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1]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09]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8]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3]
道教 [31]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8]
书法篆刻 [38]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16]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4]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0]
医学类 >>
中医 [42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清史编年 全12册 2000
清史编年
价      格:¥ 23.80
30天售出:13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4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清史编年》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清史编年》PDF电子书共12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s1K万圣书城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时二十年编撰的大型清史著作《清史编年》,共分十二卷,六百余万字。它采用编年体裁的形式,记述了自清军入关到清帝退位共二百六十八年间的重大史事,对有清一代的中国历史作了一番全景展示。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目录:s1K万圣书城

第一卷顺治朝s1K万圣书城
第二卷康熙朝(上)s1K万圣书城
第三卷康熙朝(下)s1K万圣书城
第四卷雍正朝s1K万圣书城
第五卷乾隆朝(上)s1K万圣书城
第六卷乾隆朝(下)s1K万圣书城
第七卷嘉庆朝s1K万圣书城
第八卷道光朝s1K万圣书城
第九卷咸丰朝s1K万圣书城
第十卷同治朝s1K万圣书城
第十一卷清绪朝(上)s1K万圣书城
第十二卷光绪朝(下)·宣统朝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序言: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每个朝代的更迭,都要尽快地为前朝修史,使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得以世世代代地用文字记载下来,为我们今天研究祖国的历史提供丰富的史料。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不朽著作《史记〉,为“二十四史”之冠首。它详近咯远,求真考信,记述了汉武帝以前中华民族的历史。全书“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无论从史学角度或是从文学角度,都给后人树立起一个治学的典范。〈史记》是一部传记体通史,而断代史应该从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开始,以后又有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至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召集名流学者,设馆撰修《晋书〉等前朝历史,辅臣房玄龄、褚遂良以及名宿令狐德棻、李延寿等,均参与其事。唐太宗还亲自为晋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之二纪及陆机、王羲之的两传写了“制曰”,故〈晋书〉开卷即题“太宗文皇帝御撰”。这样,给前朝修史便成为历代开国的成规,开始了官修前朝史的先例。此后,宋修唐、五代史,元修宋、辽、金史,明修元史,请修明史,一朝接一朝,前后相续,修成了现存的“二十四史”,总括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经验。在我国伟大文化遗产宝库中,“二十四史"是一部相互接续、自成体系,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巨著。但是,以往各s1K万圣书城
朝官修断代史,都受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这些史书中,贯穿着宿命论、循环论、英雄史观等唯心主义思想,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甚至在体例和取材上还有很多可议之处。诚然,它们不可能发现和阐明中国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这一历史遗产。辛亥革命推翻了淸朝统治。1914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开设清史馆,着手编纂《清史〉,至1927年编成初稿,命名(清史稿〉。(淸史稿》虽然搜辑排比了有淸一代史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此书错误缺漏甚多,有的观点也极荒谬。作为民国的官修史书,仍把武昌起义称为“谋乱”,将革命党人失败牺牲谓之“伏诛”等等,根本违背了已经改变的社会现实。所以,(淸史稿〉刊行不久,即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始终没有得到社会公认,未能进入“正史"的行列。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是重视历史研究的,正如恩袼斯所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但是,我们研究历史,为前朝修史,其目的和方法同历代修史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去研究社会历史,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历史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要发现和阐明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的认识,充实和丰富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脤务。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号召时,明确地把研究历史,即“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当作了解中国国情,追拥渊源,正确把握现实的重要基础。
s1K万圣书城

近几年来,史学界注意了对清代历史的研究,无论从论文专著的发表出版,档案文献的整理汇编,或者研究机构的建立和专业队伍的加强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不仅因为编写一部内容完整充实、具有较高水平的〈清史〉,填补为前朝修史的空白,完成老一辈革命家的遗愿,是历史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更重要的是’大家对清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对清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清朝历史年代遐长,前后近三百年,各种类的典籍、档案、文献、资料等浩如烟海,在整理、归纳、编选大量虫料的基础上,对其深入研究,当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而这项任务,决不是少数人和某些单位所能单独胜任完成的。如果动员起全国的清史研究力量,在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我确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是能够完成编写^清史〉这一光荣任务的。清史研究所编写的多卷本(清史编年〉,开始陆续出版。它为淸史研究提供不易搜集的资料和比较系统的线索,为高等学校文史专业和历史爱好者提供参考用书,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我国传统的史书,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等等。所有这些体裁,优缺点俱备,各有千秋,它们都以自己的特点立足于历史典籍的宝库。例如纪传体的《史记广(汉书〉,编年体的〈左传〉、《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的〈通鉴纪事本末〉等,都是我国史籍中的辉煌篇章。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实际上是一部编年体的清史长编,但它与旧的编年史书有所区别,主要在于它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整理、分析、扬弃和归纳繁杂的清代史料;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准确地揭示淸王朝兴起、发展、衰落和覆灭的全部历史进程。当然,这项工作还仅仅是一种尝试和摸索’明显地取得上述的这种效果,还须加倍努力,锲而不舍地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淸史编年〉依据之史料主要采自官书。清彳戈官书汗牛充栋,卷帙浩繁,仅一部(清实录〉即多达四千三百卷。官书对统治者通常是隐恶扬善,忌讳直言,因此或者删节要害,或者粉饰真相,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官书史料齐备完整,时间较为准确,来源于档案文件,大事一般不漏,比私家著述更为系统。〈清史编年〉取材以官书为主’兼采文集、笔记、稗史、碑传、谱牒、档案等,以便互相印证补充,借以辨别历史真象,充实丰富编年内容,这种方法还是可取的。无论如何(清史编年〉毕竟是历史科学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棵幼苗,我祝愿它苗壮成长’为实现伟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前言: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从1985年出版第一卷,到现在12卷全部出齐,由于诸多原因,前后经历了15年时间。如果从开始组织力量编撰此书的1980年箅起,则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老话:在历史长河里,20年时间只不过是转眼一瞬,套用我读小学时做作文常用的八股腔,真是“如白驹之过隙”;但对于个人来说,却占用了全部学术生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工程。还有另一层意思:用20年的时间搞一部书,在如今某些“倚马万言”、一年可以出好几部著作的才子们,或那些善于抓住“商机”、个把月就可以编出一部什么“大全”之类的“攒书家”看来,一定会觉得不但迂得可笑而且傻得可怜。但是,历史上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编著一部书,其实倒是很普通、很常见的事情。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前后写了14年。班固的(汉书〉,经过25年的努力始告完成。被后人誉为“史家绝作”的〈资治通鉴》,写作过程历时19年。谈迁的(国榷〉,由于经历了特别的坎坷,写作时间竟长达35年之久。这里我必须赶快申明,提到这些,丝毫没有要把这部(清史编年〉挤进那些史学经典和学术巨著行列的意思’只不过是就时间论时间,从《清史编年〉的经历生发出一点这样那样的感慨0编写(淸史编年〉的任务,最早是由我们敬爱的老校长、著明明清史专家郭影秋同志提出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芾必武以及稍后的邓小平同志等,都曾经提出并关心过编写清代汾史的任务。为了落实他们的指示,中国人民大学专门成立了清史研究所,以便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编写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大型(清史〉。郭影秋同志提出,编写清史编年首先要从基础工作做起,要在搜集资料、理清史实的基础上’先编一部清代历史的大事记,然后再从各个方面拓展2中凊代历史的研究。根据影秋同志的意见’清史研究所组织了由林铁钧、史松同志牵头的专门力量,从事此项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果,就是这套由戴逸同志拟定书名的〈清史编年〉。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编撰的指导思想和写作原则,影秋同志在《序言〉中已经作了精辟详尽的论述,修订再版本将这篇《序言〉列于卷首,同时重印了原书(凡例〉,以便为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清史研究是本世纪才开―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史学分支学科。近年来,清史这个领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国内外史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是由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清朝是中国封建s1K万圣书城
君主专制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在这个王朝统治时期,中国经历了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转折,经历了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转折,也经历了由中世纪到近代社会的历史转折。正是在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内容,也同今天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不仅今日之版图疆域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数奠定于清朝,而且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可以说,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X情代历史的科学认识。淸史研究具有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清史编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诸多科研成果之一种。这是集体研究的成果。第一卷由史松、林铁钧负责编写;林敦奎、徐滨、向晓、罗远道、曹月堂、胡又环、陈洪等同志曾先后提供了参考资料。第二卷和第三卷由林铁钧、史松主编;陈洪、胡又环、罗远道、孙家壤、袁定中、向晓、曹月堂、徐滨等同志参加了编写。第四卷由史松主编;向晓、胡又环参加了编写。第五、六卷由郭成康编写。第七卷由林铁钧编写。第八卷由陈桦编写。第九卷由尹福庭编写。第十卷由杨东梁、谭绍兵、黎烈军编写。第十一卷由潘向明编写。第十二卷由迟云飞编写。黄兴涛同志认真审阅了第六卷以后的各卷书稿,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孟超、刘仰东同志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劳动。没有他们的努力,这部书要在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出版’实在是极不容易的。
s1K万圣书城

s1K万圣书城
《清史编年》书摘:
s1K万圣书城

初十日丙寅01月4日)s1K万圣书城
慈禧太后之寿辰,光绪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行礼庆贺。寿礼s1K万圣书城
大讲排场,大肆挥霍,大肆赏赐,自亲王以至皇族、大臣、侍卫s1K万圣书城
及承办庆典工程人员均受赏。然时当甲午战败仅二年耳。s1K万圣书城
十六曰壬申01月10曰)s1K万圣书城
命李秉衡办理曹州教案。上谕云:“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李s1K万圣书城
秉衡:曹州杀毙洋人一案,前据德使及许景澄先后电报,今始据s1K万圣书城
李秉衡电复,已属迟延,且盗匪在逃,岂悬赏通缉所能了事?著s1K万圣书城
速派司道大员,驰往该处,根究起衅情形,务将凶盗拿获惩s1K万圣书城
办。……李秉衡身任地方,总须办理此案完结方准交卸。现在德s1K万圣书城
方图借海口,此等事适足为藉口之资,恐生他衅。”s1K万圣书城
二十曰丙子(只月14曰)s1K万圣书城
德军强占胶州湾,并于二十五日扣押前往德营交涉之登州镇s1K万圣书城
总兵章高元(至十一月初十日始获释〉。在中国占据一处港口之s1K万圣书城
阴谋,德国蓄之已久。甲午战后,德国乃确定为胶州湾,曾数次s1K万圣书城
向清政府要求租借胶州湾,均被婉言拒绝。此次巨野教案之发s1K万圣书城
生,恰成其藉口。十月十二日,德皇决定扩大事态,趁机占领胶s1K万圣书城
州湾。二十日德军于胶州湾登陆,并迫令中国军队退出。山东巡s1K万圣书城
抚李秉衡曾经主战,但清廷指示“敌情虽横,朝廷决不用兵。此s1K万圣书城
时办法,总以杜后患为主。若轻言决战,立启兵端,必致震动海s1K万圣书城
疆,贻误大局,试问将来如何收束”
s1K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清史编年》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清史编年》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