和書法的擅長。金農青年時期締交的一生摯友,當以同鄉里、比鄰居,又 金農一生好游歴,也就是汪士慎贈詩中所說:“詩人情性慣離家。”除情性喜游外,在其廣閱歷中還抱着“期有所遇”的實際目的。自30歲始,他曾數度出游,時間最長、路途最艱辛的當屬山西澤州之行,此行從雍正三年乙巳(1725)的春天開始,“渡揚子,過淮陰,歷齊魯、燕、趙而觀帝京,自帝京趨嵩洛,之晋、之秦”。③最後,用金農的話來總結,稱作“無所遇而歸”。就廣閱歷而言,當然不能說“無所遇”,因爲他的足迹深入到了晋、秦之地,飽覽了中原及北地的山水與風土人情,這對他的藝術修養不無裨益,而且他結識了京師一些權貴人物以及澤州的陳壯履。按陳壯履,字幼安,康煕名臣陳廷敬之子,曾官翰林侍讀學土,當時正罷官鄉居,而金農在陳家一住三載。陳壯履的仕途坎坷,正觸動了金農的心事。就在此行中,金農于雍正三年首游京師,結識了同師何焯而有同門之誼的徐葆光,這位康熙壬辰科的探花郎,當時職任翰林編修。又結識了專管掌院學士事的清貴族中的文士阿金,以及當時供職吏部的凊代書法家王澍諸人。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有可能引薦或有機會直接薦卑金農的人物,但看來他們都没有這樣做,因爲雍正皇帝顯然在即位之初,正忙着鏟除異己,安定統治内部的諸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在京師之際,他曾給王澍寫過一信,信中說:“洪容齋先生云:予甫十歲時,過亍州白沙渡,見岸上酒家敗壁間,有人題詩一篇:‘一點青油污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饒洗遍千江水,争似當初不污時'。三復此詩,殊有諷意。農今年浪游京師,淄麈染素,得毋類似乎”?°此札正逗出他首游京師即心有所冀的活脱心態。這里暴露了金農“期有所遇”的隱衷,也暴露了他在性格上的矛盾特點,既想保持讀書人的淸名,又心想着能有老師那樣的際遇,最終只能是無所遇而歸了。歸來後,他開始着手出版自己的第本詩文集《冬心先生集》,并自序道:“念玉溪生(李商隱)有打鐘掃地爲淸凉山行者誓願,因亦誓願五十之年,便將衣械入林,得句呈佛,以送余生”。并特意申明30歲一場大病之後取句“寂寥抱冬心”以爲自號的原因,以表十餘年後依然是冬心一片的情懷與决心。從《冬心先生集》的詩集看,金農主要的依然是詩才,在詩歌創作中取得過不菲的成就,爲日後轉爲繪畫創作,奠下了構思卓然的基礎。當然,既已結爲詩集,依然斷不了人世的凡心。果然在其誓願50歲“衣械入林”之時,又牽動了其本歸寂寥的“冬心”。 《冬心先生隨筆》中記:“雍正十三年,天子開鴻博之科,明府薦予姓名于節鉞大夫,因赴京師,旋返杭州”。又《冬心先生續集·自序》記:“乾隆元年,天子開博學鴻詞科,明府薦予姓名于節鉞大夫,遂到都門”。兩條所記,其實是一回事,即雍正十三年(1735),皇帝下詔舉辦繼康煕己未科的第二次博學鴻詞科,也就是讓一些未經科舉正途的博學鴻儒,經薦舉直接赴京入試,考中後即可獲得與科舉正途岀身的進土們同等身份,并授以一定的官職,是清廷通過“舉逸民”而網羅士人的一種手段。然博學鴻詞科未能如期舉行,因爲各地薦舉上來的人很少,且同年八月雍正皇帝就死去了。繼位的乾隆皇帝緊接着又下詔令,要求各地繼續薦舉,并期于一年内到京,然後擇期舉行,金農所言“明府薦予姓名于節鉞大夫”,研究者般皆認爲是指歸安縣令裘魯青,薦舉金農給浙冮學政帥念祖。而金農在被薦舉之後,曾上書帥念祖加以推辭。被薦、辭薦與金農所言的“遂到都門”,以及有關記載中的應試、未就等說法,顯然有含糊不凊之處,于是引起了硏究者們的紛議,是辭薦、是應試未第,還是什么 在經歷了這一次的失望後,金農的“期有所遇”的念頭基本上熄滅了。不料在其76歲時,即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時,金農忽然作起了《擬進詩表》和“所業各體詩”,以獻媚于皇帝。“期有所遇”之心死灰復燃,此恰是本文所述金農人生態度的一種極佳注脚,也給金農人生中的希冀畫上了一個句號。金農没有明白,他所主要活動的雍乾時代,早已不同于康煕時代了。明清史學家孟森先生曾對康煕己未、乾隆丙辰的兩次博學鴻詞科試,做過這樣精闢的區别硏究:“已未惟恐不得人,丙辰惟恐不限制。己未來者多有欲辭不得,丙辰皆渴望科名之人。己未爲上之所求,丙辰爲下之所急。己未有隨意敷衍,冀避指摘,以不入彀爲幸,而偏不使脱羈者,丙辰皆工爲頌禱,鼓吹承平而已。蓋一爲消弭士人鼎革後避世之心,一爲驅使士人爲國家妝點門面,乃士有冀幸于國家,不可以同年語也”。⑦何焯的蒙恩擢拔,與金農的期而不遇,是在這大氣候中的典型兩例而已。但是,“乾隆盛世”又給金農這樣的失意土人,帶來了另外一條生路,那就是以其文化方面的技能和書畫專長而謀生。謀生的地點,首選當然是最富庶、消費能力最高的揚州。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金农书画编年图目》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金农书画编年图目》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