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18]
文学文化 [339]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5]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1]
诗词戏曲 [144]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4]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1]
宗教类 >>
佛教 [209]
道教 [34]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0]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3]
金石考古 [224]
建筑装饰 [44]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45]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 全2册 2019高清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
价      格:¥ 7.80
30天售出: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5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复旦大学藏甲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PDF电子书全2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
mfK万圣书城
復旦大學現藏殷墟甲骨320片(缀合前爲368片,另有雕花骨泗1條),入藏時間約在1955年前後。這批甲骨起初由歷史系保存,1991年復旦大學博物館成立後,則改由博物館收藏。在復旦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及檔案館,目前都没有能夠説明甲骨入藏情况及具體來源的資料。已知唯一的記録見於博物館總登記帳,其中甲骨的“來源情况”欄登記爲“胡厚宣”。1947年至1956年,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對於這批甲骨的入藏,胡先生應該是重要的見證人或經手人。因此,我們對復旦大學藏甲骨來源的考察,主要是通過分析胡先生的相關記載並核對舊著録完成的。在胡厚宣先生的著述中,關於復旦大學藏甲骨的數量、來源,有如下三種記載:
1.《甲骨續存·序》①(作於1955年10月,以下簡稱《續存序》):復旦大學藏甲骨三百片,一部分爲前暨南大學所藏,暨南大學得自束天民,束氏在南京所購劉鐵雲舊物,已著绿在拙编《甲骨六绿》中。一部分最近購自金祖同。本書拓本,一部分即金先生所贈。
2.《八十五年來甲骨文材料之再統計》②(作於1984年7月,以下簡稱《八十五年》):復旦大學歷史系—335
3.《大陸現藏之甲骨文字》③(據1992年12月演講稿整理,以下簡稱《大陸現藏》):
復旦大學—335(引者按,指甲骨實物數量)
復旦大學:所藏属束天民藏(原劉鐵雲藏)129片,金祖同藏106片(大骨),金淑娟金貴南藏100片。
復旦大學藏甲骨拓本—335片
其中,關於復旦大學藏甲骨的數量,《續存序》所謂“三百片”當爲約數。從《大陸現藏》所記三部分藏品數量之和爲335片、拓本數(應等於有字片數)亦爲“335片”看,實物數量“335”當是胡先生所掌握的一個比較精確的數字,與現有藏品368片去除小碎片之後的數量基本相合。
mfK万圣书城
關於復旦大學藏甲骨的來源,《續存序》分爲兩部分,《大陸現藏》分爲三部分。兩者對束世徵(天民)舊藏的記録比較明確,對其餘部分的描述則存在差異,需要以實物查對。雖然《大陸現藏》己列出三部分藏品的具體數量,但復旦大學藏甲骨目前的分盒、編號成形於21世紀初,與其來源已没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因此,我們對各片甲骨實際來源的考察,及本書的分類編排,都是通過比對舊著録完成的。下面便以著録情况爲依據,分别做一説明。
一、束世徵舊藏甲骨束世徵(18961978)字天民,著名歷史學者,於殷商史方面著有《殷商制度考》①《殷商之社會組織》②等文。如《續存序》所言,束世澂舊藏甲骨是“在南京所購劉鐵雲舊物”,己著録在《甲骨六録》中。
mfK万圣书城
1908年,劉鶚(鐵雲)因與人合作販鹽至日、韓等地而獲罪被捕,③隨即遭流放新疆,1909年8月病逝於獄中,④所藏甲骨先後分散。1925年至1926年,其中一部分由王瀣、柳詒徵牵頭,聯合故舊門生等共同收購。此事《甲骨年表》有載:(1925年)春,葉玉森購得劉鹗家所藏龜版一千三百版,乃選二百四十版印爲《鐵雲藏龜拾遺》,並附考釋。其自序有曰:“今年春,聞劉先生所藏,家不能保,王君瀣與同年柳君詒徵先後抵余書,爰得收其千三百版…”丹徒柳詒徵翼謀得劉家所藏甲骨文字三百版」(1926年)春,番禺商承祚锡永以溧陽王瀣伯沆之介紹,與友人合得劉鹗所藏甲骨二千五百餘版。
關於此次收購的具體經過,各家説法略有出入,⑥柳詒徵之孫柳曾符先生有如下記述:
1925年春,劉鹗繼配鄭氏(名安香,浙江歸安人,曾拜在太谷學派泰州黄葆年門下)托太谷學派同學溧水王伯沆先生出售家藏甲骨,王托先祖柳詒徵轉介同鄉葉玉森,葉得一千三百版(内精品八百版),其餘王伯沆、胡小石、酈承詮、鲍鼎、陳鐘凡、束天民等也各分得一部。⑦
mfK万圣书城
束世徵是柳詒徵門生,⑧因而也參與了此事,所獲甲骨有10片見於《鐵雲藏龜》(參看本書附録四·二)。稍晚參與收購的商承祚在其《殷契佚存》中也收録了8片束世徵藏品(參看本書附録四·三)。
mfK万圣书城
抗戰爆發後,束世徵内遷四川,任四川大學教授,隨行携带了這批甲骨。在四川,胡厚宣先生以之编爲《甲骨六録》之“束天民氏所藏甲骨文字”(《六束》),《六束·自序》曰:
束天民先生所藏,原已久扃密箧,既慨允借拓,可感尤深。此三者皆早在南京所購,丹徒劉鐵雲氏之故物也(引者案,“此三者”指束世徵藏、中央大學藏及陳鐘凡藏)。抗戰勝利後,束世徵於1946年任安徽大學教授,①約1947年轉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所藏甲骨亦於1947年出讓給暨南大學。1949年,暨南大學部分院系併入復旦大學,但甲骨並没有同時移交。胡厚宣《殷墟發掘》有如下記載:(束世徵藏甲骨)一九四七年讓與上海暨南大學,解放後先歸上海停辦高校聯合辦事處,最近撥歸復旦大學。
mfK万圣书城
《殷墟發掘》出版於1955年5月,束世徵舊藏甲骨撥歸復旦的時間很可能也在1955年。關於束世徵舊藏甲骨的數量,《六束》共编149號,正反兩面各計一號,實爲122片,《大陸現藏》則作“129片”。2005年,裘錫圭先生曾向笔者出示一份暨南大學舊藏甲骨釋文(見本書附绿一),約爲其1958年所作,上有“暨南大學129片”字樣。可見“129片”是1950年代經清點的確數,或許就是甲骨撥歸復旦時的數字。從裘先生的釋文看,《六束》中的一片當時或已碎成兩片(如本書第7號,對應第10、第66兩條釋文)。此次整理時,我們又發現未見著録而可與《六束》某號綴合者兩片(見本書第1、第97號)。《大陸現藏》較《六束》多出的7片可能就包含以上兩種情沉,或許還包括個别無字片。
本書第一部分“束世徵舊藏”收録可與《六束》對應的實物122片(以145片綴合而成),在本書第五部分“未見著録者”中或許也有個别《六束》未收的束世徵藏品。
二、金祖同舊藏甲骨金祖同(1914-1955)字壽孫,笔名殷塵,號鄣齋,著名甲骨學者,编著有《殷契遺珠》《龜卜》《殷虚卜辭講話》③等書。根據《續存序》及《大陸現藏》的記載,復旦大學藏甲骨有一部分“購自金祖同”,且數量明確爲“106片(大骨)”。然而,各種舊著绿中的金祖同藏品却難以同復旦大學藏甲骨實物相對應。
1.舊著绿中的“金祖同藏甲骨”
舊著録中的“金祖同藏甲骨”主要見於金祖同《鄣齋所藏甲骨文字》及郭若愚《殷契拾掇》
二編、三編。《鄣》收録金祖同自藏甲骨26片,《合集》采用了15片,《合集來源表》對應的“原骨拓藏”欄均作“復旦”。《掇二》“金祖同藏”部分收録甲骨兩片(《掇二》189、190),《合集來源表》對應的“原骨拓藏”攔均作“復旦”。《掇三》“金祖同藏”部分亦收録甲骨兩片(《掇
三》699、700),《掇三·圖版説明》曰:金祖同藏甲骨兩版。一九五四年供我氈拓,收入本编。据云此兩骨後歸復旦大學收藏。此外,《續存》收録了一批日本三井源右衛門藏甲骨的拓本,由金祖同提供(參看《續存序》)。《合集》采用了其中43片,《合集來源表》也將其中33片的“原骨拓藏”欄標爲“復旦”(以上各片《合集》號見本書附録四·一之附表)。
實則以上四批甲骨均未入藏復旦大學。其中《郭》《掇二》各片現藏不明,《掇三》兩骨現藏上海博物館(見《上博》27838、27839),來源爲1950年代受贈於潘景鄭。三井源右衛門藏甲骨則仍應在日本,金祖同携帶歸國的僅爲拓本。①不過,從《合集來源表》《掇三》编者的誤解也可以看出,他們當初確實知曉金祖同舊藏甲骨售歸復旦之事,只是不了解具體情况,才出現了偏差。
mfK万圣书城
就目前所見,舊著録中明確稱“金祖同藏甲骨”,且可與復旦大學藏實物對應的,僅有一張十分特别的大骨反面拓片。其上没有文字,只有鑽鑿。這張拓片見於《續存補》5.291(左圖),標注爲“金祖同藏甲骨背面”,而它所對應的,正是復旦大學藏甲骨中唯一一片相對完整的“大骨”(本書第220號)。
《申報》1939年10月31日第9版有题爲《語文展覽會即開幕名貴陳列品送到》的報道,提到該展覽徵集到的展品中有“金祖同之巨塊甲骨”,也是指這塊大骨。
由此可見,《大陸現藏》所謂“金祖同藏106片(大骨)”,當指金祖同舊藏106片中含有“大骨”1片。這片大骨正面的拓片已見於《續存》的“復旦大學歷史系藏”(《續存》上2374)。根據《續存序》,其收録的復旦大學藏甲骨一部分爲束世徵舊藏,“一部分最近購自金祖同”。但是,《續存》“采録資料索引表”所列出的“復旦大學歷史系藏四九片”(實爲46片)②却完全没有包括《續存》中實際存在的束世徵舊藏。那麽,這46片似乎就應當全部屬於金續存補5.291
祖同舊藏。不過,46片和“106片”還有很大差距
復旦大學藏甲骨中來自金祖同的部分還有一大半没有明確的著録,也無法和實物相對應。
2.《掇三》中的“方增壽藏”“孫叔仁藏在本書編撰工作開始的第二年,2005年秋,郭若愚先生編集的《殷契拾掇三編》出版。《掇三》中出現了大量復旦大學藏甲骨的拓片,許多還是首次著録。但是,這些拓片在《掇三》中的歸屬却和胡厚宣先生的記録完全不同。
mfK万圣书城
前述金祖同藏“大骨”一片見《掇三》582,被歸入“孫叔仁藏”。所謂“孫叔仁藏”僅此一片,似乎是一個獨立的章節。但是,我們發現,已見於《續存》的金祖同舊藏甲骨集中出現在《掇三》中緊鄰“孫叔仁藏”之前的“方增壽藏”部分,且集中在“方增壽藏”靠近“孫叔仁藏”的後12頁(第326-337頁,“孫叔仁藏”在第338頁)。而且,這12頁上其餘各片對應的實物,基本都在復旦大學收藏。
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书目:
mfK万圣书城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 上册
复旦大学藏甲骨集 下册
mfK万圣书城
713.jpg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714.jpg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mfK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复旦大学藏甲骨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复旦大学藏甲骨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