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解读国宝丛书 全6册 2009清晰
价 格:¥ 12.80
30天售出:10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解读国宝丛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解读国宝丛书》PDF电子书全6册,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6至2009年出版。 《解读国宝丛书》书目: 陕西人民出版社4册: 解读国宝丛书 神秘瑰丽的青铜器 文物出版社2册: 解读国宝丛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解读国宝丛书》出版说明: 大雁塔北侧,终南山在望,古都西安的南郊坐落着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一陕西历史博物馆。三秦大地是华夏民族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重要地区。丰饶的灞河、泸河川塬,早在115万年前,就有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人”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姜寨人也曾在这里定居、耕作、制陶。半地穴式的房舍、精美的彩陶、窖藏的粟籽,成为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重要的一支—仰韶文化的标志。轩辕黄帝在这里留下创业的足迹,神农后稷在这里为农业与医药付出了毕生的辛劳和智慧。此后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不同的王朝在这里交替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孕育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其《沁园春·雪》里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中有三位都曾生长在陕西,建功立业在陕西,最后长眠在陕西。正因为如此,世间才有了“南方才子北方将,自古关中出帝王”的千古民谚。陕西境内,官阙陵墓寺塔星罗棋布,长城河渠栈道纵横交织,铜陶瓷玉文物俯首即拾,无言地呈现着昨日的辉煌。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了出土于三秦大地的文物精品近40万件,上自远古,下讫近代,品类齐全,质地优良,体系完整,特别是周、秦、汉、唐文物璀璨夺目,让人叹为观止。1996年6月,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确认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762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18件为国宝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无愧于“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美誉。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陕西首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自1991年6月20日开馆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已接待国内外观众逾千万人次,其中大、中、小学生约200万人次。特别是2004年2月以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陕西历史博物馆率先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和家长携带的未成年人一律实行了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了半票,使更多的未成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文物殿堂。然而,面对一件件文化内涵厚重的古代文物,面对那些深奥的只有成人才能读懂的说明文字和出版物,好奇的孩子们表现出不解和茫然。编者多次日睹过孩子们带着在参观中留下的疑间和迷惑,在博物馆内满世界地寻找能够看懂并能解疑的图书。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在于被大众理解。”全世界的科学普及工作者动员了许多大科学家写作科普读物,做科学普及工作。同样的,历史文物这种人类文明的物化体现,如何让大众尤其是让未成年人看得懂,能理解,是历史赋予我们文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全国拥有的各类博物馆数千座,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与传承物质文明的功能,日益成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做好普及教育的工作,以适应走进博物馆的各个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套说明文字、一套讲解词应付观众,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使得所有观众能走进、亲近博物馆,乃至在精神上不离开博物馆。 为此,我们尝试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不同时代的“青铜器”“陶俑”“金银器”和“唐墓壁画”四大类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各选60件(组)精品,编为一套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理解的文图并茂的科普性读物,取名“解读国宝”丛书。该丛书共包括四种: (一)神秘瑰丽的青铜器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不同时代的青铜器约6000件,仅西周青铜器就近2000件,其中国宝3件,一级重器183件。本书选用了馆藏青铜器中最精美且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中除了三件国宝外,绝大多数为一级品,也有个别二级文物。 (二)多姿多彩的历代陶俑 (三)精美绝伦的金银器 四)独具魅力的唐墓壁画 虽然按照我国文物分类标准来看,“国宝”级之说尚存异议,但从广义上讲这些凝结着先民智慧与创造、记录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化遗存,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见证物,而且是历时几千年经各种劫难后幸存至今的真品,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在广大人民心目中,都是不可再生的珍宝。这也正是我们这套丛书称之为“国宝”的理由。这套丛书的编写是为了改变博物馆长期以来缺少未成年人读物的老面孔,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套了解历史文化、认知家乡文物的课外读物,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对未成年人教育的积极作用,借以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为促进国民素质教育尽一份绵帛之力。 为了达到编写的目的,使这套丛书区别于以往同类图书的写作模式,我们特组织具有副研以上职称、熟悉文物并有定博物馆社会教育经验的专家编写,同时征询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形式上力求活泼鲜明,一文一图或多图,既有文物的全貌,也注意突出细部特征;语言上深入浅出,生僻字皆有注释;所引文献均作翻译;内容上既注意把握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又特别强调客观真实地揭示文物的内涵。 这套丛书也是文博工作者奉献给未成年观众的一份爱心,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连接博物馆、文物与未成年人之间的纽带;我们更欢迎拿到这套丛书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解读国宝丛书》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解读国宝丛书》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