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1]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09]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8]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3]
道教 [31]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8]
书法篆刻 [38]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16]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4]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0]
医学类 >>
中医 [42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 全9册 2010
史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价      格:¥ 26.80
30天售出:12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3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史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PDF电子书全9册,由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vOt万圣书城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共9册)(精)》对《史记》正文的校勘整理,仍是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基础,其所校改的内容主要的都已见于《史记笺证》,所明显不同的是本书对《史记》正文凡应校改的地方都做了明确的改动,凡是做了改动的地方一定有相应的注释予以说明。这种有关校勘方面的注释总共将近五百条。我们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既能让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原文时清晰易晓,而同时又能知道这个句子在别的版本上是怎样的一种模样。这种校勘,主要是指文字方面的,此外凡遇到标点方面的重要分歧,因其严重地影响到文意,故而本书在改变点校本的重要标点时,也在注释中做了说明。 本书的注释,主要是依据《史记笺证》,但也有不少变化:其一是根据本书体例的需要对《笺证》的注释做了调整,诸如在介绍有关的古代遗存,在考辨古代人物、古代历史事件而引用诸多学者的资料时,本书就比《笺证》要简明得多了,大多以讲清结论为止。其二是在这次整理《笺证》注释的过程中,也吸收了《笺证》出版之后的研究成果,对原注释进行了许多修改补充,例如《周本纪》在写到文王死后,武王即位时,张嘴就是“九年”。有入认为这就是武王即位后的第九年;也有人认为这是文王称王后的第九年,文王称王七年而死,故这里的“九年”实即武王继位的第二年。用其他篇章来检验,《伯夷列传》写伯夷谴责武王时有所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似乎正与第二种解释相合。于是我们引用杨宽《西周史》的观点,改变了《笺证》原来的看法。又例如《赵世家》之叙长平之战,黄善夫本书曰“七年,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点校本改为“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核对《六国年表》与《史记》中其他叙及此事的诸篇,书“七年”固然不对,书‘‘七月’’也不合理。因为本段文字的前文自从出过“四年”后,再也没有出过年,因此这里必须出“六年”二字,才能与其他各篇叙述长平之战的年头相合。即使事在七月,也必须是“六年”的七月。因此《笺证》力主黄本“七年”为是的说法也应同时修改。 韩兆琦译注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共9册)(精)》为了读者阅读方便,对《史记》原文逐段进行了白话翻译。这项工作虽然有我们过去的译本为基础,但所做的改动不少:诸如译文与校勘不一致的地方,译文与注释不一致的地方,译文的意思与我们自己的标点不一致的地方,以及原来译文中的不够流利、不够通畅、不够规范的地方等等。这样,本书白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就更强了。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史记一》目录vOt万圣书城
本纪(第一至第八)vOt万圣书城
《史记二》目录vOt万圣书城
本纪(第九至第十二)vOt万圣书城
表(第一至第十)vOt万圣书城
《史记三》目录vOt万圣书城
书(第一至第八)vOt万圣书城
《史记四》目录vOt万圣书城
世家(第一至第十二)vOt万圣书城
《史记五》目录 vOt万圣书城
世家(第十三至第三十)vOt万圣书城
《史记六》目录vOt万圣书城
列传(第一至第二十)vOt万圣书城
《史记七》目录vOt万圣书城
列传(第二十一至第四十一)vOt万圣书城
《史记八》目录 vOt万圣书城
列传(第四十二至第五十七)vOt万圣书城
《史记九》目录 vOt万圣书城
列传(第五十八至第七十)
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各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最新上市)第五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书名 书号 作者署名 定价(元)vOt万圣书城
尚书 ISBN 978-7-101-08303-3 王世舜 王翠叶译注 32.00vOt万圣书城
洛阳伽蓝记 ISBN 978-7-101-08175-6 尚荣译注 27.00vOt万圣书城
鬼谷子 ISBN 978-7-101-08314-9 许富宏译注 15.00vOt万圣书城
淮南子 ISBN 978-7-101-08313-2 陈广忠译注 82.00vOt万圣书城
搜神记 ISBN 978-7-101-08312-5 马银琴译注 30.00vOt万圣书城
大唐西域记 ISBN 978-7-101-08296-8 董志翘译注 50.00
vOt万圣书城

第一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书名 书号 作者署名 定价(元)vOt万圣书城
庄子  ISBN 978-7-101-07255-6 方勇译注 34.00vOt万圣书城
孟子 ISBN 978-7-101-07275-4 方勇译注 18.00vOt万圣书城
黄帝内经(全二册) ISBN 978-7-101-07254-9 姚春鹏译注 80.00vOt万圣书城
韩非子 ISBN 978-7-101-07274-7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 42.00vOt万圣书城
楚辞 ISBN 978-7-101-07273-0 林家骊 23.00vOt万圣书城
史记(全九册)  ISBN 978-7-101-07272-3 韩兆琦译注 420.00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第二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书名 vOt万圣书城
条形码 vOt万圣书城
作者署名 vOt万圣书城
定价(元)vOt万圣书城
贞观政要 ISBN 978-7-101-07742-1 骈宇骞 译注 39.00vOt万圣书城
周易 ISBN 978-7-101-07737-7 杨天才 张善文 译注 40.00vOt万圣书城
诗经(全二册) ISBN 978-7-101-07738-4 刘毓庆 李蹊 译注 54.00vOt万圣书城
论语•大学•中庸 ISBN 978-7-101-07749-0 陈晓芬 徐儒宗译注 21.00vOt万圣书城
孔子家语 ISBN 978-7-101-07761-0 王国轩 王秀梅译注 33.00vOt万圣书城
荀子 ISBN 978-7-101-07748-3 方勇  李波译注 30.00
vOt万圣书城

第三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书名 vOt万圣书城
条形码 vOt万圣书城
作者署名 vOt万圣书城
定价(元)vOt万圣书城
古文观止(全二册) ISBN 978-7-101-07898-5 钟基、李先银、王身刚  译注 60.00vOt万圣书城
世说新语(全二册) ISBN 978-7-10107940-1 朱碧莲  沈海波译注 56.00vOt万圣书城
晏子春秋 ISBN 978-7-10107901-2 汤化译注 35.00vOt万圣书城
列子 ISBN 978-7-10107902-9 叶蓓卿译注 17.00vOt万圣书城
山海经 ISBN 978-7-10107900-5 方韬  译注 21.00vOt万圣书城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 ISBN 978-7-10107939-5 李逸安 张立敏 译注 26.00
vOt万圣书城

第四辑•书目vOt万圣书城
书名 vOt万圣书城
条形码 vOt万圣书城
作者署名 vOt万圣书城
定价(元)vOt万圣书城
抱朴子内篇 978-7-101-08074-2 张松辉译注 42.00vOt万圣书城
墨子 978-7-101-08132-9 方勇 译注 38.00vOt万圣书城
孙子兵法 978-7-101-08075-9 陈曦 译注 18.00vOt万圣书城
吕氏春秋(全二册) 978-7-101-08120-6 陆玖 译注 63.00vOt万圣书城
颜氏家训 978-7-101-08094-0 檀作文 译注 21.00vOt万圣书城
商君书 978-7-101-08199-2
vOt万圣书城

vOt万圣书城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老子》读后感vOt万圣书城
以前读过《道德经》,但是是对照白话文读的,对原意不求甚解,这次重读,有了一些哲学层面的感悟。vOt万圣书城
不得不说,中华书局这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还是比较考究的,注释和考据比较认真负责,以此《老子》为例,列明了历代注家、学者的解释,追根溯源,为读者梳理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颇有百家争鸣的意味,但是汤漳平、王朝华二位注者不免过于自信,有多处强调自己注释为正解,不免会有失偏颇。vOt万圣书城
    《道德经》其书深奥复杂,语言多有晦涩难懂之处,行为虽不像之后的庄子天马行空,但很多语句的寓意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因其成文较早,而且充满了哲学道理,导致即使对汉代之后文言文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很难顺利读下来,更别说读懂了。甚至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vOt万圣书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者,顺其自然也。人处自然之间,故,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顺应潮流,适应发展,而不以人力强行改变时代的轨迹,很有现实意义,更多贴合现实的,就不能说了。vOt万圣书城
        科学界目前主流观点,宇宙起源于奇点爆炸,但是对于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却无法解释,老子给出了一种想法,但是老子不知道其叫什么,也无法知道其叫什么,只能强曰为道,宇宙起源于道,道衍生万物,道并非人格的,也无意,生而养之而不有,故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才得万物平等。世间万物,负阴抱阳,对立而又统一。vOt万圣书城
        道为本,德为用,人死而不亡是为寿,圣人不言,以身教之,上人立德,中人立功,下人立言,其余者子孙祭之。终日囫囵,纵千百岁仍朽木也。vOt万圣书城
        知道的越多,懂你的人越少,知识越多,反而有可能成为阻碍,广博而不精,则宽而短,无以及远方。是故,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余弦有句话:“精于一而悟道”。vOt万圣书城
        道德经给出了哲学甚至科学的终极意义,以道观之,我之为谁,何来何往,皆属于微末分支。老子直接把最初和最终摆在那里,等着其余所有人类去把中间这段补全。其视点之高,后辈望尘莫及,然我等凡夫俗子,还是先尽力补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然后再期盼与道合一吧。
vOt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史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史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