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全5册 2012高清
价 格:¥ 24.8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PDF电子书全5册,由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书目: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董其昌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龚贤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任伯年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王原祁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元四家
![]() ![]() ![]() ![]() 《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出版说明:
在元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画家众多,其中有四位颇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被画史家合称为元四家,又被成为"元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一说为赵孟)境、黄公望、倪瓒和王蒙。另外也有将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陈汝言、徐贲、马琬、赵原称为元四小家。在这里我们采取最普遍的说法,将黄、吴、倪、王称为元四家。
宋元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元代绘画题材中,尤以山水画为最盛,山水画的创作思想、风格追求呼应着元代文化史的大潮流,并反映着画坛的审美取向。元初的山水画家钱选、赵孟?埃、高克恭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以复古为名探寻绘画的新思路。他们在时间上承接南宋,在生平出处上和南宋有着关联,在艺术上不但对宋代有了一个总结,更远追唐与北宋,融入元代士大夫的文人情怀,绘画中隐藏了对元初政治文化的诠释,以及对传统绘画的师承选择,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性。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赵伯驹并融合唐人青绿法,故意使风格更古拙、更质朴,把我们引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浮玉山庄",表达了一代遗民对旧朝的留恋;赵孟^作为宋代宗室出仕元朝,官居一品,荣际五朝,并且在文坛、书坛和画坛上都影响极大,他的山水画面貌多样,最终以他的"古意”思想为指导,形成含蓄、雅逸,书写性极强的文人画风格。高克恭的绘画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在元初这些山水画家的基础上,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这四大家崛起于元代中后期。
元四家对于山水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四人均是江浙一带人,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他们生活在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社会地位及境况不尽相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他们都受到赵孟^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 一派影响巨大。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元四家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赵孟^的影响,这是因为赵孟^是联系宋、元山水画的关纽性人物,对元代山水画风有着风向标的意义。
元代疆域空前扩大,又多民族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12世纪初金人占领中原后,其文化也向中原文化转变,特别是1214年金主迫于蒙古军队的威逼而不得不迁都开封,来到了北宋王朝的中心地区,位置完全处于中原文明的中心地带。这使金统治下的领土更加继承了北宋的文化传统,赵秉文、元好问、王庭筠等艺术家和北宋的文化艺术有着血脉关系。而南宋偏安杭州,中原文化向南方转移,形成了南北文化的大幅度交流。在这由政治军事引起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奠定之后,元代统一中国,形成了北方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继续合流。
赵孟^便是身处这个政治漩涡中的人。他1254年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追其世系,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可谓宋的皇族宗室。1279年南宋灭亡的时候他赋闲在家,却是吴兴著名的文人,与钱舜举、.萧子中、张刚父、陈信仲、牟应龙、姚子敬、陈无逸并称“吴兴八俊”,并常常往来于杭州,与周密、鲜于枢、戴表元、邓文原、郭祐之、王子庆等文人名士交往。1286年,赵孟^在元搜访江南遗逸的时候被作为首选推荐给了元世祖忽必烈,从此开始他仕元的历程。
赵孟^的文人情怀使他在入仕的过程中数次辞归,他的诗文中也洋溢着仕与隐的矛盾,而他的艺术才能的传播也随着他政治身份提高而扩大,当时的刑部尚书高克恭、吏部尚书李桁、秘书监总管何澄等人都与他有交往,黄公望、柯九思、唐棣、朱德润等更是拜于门下。他的影响从那时起便很是庞大。
赵孟^的绘画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仿效晋唐、五代、北宋,实现其"古意”的指导思想的绘画。山水画如《吴兴清远图》卷、《谢幼舆丘壑图》卷等,这些作品工笔重设色,还保留着唐与北宋的风格。如《谢幼舆丘壑图》的人物故事来自《世说新语》,画了东晋名士谢限在山壑水边悠闲的意态,寄托的是远离庙堂的隐逸思想。自题说:“此图是初敷色时所作,虽笔力未至,而粗有古意。"用平稳的构图和朴拙的色彩,欲追求晋唐的画风。
第二种是强调"士气”的水墨书写,多绘树石、枯木、兰竹等题材,追求书法笔墨趣味。《秀石疏林图》卷、《枯木竹石图》轴、《兰竹石图》卷、《竹石幽兰图》卷等都是代表。赵孟^的枯木竹石题材的绘画在形式上强调书法的笔墨,在意蕴上非常独特,对吴镇和倪瓒虽有启迪。在他的一幅《竹图》中有人题跋:“其飘然也有儒者之意,其温然也有王孙之贵,其颓然也有茅檐之味,其俨然也有玉堂之气。清而不寒,高而不畏,古之人与?今之人瑞也?呜呼,以嗜者尚其致"。(《元代画家史料》)这段话中所说的竹子,儒者、王孙,身处庙堂有隐逸之颓然,清高遭人诋毁。结合赵孟^的身世,我们能想见他在竹子身上寄托的自况。第三种绘画是赵孟^对山水画的最大贡献,即汲取唐宋传统加以大胆变革的山水画。如《鹊华秋色图》卷、《水村图》卷、《重江叠嶂图》卷、《双松平远图》卷等。《鹊华秋色图》是为好友周密而画,为济南郊外鹊山和华不注山,及其周围景色,水墨与青绿并用,披麻皴与荷叶皴兼有,笔法松秀、沉着、富有节奏感。董其昌在上面有跋文说:“吴兴此图,兼右丞、北苑二家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北宋之雄去其犷,故曰师法舍短,亦如书家以肖似古人不能变体为书奴也”式台北《故宫书画录》卷4, 107页)董其昌不愧是赵孟^的知音,他的评价点明了这幅画的价值所在:融合唐宋而能开启新风。这是《鹊华秋色图》的意义,也是赵孟^对元四家的启迪意义。在《鹊华秋色图》之后,赵孟^的《水村图》更加抛开了唐宋的束缚,董其昌评论这幅画"为子昂得意笔,在鹊华图上。"《水村》因此成为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典型之作。
我们可以看到元代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既有师承关系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从师承和风格特点来看,我们可以把元代山水画分为四个主要流派:董巨传派、李郭传派、二米传派和马夏传派。另外还有青绿山水和界画山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董巨传派,元代最重要的画家如赵孟)埃、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都属于此派。这是元代画家对传统的选择。赵孟^虽崇尚董巨,也师法李郭,还有赵伯驹的风格,他将唐宋以来的南北方山水画风貌巧妙地糅为一体,并拓展了平远法山水的萧疏意境,是开元代风气之先并且集大成的画坛巨擘。追随他的元四家面貌又各自不同,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时期风格,形成元代山水画的时代特征。
在元四家中,黄公望曾受到赵孟^的亲自指点。吴镇、倪瓒也很推崇赵孟?随,王蒙是赵孟^的外孙。可以说没有赵孟^就没有"元四家”。黄公望在题赵孟^《千字文》卷后曾写道:"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可知他曾向赵孟^请教绘事。他的好友柳贯,于至正二年题《天池石壁图猾有云:"吴兴室内大弟子”,亦谓黄公望是赵氏入室弟子。赵孟^的主张对黄公望影响很大,赵孟^主张师法北宋,上追五代晋唐,他后期的山水画多取法董源、巨然,董其昌说他“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黄公望发扬了这种师承选择,他曾说过:“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佩文斋书画谱》卷十六《论画》六)这澄清了元代山水绘画史中的“正脉”问题,他也吸收了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横点法,正好和学董取得一致,并且更加丰富了这种画法。
对于董、巨一派山水画正脉地位的树立,赵孟^起到了推手的作用。董、巨的山水画,在宋代还没有太受重视,北宋郭着虚的《图画见闻志》"论三家山水”指的是李成、关仝和范宽,没有提到董、巨的地位。北宋后期,是米芾发现了董源山水画的可借鉴性,并开始宣扬,但局限性很强,只是在南方引起部分文人的注视,以后便无反应。到了元代,和赵孟^同时的汤厘在《画鉴》中论三家山水,用董源代替了关仝,谓“李成、范宽、董源……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他把董源树立为三大家之一,反映了元代画史家以及画坛对董源地位的抬高,也是南方山水画派在一个时代的主流言论中战胜北方山水画派的开始,这个开始经由赵孟?慎、元四家、吴门画派一直延续到清代四王。
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称:"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董源的地位步步高升,虽然还和北方山水画派中以"文”取胜的一个代表并称,但是在黄公望眼中,已经居于首位。赵孟^与元四家更是借着董源的风格,达到了革新南宋画风、树立文人画意的目的。黄公望受赵孟^的影响,更多地着意于董、巨,水墨纷披,苍率潇洒,境界高旷,在山水画的领域中甚至已经出蓝。
倪瓒的绘画有设色和水墨两种,早期设色多,如《水竹居图》轴,后期的《渔庄秋霁图》轴、《虞山林壑图》轴、《幽涧寒松图》轴,可以看出是赵孟^《水村图》和《双松平远图版继续。王蒙受赵孟^影响最直接和深刻,他画山水常用的解索皴、牛毛皴,是由董源、巨然的披麻皴发展而来的。王蒙在四家中独尚繁密,他在章法上力追五代北宋诸家之长处,有其外祖父的遗风。另外,在理论思想上,赵孟^的古意说对元四家影响很大。黄公望的《写山水诀》中所说"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并且“大抵作画,只是一个理字最要紧。”黄公望说的"邪”,即为不正,去邪就是强调师承的正统,那么正统的师承就是董源。所以去"邪二就是赵孟^ “古意”说中的师承问题,是绘画整体格调的指导思想。而甜、俗是指气韵不足,过于细腻,徒具其表,具体批判的就是南宋院体风格。这也和古意说是一致的。
宋元山水之变,始于赵,成于元四家。北宋时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文同等人为士夫画(文人画)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埋下的伏笔到了元初由于政治文化等个中原因得到了光大,首先是赵孟?慎,然后是元四家,特别是元四家真正用各自的实践,确立了文人画的价值系统。
元代绘画格局的奠定,钱选、赵孟?氟高克恭三家是起着开启作用的。但是从目前约定俗成的“元四大家”来看,他们完全没有了踪影,这是非常有趣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万新华先生认为:“元初的画风终究还是过渡性的,只有元末几位大师才真正完成了划时代的风格创造。因此,人们效法这四家的画风的情况也就特别普遍,这一事实说明画家在画史上的成就,可以分成两种,一是在同时代具有的影响,一是在后代产生的作用。”他认为"元四大家”的出现,正好把赵孟^徘徊于多种风格之间、举棋不定的画风选择问题给明确下来,所以元四大家才是元代文人绘画最终的代表。
如果让你从元代遴选四位代表的画家,你会选谁?世人的答案必定有所差异。让我们跟随着画史梳理一下“元四家”名称的发展变化。
元人自己对本朝绘画的见解可以倪瓒为代表,"元四家”之一倪云林在《清闷阁集》卷九《题黄子久画》中说:"本朝画山林水石,高尚书之气韵闲远,赵荣禄之笔墨峻拔,黄子久之逸迈不群,王叔明之秀润清新,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然皆予敛衽无间言者。”因为是品评别人,他没有将自己纳入其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倪瓒这位元代文人画家的视野中,高克恭、赵孟^是必定不能舍弃的。而我门今天所艳称的元四大家,在元代较有影响的是黄公望和倪瓒,从董其昌《容台集》所记载的吴镇门庭冷落可以看出,吴镇的绘画在元代很长时间内是默默无闻的。而成书于元末的《图绘宝鉴》也没有提到元四家,也就是说,在元代,黄、吴、倪、王的价值和地位并没有达到画坛师首的程度。或许如果让元人自己拟定一份元四大家的名单,前二位非赵孟^1、高克恭莫属。倪瓒所说的"高、赵、黄、王”可作代表。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