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历代中国画精粹:人物画卷 全1册 2017高清
价 格:¥ 6.8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历代中国画精粹:人物画卷》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历代中国画精粹:人物画卷》PDF电子书全1册,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出版。
在中国绘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画发轫最早,历史最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的形象。夏、商、周三代“仓颉造字、史皇做图”,黄帝时画蚩尤以弭乱,绘神茶以御魔一在桃木板上画神茶、郁垒以御百鬼,成为“门神”之祖。孔子曾见周代的明堂,四门墉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状其善恶,以为兴废之鉴。
战国的《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绘画。它们的性质与“铭旌”相似,放置墓中以作“引魂升天”之用。《人物龙凤帛画》绘一位宽袖长袍、拱手、挽髻、侧身而立的清秀女子,曳地裙裾宛若花瓣轻扬翻起。一龙一凤,振翼扬尾,昂首腾空,引导着人物向着天庭飞翔上升;《人物御龙帛画》中则有一峨冠执缰的佩剑男子,正驾驭着一条昂首疾行的长龙,凌虚翻翔。从这两幅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绘画以线为主、平面装饰性的显著特征。
秦合六国,国祚仅有十五年,各种绘画的风尚,很难与战国及汉初截然划分,人物画的遗迹也一向很少发现。《拾遗记》载其时有域外画士来朝:烈裔,骞霄国人,善画来献。
有汉一代,当其盛时,兵威远震,国富民殷,画学昌明,并有佛画传入。然概而言之,汉代之画,皆多关乎教化礼制,或为纪功颂德,或写经史故事,多为昭炯戒、助教化之用。其时画家,史载可考者,两朝约为十数人。汉室衰颓,三国鼎分,兵戈纵横,杀伐无已。既当晋室,宗教勃兴,绘事受其影响,人物画风行,其中尤以道释画为盛。吴人曹不兴,以善画人物名,尤擅作大障人物,尝画像于五十尺素缣之上,运笔灵敏,亡失尺度。画屏风时落墨为蝇,致使孙权误以为真。其笔下人物衣纹线条紧劲绵延,有“曹衣出水”之称。晋有卫协,曾作七佛之图,不敢点睛,谓点睛恐飞去。
晋室南渡,江南之地,山水清幽,人物俊秀,卫协弟子顾恺之起,世称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人物、佛像、仕女、山水、禽鸟皆妙。顾首言“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作画数年不点睛,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以形为载,直追神质,行笔运线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为百代画宗。今所见其作品皆后世摹本。《洛神赋图》卷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以长卷形式将曹植与洛神的故事娓娓道来,创造出优美动人、哀惘凄绝的奇幻之境,使人有“悟对通神”之想。南北两朝,佛画大盛。南朝宋明帝时,有吴人陆探微首推大家,其画世称六法皆备,“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又以草书的体势创成气脉贯通、连绵不断的“一笔画”。而画人则能做到“精利润媚”、“笔迹劲力如锥刀焉”,创造出“秀骨清象”的绘画形象,成为崇玄学、重清议的六朝高士的生动写照。其与顾恺之二人的画风被称为“密体”。
齐高祖时谢赫,写貌人物,不俟对看,一览便写,毫发无遗,著《古画品录》,辑定六法,其意深远,为后世画评之定则。梁之画家,佛画名手,当推张僧繇,创“凹凸法”。相对于顾、陆二人“笔迹周密”的“密体”,张僧繇则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张氏之后,绘画渐由平实朴拙之画面而现明暗轻湛之观,由双钩填彩而重彩叠染,渐开立体明暗之滥觞。
北朝以道释画名者,则有曹仲达。
隋代展子虔,擅画,尤精于人物、山水,人物画细描色晕,神意俱足,世称为唐画之祖;山水咫尺千里,画马亦入神。郑法士,师法张僧繇,尤长人物,至冠缨佩带,无不有法,而仪矩风度,取象其人,虽流水浮云,率无定态,笔端之妙,亦能形容。
有唐二百八十余年,文教武功,盛极一时,绘画亦随政教风尚之递嬗而革异,而题材内容,上而贵族仕女游宴戏乐之事,下而山林田野行旅农牧之务,皆多形之图画。初唐之时,画风仍承六朝引旧绪,人物山水皆行勾研之法,以细润为工,尚绮丽艳冶之余韵。又国势初定,夸威德,敛民心,自需图画战胜奏凯四方来仪之事,遂阎氏兄弟相继而进。阎立德尝作衮冕大裘,服舆伞扇,皆尽其妙。弟立本,世称丹青神化,作凌烟阁功臣图、学士图,时人皆称其妙。又有于阗国人尉迟乙僧在贞观初年以“丹青神妙”任职宫廷。凡画功德人物,皆作外国形象,其用笔小则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如游龙活虎,尤善绘凹凸花。作佛像,用色沉着,堆起绢素,用笔取象迥异寻常,于唐初绘画多有影响。开元、天宝年间,为盛唐之世,其时文艺勃兴,绘事蔚然,画风一变细润为雄健。绘事当推吴道子为第一人。山水、人物、鬼神、鸟兽、台阁、草木,皆冠绝一时,有“画圣”之目。性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一生所绘壁画计有三百余堵,其作人物鬼神,穷形极相,超然绝俗,所作多种变相,奇踪异状,无一同者。所画力士“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而菩萨“转目视人”,天女“窃眸欲语”,神态表情各不相同,情境气氛迥出时俗,“笔力劲怒”,生意跌宕,往往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效果,有“吴带当风”之誉。吴生尝绘地狱变相图,时东京屠沽鱼罟之辈,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其艺术之动人如此。晚唐之世,人物一门,尤以仕女特出。
张萱,盛唐时宫廷画家,善画人物,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泼之神采。今所见其《捣练图》及《虢国夫人游春图》皆宋人摹本。《捣练图》以长卷形式表现宫中妇女加工白练的场面。所绘人物高髻丰颊,肥美健壮,衣着华丽,雍容端庄。线条匀整流畅,工而不滞,细而不弱,设色艳而不俗,厚而不腻,构图疏密有致,张驰有度。各组人物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呼应,或坐或立,或动或静,远近错落,节奏分明。《虢国夫人游春图》绘唐天宝年间贵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携侍出游的情景,线条细密紧致,渲染层次丰富,人马极具体感。全幅无一笔着墨于春色,却有一种节制的美感,一种抑而不发的轻盈的喜悦和欢情,从一个侧面点出春天万物苏醒的欣然欢愉。“周家样”的代表人物周防,世出贵胄,常年优游出入豪门,画风“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后人常从周防不在仕女耳根敷染朱色这一“小异”来区别两人的风格。其画往往“衣裳劲简,彩色柔丽”,又作“菩萨端丽,妙创水月之体”的水月观音。周防专工仕女一门,所传皆为贵胄女眷,故全图设色亦多繁丽,意在富贵雍穆之旨状。有传世之《纨扇仕女图》,为周家样的典范代表。
晚唐另有李真、孙位,同擅人物。李真,擅肖像,亦精佛道、花卉、禽兽。孙位,擅人物,兼能作龙水、松石、墨竹。为人旷大疏放,不拘礼法。《高逸图》是其唯一存世作品,画卷呈现了四位“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文人,或操琴、或赏画、或对饮,旁有童子侍立,宽衣博带,襟韵疏散,俨然魏晋名流的风韵气度。当五代之世,干戈纷扰,兴亡倏忽,画风承前唐旧绪,尚摹写,内容上注重反映现实生活,技法上力求写实。道释画在宣教的本意之外更着意于艺术形式、绘画语言的探索。著名的道释画家有南唐曹仲玄及西蜀贯休等,还有专以描绘贵族生活的顾闳中、周文矩、王齐翰等人,风格各异,多样纷呈。
释贯休,以诗、书、画三绝称名,俗姓姜,婺州(今浙江兰溪)人。少时出家,擅作道释画,尤以罗汉著称,为画史第一位禅宗画家。其笔下罗汉,形貌突兀丑崛,怪诞奇谲,极具扭曲变形夸张之张力。周文矩,南唐画院待诏,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画风近周防,而纤丽过之。传世作品有《重屏会棋图》,绘中主与其兄弟弈棋的场景,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此图衣纹笔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出之,有文秀请丽之感。顾闳中与周文矩同为南唐画院待诏。顾以人物肖像称名,现存《韩熙载夜宴图》以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入题,以长卷形式自由分割空间,目识心记,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物画通过记忆表现时空的灵活性。画中人物形象生动,微妙传神。
王齐翰,南唐著名人物画家,喜画仙佛故事、高人逸士,亦能作山林丘壑。兼取曹仲达和吴道子的画法,形成“不曹不吴”、“形势超逸”的格调。存其《勘书图》,绘一位白衣文士勘书之余掏耳自娱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南唐文人闲散不羁的性格特征。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不血刃而得天下,遂有凡宋三百多年之“文治盛世”,宋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与文化极为重要的转型期。
宋代帝王于绘事的喜好和画院的高度发展,是宋代绘画之所以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原因。宋代的“翰林图画院”集中了各地的画家,又设立画学,通过考试录用或升迁人才,而应募画家之多、录用标准之严,皆为后世罕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力的提高,使绘画与社会建立了更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一批画家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为描绘对象,表现民间的情趣和喜好,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拓宽了以帝王、圣贤、贵妃为主的人物画格局。另一方面,文人画的兴起,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和在理论上的深刻建树,提倡尚意趣、重表现,讲究书法入画,追求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率真自然的境界,使得精工细彩的传统绘画样式向着文人写意的方向异化,人物画的式微初见端倪。
从题材论,在北宋后期出现了具有现实生话气息的风俗画与可以借古鉴今甚至讽喻现实的历史故事画。风俗画作为宋代人物画的特出一科,脱离了人物画“鉴戒贤愚”的传统,而以记录社会生活的生动性为旨,以村童闹学、田家婴戏、山樵村牧、行旅渔夫、耕织、货郎、七夕夜市等题材入画,直观地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并被后世固化为中国人物画表现太平盛世的永恒题材。
![]()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历代中国画精粹:人物画卷》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历代中国画精粹:人物画卷》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