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两汉全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两汉全书》PDF电子书全36册,由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两汉全书》是由董治安教授主持编纂、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大型断代文献集成。编纂工作始于1994年,历时14年完成,收录西汉至东汉425年间近900位作者的现存文献,涵盖专著、别集、佚文残篇及石刻简帛等资料,被列为国家"九五"至"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全书共36册1300万字,采用"以人系文"体例,按作者年代顺序编排文献,每位作者附有小传和著作解题。编纂过程中优先选用宋元善本为底本,通过多版本校勘整理文献,例如陆贾《新语》校订时整合116条校语及佚文说明。除传统典籍外,还系统收录谶纬、石刻等特殊文献类型,首次实现出土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整合 。
![]() ![]() ![]() 《两汉全书》出版说明:
漢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大一統的政治經濟體制全面確立、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心理結構基本形成的時期,在學術史上更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階段。昌盛的經學、成熟的史學、趨於綜合和演化的諸子之學、繁榮的文學創作以及發達的科技,構成了兩漢文化學術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進一步對兩漢現存文獻給予全面、系統的整理,是學界的迫切要求,也是社會的廣泛需要。
漢人文獻的叢集,早在漢代已經開始。如被視爲「總集之祖」(見《四庫全書總目》)的西漢劉向所編《楚辭》(十六卷),除裒集屈原、宋玉、景差作品外,還彙録了漢人賈誼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東方朔的《七諫》、嚴忌的《哀時命》、王褒的《九懷》以及劉向自己的《九嘆》等。東漢王逸著《楚辭章句》,在劉向《楚辭》的基礎上,再增收本人的《九思》一種。至於《史記》、《漢書》(以及隨後的《後漢書》),雖係史著,但在記人述事的同時,具録了大量漢人的詩文賦等,實際上爲後人了解和輯録兩漢時期文獻提供了極爲寶貴的可靠資料。就此而言,稱以上史書爲兩漢文獻資料的淵藪,亦不爲過。《隋書•經籍志》所載西晉摯虞《文章流别集》,據稱是「自詩賦以下,各爲條貫,合而編之」,應當是一部涵蓋漢人著作在内的詩文賦選編。參照作者《文章流别志論》(二卷)的殘文(見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推想《流别集》所收西漢之文,可能包括枚乘《七發》,揚雄《十二州箴》、《十二官箴》、《解嘲》,王莽《鼎銘》等;東漢之文,可能包括班固《答賓戲》,崔駆《七依》、《達旨》,張衡《應間》,崔谖《机銘》以及朱公叔、王粲等人的作品。惜乎原書已佚,所收具體篇目今天已經難於詳考。
現存六朝階段選編漢人詩文賦較多而重要的一部總集,是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纂《文選》一書。《文選》所收,限於「經」、「史」、「子」以外的「文」,所謂「必『沉思』、『翰藻』始名之爲文,始以入選也」(阮元《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然而其所甄采兩漢時期的詩歌、辭賦和雜文,仍有一百三十首(篇)之多。其中不乏今存此前文獻失收的重要作品,詩類如舊題《李陵與蘇武詩》三首、舊題《蘇子卿詩》四首、張衡《四愁詩》、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古詩十九首》等,文類如李陵《答蘇武書》、蔡邕《郭泰碑》、孔融《與曹公論盛孝章》等,賦類如司馬相如《長門賦》、班彪《北征賦》、張衡《歸田賦》、王粲《登樓賦》等;也有更多的詩文賦雖已見於《史》、《漢》或其他現存漢人著作,卻以傳本不同,而具有無可替代的文獻校勘價值。
梁陳之際,徐陵編《玉臺新詠》,爲「但輯閨房一體」(見胡應麟《詩藪•外編》)的詩歌總集,計收有關「男女閨情」的漢詩三十九首,如張衡《同聲歌》,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嬌饒》,漢樂府《相逢狹路間》、《艷歌行》,古詩《上山采靡蕪》以及著名的長篇《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都始録於此。
這里還值得一提的是沈約的《宋書•樂志》。沈約略與徐陵同時而稍前,所著《宋書》的《樂志》部分保存了一批漢代的樂府詩。名篇如《江南》、《平.陵東》、《飽歌羅敷行》、《飽歌何嘗行》、《白頭吟》等,均爲最初見載於此;其餘所收各詩,往往也有助於漢樂府某些篇題或文字的參校。
唐代初期,出於儒家經典傳播的需要,以孔穎達爲首受詔撰《五經正義》一百八十卷,其中《尚書正義》用「漢孔安國」傳,《毛詩正義》用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禮記正義》用鄭玄注;又有與孔穎達大體同時的賈公彦,於《周禮疏》中用鄭玄注,《儀禮疏》中亦用鄭玄注;再有稍後的徐彦,於《公羊傳疏》中用東漢何休《解詁》。這實際上是對漢人的一批經書注解作了一次集中整理,在文獻學史上有其不可忽視的意義。
唐代高宗顯慶三年,許敬宗等編《文館詞林》一千卷,依類編纂先秦以來各體詩文。原書北宋時已不見,清末之際,先後從日本傳回殘本十八卷。收入《佚存叢書》本計四卷,其中第六百六十二、六百六十四、六百六十八諸卷,依次載有《漢武帝欲伐匈奴詔》、《答淮南王諫伐越詔》、《漢文帝與匈奴和親詔》、《漢哀帝改元大赦詔》等文。收入《古逸叢書》本計十四卷,其中第六百六十五、六百六+七、六百七十、六百九十一、六百九十九諸卷,依次載有《後漢章帝郊廟大赦詔》、《漢宣帝鳳凰集泰山赦詔》、《後漢章帝麟鳳等瑞改元赦詔》、《漢元帝火災赦詔》、《後漢順帝旱災大赦詔》、《漢武帝赦詔》、《漢元帝大赦詔》、《漢武帝責楊僕敕》、《後漢李固恤奉高令喪事教》等文;又卷三百四十八存目,有馬融《廣成頌》一篇。收入《適園叢書》計二十三卷,其中(除與上述兩本重見不計外)第一百五十二、三百四十六、四百一十四諸卷,依次載有《後漢秦嘉贈婦》、《後漢崔駆東巡頌》并《南巡頌》、《西巡頌》、《北巡頌》,《後漢馬融東巡頌》,《後漢劉珍東巡頌》,《後漢王粲七釋》(八首)等文。《古逸叢書》本《文館詞林》所附楊守敬氏尾跋云:「十四卷中略有見於史書、《文選》及本集者,而其不傳者十之八九。」信哉斯言!但令人遺憾的是,巨典缺佚殆盡,原貌畢竟難於全部窺見了。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两汉全书》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两汉全书》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