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鲤译丛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鲤译丛》PDF电子书共6册,由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最近又推出了一套日本研究东亚历史的著作,叫做《鲤译丛》。
鲤译丛·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
《鲤译丛·中国通史:问题史试探》堀敏一作为日本东京学派经典代表史学家,其著作深受中国古代史学界的推崇。《鲤译丛·中国通史:问题史试探》一书是作者高屋建瓴,以学术问题为中心撰写的中国古代通史,也是一部名著。作者在篇幅分配上,实际根据专攻领域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着墨多。日本中国史研究大家很少撰写以通史为名的著作,相信堀敏一《鲤译丛·中国通史:问题史试探》会给历史爱好者、研究者都带来阅读的惊喜。 《鲤译丛·蒙古帝国的兴亡(套装上下册)》一部全球范围内欧亚史、蒙古史顶端学者——日本京都大学杉山正明教授有关蒙古帝国历史的精彩铺陈,杉山关于蒙古帝国兴亡历程的研究精华。 《鲤译丛·西太后:大清帝国后的光芒》 《鲤译丛·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同校大学院博士课程单位取得退学。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专攻中央欧亚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见。著有《忽必烈的挑战》《耶律楚材及其时代》《蒙古帝国与元朝》《蒙古帝国的兴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国的世界》等。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凭借《蒙古帝国与元朝》获日本学士院奖。 校译者介绍 邵建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鲤译丛》书摘: 随着蒙哥政权成立,还有一批人物也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便是蒙哥的弟弟们: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如果不是蒙哥即位,拖雷家族重新掌握了大权,他们三人是否能为人所知还是个未知数。特别是从忽必烈和旭烈兀两人不同的命运来看,大元帝国和旭烈兀兀鲁思甚至可能不会存在。世界史的发展方向也可能完全不同。一个极细微的变化就会引起整个世界历史的巨大变动。在兄长蒙哥的命令下,忽必烈在东,旭烈兀在西,共同负担起蒙古东西两侧的统辖。但是两者是否有髙下之分,或者说是为何你在东我在西,却不得而知。 忽必烈和旭烈兀的前半生都是充满谜团的,从丨251年开始,二人才突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自登台起,就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关于他们的一切,则存在于自此之后的活动中。剧变之年1259年8月,忽必烈率领新编制的骑兵步兵大部队进驻在中原地区中央的汝南之地(位于淮河上游,汝水之畔,同时也是金朝灭亡时的蔡州、那里正位于蒙古与南宋的国境线上。忽必烈当时的目标正是长江中游的最大据点城市一鄂州,即现在的武汉。兀良哈台则从云南高原出发,从南宋的背后进行包抄,与忽必烈军在鄂州会师。正在此时,忽必烈的庶弟木哥①派出的密使从四川的蒙古主力部队带来了可汗蒙哥驾崩的消息。《元史》中记载,木哥的密使是在蒙哥死后一个月的9月26日(换箅成公历纪年)到达忽必烈的军帐的,当时忽必烈军队刚好抵达长江北岸。然而《史集》和其他的记录则认为,是密使先到达驻汝南蒙古军的营中,“正式使者"是在其后前来通报的。由于《元史》是在一个政治局势较为微妙的背景下编纂的,所以其记述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忽必烈和木哥是同一年出生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之间虽然没有同母的血缘关系,但是由一个乳母抚养大的乳兄弟,两个人的关系也十分亲近。拖雷的正室唆鲁禾帖尼在生下忽必烈之后,便将他交给了刚刚生下木哥的拖雷侧室一这位贵妇并没有亲自养育自己的儿子。在蒙哥亲征四川时,木哥的部队刚好也归属在蒙哥的主力部队之中,这可以说是忽必烈的幸运。如同自己分身一般的木哥在得知蒙哥驾崩之后,于正式的使者公布这一消息之前便把它第一时间传达给了忽必烈。而且在后来蒙哥大军回撤时,掌握了部队指挥权的不是别人,正是木哥。此时从成吉思汗白手起家算起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蒙哥本应该掌控着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土地,然而他却在最前线的军营中突然死亡,享年五十二岁。这样的突发事件一下又让蒙古帝国陷入了紧张的气氛中。此时的蒙古帝国正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同时进行着战斗。东方是蒙哥大汗亲自参与的对南宋战争;西方是皇弟旭烈兀一人率领的西征军,当时已行进至北叙利亚。其中东方的战斗本应是忽必烈的任务。情势变化至此,帝国走上了可能分裂的道路。在蒙古分裂的威胁和诸子夺位的影响下,蒙哥驾崩后的1259年至1260年间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剧变之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宋贸易”。日本与大宋之间并没有正式的政府交往,但大宋商船经常驶往日本的博多进行贸易。到南宋时期,平清盛开放兵库港口(大轮田泊〉允许大宋商船通航濑户内海,旨在独占曰宋贸易的利益。周边各国需要中原王朝的各种商品物资,同样,中国也需要外国商品,但生活必需品比重很少,大部分属于奢侈品及贵重商品,旨在满足上流社会的欲求。因而,宋元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在朝廷的支持下十分发达,最典型的就是“南海贸易"的发展。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就频繁来航中国沿海地区。他们从阿拉伯海出发,经印度洋穿过东南亚海域,到达中国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交易。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阿拉伯商人带来了香料、药、象牙、犀牛角、玳瑁(鳖甲\珠宝等奢侈品,这些商品迅速在上流社会流行。而宋代则仿照唐代设置了“市舶司",除广州外,在浙江的杭州、明州,福建的泉州等地都设置了这一机构,旨在将海外贸易利润收归朝廷。南海贸易的相关事务主要由广州和泉州的市舶司进行管理。北宋时期,广州的海外贸易额占南海贸易的九成以上;南宋时期,距离都城杭州很近的泉州贸易空前繁荣。在泉州、广州设置了供外国商人居住的区域“蕃坊",领导人称为“蕃长”,“蕃坊”拥有治外法权。南宋末年,在海外贸易中成为巨富,并担任泉州市舶司长官(提举市舶)的蒲寿庚,就是“蕃坊"里的外国人。元朝灭南宋、吞并江南地区后,依托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南海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元朝政权让治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鲤译丛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鲤译丛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