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汉民族史记》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汉民族史记》PDF电子书全9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汉民族史记(1-9卷)》是由徐杰舜主编,201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学术丛书。作为中国首部系统梳理汉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的著作,该丛书突破传统王朝史框架,依据民族内在演进规律构建研究体系。
全书九卷分为发展史、区域史、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及海外移民史六大板块,结合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方法,系统呈现汉民族从起源、文化积淀到海外移民的整体脉络。其结构既继承纪传体传统,又通过多维度交织的创新体例展现民族演化特质,内容涵盖416万字的宏观历史叙事,并涉及东南亚移民等具体议题。
笔者积五十余年汉民族研究之力,有幸成为汉民族史的建构者,才可能有《汉民族史记》之大成。九卷本的《汉民族史记》,是笔者从1962年开始进入汉民族研究,1979年底开始撰写《汉民族发展史》,1985年出版《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1992年出版《汉民族发展史》;1996年建立广西民族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与学术团队的陈华文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陈顺宣先生(浙江师范大学)、万建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鲁刚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彭清深先生(西北民族大学)、柏贵喜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韦东超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高有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赵忠文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孟宪刚教授(辽宁省税务专科学校)、周耀明副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徐桂兰副研究馆员(广西民族大学)等学者,在《雪球一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汉族民间风俗丛书》《汉民族风俗史纲》《汉族风俗史》(五卷本)等著作的基础上,由徐杰舜、杨军(南宁师范大学),徐桂兰、刘冰清(三峡大学),罗树杰(广西大学),罗彩娟(广西民族大学),石甜(上海交通太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韦小鹏(南京大学),丁苏安(泰国东方大学)组成新的学术团队,在浙江恒友机电公司、桂林金钟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志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通力合作,吸收了二十多年有关汉民族研究的学术成果后完成的。
如何呈现决决汉民族的历史?是按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中国史学界所形成的通史范式来呈现?还是按太史公司马迁所开创的汉民族史学传统结构模式来呈现?我们反复斟酌、反复实践、反复比较,在历时近五年的研究和撰写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近代通史范式的刻板性、束缚性和浅薄性,越来越体会到传统结构模式的生动性、开放性和深刻性。
实际情况是,编撰国家史、近代通史范式是大有作为的,其使中国史著作蜂起而蔚为大观,成就了一批中国史专家。但近代通史范式弊端也不少,其往往以历代王朝为坐标,刻板地把历史按朝代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一般重政治轻文化,往往写成了朝代更迭史,束缚了历史学家的手脚和思想,从而使历史浅薄地蜕变成了帝王将相史。作为“反叛”,近十几、二十年来专门史纷纷崛起,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反思民族史的研究,由于“解放以来,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受中国通史研究方法论的影响甚深。在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中,一般都列专章、专节叙述某朝代的民族及民族关系。因此,除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通史已包括了中国民族史,没有必要再赘述,而忽视或轻视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外,更重要的是无视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把民族史的内容套在中国通史历史王朝的框架中,使民族史成了中国通史的附庸”①。故少有学者用这种方法编撰民族史能有所成就。
而传统结构模式没有历代王朝框架的束缚,众所周知,《史记》所开创的本纪、年表、书、世家、列传的专题结构,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而使历史的编撰灵活机动,收放自如,不仅可使历史生动起来,更可使历史的叙述深刻起来。所以我于1989年在《中国民族史新编》的《自序》中就提出:“中国民族史的编写必须突破历史王朝的框架,按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去编写。”
为此,我们这次编撰《汉民族史记》,正是按照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继承汉民族的史学传统,运用传统结构模式,将汉民族史的呈现分为发展史、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和海外移民史五个专题。
汉民族历经五千余年已成为世界的“族群海”,在世界历史上也已留下了长长的、深深的脚印。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没有哪个民族或族群能够超越历史,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历史足迹抹去。汉民族的历史已经写成而不可改变,但历史并没有结束,汉民族将在跌宕起伏中继续前进。
《汉民族史记》书目:
汉民族史记 1历史卷(上)
汉民族史记 2历史卷(下)
汉民族史记 3族群卷(上)
汉民族史记 4族群卷(下)
汉民族史记 5文化卷(上)
汉民族史记 6文化卷(下)
汉民族史记 7风俗卷(上)
汉民族史记 8风俗卷(下)
汉民族史记 9海外移民卷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汉民族史记》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汉民族史记》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