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41]
文学文化 [358]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8]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2]
诗词戏曲 [146]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5]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5]
人物日记 [37]
学术研究 [100]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2]
宗教类 >>
佛教 [210]
道教 [35]
周易风水 [36]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3]
书法篆刻 [43]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3]
金石考古 [227]
建筑装饰 [44]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59]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10]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 全3册 2014 高清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
价      格:¥ 14.80
30天售出:11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5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清代宗族史料选辑》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PDF电子书共3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Vtc万圣书城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汇集了有清一代宗族史的基本史料,关照到不同地区的宗族活动情形,取材包括各种类型的图书文献,有清代的政书、史书、文集、方志、笔记、档案以及大量视觉史料,主要是民间的族谱(家谱、家乘、宗谱)。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书摘:Vtc万圣书城

(光绪间刻本〕Vtc万圣书城
将律例摘编刊发族正衿耆。Vtc万圣书城
《西江政要“道光三年,公式》,《摘录律例刊成小本颁发各属分给各乡族正与衿耆人Vtc万圣书城
等随时讲读》:Vtc万圣书城
司道会衔为摘录律例宣示愚民以厚风俗事。道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奉宪台、抚程札开:明刑所以弼教也……载观成周大司寇之职,悬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州长一岁四读法,党正一岁七读法,族师一岁十四读法,闾胥则随事读法,无常数,至为详密,故能成康乐和亲之治,刑措不用者四十年,是法律之宜使民知,考之古治也已如此。恭读圣祖仁皇帝上谕十六条;有曰:“读法律以儆愚顽。”世宗宪皇帝复推广作训,有曰:“平居将颁行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如知不孝不弟之律,自不敢为蔑伦乱纪之行,知斗殴攘夺之律,自不敢逞嚣凌强暴之气,知奸淫盗窃之律,自有以遏其邪僻之心,知越诉诬告之律,自有以革其健讼之习。”等因。钦此。大哉,圣谟!昭乎日月之经天,浩乎江河之行地,洵足与唐虞三代比隆矣。
Vtc万圣书城

再读《大清律例》,亦有“讲读律令”一条,凡百工技艺诸色人等,有能熟读通晓律意者,犯过失及因人连累致究,得免一次,是法律之宜使民知。按之今制,又如此,乃有地方之责者,宜何如遵奉哉!江西近日刑狱繁多,每年题奏之案,约二百数十起,咨结之案,约一百数十起。其上下各衙门外结自理之案,又不知几千万起。其中知法犯法者固不乏人,而迫于不得己,陷于不自知,大约十居八九。本部院到任以来,已将教士教民各告条,先后刊发各属已。而各类罪名,尚未列示,觉于教民之道未备,惟是律例繁多,愚民难以尽晓丨自宜摘要悬示,以晓愚蒙。该司为刑名总汇,合行札知。札到,该司即会同布政司、粮盐道,查照律例,将江西愚民最易犯者,摘录简要罪名,汇为一册,呈送本部院覆核后,撰刊告示,并刊刷小......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目录Vtc万圣书城
第一编 法令政策与伦理Vtc万圣书城
第一篇《圣谕广训》的倡导宗法性家族观念Vtc万圣书城
一 “上谕十六条”、《圣谕广训》的颁布Vtc万圣书城
二 教化的核心内容是宗法性宗族制度与观念
Vtc万圣书城

第二篇 律例体现的宗法家族制度与观念Vtc万圣书城
一 “十恶”、“八议”中的宗亲法原则和同罪异罚Vtc万圣书城
(一)“十恶”中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Vtc万圣书城
(二)“八议”中的“议亲”、“议功”、“议贵”Vtc万圣书城
二 存留养亲与存留承祀法Vtc万圣书城
(一)犯罪存留养亲法Vtc万圣书城
(二)犯罪存留承祀法Vtc万圣书城
三 维护与限制宗族权益的法令Vtc万圣书城
(一)宗族对族人的管束权Vtc万圣书城
(二)宗族的送审权与出庭作证Vtc万圣书城
(三)分家法、立嗣法与宗族的干预Vtc万圣书城
(四)保护宗族公产法Vtc万圣书城
(五)亲属连坐法与亲属窝盗法Vtc万圣书城
(六)“救亲情切”免死法与血亲复仇律Vtc万圣书城
(七)实际允许民间设立祠堂祭祀始祖、高祖Vtc万圣书城
四 拟制亲及类拟制亲的同罪异罚Vtc万圣书城
(一)家人、奴婢、雇工人与家长及其亲属关系法Vtc万圣书城
(二)义父子关系法Vtc万圣书城
(三)继父子关系法Vtc万圣书城
五 服制
Vtc万圣书城

第三篇 职官、选举制度体现的宗法宗族制和观念Vtc万圣书城
一 官制中体现孝亲的成分Vtc万圣书城
(一)宗亲回避制度Vtc万圣书城
1.官员宗亲回避Vtc万圣书城
2.汉员京官回避Vtc万圣书城
3.汉员地方官回避Vtc万圣书城
4.满员京官回避Vtc万圣书城
5.满员外任官回避Vtc万圣书城
6.蒙古官员回避Vtc万圣书城
7.兵部官员回避Vtc万圣书城
8.大挑、拣选官员回避Vtc万圣书城
9.官员子弟乡会试回避Vtc万圣书城
10.回避违制处分Vtc万圣书城
(二)终养制度Vtc万圣书城
1.汉员告养Vtc万圣书城
2.旗员告养Vtc万圣书城
(三)丁忧起复制度Vtc万圣书城
1.丁忧范围及回籍治丧期限Vtc万圣书城
2.内外汉员丁忧Vtc万圣书城
3.旗员丁忧Vtc万圣书城
4.丁忧取具族邻甘结Vtc万圣书城
5.停止在任守制与夺情Vtc万圣书城
6.官员丁忧起复与族邻甘结Vtc万圣书城
7.丁忧违制处分Vtc万圣书城
(四)封赠及于宗亲Vtc万圣书城
1.封赠对象与品秩Vtc万圣书城
2.加级给封Vtc万圣书城
3.推封(□封)事例Vtc万圣书城
4.停给封典Vtc万圣书城
5.缘事追夺Vtc万圣书城
二 职官制、选举制中维护家族利益的因素Vtc万圣书城
(一)恩荫制度与荫生录用Vtc万圣书城
1.种类:恩荫、难荫、特荫Vtc万圣书城
2.荫叙官职Vtc万圣书城
3.武职封荫Vtc万圣书城
4.文职难荫Vtc万圣书城
(二)出继归宗与更名复姓Vtc万圣书城
(三)选拔孝义人才Vtc万圣书城
(四)贯彻职官制度中宗亲法的主管机构
Vtc万圣书城

第四篇 礼制与旌表节孝政策Vtc万圣书城
一 品官、士庶家庙与祭礼Vtc万圣书城
二 丧礼Vtc万圣书城
(一)丧礼五服制Vtc万圣书城
(二)品官丧礼Vtc万圣书城
(三)士庶人丧礼Vtc万圣书城
三 旌表义门和孝子Vtc万圣书城
(一)旌表五世同堂、家族同居共爨和义行Vtc万圣书城
(二)表彰孝子节妇和建立忠义祠、节孝祠
Vtc万圣书城

第五篇 族正的设立与存废Vtc万圣书城
一 雍正朝的定制与乾隆朝前期的实Vtc万圣书城
二 族正制的存废Vtc万圣书城
(一)乾隆中期族正制存废的讨论与清高宗的乾断废除Vtc万圣书城
(二)因地制宜,局部地区的持续推行Vtc万圣书城
第二编 士庶宗族基本状况Vtc万圣书城
第三编 宗族观念与行为Vtc万圣书城
第四编 宗族与社会、国家的关系Vtc万圣书城
第五编 图录Vtc万圣书城
附录一民国《鄞县通志》之《舆地志·癸编·氏族》节录Vtc万圣书城
附录二征引文献书目Vtc万圣书城
附录三征引族谱姓氏索引(以拼音先后为序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序言: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关于宗族的属性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近现代的学术研究者倾心关注,政治家亦Vtc万圣书城
有论述,
Vtc万圣书城

笔者也多年从事这方面的研讨。这里不拟像写作规范性论文那样,而是综合前贤时彦和个人的研究,概要地表述个人的见解。拟从五个方面来认识中国的宗族,这大约也是中国宗族的特点。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宗族作为社会组织,商周时代,宗族 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族是各级贵族的团体,由王族、卿大夫士族组成,平民应当有宗族,但微乎其微,其时是贵族宗族时代,也是典型的宗族制时代。秦汉是典型宗族向中世宗族转型期,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皇族之外,最主要的是士族,它是官员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掌控朝政,引领文化生活、消费生活潮流,其时寒门宗族较古典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壮大。随着地主制经济的发达和科举制的实行,宗族制再次转型,宋代以降,官员宗族、缙绅宗族、平民宗族依次演进,到了明清时期,绅衿、平民宗族成为宗族的主体。从这种演变过程可以产生三点认识: 其一,宗族具有等级身份性质。宗族具有身份性,由皇族 ( 王族) 、各级贵族、官僚、缙绅、平民等不同社会身份所构成。这种身份性在先秦时代最明显,宋代以后大为减弱,但是在祭祖仪式的规格上,贵族、不同品级官员、生员、平民有法制性的差异,实际上还是等级区别。其二,缙绅、平民宗族逐渐成为宗族主体。在中国古代,皇族 ( 王族) 始终存在,政治地位未变,但平民宗族发展壮大,世族、士族消失了,无世袭特权的官僚无暇长期经营宗族,退职的缙绅和有功名的读书人 ( 绅衿) 需要、也有力有暇组织宗族及开展活动,于是在各个等级的宗族中,绅衿、平民宗族成为宗族的主体和最活跃成分。其三,宗族经历大众化过程,拥有最广大的成员。当宗族是贵族、士族组织时成员相对较少,宋代以后,先秦的大宗法为小宗法所取代,小宗可以立嗣,可以祭祀始祖,于是宗族民间化和大众化同步进行和实现,在绅衿、平民宗族大发展的同时,宗族扩大其成员的组成范围,不限于五服宗亲,只要是一个始祖、始迁祖的后裔,均是宗族的当然成员,这样一Vtc万圣书城
来,平民百姓可以参加宗族活动,成为宗族的一个分子,成为有组织的人,Vtc万圣书城
与同宗血亲有了
Vtc万圣书城

宗族的社会组织关系。宗族民众性,将广大民众组织在它的团体之内,成为民间最具广泛性的团体。  要之,传统社会晚期的宗族,是绅衿、平民的组织,是广大民众的组织。Vtc万圣书城

宗族始终是合法组织,极短时间内有波折  Vtc万圣书城

宗族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生来就是合法的。它是宗法制度的产物,初期是贵族组织,中世演变过程中的士族以及其后的官僚宗族、绅衿宗族,是有特权者的团体,当然是合法群体。至于平民宗族,由政府允许的祭祖权、实际认可的祭祀始祖权,可知它是政府承认的合法民间组织。  再从政府的政策来看,宗族不只是合法的,它在宗法观念主导下的活动更受到鼓励,历代政府实行以孝治天下政策,诸如举孝廉、旌表义门和孝子顺孙,这是在承认宗族合法性前提下实行的政策。政策的施行在客观上促进了宗族的凝聚力。政府在法律方面的“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实行连坐法、宗亲法,也以现实中存在着宗族为前提,而这种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律,正是宋儒要求扩大民间祭祖权的一种根据。宗族不仅是合法组织,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唯一的历时最久的合法组织,因为其他的合法团体,如佛教、道教比之晚出千年以上,行会、会馆历史之短,更无法与它相比。宗族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也遇到不合法的麻烦,那是在 20 世纪后半叶的三四十年间被视为非法,宗族公产被没收,管理人被作为地主分子或坏分子处理。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宗族内教忠教孝的伦理观念,附属于主流意识 
Vtc万圣书城

宋代以降的宗族往往宣称其宗旨是 “尊祖敬宗收族”,或为“尊祖敬宗睦族”,尊祖,强调“一本观”,以祖宗为团聚宗族的旗帜。尊祖,讲求孝道,孝顺父母、祖父母,同时睦族,若对族人如同路人,不予关爱,一本之祖会伤心难过,即为不孝,所以宗族观念的核心是孝亲睦族。孝道,最简单的内涵是孝养长上,做到生养死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低层次的要求,它的高层次境界是光宗耀祖,是子孙能够出人头地,有钱,在地方上有名声还不够,为官作宦,得到皇上赐予的荣誉,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光大门庭。出仕,服务于皇家,得到表彰,是忠臣,做到移孝作忠。孝的内涵本来就有忠的要求,所以忠与孝是一致的,于是从家族讲,要移孝作忠,从国家讲,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并要臣下移忠作孝,因此宗族讲孝道,包涵了忠与孝的双重内容。总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之,宗族以孝道为伦常,包涵了孝亲、忠君、睦族的丰富内容。宗族为族人能够实现孝道,制订祖训、宗规、族约,讲的就是忠孝睦族,以及夫妻、友朋、御下的做人道理,宗族还通过祭祖的或朔望的聚会,宣讲帝王圣谕、法律和圣贤遗训、祖训,灌输孝道的纲常伦理。
Vtc万圣书城

  忠孝伦理,是皇家道德观念,宗族接受,照搬过来。但是在实践上,如同“孝”的多层次一样,宗族及其族人是难于全面做到的。忠、孝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有忠孝不能双全的对立,是尽孝还是尽忠,是先尽孝后尽忠,还是先尽忠后尽孝,从观念到实践,人们有不同的见解和做法。在历史长河中,长时间内是先家后国,宋代以后,先国后家的观念开始占上风地位,不过这只是观念层面上的东西,而很难是实践方面的。人们首先顾及的是家庭的利益、宗族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正因此,孙中山提出改造宗族、建设国族的主张。  产生于血缘群体的宗族,尊祖敬宗睦族,是小团体意识,虽然有讲求尽忠为国的因素,但是难以实践的。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2013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评审结果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Vtc万圣书城
1 文选旧注辑存 凤凰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 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 “傅惜华藏书出版工程”之傅惜华藏古本小说珍本丛刊 学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 海外所藏《西游记》珍稀版本丛刊 北京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 说文解字探原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6 清代学术名著丛刊(四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7 影印中日分藏宋末元初刊本《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 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 新元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0 思绥草堂藏稀见名人家谱汇刊(第2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1 唐《开成石经》点校整理出版工程 文物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2 孟府档案前集 齐鲁书社Vtc万圣书城
13 清宫颐和园档案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14 中国地方志集成•善本方志辑 凤凰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5 朱子学文献大系·历代朱子学研究著述丛刊·《近思录》专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6 阳明后学文献丛书二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7 《朱子语类》汇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8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书(第一辑) 学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9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整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0 王安石全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1 焦循全集 广陵书社Vtc万圣书城
22 廖平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3 时事画报 广东人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4 国家图书馆藏《北洋官报》 天津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5 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目录(6—10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6 毛诗注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27 毛诗集释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28 龙眠风雅全编 黄山书社Vtc万圣书城
29 杜甫集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0 曹学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1 俞樾诗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2 明清稀见戏曲丛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3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宝卷文献汇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4 子虚记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35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字典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36 故宫博物院藏内府珍本 第一辑(五种) 故宫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37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38 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4种)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39 秦简牍合集(第一辑) 武汉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0 燕赵碑刻(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天津人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1 越南汉文碑铭萃编(第一辑)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2 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 天津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3 武英殿修书处档案 故宫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4 上海交通大学馆藏地方历史文献·鄱阳湖区契约文书汇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5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46 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集释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47 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九) 中医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8 台北故宫珍藏版中医手抄孤本精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49 齐鲁未刊医籍拾珍 人民军医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0 《九章算术》新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1 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第一批)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2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稀见稿抄校本丛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3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4 日本汉籍图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5 榕村全书 福建人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6 黎庶昌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57 清人文选学著述丛刊 广陵书社Vtc万圣书城
58 韩偓集系年校注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59 江南女性别集四编 黄山书社Vtc万圣书城
60 李梦阳集校笺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61 张岱诗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62 廖燕全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63 翁心存诗文集 凤凰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64 李星使往来书信集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65 原诗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66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 凤凰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67 王维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68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文字编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69 清华简集释丛书(第一辑)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70 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71 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2 尔雅正义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3 明宫冠服仪仗图 北京燕山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74 后汉书稽疑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5 春秋公羊传注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76 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7 皇宋十朝纲要校正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8 尚书校诂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79 明代北部边防图籍三种校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0 宋代日记丛编 金元日记丛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1 殷墟甲骨拾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2 肩水金关汉简(叁)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83 敦煌悬泉汉简(壹)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84 陇右金石录校注 甘肃文化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5 国家图书馆藏石鼓文资料汇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6 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经济与社会档案粹编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7 欧洲所藏天主教中文文献汇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8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十、十一、十二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89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0 渡海方程辑注 中西书局Vtc万圣书城
91 《蟹谱》《蟹略》校注 中国农业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2 历体略校释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3 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 岳麓书社Vtc万圣书城
94 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5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6 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35种) 中医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7 神农本草经新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8 五运六气典籍汇纂 中医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99 张九成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00 杨简全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01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四种 中华书局Vtc万圣书城
102 弘明集校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03 正法眼藏 中州古籍出版社Vtc万圣书城
104 禅林僧宝传 中州古籍出版社
Vtc万圣书城
 Vtc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清代宗族史料选辑》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清代宗族史料选辑》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