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中国省别全志 共53册 2015 日文 东亚同文书院
价 格:¥ 87.80
30天售出:1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省别全志》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中国省别全志》PDF电子书共53册(全56册暂缺第10,11,43册),由线装书局2015年出版。
东亚同文会出版的《支那省别全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其中《支那省别全志》始于1917年,完成于1920年,包括广东省(附香港澳门)、广西省、云南省(附海防)、山东省、四川省、甘肃省(附新疆省)、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贵州省、山西省、直隶省,基本每省一卷;《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始于1942年,止于1946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新疆省、青海省、西康省。上述两种全志的编纂完全使用上述调查报告材料,没有对其他文献的转抄和引用,此外还科学地绘制了地图,包含了大量的图表、照片等,生动真实记录着风土民俗、水文地貌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民国史、经济史、社会史、地方史的重要参考。
東亞同文書院是近代特殊歷史條件下産生的從事中日文化交流的教育機構,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後期。一八七八年,日本著名記者岸田吟香在上海英租界開辦樂善堂分店,經營藥品、圖書等項目。在表面的經營活動之下,樂善堂的真正目的,是收集清國的經濟情報,致力於所謂的『中日經濟提攜』和『開發中國』。從一八七八年到一八九0年,十余年間,樂善堂在岸田吟香、荒尾精的領導下,對中國内地以及東北、西北等邊疆地區展開了系列的調查活動。
一八九O年,荒尾精在上海設立日清貿易研究所,研究所除從事實地調查、資料編纂等工作之外,還是一個教育機構,有學生、職員一百余人。主要培養從事日、清兩國之間有實務能力的貿易人才。學習科目包括語言訓練(漢語、英語),商業地理、有關法規等。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研究所被迫關閉,學生遣散回國。清廷甲午戰敗,刺激了日本覩靦大陸領土的野心,戰爭以後,配合日本最高當局的大陸政策,在日本興起了中國研究的熱潮,許多研究團體應運而生。一八九八年,政治色彩很濃的東亞會成立。同年,以近衛篤暦爲中心成立了同文會。爲了獲得政府資助,兩會聯合,成立東亞同文會。從一九OO年到一九四六年,同文會在中國活動四十多年,時局變换之中,基本上保持了作爲教育機構的性質。
一九OO年同文書院成立之初,設政治、商務兩科。『興學要旨』規定書院教學活動的主要内容與方向,是要培養兩國的優秀人才,教授實用的學科,鞏固兩國的協作基礎。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書院還制定了《大學》、《老子》等古典教育課程。一九O0年的課程表顯示,書院課程在預科階段主要集中在倫理人格的陶冶,語言訓練,清國政治、商業地理、貿易法規等方面。到本科階段,政治、商務漸漸顯出相互獨立專業的性質,但都以實地修業旅行結束。
書院的實地修業旅行,實際上是一系列涉及中國地理、風俗習慣、物産等多方面調查活動。學生完成主要課程以後,由學校發給旅行費用,組成團體,選定路綫,在旅行途中展開實地調查,調查成果彙編爲有關報告。這種調查活動雖然不悖學校的宗旨,甚至是學校完成自己的使命所必須的活動,但在近代中、日兩國關係的複雜時期,這些調查成果很容易被有關方面利用,書院也因此難脱『間諜』的嫌疑與指責。
早在樂善堂時期,岸田吟香等人對中國的調查就已經産生了系列的成果。現在可見的資料有一八八二年岸田吟香編輯出版的《清國地志》。在貿易研究所時期,一八九二年,貿易所編輯出版了《清國通商總覽》。書院調查資料的早期部分,在一九0八年編輯爲十二輯《支那經濟全書》。一九二O年,根據一九O七年第五期學生開始提供的旅行報告書編輯成十八卷本《支那省别全志》。一九三九年起,書院升級爲大學,根據最新的旅行報告,書院計畫編輯十八卷本《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一九四六年,《新志》出版至第九卷而止。在編纂《新志》期間,中國爆發了全面抗戰,學生的旅行範圍縮小,旅行環境也受到諸多限制,調查資料的價值也稍遜於前。綜合來看,《全書》與《全志》是關於近代中國地理、社會風俗、商業習慣等諸多方面的百科全書式的記錄。相比中國傳統的地方志等文獻,《省别全志》、《經濟全書》是在中國境内進行的第一次在現代社會科學視野中進行的系統實地調查,論其涉及區域之廣(除東北、西藏、臺灣之外的全部省區),持續時間之長(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近代中國的各種社會調查活動罕有其匹,就是著名的滿鐵調查也不能與之相比。《經濟全書》編成以後,在中、日兩國都産生了重大影響。在晚清光緒、宣統年間,鑒於《經濟全書》的參考價值,清廷有關方面選譯了其中部分資料。《省别全志》也一直受到兩國有關學者的關注,目前有數種資料選輯。相比之下,選輯只是原書中微小的部分,而兩書作爲珍貴的社會史、經濟史文獻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鑑於此,我們經過調查,諮詢了相關學者的意見,將《經濟全書》、《省别全志》等同文書院調查資料稍事編輯之後,影印出版。在新編計畫之中,《省别全志》兩種合爲一輯,《經濟全書》單行一編。早期的《晚清地志》、《清國通商總覽》以及其他零散報告也正在編輯整理中,將視具體情形合刊或者單行。本編所有資料皆爲影印,對於資料的原始内容一仍其舊。唯書名中的『支那』二字,是日本對近代中國的蔑稱,我們將『支那』字樣統一改爲『中國』。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東亞同文書院及其在中國的活動‘雖然以教育終始‘但它仍然是近代日本大陸政策的一部分。我們略究其淵源‘不禁要聯想到一八二三年日本學者佐藤信淵的《宇内混同秘策》。《秘策》以日本神道教爲根據,論證日本統禦萬國的神聖使命。在《秘策》的經綸視野中,爲了實現這項『宏偉的事業』,『必先明辨萬國之地理形勢』,在具體步驟上,他更直言要『自吞併支那國肇始』。更爲國人熟悉的此類文獻是臭名昭著而又真僞莫辨的『田中奏摺』,據傳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時任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上天皇的密摺中説『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在同文書院的有關文獻中,可以爲日本當局的反動政策找到生動的注釋。書院第四十六期學生丸山文彦在晚年接受訪問時提及當時日本對中國的一般態度,在他的印象中,當時日本國民中普遍以爲中國是『富饒的大地』,但中國人『不知道該怎麼利用』,所以『日本人的任務』是到中國來教導中國人怎樣利用這片富饒的土地。第二十六期學生西里龍夫甚至提到當時日本的流行歌曲,歌詞説『日本太小了,住膩了,過了大海就到支那,千億民衆等你呀』。可見在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之下,普通民衆的意識被扭曲到了何等程度。就本編資料而言,雖然資料以調查報告爲基礎,但其中對中國民衆的描述難免有不盡切實,甚至近乎誣嶼之處。
《中国省别全志》书目:
支那省别全志
第1~2册 广东省
第3~4册 广西省
第5~6册 云南省
第7~8册 山东省
第9~10册 四川省
第11~12册 甘肃省
第13~14册 陕西省
第15~16册 河南省
第17~18册 湖北省
第19~20册 湖南省
第21~22册 江西省
第23~24册 安徽省
第25~26册 浙江省
第27~28册 福建省
第29~30册 江苏省
第31~32册 贵州省
第33~34册 江西省
第35~36册 直隶省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
第37~40册 四川省
第41~43册 云南省
第44~47册 贵州省
第48~50册 陕西省
第51~52册 甘肃 宁夏省
第53~54册 新疆省
第55~56册 青海省 西康省
![]()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省别全志》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省别全志》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