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47]
文学文化 [361]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20]
四库全书 [11]
敦煌文献 [22]
诗词戏曲 [146]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22]
百科全书 [69]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6]
人物日记 [38]
学术研究 [101]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2]
宗教类 >>
佛教 [212]
道教 [35]
周易风水 [36]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5]
书法篆刻 [43]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5]
金石考古 [229]
建筑装饰 [45]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62]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4]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10]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 全23册 2013~2016高清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
价      格:¥ 47.80
30天售出: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PDF电子书全23册,由故宫出版社2013~2016年出版。
G3Q万圣书城
宋代五大名窑的定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白瓷窑场之一。从文献记载与产品的流向看,定窑在历史上兼有官、民窑双重属性。其烧造瓷器始于唐代,北宋至金代达到繁荣昌盛,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停烧。北宋时期,定窑瓷器与宫廷有密切关系,是宫廷用瓷的最主要来源。金代,定窑供应宫廷用瓷的情况仍未发生大的改变。正因如此,定窑在历来文献记载及研究中均备受重视。20世纪30年代,经叶麟趾先生实地考察,确认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自此,后续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相继展开。除涧磁村以外,在东西燕川村周边的台地上也发现大量窑业堆积。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定窑遗址进行的三次考古试掘与正式发掘,不仅出土了大量标本,更获取了可供断代研究的地层证据。定窑研究开始进入将窑址考古发掘品、塔基地宫和纪年墓葬等遗址出土品与传世品进行对比研究的新时代,从而使学界对定窑的认识更加科学、客观。定窑虽以烧造白瓷而闻名遐迩,但其多色釉和彩器也很精绝,影响深远。
G3Q万圣书城
2012年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以定窑瓷器作为本年度的重点研究课题,所举办的“洁白恬静一故宫博物院藏定窑瓷器展”堪称该项研究成果的反映。此展览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定窑瓷器为基础,辅之以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窑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以及西安火烧壁窖藏、临安水丘氏基和湖南地区出土的定窑瓷器,以期通过诸多对比展示,使人们对定窑从晚唐到宋金元时期的产品面貌及明清时期仿烧定窑瓷器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关于定窑的研究与认知。宋代钩窑名贯遐尔,为北宋时期贡御宫廷用瓷的窑场之一,主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北八卦洞。其瓷之釉色是在唐代长沙窑红彩釉和鲁山花瓷“唐钧”的基础上创新的窑变釉新品种。
G3Q万圣书城
宋代钧窑名品现多收藏于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也有流失海内外者,均为历代皇室旧藏。宋代钩窑瓷器部分造型与同期的汝、官、哥窑瓷器风格一致,亦以古青铜器为范本。如出戟尊,系仿周代青铜器,造型气势雄伟。又有别出新意的各式花盆、奁、洗等,均为北宋宫延“花石纲”种植奇花异草而作。如撇口尊式花盆及凸棱形式多变的花盆,如菱花形、葵花形、海棠花形、四方委角形、长方委角形、椭圆形等,以及鼓钉式、仰钟式等形制的奁和洗等。其器形规整、端庄稳重,器底多刻有数字以示大小。“一”字起首,器形为大,以此类推,“十”字最小。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北宋书法家蔡襄《大研帖》,系其致友人彦献的纸本墨书信札:“襄启:大研盈尺,风韵异常,斋中之华,繇是而至。花盆亦佳品,感荷厚意。以珪易邦,若用商于六里则可。真则赵璧难舍,尚未决之,更须面议也。襄上,彦猷足下。甘日,甲辰闰月。”
G3Q万圣书城
蔡襄(1012~1067年),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君谟,号蒲阳居士。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任谏官。《宋史·蔡襄传》称:“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曾获仁宗皇帝御书赐字“君谟”。信札中赠其大砚与花盆的友人彦猷(1005~1064年)也为北宋著名书法家。名唐询,字彦猷,钱塘(今杭州)人,为唐肃之子,以父荫任将作监主簿。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应诏献文章,名列前茅,诏赐进士及第。后进翰林侍读学士,累迁至右谏议大夫,卒后赠礼部侍郎。好书法,笔迹遒媚,非精纸佳笔不妄书。喜爱收藏砚台,著有《砚录》3卷,另有文集30卷。蔡襄与唐询皆为北宋重臣,深得皇帝器重,而《大研帖》作于甲辰,应为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即1064年。这一年末,唐询去世,两年后蔡襄卒,距宋徽宗赵佶当朝建中靖国元年仅37年。信札中所提及的与大砚同为斋中之华的佳品花盆是否就是北宋钧
花盆,令人不胜遐思,是值得进一步考证的重要学术线索。宋钧窑瓷器胎质淘练至精,色调泛灰,细腻坚润如玉。由于胎泥坚细,为塑造端正的造型创造了条件。
G3Q万圣书城
宋钧窑瓷器施釉凝厚,其釉明亮又浑浊火透。素净的釉面有月白与天青色,多坚致光润,个别釉有鬃眼和垂流。玫瑰紫、海棠红釉面,色彩艳丽,釉面沉静与光滑现象不一;内蕴涵密集气泡,或弥或张,致使釉面不平,多出现片纹;其成片红紫色中又兼杂丝丝蓝色,并伴有如珠的釉泡,犹如火焰放射,又似系珠,其窑变五光十色,错综斑驳,绚丽璀璨。由于窑火的熔融致使钧窑瓷器釉面自然形成多种形态的弥合纹路,这种较为透亮而委曲蜿蜓的条纹,俗称“蚯蚓走泥纹”,如同雨后蚯蚓在湿地上留下的纹路,妙趣横生,此亦为宋代钧窑瓷器釉面的特色之一。钧窑瓷器口沿的釉面往往映出胎体,好似空间出现“一线天”,而底面通常施以或明或暗、深浅浓淡不一的酱色釉,覆罩“至“十”的数字,器底处理非常精致,露胎光滑细腻。有的足内有五或七个支烧钉痕,有的多达十至三十个,留有环形排列的痕迹。器底刻数字的多为出戟尊和花盆,很多花盆除号码外还刻有原在清宫陈列的处所,如“养心殿明窗用”“长春书屋用”“重华宫”“漱芳斋用”“芝兰室用”“金昭玉翠用”“静憩轩用”“建福宫”“凝晖堂用”“敬胜斋用”“竹石假山用”“瀛台”“涵元殿用”“虚舟用”“香凝殿用”以及“宋钧窑花式盘、古稀天子御玩”,等铭文。近年在杭州古临安城南宋皇宫遗址还发现有北宋钧窑天青釉梅瓶残器,高约45厘米,器底内足边刻有残存的“寿殿”二字。经查文献记载,此应为北宋皇太后居所慈寿殿,治平元年(1064年)赐名。除禹州钧台八卦洞官钧瓷外,临汝窑烧造的天蓝釉钧瓷也相当出色。其釉质肥腴细润,如满釉平底支烧的单柄画与裹足釉面支钉烧造的折沿盘、洗之类。宋代产品以施釉到底、器足窄小平齐为其时代特征。
G3Q万圣书城
禹州钧台窑址早在20世纪初就被发掘过多次,1940年前后钧窑尊、洗、盆的残片在京、津、沪古玩市场时有所见,为达官显贵所欣赏并视为珍品。它们同现在经考古发掘出来的残片完全一致,并与皇宫遗存完整器在造型、釉色、烧制工艺等方面均相符合。钧窑在历史上一直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中国陶瓷史上灿烂的一章,但近十余年来,有学者提出历代皇宫旧藏的宋钧窑瓷实际应为明代之作,且观点广为传播。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对此一观点极为重视,故决定于今秋举办钧窑大展及学术研讨会,展出宫廷旧藏以及考古发掘的钧窑瓷器标本。我们有必要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力求还原历史真相,搞清楚钓窑的真正创烧年代。
G3Q万圣书城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宋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以及考古发现的局限性,致使在宋官窑研究中存在许多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究竟有无北宋官窑,若有其密址在何处,何为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发现的老虎洞窑是否就是修内司官窑,修内司官窑的遗址究竟有几处,原清宫遗留的宋代官窑瓷器究竟是由哪几个窑所生产以及其产地在哪里等。为此,笔者结合自己一生从事古陶瓷研究的心得,谈谈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G3Q万圣书城
宋官窑瓷器历来受人珍视,一直为历代皇家所有。流传有序,经宋、辽、金、元、明、清以迄民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皇室更迭、民族战乱、外强掠夺乃至溥仪私运、古物南迁等诸多磨难,除部分被运至台湾外,内地分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圆明园,辽宁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吉林的省博物院及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另有故宫博物院拨借国家博物馆数件以及故宫博物院于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存放和北返的一部分。而历代从宫中流散到民间及欧美与日本等国也有一些,因此形成了宋官窑瓷器收藏比较分散的局面。目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官窑青瓷,初步统计有58件。
G3Q万圣书城
1930年位于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的发现曾吸引世人目光,当时英国、日本等国考古学者、古董商人纷至沓来,亦有大量的残品流于上海市肆,是时都误称其为“修内司窑”。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业已确认乌龟山这一分南宋官窑的青瓷是不同于修内司官窑的,而应属名“郊坛下官窑”。1990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依托郊坛下官窑遗址成立,藏品以遗址出土的标本为主。
G3Q万圣书城
1930年位于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的发现曾吸引世人目光,当时英国、日本等国考古学者、古董商人纷至沓来,亦有大量的残品流于上海市肆,是时都误称其为“修内司窑”。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业已确认乌龟山这一部分南宋官窑的青瓷是不同于修内司官窑的,而应属名“郊坛下官窑”。1990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依托郊坛下官窑遗址成立,藏品以遗址出土的标本为主。
G3Q万圣书城
G3Q万圣书城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书目:
G3Q万圣书城
官窑瓷器
定窑瓷器
钧窑瓷器
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
钧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荟萃
定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窑瓷器荟萃
哥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荟萃
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  上
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  下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卷  一
故官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卷  二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卷  三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  上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  下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瓷器
故宫博物院藏植德堂款瓷器
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
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  上
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  下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上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  下
明代弘治正德御窑瓷器  上
明代弘治正德御窑瓷器  下
G3Q万圣书城
G3Q万圣书城
1627.jpgG3Q万圣书城
G3Q万圣书城
1629.jpgG3Q万圣书城
G3Q万圣书城
 
1630.jpg
 
 
1631.jpg
 
 
1632.jpg
 
 
1633.jpg
 
 
 
 
 
 

 G3Q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经典》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