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邹韬奋年谱长编 全2册 2015清晰
价 格:¥ 7.80
30天售出:10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邹韬奋年谱长编》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邹韬奋年谱长编》PDF电子书全2册,由上海交大出版社2015年出版,为《晚清以来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之一。 《邹韬奋年谱长编》按年谱长编体 例编写,客观、完整和系统地记录谱主各个时期的生 平历史。正谱包括家庭生活、求学经历、社会政治经 济活动、学术思想发展、个人情操、友朋交谊等,谱 后附录谱主逝世后的*作出版及纪念活动,并附有相 关资料、参考文献等。全书取材宏富,考订细密,品 评公允,是迄今为止*为翔实的关于谱主传记资料的 荟萃,对于展现谱主丰富多彩的人生,对于研究现代 政治史、文化史、教育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邹韬奋年谱长编》按编年循序排列,共分三个板块。 第二板块:1933—1937年。被迫流亡,寻找出路,站在抗日救亡的前沿,以笔为武器,高举抗日大旗,唤起民众的觉醒,为抵御反抗日本囯的疯狂侵略摇旗呐喊,虽坐监(“七君子”事件)流亡,决不屈于强暴,绝不改变主张,带领他的一支小小的队伍,汇入抗日的洪流中,一往无前。 第三板块:1938-1944年。配合共产党,在国统区,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投降倒退、分裂作不懈的斗争,讲究策略,有理、有利、有节,仍遭到忌恨,迫害,数十处生活书店分支店被查封,愤而出走重庆,到香港另辟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东江纵队营救,隐居广东梅县江头村,遭国民党通缉,秘密护送至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病重,改名换姓,返回上海,环境险恶,轮番转换医院,诊治顽疾,终因不治病逝。贯穿其间的是一条鲜红的红绸带。正如1942年11月,他回答大众书店的一位同志时说:“从武汉到重庆,直到我离开重庆到香港,其后,回到上海,转到解放区,我的切工作和行动,都是在党和恩来同志指示下进行的。”本板块的特点。此期间,韬奋已是“社会名流”,受到多方关注,对于他的活动,他的文章,都有一定的文字记载。挖掘当年的文字资料,搜集,整理,摘录,编写,就成了有价值的“活的史料”。“活的史料”多,是本板块的特点。可读性较前两个板块强。 《邹韬奋年谱长编》书目: 邹韬奋年谱长编 上册
日子过得飞快,屈指算算,我离开工作单位已经二十多年。那时我还不到六十岁。按现在的说法,属于中年,还有点活力,可以找点事做。 我思索,自己最需要的是想多知道一点父亲韬奋的事。于是自己定位,先要调查研究,辑录一本《韬奋著译系年目录》。沿着父亲的足迹,跑旧书店、图书馆,讨教位位老同志,等等,做成一张张卡片整理成册。1984年7月,交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了。辑录的副产品是编了一本纪念集《忆韬奋》,有40多万字。1985年11月,也是学林出版社出版。 两本书出版,我的思想有了努力的目标。一步步走,先把手头的资料一张张剪贴起来。一个人操作,剪贴功夫倒是整齐到位,只是进展太慢。 贵人来了。1985年10月,韬奋诞辰90周年前夕,我国新闻出版界、文化教育界的老前辈十二人倡议成立中国韬奋基金会。得到邓颖超邓妈妈的首肯。第一次理事会就决定要编辑出版《韬奋全集》。 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操作,而是有组织作后盾。一个团体,有集体,有分工剪贴资料除了我,韬奋纪念馆的青年同志都参加了。还分别从几个出版社邀请了多位资深编审,负责书稿编輯。努力了十年,195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赶在韬奋诞辰100周年前夕出版了。 团队活动结束了,几位辛苦了十年的老编审,以高尚的精神,不计名利报翻,发挥专业优质工作水平,完成了这项文化积累的任务。 书出版了,在我心中却留下一丝遗憾。问题出在我思想有障碍。事先统一在“全集”上,结果“全集”不全,真对不起不明真相的读者。原因是对有些文章有不同看法 1942年11月,韬奋在地下党的部署下进入苏中根据地。那是一个全新的天地。韬奋无时无刻都处在激动兴奋的心态下。他抱病考察、演说,宣传抗日形势,揭露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化的摧残迫害等罪行。他此行的目的地是革命圣地延安,终因病情转重,不得不派员护送他回到上海。那时是1943年3月。这段生活资料很少,只有追踪寻觅,在南通等地区,点点滴滴,积少成多,经过编排整理,填补了这段过去很少记载的历史。自然,有关条目的前面必定标有一个O。 2005年10月,书稿终于完工出版了,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中下三本套,一百三十多万字。我把它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我把它当宝贝,社会反响却有点冷清。我理解这终究不是一本畅销书,我有思想准备。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个电话,对方的声音有点苍老,语速也慢:“我找邹嘉骊同志。我是解放日报陈虞孙啊!”陈虞孙,还是基金会第一届的理事呢!我很快接口:“我是邹嘉骊。”陈直言:“书收到了。我生病,眼睛不妤,不能看书。这套书不容易,祝贺你。”在冷清的氛围中听到前辈唯一的肯定,禁不住心动。 2012年,三联后人吉晓蓉领头组织编写三联后人回忆录,这套书因此受到关注,受到几位三联后人热情的反映,说他们编家史和父辈经历时,少不了要参阅《韬奋年谱》。这些话对我十年的努力是肯定和鼓励。 五年过去,听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编一套系列年谱文库,我这套书也有同志提名推荐纳入。打听推荐人,原来是曾经的同事,只是研究的对象不一样。文艺出版社也支持,提前中断版权,给我有了自主权。书稿交给出版社后,加紧工作,赶在韬奋诞辰120周年纪念前出版。比起初版,新版增加了新内容。 岁月流逝,我也在编书过程中,从中年进入老年,甚至高龄。这篇前言是出版社提议的,勾起我的回忆,谢谢他们。不提议,不思考,不写成文字,会淡忘的。 《邹韬奋年谱长编》目录: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邹韬奋年谱长编》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邹韬奋年谱长编》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