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77]
文学文化 [369]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21]
四库全书 [11]
敦煌文献 [22]
诗词戏曲 [147]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22]
百科全书 [69]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6]
人物日记 [40]
学术研究 [103]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4]
宗教类 >>
佛教 [213]
道教 [35]
周易风水 [37]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8]
书法篆刻 [43]
石窟雕刻 [51]
文物收藏 [75]
金石考古 [232]
建筑装饰 [45]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2]
医学类 >>
中医 [471]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5]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11]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9]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全2册 2011高清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
价      格:¥ 7.80
30天售出: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PDF电子书全2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出版。
7G7万圣书城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是一部检索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献资料的工具书,收录1923~2006年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公开出版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方面的中文书籍、报刊资料,兼收部分内部资料及若干相关学科的文献。
        本书在以传统方式编排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围绕学术研究专题编排的项目,不仅对系统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历程、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个案和整体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及其他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便利。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历史研究专业人士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7G7万圣书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具有独立文化体系和古老传统的民族。考古资料表明,距今二百多万年时中国大地上已有人类活动的印迹;距今10000~4000年,中国处于历史上重要发展阶段一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以农耕、畜牧、磨制石器和纺织等出现为标志,是人类由依赖原始自然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农牧业生产经济,由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氏族社会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阶段。由于传世文献记载不多,且杂糅了后世史家大量想象与渲染的成分,难以从中知其真貌;因此,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遗存,成为探索中国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起源、原始文化艺术起源,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以及中国史前史、中国史前社会研究等方面重要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中国学者袁复礼等的协助下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1926年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学者自行主持田野考古发掘的序幕。此后至今,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已走过了近百年发展历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仰韶村、城子崖、良渚、后岗等寥寥数个,到如今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遗址数量须以万计;学界公认的考古学文化,从内涵笼统的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细石器文化等屈指可数的几支,到如今仰韶、龙山、大汶口、马家浜、河姆渡、大溪、屈家岭、石峡、县石山、兴隆洼、红山文化等等,犹如满天星斗,成为世界史前文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20世纪末,各地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已基本建立,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日趋清晰,新石器文化整体研究渐成态势,中国上古史上的诸多空白已得到填补。
7G7万圣书城
近百年来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巨大收获,同时澄清和解决了中国史前史研究上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如中国史前文化本土起源问题。正如1983年3月夏鼐先生应日本广播协会的邀请在日本东京、福冈和大阪三地作公开演讲时所指出:“我们根据考古学上的证据,中国虽然并不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国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文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风格和特征。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中已具有一些带中国特色的文化因素,中国文明形成的过程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发展的。”演讲为中国文化西来说画上了句号,中国作为世界上几个原生文明之一,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又如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特点问题,也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若干个中心,各地新石器文化各具特点,在相互交流影响下,不断融合互进,最后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肇始于一万年前的历史大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总特点和总趋势。
7G7万圣书城
近百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经历的巨大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促进了考古研究的深人,也使考古界前辈提出以考古学重建中国上古史和中国史前史的构想逐步成为现实。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累累硕果,同时也为其在世界史前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放眼看世界,当中国考古学举步向世界迈进的时候,我们相信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必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G7万圣书城
7G7万圣书城
146.jpg
 
 
147.jpg
 
 
 
 
 
7G7万圣书城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书目:
7G7万圣书城
上册·
部分 图书资料
一 总类
  (一)考古学通论
  (二)论文集
  (三)工具书
  (四)图录
二 考古学分论
  (一)考古学分论
  (二)原始社会研究
  (三)史前考古文集
  (四)考古普及与其他
三 田野考古资料
  (一)田野考古报告
  (二)资料汇编和地方考古成果介绍
  (三)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报道
四 科技·文化
  (一)古代艺术与工艺
    1.古代美术与美术史
    2.古代艺术与艺术史
    3.古代书画与雕塑
    4.古代印染、丝绸与纺织
    5.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6.古代陶瓷与陶瓷史
  (二)古代文化生活
    1.古代生活
    2.古代音乐、舞蹈与体育
    3.古代丧葬习俗
    4.原始宗教信仰
  (三)古代科学技术
    1.古代科技与科技史
    2.原始农业
    3.古代天文
    4.古代兵器
  (四)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
    1.总论
    2.碳十四测年
    3.考古技术
    4.环境考古学
    5.体质人类学
    6.文物保护
  (五)丛书、科普读物
    1.丛书
    2.科普读物
五 文物地图集和其他
7G7万圣书城
第二部分 报刊资料
一 田野考古资料
  (一)综述
  (二)北京
  (三)天津
  (四)河北
  (五)山西
  (六)内蒙古
  (七)辽宁
  (八)吉林
  (九)黑龙江
  (十)上海
  (十一)江苏
  (十二)浙江
  (十三)安徽
  (十四)福建
  (十五)江西
  (十六)山东
  (十七)河南
  (十八)湖北
  (十九)湖南
  (二十)广东
  (二十一)广西
  (二十二)重庆
  (二十三)四川
  (二十四)贵州
  (二十五)云南
  (二十六)西藏
  (二十七)陕西
  (二十八)甘肃
  (二十九)青海
  (三十)宁夏
  (三十一)新疆
  (三十二)海南
  (三十三)香港
  (三十四)澳门
  (三十五)台湾
7G7万圣书城
·下册·
第二部分 报刊资料
二 论文
  (一)综论
     1.史前史与原始社会
     (1)史前史
     (2)原始社会
     (3)理论探讨
     2.考古学家与考古学史
     (1)考古学家
     (2)考古学史
    3.学术动态与综合研究
     (1)综合报道与研究
     (2)学术会议、访谈、随笔
     (3)考古普及
     4.理论与方法
  (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黄河上游
     (1)甘肃、青海、宁夏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大地湾文化
     (3)马家窑文化
     (4)齐家文化
    2.黄河中游
     (1)北京、天津、河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河南、陕西、山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3)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5)仰韶文化
     (6)龙山文化
    3.黄河下游
     (1)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后李、北辛文化
     (3)大汶口文化
     (4)龙山文化
     (5)岳石文化
  (三)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吉林、辽宁、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吉林
     (2)辽宁
     (3)黑龙江
    2.内蒙古和新疆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内蒙古
     (2)新疆
    3.兴隆洼文化
    4.新乐文化
    5.赵宝沟文化
    6.红山文化
    7.小河沿文化
  (四)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长江中上游
     (1)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3)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4)大溪文化
     (5)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2.长江下游
     (1)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3)跨湖桥文化
     (4)河姆渡文化
     (5)马家浜文化
     (6)崧泽文化
     (7)青莲岗文化
     (8)薛家岗文化
     (9)良渚文化
     (10)马桥文化
  (五)中国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1.东南沿海地区
     (1)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3)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4)石峡文化
     (5)昙石山文化
     (6)圆山文化
     (7)卑南文化
    2.西南地区
     (1)云南、贵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2)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六)新石器时代文化专题研究
    1.中石器时代及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
     (1)中石器时代
     (2)细石器文化
     (3)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
    2.新石器时代文化
    3.新石器时代陶、玉、石、铜器
     (1)陶器
     (2)玉器
     (3)石器
     (4)铜器
    4.墓葬研究
     (1)综合研究
     (2)个案研究
    5.人口、性别与体质人类学
     (1)人口与性别研究
     (2)体质人类学研究
    6.动物考古
     (1)历史、理论与方法
     (2)综合研究
     (3)个案研究
    7.新石器时代的建筑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长江流域
     (5)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
    8.原始农业、畜牧业、渔业
     (1)原始农业
     (2)原始畜牧业
     (3)原始渔业
    9.原始手工业、交通
     (1)原始手工业
     (2)原始交通
    10.原始宗教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长江流域
     (5)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
    11.古代文化生活
     (1)总论
     (2)古代文化
     (3)古代生活
    12.文化起源、传播与交流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长江流域
     (5)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
    13.古史传说与文献考证
     (1)总论
     (2)古史传说与文献考证
     (3)考古学文化与文献考证
    14.文明起源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长江流域
     (5)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
     (6)其他
    15.史前城址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长江流域
    16.民族考古
     (1)总论
     (2)黄河流域
     (3)北方地区
     (4)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
    17.环境考古
     (1)综合研究
     (2)古文化与古环境
     (3)地学方法
     (4)植物考古方法
     (5)动物考古方法
    18.考古技术与方法
     (1)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综论
     (2)年代学
     (3)考古测量、绘图与摄影技术
     (4)考古调查、发掘与整理技术
     (5)物质遗存分析
     (6)古代人类生计
     (7)计算机应用与定量考古
    19.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修复
     (1)总论
     (2)考古遗迹、遗物保护
     (3)文物修复
7G7万圣书城
中文专著、论文集、资料集索引
中文报刊索引
人名索引
编后记   
7G7万圣书城
7G7万圣书城
7G7万圣书城
7G7万圣书城
 

 7G7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八十四年文献目录(1923-2006)》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