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448]
文学文化 [320]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367]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9]
诗词戏曲 [127]
笔记小说 [43]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04]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2]
人物日记 [33]
学术研究 [96]
哲学研究 [20]
宗教类 >>
佛教 [193]
道教 [29]
周易风水 [34]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47]
书法篆刻 [34]
石窟雕刻 [49]
文物收藏 [57]
金石考古 [209]
建筑装饰 [39]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9]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34]
医学类 >>
中医 [398]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3]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全1册/浙江文丛 2012高清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价      格:¥ 5.80
30天售出:2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85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PDF电子书全1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d0C万圣书城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是南宋薛尚功所著的金石类著作。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编次条理清晰,是宋代金石着述中辑录铜器铭文较丰富的一部。本书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两种传世,石刻拓本只有少量残叶流传至今,木刻本为明代崇祯六年(一六三三)朱谋垔所刻薛氏手书本,较为可据。一九三五年,于省吾博采聚本之长,择诸本之佳者配套而成的汇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d0C万圣书城

《歷代鐘鼎葬器款識法帖》二十卷’南宋薛尚功撰。薛尚功,字用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善古篆。生平事迹不詳,紹興中,以通直郎簽定江軍節度判官廳事。《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約成書于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一一四四),編次條理清晰,是宋代金石著述中輯録銅器銘文最豐富的一部。是書著録於晁公武《讀書志》、《宋史.藝文志》, 均作二十卷,與今木同。惟陳振孫《書録解題》作《鐘鼎法帖》十卷。卷數互異,似傅寫脱『二j字。然吾邱衍《學古編》亦作十卷,云刻於江州,與陳振孫之説相符。荔當時原有二本也。薛氏除本書外另著有《重廣鐘韻篆韻》七卷,今不傳。d0C万圣书城

 d0C万圣书城

789.jpgd0C万圣书城


金石學始於宋代,文人名儒多投身其中,出現了一批金石學家和專著,最著名者如歐陽修的《集古録跋尾》十卷、趙明誠《金石録》三十卷、王俅《嘯堂集古録》二卷、王厚之《鐘鼎款識》一卷、吕大臨《考古圖》十卷等。以上諸書,皆對後世考卉學、金石學和書法藝術産生了深遠影響。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將鐘鼎器物上的款識依樣摹寫,既有釋文,又有考據。對于器物的出土地及收藏者也多有記録。卷一收録夏调戈、帶鈎,商鐘、鼎共四卜六器;卷二收録商尊、彝四十三器•,卷三收商卣三十四器•,卷四收録商壺、罄、爵四十四器•,卷五收録商觚、舉、蟬、敦、覷、鬲、香、匣、盤、戈,共四十四器•,卷六至卷八收録周鐘、磬共三十八器;卷九、卷十收周鼎五十七器.,卷十I收録周尊、卣、壺、舟、罪共二十二器•,卷十二收録周觯、角、彝、匯共三十三器•,卷十三、卷十四收録周敦三十九器•,卷十五收録周簠、簋、豆,盡,共二十二器.,卷十六收録周甎、鬲、盤、盂、盒共二十九器•,卷卜七收録戈、鐸、鼓、琥共十三器•,卷十八收録秦璽、權、斤,漢鐘、甬、紡、鼎、蒹共卜八器•,卷十九收録漢鑪、壺、卮、律管、洗、鉦、M共十四器•,卷二十收録漢鏺、錠、燭盤、甎、釜、甑、絹、弩機共十五器。全書共收録五百一十一器,其中計四百九十六件商周銅器,另有十五件石鼓、秦璽、石磬、玉琥等,並非都是青銅器。
書中對器物銘文的考釋不乏精當之處,較之同時期金石學著述中著録的相同器物,釋文斷代更爲準確’蓋因薛尚功嗜古好奇,深通篆籀之學,能集諸家所長而比其同異,頗有訂訛刊誤之功,非鈔撮蹈襲者可比,但是由于時代和認識的局限性,書中也不免有謬誤, 如所稱夏器多爲吴、越之物,商器中乂摻雜周器,也有部分僞作器物。作爲金石學初創期的著述,鑒别或有不精,在所難免。
《歴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闷種傅世,右刻拓本祇有少迓殘葉流傳至今,木刻木以明代崇禎六年(一六三三)朱謀里所刻接近薛氏原本,較爲可據。
d0C万圣书城

另有明代萬曆間的朱印刊本,訛誤較多;嘉慶二年(一七九七)阮元刻本,以宋版本校印,較舊本爲勝;康巸…五十八年(一七一九)虞山陸(友桐)亮據汲古閣本抄校一本,後由繆荃孫加以校訂,也堪稱善本一九三五年,于省吾彙本博采衆本之長,擇諸本之佳者配套而成,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版本,今即據此影印。 d0C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