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6]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2]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1]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成都通史 全7册 2011 高清
成都通史
价      格:¥ 27.80
30天售出:1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15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成都通史》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成都通史》PDF电子书全7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是记录从古至今成都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文明演进历程的大型通史著作,涵盖成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旨在揭示成都城市文明的基本发展轨迹和主要特点,突出成都城市文明的闪光点,为成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养料,为成都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来自历史深处的智力支撑。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以记述成都城市的发展为中心,它既包含城,也包含乡,是“全域成都”概念下的成都城乡文明的演进史。《成都通史》所指“成都”范围是历代成都城市以及与成都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周边区域,在古蜀时期则是与成都城市的形成有着紧密依存关系的周边区域,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空间范围盈缩有差,并非一成不变。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着重于城乡社会生活的历史,关注城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关注成都城市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文态环境和业态环境,特别关注不同时期普通成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关注历史上活的人、活的事、活的精神流贯的过程。因此本书不以政治发展史为主线,而是偏重于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并以之作为主要线索,采取专题式的写法,以便用新的视角、新的研究方法写出一部纵贯古今的成都历史,使《成都通史》能够成为一部别开生面的成都城市启示录。
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书目:
LNG万圣书城
卷1  古蜀时期
卷2  秦汉三国(蜀汉)时期
卷3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卷4  五代(前后蜀)两宋时期
卷5  元明时期
卷6  清时期
卷7  民国时期
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180.jpg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181.jpg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182.jpgLNG万圣书城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出版说明:
LNG万圣书城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中,拥有两千年以上发展历程的城市比比皆是。然而,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城址从未迁徙的仅有两座城市,这就是成都和苏州。而两千多年来不但城址从未迁徙,并且从建城至今城名从未改变的,那就只有唯一的一座城市一成都。
LNG万圣书城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人感到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成都是我国首批2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远,文脉悠长。其城市文明发展史长达4500年以上,第一次城市全面规划、设计与建设距今也已2300多年。其城市传统的深厚根基与城市延续的不间断性,由此可见一斑。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成都除了具有中国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还因它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深入发掘,系统整理。
LNG万圣书城
今天的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迈人快速发展轨道,城市综合实力空前雄厚,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城市对外影响不断扩大。梳理成都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编纂一部纵贯古今的《成都通史》,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所要求的,也是成都未来发展所要求的。
LNG万圣书城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21世纪的城市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也主要集中于城市,并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得到解决。”①城市世纪的到来,给成都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LNG万圣书城
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正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城乡统筹配套改革深人发展的历史良机,面临着在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城市网络发展的巨大空间中大显身手的历史机遇。在历史良机来临之际,成都需要在新的城市世纪进行塑造新的城市生活模式的城市化探索和实践,也需要进行构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型城乡形态的探索和实践。成都还需要应对21世纪激烈的城市竞争,应对世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成都除了要以广阔的视野关注中国和世界,以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现状,以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同样也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和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找规律,寻求智慧。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成都的研究。从汉代的《蜀王本纪》到唐代的《成都纪》,宋代的《成都古今集记》、《成都文类》,明代的《全蜀艺文志》以及明清以来的各种方志著述,有关成都的论著资料丰富,成果丰硕。现代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有了关于成都历史的专门著述,李劼人、徐中舒、李思纯等先生均有重要成果传世。
LNG万圣书城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成都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古代成都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成都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成都城市的早期现代化、成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历程、成都现代化发展轨迹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在一些过去尚未涉及的领域有了开拓性的研究,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成都的地方志和年鉴也在陆续编写出版。特别是宝墩文化古城遗址、金沙遗址、战国船棺葬遗址等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改写成都早期的文明史,不断解答成都文明初期发展的疑问,拨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迷雾,使成都文明初始的本来面貌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学术研究、考古发现、资料整理,为编纂《成都通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终究不能取代《成都通史》通古今之变的基本史学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全面系统地展示成都历史发展进程,追寻贯穿始终的成都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特征方面,是断代研究或某个专门领域的研究难以胜任的,这样的任务只有《成都通史》才能承担。成都市迫切需要一部考古与文献有机结合,综合自然、社会、文化的通史研究著作,而且编纂这样一部通史的条件也经成熟。2007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成都通史》作为成都市“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成都通史》的编纂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LNG万圣书城
《成都通史》坚持实事必求其是、立论必求其正的指导思想,处理好进步与曲折、主流与支流、真与伪的关系,勾画出成都历史的真实轮廓和基本特征。同时,用明白的叙述、通俗的语言,创出流畅的表述风格来,以便为成都群众和干部,为关心成都城市发展的海内外朋友,奉献出一部大众化的学术著作。
LNG万圣书城
成都市是中国四川省省会,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辖区总面积1239平方公里,东北与德阳市相连,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接,南与眉山市接壤,现辖9区4市6县,人口1082万,是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
LNG万圣书城
今天的成都是历史成都的延续和发展。4500年来,从成都城市文明诞生起,历代蜀人就生长、生活在成都平原这块土地上。历代成都区域因为行政建制和辖境划分不同而盈缩有差。4500年前,成都古城的原生点是今天发现的宝墩文化的8座古城遗址。3000年前,最早的成都文化之根是今天市区内的金沙遗址。今天锦江圈内的古城址则是最早的成都县的地理范围。后来历代成都的州、郡、府、路、道、县等各种行政建制的地理区域逐步涵盖整个成都平原,但今天的成都中心市区(即古成都县、华阳县)范围始终是成都的地理中心。成都自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筑城以来,城址从来没有迁移过,甚至连城名自得名以来2000多年也从来没有改换过。
LNG万圣书城
“形胜古今称乐国,年年春色为人留”①,这就是“天府之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色。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就是成都文明孕育、诞生、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它包括“绿畴连平野,春江绕双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的人文地理环境,是历代成都人利用自然、创造文明、建设自己生活模式的“历史舞台”。
LNG万圣书城

成都所在的北纬30°,是古代世界文明摇篮的发生带。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谷的埃及文明,东亚的中华文明(包括成都平原的巴蜀文明)以及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明,都发生在北纬30°上下。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这里是最利于产生人类灿烂古文明的环境,“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便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陆,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②成都城市文明正是在这个“广阔的胸膛”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 LNG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成都通史》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成都通史》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