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 全30册 2012高清
价 格:¥ 45.80
30天售出:13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PDF电子书全30册,由鹭江出版社2012年出版。
《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共三集,第一集收錄有明清時期中國皇帝的詔敕,中琉兩國往來的政府文書,琉球與朝鮮、東南亞諸國往來的政府文書等;第二集和第三集全部收錄的是琉球與清朝政府之間的往來文書。另有別集,涉及清道光、咸豐間琉球與英、美、法三國交往的文書。其編纂工作從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始,持續到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將琉球視作日本領土,琉球政府解體,編巢工作被迫中止。《歷代寶案》編纂完成之後,有抄本數種,其一藏於日本東京,惜一九二三年毀於東京大地震;其一保存於日本沖繩縣立圖書館,惜毀於二戰。今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有日人抄本一部,被認為最接近原本,因而價值很高。另外,傳世抄本尚有多種,可惜均非完帙。臺灣大學藏抄本《歷代寶案》的來由和日本教授小葉田淳有關。一九三五年,當時任教於臺北「帝國大學」的小葉氏因撰寫論文的需要收集琉球文獻,發現沖縄縣立圖書館藏有《歷代寶案》抄本,於是委託日人久埸政盛抄寫。久場氏費時五年,全部依據原樣摹寫,共計二百四十九冊,是傳世各版本中最完整的,也是最接近原貌的。
![]() ![]() ![]() 《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出版说明:
《歷代寶案》歷經劫難,雖然其中脫落、訛誤不少,然能夠保存至今,已甚為不易,而臺大本更凸顯其珍貴價值2《歷代寶案》的浴火重生,成為歷史學者研究琉球外交歷史,尤其是中琉關係史方面,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琉球三大史書,即《中山世鑒》、《中山世譜》、《球陽》,為琉球官修的三部編年史書。《中山世鑒》是琉球歷史上第一部正史,為琉球立國的三部典籍之一,記錄了琉球的開國神話以及琉球王國從舜天王朝至第二尚氏王朝尚清王時代的歷史,並且對琉球所屬三十六島的情況進行了詳細記載。該書由琉球攝政尚盛主持,大臣向象賢執筆,於慶安三年(一六五0)開始編撰。其中,卷首部分是用漢文書寫;正卷部分共五卷,則是用日本語寫成。
《中山世譜》是《中山世鑒》的漢文修訂本。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攝政尚弘才等人奉尚貞王之命,由「唐榮總理官蔡鐸命改以漢字校正」,於一七0一年完成初版《中山世譜》(被稱為蔡鐸本),獻給清朝康熙皇帝3蔡鐸本《中山世譜》記載了琉球自天孫王朝至尚益王時代發生的事情,共正卷五卷、附卷一卷。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由攝政尚徹主持,以蔡溫為總纂,對蔡鐸本《中山世譜》進行修正,於翌年完成第二個版本的《中山世譜》,後世稱之為蔡溫本《中山世譜》。
現存的《中山世譜》共有本卷十四卷(主要是收錄有關中國的事項)、附卷七卷(主要是收錄有關薩摩藩的事項),蔡溫本《中山世譜》的改訂只到本卷九卷,其後由史官繼續修訂,直到一八七六年才被迫停止。附卷的部分可能也是由蔡溫所編修,後來又經唐通事鄭秉哲之手改訂,成為現在的七卷。
《球陽》是琉球三部典籍中記載最為詳盡的一部,全稱《球陽記事》,由漢文寫成,其名稱「球陽」是對琉球的美稱。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簡稱《記事》,《球陽》是琉球處分之後的通稱。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唐通事鄭乗哲(伊佐川親方佑實)等奉尚敬王之命編纂,於清乾隆卜年(一七四五)初步完成。後由從中國留學而歸的史官繼續編寫,直至一八七六年才被迫停止。原書共本卷二十二卷附卷三卷,外卷(即《遺老說傳》)三卷附卷一卷,今已部分亡佚。其内容包羅萬象,涉及琉球王家系譜、國事、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天文星象以及自然災異等。琉球人撰寫的關於琉球的史書還有記載琉球官制的《中山王府相卿傳職年譜》、《琉球中山王府官制》,記載地理、風俗、物產的《琉球國舊記》,記載琉球政治制度的《御教條》、《要務彙編》。
自明洪武五年(二二七二)明朝與琉球建立正式的藩別關係起,到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琉球為日本佔據為止,雙方友好交往五百餘年,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在此期間,中國儒家思想和文化傳入琉球,廣受推崇,對琉球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社會生活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從明代開始,閩人大量移居琉球,可考的姓氏有三十餘,史稱「閩人三十六姓」。由於人琉球的閩人積極從事航海對外貿易等活動,不僅使明代的中琉關係更為密切,而且使琉球與東南亞諸國,與朝鮮、日本都發生了密切的貿易往來。這種貿易往來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當然,閩人移居琉球後,在治理琉球政和傳播中國文化科技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閩人三十六姓」中的程復和王茂都曾擔任琉球國相,鄭迥擔任過法司官。他們與琉球人民在共同拓殖的過程中將中國的文學藝術、建築風格及陶瓷製造、染織石雕等手工技巧逐漸地傳入琉球。明清時期,民間對修纂族譜十分重視,這一風氣也流傳入琉球。如今保存的琉球閩人家譜成了中國文化在琉球傳播的歷史見證,如《蔡氏祖源宗德綜考》、《玉成朝薰家譜抄》、《麻姓家譜》等。通常琉球家譜以世系源流開始,接著有族姓的世系圖,按著世係的排列記錄每位人譜者。記人氏族譜牒的每位族人,都記述他們的姓名、 字號、生卒年月日、父母姓名、妻室子女、官爵、勛爵、采地、俸祿、婚嫁、封阡、寵榮、贈言、著述等。諸多琉球閩人家譜的史料價值是十分重要的,其所記載的資料是其他史書上所沒有的或是比較簡略的。琉球閩人家譜為我們記載了移居琉球閩人的活動,從中可以瞭解琉球閩人在中國和琉球交往的歷史以及琉球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明、清兩代尤其是清順治至光緒間,琉球官員、學者、文士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創作了為數不少、頗具特色的漢字詩文作品。琉球詩人在熟練掌握中國古典詩歌的格律形式的基礎上,把漢詩作為紀歷紀游、描景泳物、感思抒懷、唱和酬答的藝術表現手段,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頗有可觀之處。其中比較著名的詩人有程順則、程搏萬、蔡鐸、蔡溫、周新命、蔡文溥、蔡肇功、蔡大鼎、林世功、林世忠等人。琉球漢詩在兩百年時間裏的興盛,是中琉、中日兩國歷史文化淵源上值得珍視和研究的現象。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 第1辑》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