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伪满洲国史料 共31册/中国文献珍本丛书 全国图书馆2002
价 格:¥ 43.80
30天售出:113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伪满洲国史料》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伪满洲国史料》PDF电子书共31册(全33册,暂缺第26册和32册),为《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 伪满洲国史料由吉林省图书馆特藏部编,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史志四编,汇集了伪满洲国自身以及相关的大量第一手数据。时限从1927年至1945年间,即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出笼,到日本投降、伪满傀儡政权倒台为止。文献来源,一是日本和伪满当局的出版物、档案资料,一是民国时期出版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伪满洲国真相的部分文献资料,是从吉林省图书馆特藏文献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十八种为馆藏孤本。出版本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掘和适时抢救伪满洲国及其相关史料,对于以史为鉴,深入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育后代不忘国耻,致力振兴中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32开,33册,2002年11月出版,定价:9600元
《伪满洲国史料》目录 22 北满概观 FB.175:23.22(1)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东三省全境,不含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及蒙东、河北省的承德市、秦皇岛市。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本语:まんしゅうこく)。 “伪满洲国”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后以立清废帝溥仪为“元首”,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溥仪后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国发射的两枚原子弹的攻击,苏联红军突袭了驻守在伪满洲国的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1945年日本战败;同年的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仪在通化临江县(今属白山市)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日语:鉱山株式会社技术养成所,今白山临江大栗子镇伪满皇帝溥仪行宫博物馆)内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伪满灭亡,之后包括溥仪在内的伪满战犯被苏军抓获,并于1950年被移交给中共政府,接受改造。 国号 1932年建国称“满洲国”,1934年改称“大满洲帝国”。因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所以当时的中华民国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国际社会均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中国领土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领土。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太平洋,岭南属于中国清朝,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东北属于中国。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逐渐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满洲。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省来称呼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也属于东三省地区。 背景 日本早有侵略中国的图谋,历史上曾有明朝对丰臣秀吉政权的万历朝鲜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取得甲午战争胜利后,割占台湾,获得清政府的巨额“战争赔款”,军事力量剧增。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实行极其阴险的“以鲜制华”政策,不断推动朝鲜人政治移民中国东北的活动。 日本在朝鲜人聚居地区设置领事馆,强调“朝鲜人是日本臣民,受日本管辖”。自1920年代以来,朝鲜移民在东北酿出种种事件,移民认为自己被中国政府欺压,中国政府及民众则认为移民乃日本侵华之马前卒。个中内因,日本拓务大臣官方档案曾有详细概括:1、朝鲜人移居处多设有日本领事馆及警察署,以保护朝鲜人为借口,常引起种种事端,侵犯中国主权。2、朝鲜人与中国人发生利害问题时,定会成为领事裁判问题,不受中国法律制约。3、部分朝鲜人制造反日事件,日本则借机加深侵略,中方若为防范此类事件驱逐某些朝鲜移民,又反会遭遇日本干涉,寸步难行。不断进行殖民渗透同时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大增,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奏折中写道: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已经侵占了旅顺大连,殖民势力下驻扎“关东军”。 伪政权成立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 东北易帜后,随着中国内日趋统一,日本灭亡中国,称霸世界的迷梦受到震动,时任关东军作战参谋的石原莞尔在1929年就提出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傀儡政权的设想。 1931年,日本参谋本部提出的《形势判断》中,进一步细化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的行动计划,第一步建立取代张学良的亲日政权,但形式上仍将其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主权之下;第二步建立一个由日本控制的满蒙政权,并将其从中国的中央政府独立出来;第三步占领满蒙并将其纳入日本版图。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关东军参谋板垣、石原等就准备直接实施第三步,当时日本参谋本部派去制止关东军起事的建川美次虽不同意直接实施第三步方案,但他却表示对关东军的行动不加约束。 1931年10月6日,日本内阁会议作出决定:“对建立满蒙新政权,日本人概不干预”。这里日本政府、军中央与关东军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建立新政权,而是要不要“设法促进”建立新政权。因为当时日本政府和军中央还没有打破华盛顿体系的计划,尽管他们与关东军一样想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但他们又不得不考虑与欧美列强的协调。若槻礼次郎首相之所以反对日本军人直接参与建立新政权,是因为他担心这会给欧美列强谴责日本留下话柄。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伪满洲国史料》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伪满洲国史料》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