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中国藏西夏文献 全20册 2005 高清
价 格:¥ 34.80
30天售出:104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藏西夏文献》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中国藏西夏文献》PDF电子书全20册,由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国藏西夏文献》11月6日在北京出版。该部大型文献的编纂出版是迄今最全面、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国内西夏文献搜集整理活动,丛书中收录的多数文献为第一次刊布,填补了西夏学研究领域众多空白。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出席了出版座谈会,并为丛书揭彩。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自治区领导刘仲、陈育宁等出席了座谈会。 大型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由宁夏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古籍整理编译中心等二十多个文博与学术单位整理编辑,甘肃人民出版社与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丛书分北京、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金石6篇17卷,分装20册,将珍藏在八省(市、区)四十多个文博与图书单位的1万余部西夏文献、数十块党项与西夏碑刻以及现存党项与西夏题记,全部整理出版。丛书的出版为我国西夏学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据介绍,丛书中收录的多数文献是第一次刊布。除国家图书馆所藏百余部西夏文献全部刊出外,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所藏西夏文献都是首次面世。敦煌莫高窟以及陕西榆林窟的西夏题记,也首次以照片形式全部刊布。
目前,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在完成这一丛书的基础上,已申报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中国藏西夏文献》前言: 西夏(公元一0二八至一二二七年)是中國中古時期西北部地區一個有重要影鄉:的封建王朝,自稱大夏國,前後共歷十個皇帝,享國一百九十年。前期與北宋、遼朝對峙,後期與南宋、金朝鼎足,近鄰還有回鹘、吐蕃政權。各王朝問的關係複雜而微妙,其中西夏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西夏首都興慶府(後改名中興府,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主體民族是黨項羌族,境内還有漢、吐蕃、回鵲、契丹等民族。西夏善於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從而形成黨項民族和漢、藏、回鹘等民族特點融匯的西夏文化。 西夏正式立國前夕創製了記録西夏主體民族黨項羌族語言的文字,當時稱爲『蕃文』,後世稱爲西夏文。西夏文創製後在境内廣泛使用。西夏文的創製和應用是西夏文化的重要特點。西夏境内同時流行漢文、藏文和回鵂文。西夏文隨若西夏的滅亡而逐漸消亡,明、清以降成爲無人可識的死文字。一百年前世上竞没有一本西夏文書籍。 西夏這樣一個重要王朝的歷史並未列入中國止史之中,致使有關西夏的漢文史料貧乏。治西夏史者逐漸感到若進一步探究西夏的歷史和文化,廓清西夏王朝的真實面】,衹靠中原王朝以漢文記載的有限的資料還遠遠不够。 所幸近百年來西夏文文獻不斷出土,給两夏研究帶來轉機两夏文文獻對叫夏學的産生和發展具有决定性的意義。一九一九年俄國科兹洛夫率領的探險隊在中國黑水城遺址(今屬内蒙古自治額濟納旗)發現大批文獻和文物〕其中以西夏文文獻最多,共有數千卷册。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獻只期封藏於俄阈聖彼得堡束方學研究所。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瑞典人斯文赫定都自中國獲得數镟不等的西夏文文獻。 其馋國内存藏的西夏文文獻也很幽#富〕一九一七年寧复靈武縣知事余鼎銘修城時,於城墻内掘獲出土兩大筘丙夏文文獻,送往寧夏鎮守使署。當時一部分被地方官吏豆剖瓜分,散失各地,大部分於一九.-九年運至北京。專家認爲『此項經文從未見於著録,最爲稀世之珍函,應集中一處,供學者之研究」。當哮的北京圖#1館〈今中國國家岡11:1館)對這批文獻十分重視,不惜用去全年購盏费的百分之九點一(計九千七百二十元〕購買下來。入藏西夏文文獻計百餘册,蔚然成爲大觀「少部分輾轉傳藏於甘肅、寧夏,一部分流失於日本。 上世紀中葉以後,甘肅的敦煌、武威,内蒙古的黑水城、緑城,寧夏的賀蘭縣宏佛塔、贺蘭山的方塔以及陝西等地又陸綃發現和收藏不少西夏文獻,這些分藏國内各地的西夏文獻,總計在一萬面以上,皆爲數百年前的珍贵占籍,以善本入藏,是西夏研究的重要資料,有很髙的學術價值和文物惯值,越來越引起專家們的關注。 國内所藏两夏文獻,分藏於北京、寧夏、甘肅、内蒙古、陝西、新疆等地,過去雖有一些專家進行整理,妝編製问録,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從未系統、全面出版,國内外專家查找、利用這些文獻十分不便。爲便於利用文獻,弘揚學術,保護原本,我們聯合各有關部門,集結出版《中國藏西夏文獻》,以饗學界同仁I寧夏大學在一“00一年將編袋出版《中國藏西夏文獻》申報爲教育部重點基地項目,並得到批準(教社政函〔二00|〕五號、一100四年寧夏大學與甘肅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合作,正^-^啓動這一項目。現在有全國十幾個部門共同參與,這不僅是中國古籍整理工作中I項重要的整理工程,也是學術界團結協作的一段佳話。 《中國藏西夏文獻》係大型系列文獻叢書。《中國藏西夏文獻》分北京編、寧夏編、甘肅編、内蒙古編、陝西編、新疆編、臺灣編(暫缺〕、金石編。北京編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學藏卷;寧夏編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卷、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卷、羅雪樵藏卷;甘肅編包括敦煌研究院藏卷、甘肅省博物館藏卷、武威市博物館藏卷、定西市文化館藏卷、張思温藏卷;内蒙古編爲内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内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額濟納旗文化館綜合藏卷;陝西編爲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卷;新疆編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卷;金石編包括西夏陵殘碑卷,碑刻、題記卷,以及官印、符牌、錢幣卷。 近二三十年來,西夏文的釋讀和西夏文獻的整理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整理、編輯、出版西夏文^文獻方面也積累了較多的經驗,爲此次編纂出版《中國藏西夏文獻》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打下了比較扎實的基礎。這次又得到國内很多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協作,這是《中國藏西夏文獻》得以順利出版的最重要的條件,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們向西夏文獻保存單位和各協作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中國藏西夏文獻》涉及國内很多保存單位,包含多種文獻類型,加之我們編輯水平的限制,可能會存在着缺點或錯誤,敬請讀者指正。
《中國藏西夏文獻》书目: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编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藏西夏文献》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藏西夏文献》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