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 全7册 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存藏2014
价 格:¥ 34.80
30天售出:154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PDF电子书共7册,由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书名: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存藏: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 套装共7册)
有史家感叹“在当代世界级名人中,恐怕要数张学良的生平传记最多”。不仅是生平传记,张学良生前,被新闻记者、作家、文学家、旧部、崇拜者、愤恨者、淘金者、好事者,差不多追逐了整整一个世纪,他的每一件事,接触过他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惊鸿一瞥,也会变成各国新闻的花边,坊间有关张氏夫妇的著作汗牛充栋,往往在海峡两岸一销数十万册,各书中虽免不了瞎子摸象、人言言殊,但读者的兴趣却并不因传闻异辞而稍减。 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和美国圣智学习集团联合制作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首次系统出版。这部共7卷(含1卷注释/索引)的口述历史访谈实录经过近7年的整理、编辑工作终于出版了。 张学良解禁后,多家媒体和出版机构先后出版了一些名为张学良口述的文章和书籍。 时值“九一八”事变周年前夕,特推出《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专辑,还原与纪念那段风云岁月的人和事。 由来:60次访谈,145盘录音带,约7000多分钟录音资料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达五十余年,直到1990年才逐渐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后定居美国,2001年10月14日逝世。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受到各方关注,多国媒体和学者对他进行了访谈。199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与张学良商定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从1991年12月至1993年8月,由张之丙、张之宇担纲对张学良进行了60次访谈,共采得录音带145盘,录音资料约7000多分钟。这些资料现存于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组织人员对张学良口述历史的访谈录音作了文字抄录,但由于历史、文化差异等原因,抄录的文稿差错很多,不堪使用。为使这一口述历史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授权,圣智学习集团和日本雄松堂联合当代中国出版社整理和出版这一口述历史资料,整理工作主要由当代中国出版社负责实施。 看点:目前在编辑整理方面倾力最多,做得最好的一部口述历史 张学良对其亲历的历史事件和接触过的众多历史人物都有比较冷静、客观的认识评价,对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是非功过也都有坦诚的叙述。他本人叙事风格的个性化也是一大特点。访谈内容真切具体,语言风格率性独特,方言口语生动自然,讲述话题随性而易,不囿常规。总体而言,个人色彩纯粹,较少有其他因素掺杂。同时,也由于张学良的特殊经历、鲜明的个性、90多岁高龄的记忆性失误,以及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迁就等原因,口述中也存在内容重复、叙述松散零碎等问题和缺憾。 五大看点: 1.这是张学良的口述回忆中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最有系统的。 2.口述内容广泛、丰富而详尽,不仅涵盖了张学良的一生,还涉及许多政治人物和历史当事人,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历史、艺术、宗教、哲学诸方面。 3.访谈时张学良所处环境较以前宽松,是历次口述中最为坦诚的,涉及的话题深度超越以往,对许多事件、人物、问题进行了评论,表达了晚年张学良对自己一生和国家、民族历史的总结性认识。 4.全部口述历史工作经过张学良生前亲自授权。是唯一由世界口述历史研究“重镇”——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完成并收藏的版本。 5.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唯一没有公开出版的。 张学良点评辑录 点评国民党军队打不过红军的原因时说:“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中心思想。”“我们这种军队,都是雇佣兵,今天我可以在你这当兵,明天我也可以到那儿去当兵。不同之点在这。所以我跟蒋先生讲,我们打不过他,固然他少,我们多;他团结,我们是个散沙。” 谈到毛泽东和万里长征时说:“毛泽东这个人啊,天生能领导。都是带兵的,万里长征……我要领,会领没了,他(士兵)不跟你走,他跑了。他(毛泽东)能统御,他有这个力量。” 点评蒋介石的失败原因:“他不用人才,用奴才。他的思想非常旧,旧的思想,不是近代的思想。他要有机会,他真能当皇帝。” 谈到周恩来时说:“周恩来这人好厉害,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人都听他的。他说出的话很有道理。这个人好厉害,不但会讲,也能处置事情,是我佩服的一个人。”
评价他一生仅有的两位“长官”时,说:“我父亲有雄才,无大略;蒋先生刚好相反,有大略,无雄才。” 他和访谈者闲聊钓鱼,也能与人生哲学联系起来:“钓小鱼要走,钓大鱼要守。” 在总结自己百年人生时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丛书部分标题 《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中心思想》《研究佛教 信仰基督教》《我的婚事不是政治交易》《杨虎城的死我很难过》《“九一八”事变我判断错误》《幽居岁月:我们住在高雄时连洗脸水都没有》《汪精卫无耻,蒋先生耍滑头》《蒋先生有什么贡献》《毛泽东我们佩服得很》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达五十余年,直到1990年才逐渐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后定居美国,2001年10月14日逝世。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受到各方关注,多国媒体和学者对他进行了访谈。199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与张学良商定开展口述历史的工作,从1991年12月至1993年8月对张学良进行了60次访谈。这些资料现存于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组织人员对张学良口述历史的访谈录音作了文字抄录,但由于历史、文化差异等原因,抄录的文稿差错很多,不堪使用。为使这一口述历史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授权,圣智学习集团和日本雄松堂联合当代中国出版社整理和出版这一口述历史资料。当代中国出版社为此聘请十余位民国史和张学良研究专家、学者组成了“‘毅荻书斋’存藏‘张学良口述历史’整理与编辑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整理方案与细则。有专家评论认为,这是目前在编辑整理方面倾力最多,做得最好的一部口述历史史料。
据出版方介绍,张学良解禁后,多家媒体和出版机构先后出版了一些名为张学良口述的文章和书籍。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所藏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是张学良一生所做的口述回忆中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最有系统的。不仅涵盖了张学良的一生,还涉及许多政治人物和历史当事人,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历史、艺术、宗教、哲学诸方面。 另据了解,这也被认为是张学良历次口述中最为坦诚的,涉及的话题深度超越以往,张学良对许多事件、人物、问题进行了评论,表达了晚年的他对自己一生和国家、民族历史的总结性认识。在口述中,张学良的一些“即兴点评”,使有些复杂的历史叙述变得简单明白,有些茫昧的人物变得清晰。张学良对其亲历的历史事件和接触过的众多历史人物都有比较冷静、客观的认识评价,对自己一生的是非功过也都有坦诚的叙述。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 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杨天石今年78岁,江苏东台人,退休前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工作,因研究蒋介石而名满天下。与这种泰斗级历史学家,谈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及话题,记者受教之余,不时有一种“历史感”上身。 书摘>>>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