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0]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5]
道教 [31]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9]
书法篆刻 [39]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20]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5]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28]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共5册 2013-2015高清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价      格:¥ 19.80
30天售出:108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33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PDF电子书共5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至2015年出版。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一,《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收录有关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学术著作,尤其鼓励跨越艺术、宗教与历史多领域进行综合研究的年轻学者的学术著作。
ri5万圣书城
二,《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收录有整体结构与完整内容的中文学术著作,同时接
受国外以其他语言写成的专著的中文译本。但不接收论文集。
ri5万圣书城
三,《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所收专著,应当符合现代学术规范,具有现代学术著作的形式。注释采取页下注,书后需附“参考文献目录”,如有“人名索引”和“书名索引”,则更为欢迎。
ri5万圣书城
四,《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辑的学术丛书,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负责邀请匿名审稿人,对收人本丛书的著作进行评审。
ri5万圣书城
五,《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山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书目: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顾祠  顾炎武与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同文书史  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语录的思想史  解析中国禅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行观中国  日本使节眼中的明代社会
ri5万圣书城
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   新天下之化  明初礼俗改革研究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ri5万圣书城
《新天下之化 明初礼俗改革研究》简介:
ri5万圣书城
对于东亚和中国历史来说,世纪下半叶的元明易代相当重要:横跨欧亚、拥有众多民族、笼罩不同宗教的蒙元帝国,再一次收缩成为与两宋相仿,基本以汉族为主、主要疆域为十五省的明帝国。我始终觉得,如果要从民族、疆域和文化上讨论东亚史或者中国史,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转折。
ri5万圣书城
发生在中国的这个历史性转折,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我称之为“去蒙古化”的运动,而这个“去蒙古化”运动在那个时候,又被朝廷、官僚和士大夫以“重建礼制”这样一个看上去很传统的形式出现。毫无疑问,在新王朝的疆域内“去蒙古化”,实际上是确立自身政治合法性与文化正统性的一种措施。然而,虽然“去蒙古化”也许只是新朝建立后的策略,但是,要证明这个新王朝的价值,就要证明前朝异族文化的野蛮;要强调这个新革命的正当,就要强调自己延续了伟大的文明;要确立新文化的意义,就要在各个领域把旧文
化驱逐出去。所以,明代初期的“去蒙古化”,不仅仅包括简单的禁“胡服、胡语、胡姓”,也包括洪武年间对服饰制度的规定、对婚丧制度的管理、对等级制度的强调、对各种礼仪风俗的规范。官方通过一系列严厉的整肃,试图恢复汉族传统生活规范、重建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和塑造上下有序的政治秩序,从文化、风俗、文献甚至血统上,泯灭蒙古的存在。而这一切,即这部书标题中所说的“新天下之化",都被明朝官方用神圣的“制礼作乐”的形式包装起来,因为,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据说来自古代周公、孔子等圣贤,而且有中国古老的儒家经典作为依据,同时又被主流的儒家士大夫所习惯和拥戴。因此,从表面来看,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就好像在上演一场平庸的、重复的复古戏剧。
ri5万圣书城
但是,这出戏并不简单。要知道这个传统汉族中国的主要区域,虽然只经历了元代九十年的“胡化”,但是,如果算上幽燕之地,自从五代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北方这一片土地直到这时,才再度恢复为汉人统治的疆土。由五代到明初,已经差不多四五百年了,一些地区所谓“胡化”已经相当严重。因此,从族群、文化、观念的角度说,明初礼俗改革这种看上去老掉牙的戏目,由于针对的是长达九十年的元朝,甚至针对着更长时间的辽金时代,因此,旧内容就演出了新意思。张佳博士的这部书,讨论的就是过去研究并不充分的这一“去蒙
古化”的过程。他细致地研究了洪武年间的服饰改革,指出这一看上去只是涉及冠裳服饰的改革,背后涉及的却是重建传统社会秩序;他也仔细研究了明初对于收继婚、蒙古色目人婚姻、同姓不婚和中表禁婚的规定,以及对于火葬、丧礼、丁忧制度的规范,指出这一看上去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风俗整肃,其实涉及恢复传统纲常伦理;他还仔细研究了有关明初对于“胡姓、胡名、胡礼”的清除努力,这一努力正是在记忆世界中,把蒙古等“异族”的时代从历史中驱逐出去。
ri5万圣书城
这是一个被自称为“新天下之化”和“正天下之统”的时代,尽管我和作者都并不认为这个“去蒙古化”过有绝对正当的理由,甚至可能它还是一个历史的挫折,但它毕竟是一个已然发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主要只在洪武一朝数十年(当然此后建文、永乐两朝仍有延续),但已经足够深刻地影响了近世中国文化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无论后来长达两百八十年的明代文化走向,还是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之后清朝之文化政策,明清两代都不能不理睬这个“去蒙古化”过程的影响。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