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0]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6]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1]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0]
金石考古 [220]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5]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0]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西藏通史 全8卷13册 2015清晰
西藏通史
价      格:¥ 39.80
30天售出:105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65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西藏通史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西藏通史》PDF电子书全8卷13册,由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立足史料,充分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遵循厚今不薄古”的原则,实事求是,努力探讨西藏地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根据西藏历史发展与祖国内地王朝更迭进程大体接近,以及元朝西藏地方纳入中央政府直接行政管辖之下以来基本相同的特点,把《西藏通史》分为“早期卷”、“吐蕃卷”(2册)、“宋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2册)、“民国卷”(2册)、“当代卷”(3册)8卷13册。每卷分为上下编,上编以专门论述各个时代西藏地方政治史发展脉络为主,下编集中叙述专题和制度史。我们还用较大的篇幅来叙述当代中国西藏地方历史,特别是不同领域各项事业的成果,以展示自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在民主改革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新西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史料工作是研究工作的条件和基础,几年来,课题组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向社会各方面征集与西藏历史有关的学术资料,加以整理、编辑、翻译。z29万圣书城

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书目:
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早期卷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吐蕃卷 上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吐蕃卷 下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宋代卷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元代卷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明代卷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清代卷上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清代卷下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民国卷上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民国卷下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当代卷上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当代卷下(1)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    当代卷下(2)
z29万圣书城

329.jpgz29万圣书城

330.jpgz29万圣书城

331.jpgz29万圣书城

332.jpgz29万圣书城

334.jpgz29万圣书城

334.jpgz29万圣书城

z29万圣书城
《西藏通史》出版说明:
z29万圣书城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氣科研课题“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编写任务业已完成,八卷本的《西藏通史》就要出版并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我们课题组的同志们多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晶,也是中国藏学界众多同仁通力协作的共同成果。z29万圣书城

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及其他兄弟民族地区经济上相互依存、政治上密切关联、宗教文化上水乳交融、风俗习惯上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元朝西藏地方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后,历代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实施着有效的管辖。总结历代西藏地方发展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与成败得失,发掘中国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既有助于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向心力,更好地为实现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宏伟目标,并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z29万圣书城

333.jpgz29万圣书城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民族是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民族构成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民族团结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而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编写的《西藏通史》,应该具有并能够发挥这样的社会作用。z29万圣书城

编撰多卷本的《西藏通史》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继整理、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对勘本之后承担的又一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我们之所以申报这一课题有多方面的考虑。z29万圣书城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全区划分为5个地级市即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以及阿里、那曲等2个地区,合计7个地级行政单位,70个县(合计74个县级行政单位),691个乡级行政区,包括140个镇、534个乡、8个民族乡、9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z29万圣书城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据相关统计资料,到2014年年末,西藏全区总人口为312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1.50%以上。西藏西面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连,东面与四川省、云南省相连。从西北到东南沿喜马拉雅山脉漫长的边界线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中国国际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之一。西藏是中国西南边疆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z29万圣书城

西藏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通过对西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编撰一部多卷本的《西藏通史》,系统、全面地回顾西藏历史的进程,总结其发展规律,鉴古而知今,为西藏自治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十分必要。而现今经由学术界发掘整理的丰富的藏文和汉文文献资料为完成这一课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我国西藏地方的开拓者,藏族祖先自古就繁衍生息在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上。西藏的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都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在西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领袖人物,如唐代吐蕃王朝的建立者、一代英主松赞干布,政绩卓著的赤松德赞;元朝时期为西藏融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萨迦班智达、八思巴;明朝时期西藏地方出色的政治家大司徒绛曲坚赞,以及清朝时期为西藏地方稳定和发展、为密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五世达赖喇嘛、颇罗鼐、七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等,可谓哲人辈出。西藏不仅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也是藏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西藏地区的文化往往成为藏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z29万圣书城
了独特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如闻名遐迩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萨迦寺、白居寺和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一大批重要的文化遗产,就是传统西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的一个个缩影。其中,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重点保护的人类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z29万圣书城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西藏在历史上就是藏学研究的一块沃土,具有良好的学术文化传统。西藏地方的先民为我们保留下大批的珍贵石刻、档案和历史文献,资料种类繁多,既有编年史、教法史、王统记、世系谱、寺庙志、高僧传、地理志,也有史册、年表和名录,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史家,撰有大量史学专著,《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是较早完成并且表现出良好史书特征的著作,后世名家和佳作更是层出不穷,如尼玛沃色的《娘氏宗教源流》、弟吴贤者的《弟吴宗教源流》、萨迦·索南坚赞的《王统世系明鉴》、蔡巴·贡噶多吉的《红史》、大司徒·绛曲坚赞的《朗氏家族史》、达仓宗巴·班觉桑布的《汉藏史集》、巴卧·祖拉陈瓦的《贤者喜宴》、桂·宣努贝的《青史》、五世达赖喇嘛的《西藏王臣记》、根敦群培的《白史》等。z29万圣书城
根敦群培还将传统学问和现代治学方法熔为一炉,创造出可贵的史学成就。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更是名人辈出,代不乏人,如仁钦桑布、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雄译师多吉坚赞、布顿·仁钦珠、仁达瓦·宣努洛追、宗喀巴、多罗那他、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等,都是蜚声全国、享誉世界的佛学大家。通过编写《西藏通史》,对西藏的传统史学成果加以系统研究,继承传统,开辟未来,意义重大。
z29万圣书城

新中国建立以来,西藏地方发生了伟大的社会变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很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可以也应该通过《西藏通史》加以全面反映。1951年和平解放以后,西藏地方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羁绊,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1959年平定叛乱、实行民主改革,使翻身解放的百万农奴第一次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西藏的社会面貌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使西藏社会迸发出惊人的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在西藏实行一些特殊的政策,如80年代初免除农业税、休养生息的政策,1984年采取“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2001年中央政府确定对西藏地方财政实行“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特殊优惠政策。中央连续六次召开西藏工作会议,先后实施援藏“43项工程”“62项工程”“117项工程”“226项工程”等,大大改善了西藏地方的基础建设状况。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不断提升,形成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并进一步完善了干部援藏和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西藏地方实z29万圣书城
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西藏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风俗习惯得到尊重,西藏的传统文化保护、环境保护事业飞速发展,成为整个西藏地方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六十多年的西藏工作,经验宝贵,成就卓著,对此认真加以总结,必将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为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为西藏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z29万圣书城

从国际大环境看,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分裂主义势力,在西藏历史问题上一直歪曲史实、制造谣言,蒙蔽世界舆论,欺骗了为数不少的不明真相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廓清迷雾,正本清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撰写《西藏通史》的任务显得刻不容缓。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妄图阻挠民主改革,继续保持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永远不变,悍然发动武装叛乱。叛乱失败后,他们逃亡印度,建立所谓“流亡政府”,制订伪宪法,继续从事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以达赖集团为首的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依旧没有放弃制造“西藏独立”的图谋,除了破坏西藏的安定团结、制造动乱外,他们还在继续歪曲西藏的历史和现状,极力鼓吹西藏自古就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谬说,恶意污蔑和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毁灭西藏文化,破坏环境,西藏没有人权,没有宗教信仰自由等。他们的种种活动和宣传,其目的就是在图谋“西藏独立”。国际藏学界对西藏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少,成就巨大,但同时也是鱼龙混杂,喜欢藏族文化真心求学问者有之,借研究藏学达到不良政治目的者也不乏其人。因此,编著和出版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反映西藏整个发展历史,展现中国藏学界,特别是西藏历史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西藏通史》已经迫在眉睫。《西藏通史》的编著和出版不仅有助于鼓舞西藏和全国人民建设西藏的巨大热情,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还有助于粉碎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的谣言,匡正国际视听,是一项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程。z29万圣书城
z29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西藏通史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西藏通史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