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清史编年》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清史编年》PDF电子书共12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时二十年编撰的大型清史著作《清史编年》,共分十二卷,六百余万字。它采用编年体裁的形式,记述了自清军入关到清帝退位共二百六十八年间的重大史事,对有清一代的中国历史作了一番全景展示。 《清史编年》目录: 第一卷顺治朝
《清史编年》序言:
近几年来,史学界注意了对清代历史的研究,无论从论文专著的发表出版,档案文献的整理汇编,或者研究机构的建立和专业队伍的加强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不仅因为编写一部内容完整充实、具有较高水平的〈清史〉,填补为前朝修史的空白,完成老一辈革命家的遗愿,是历史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更重要的是’大家对清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对清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清朝历史年代遐长,前后近三百年,各种类的典籍、档案、文献、资料等浩如烟海,在整理、归纳、编选大量虫料的基础上,对其深入研究,当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而这项任务,决不是少数人和某些单位所能单独胜任完成的。如果动员起全国的清史研究力量,在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我确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是能够完成编写^清史〉这一光荣任务的。清史研究所编写的多卷本(清史编年〉,开始陆续出版。它为淸史研究提供不易搜集的资料和比较系统的线索,为高等学校文史专业和历史爱好者提供参考用书,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我国传统的史书,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等等。所有这些体裁,优缺点俱备,各有千秋,它们都以自己的特点立足于历史典籍的宝库。例如纪传体的《史记广(汉书〉,编年体的〈左传〉、《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的〈通鉴纪事本末〉等,都是我国史籍中的辉煌篇章。
《清史编年》前言: 〈清史编年〉从1985年出版第一卷,到现在12卷全部出齐,由于诸多原因,前后经历了15年时间。如果从开始组织力量编撰此书的1980年箅起,则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老话:在历史长河里,20年时间只不过是转眼一瞬,套用我读小学时做作文常用的八股腔,真是“如白驹之过隙”;但对于个人来说,却占用了全部学术生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工程。还有另一层意思:用20年的时间搞一部书,在如今某些“倚马万言”、一年可以出好几部著作的才子们,或那些善于抓住“商机”、个把月就可以编出一部什么“大全”之类的“攒书家”看来,一定会觉得不但迂得可笑而且傻得可怜。但是,历史上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编著一部书,其实倒是很普通、很常见的事情。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前后写了14年。班固的(汉书〉,经过25年的努力始告完成。被后人誉为“史家绝作”的〈资治通鉴》,写作过程历时19年。谈迁的(国榷〉,由于经历了特别的坎坷,写作时间竟长达35年之久。这里我必须赶快申明,提到这些,丝毫没有要把这部(清史编年〉挤进那些史学经典和学术巨著行列的意思’只不过是就时间论时间,从《清史编年〉的经历生发出一点这样那样的感慨0编写(淸史编年〉的任务,最早是由我们敬爱的老校长、著明明清史专家郭影秋同志提出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芾必武以及稍后的邓小平同志等,都曾经提出并关心过编写清代汾史的任务。为了落实他们的指示,中国人民大学专门成立了清史研究所,以便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编写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大型(清史〉。郭影秋同志提出,编写清史编年首先要从基础工作做起,要在搜集资料、理清史实的基础上’先编一部清代历史的大事记,然后再从各个方面拓展2中凊代历史的研究。根据影秋同志的意见’清史研究所组织了由林铁钧、史松同志牵头的专门力量,从事此项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果,就是这套由戴逸同志拟定书名的〈清史编年〉。
初十日丙寅01月4日)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清史编年》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清史编年》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