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 全200册 2016高清
价 格:¥ 165.8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PDF电子书全200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东亚同文书院是近代日本为培养“中国通”而在上海开办的高等学校。从1901年到1945年的40多年间,东亚同文书院先后派出4000余名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对中国各地进行了地毯式立体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千余份。这些调查使用了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方法,持续时间长、地域分布广,调查精密、内容广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先生辗转于中日两国之间,多次浏览这些文献,并于1996开始著文论此。此后,在整个日本讲学期间做推介,期间几经波折,终于由国家图书馆启动此项浩大工程。冯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动这批珍贵手稿资料的整理出版,经多方努力,终于使得这批珍贵手稿完整面世。冯天瑜先生认为,东亚同文书院的中国调查虽然是以侵霸中国为目标,但当年对中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白山黑水、西域大漠所进行的周密社会调查,如今也可以视为研究清末、民国社会的史料文献。特别是对我国目前所存北洋时期史料较少,缺漏严重的现状而言,正好是某种程度上的补充。其所展示的实证主义调查研究方法,亦可供今天的学者参考借鉴。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1927—1943)全200册,既包括乘船坐车、骑马徒步的旅行日志,也有《山东省石炭调查》《南洋华侨之现状》《北京书业调查》《羊毛调查》等专题报告,既记录了中国政治局势的动荡变迁,也保留了日本学生眼中的中国社会百态。
東亞同文書院——日本明治末年至大正、昭和時期(1901—1945)在中國上海興建的一所招收日本各府縣學生的名校,其辦學宗旨,號稱『講中外之實學,育中日之英才』2,實爲培養掌握漢字文化、熟悉華人社情的『中國通』,系統調查中國,爲日本經略東亞的『大陸政策』服務。該書院最突出的行爲是,諸生組隊前往中國各地,作專題實證考察。經四十餘年積澱,其踏訪線路密如蛛網,遍及中國南北東西。參加踏查的學生撰寫遊記性旅行日誌和專題性調查報告,共同構成卷帙浩繁的文本系統,而書院方及相關機構利用這些調查獲得的一、二手材料,編纂出版了大量研究論著和刊物,周詳記述並解析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風俗諸方面實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敗降後,東亞同文書院大學被取締,撤回到日本的最後一任校長本間喜一和部分教員在愛知縣豐橋市,會同從臺北、漢城撤回的兩所『帝國大學』的部分教員,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組建了日本中部地區唯一的舊制法、文科大<^愛知大學。書院當年的調查報告、旅行日誌等原始文本和編纂出版的書刊文獻,幾經轉徙,現分別收藏於中國的國家圖書館和日本的愛知大學豐橋校舍圖書館。筆者一九九八至二OO 一年講學愛知大學期間及其前後近十年間,瀏覽這批文獻並作初步研究三,獲得兩層認知:一者,近代日本所作中國調查的巨細無遺、切入底裏,應引起國人警醒;二者,這批文獻提供的系統材料,是研考清末、民國社會的文獻淵藪,理當加以利用,其展示的實證主義調查研究方法,也可供參酌借鑒。令人欣慰的是,國家圖書館深謀遠慮,將該館有關東亞同文書院中國調查的巨量藏本整編條貫,影印出版,這確乎是有益當下、惠澤來世的恢弘舉措。
東亞同文書院的調查資料,包括旅行日誌和調查報告兩部分,目前主要收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日本愛知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愛大』),其中國圖所藏爲昭和二年(一九二七)第二十四期生至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第四十期生的部分,愛大所藏爲大正五年(一九一六)第十三期生至昭和十年(一九三五)第三十二期生的部分,兩者略有交叉。
這些調查資料分手稿單行本和謄抄合訂本,其中國圖所藏爲學生們提交的手稿原件或複寫本,每個調查班提交一份或數份調查日誌和報告,總計約两千本,字跡工整,頁面清晰,有編輯、加工的痕跡,特別是在手稿上添加了卷次信息,修改了標題。愛大所藏係根據上述修改重新抄寫的謄抄本,每年合訂爲數册,大部分卷次將日誌、報告合併在一起,也有相當一部分祇有報告而未收日誌,字跡潦草,較難辨認。國圖另收藏有昭和二年(一九二七),至昭和四年(一九二九)的謄抄合訂本,經與愛大所藏部分進行比對,兩者完全一致,由此可見謄抄的時候複寫不止一份。
本次出版,我們以國圖所藏部分爲底本進行整理。如前所述,國圖所藏不僅字跡清晰,容易辨認,且爲學生們提交的原件,未經刪減,避免了謄抄中產生的錯誤。最爲重要的是,全面抗戰爆發後的部分爲國圖所獨藏,此前未集中對外披露過,對研究東亞同文書院抗戰時期的活動至關重要。此次整理出版,日誌部分編排爲七十六册,報告部分編排爲一百二十四册,合計成書二百册,總目、索引單册另行。
關於本書,有以下幾點需要說明:
一、旅行日誌。學生們提交的旅行日誌,封面上一般寫『大旅行日誌』『調查旅行日誌』『某某班旅行日誌』等,名稱大同小異,因此本書在編排的時候不再著録日誌名,而僅標明調查者、卷次。若日誌中未標明調查者姓名,或姓名書寫潦草難以辨認,則參考其班次、卷次信息,對比報告中的著録、鉛印本年度日誌(鉛印本情況見馮天瑜先生撰寫的《解說》),詳加考訂;對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以後無卷次信息的部分,則標註調查的班次信息;無班次信息,用鉛印本年度日誌進行確定。此外,有個別旅行日誌,實際上也包含調查報告的內容,對這部分日誌我們在目録中用※加以標示。因部分日誌祇標註了姓名,無卷次、班次信息,我們在編排目録時採用姓名在上、卷次或班次在下的方式,以方便查找。國圖另收藏有二十餘本東亞同文書院教師的指導旅行日誌、研究旅行日誌,這部分日誌我們也一併收録,放在日誌部分的最後一册中。
二、調查報告。學生們提交的調查報告,封面或扉頁上一般會有具體的標題,而在正文第一頁或目録部分,又會有後來新添加或修改的標題,爲了與愛大所藏部分相對應,本書以新添加或修改的標題爲準;部分調查報告的標題指示不清,如一九四三年南通調查班提交的調查報告的標題爲『經濟』,內容實際上是南通經濟的調查,因此我們在標題前增加『南通』二字,並用『()』進行標示;個別調查報告僅署『大旅行調查報告』而無具體的標題,我們在編製目録時參考正文中的標題,或者序言中的『調查事項』等信息擬出;無上述參考信息的部分,則由編者根據其內容自擬,並用『〔〕』進行標示。此外,有個別調查報告,實際上也包含調查日誌的内容,對這部分報告我們在目録中亦用※加以標示。國圖所藏一九二七至一九四三年的調查報告手稿有個別年度不完整,所缺部分,我們用國圖所藏的謄抄合訂本或愛大本進行了補充。國圖另藏有鉛印整理本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至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度調查報告,本書在排序時進行了參考。
三、手稿中的日文與當前的日文有諸多不同之處,本書在編製目録時悉依原文進行録人,並對文字的不同寫法進行了統一。爲方便讀者查閱,本書將報告的標題翻譯爲中文,以資對照。爲反映文獻原貌,本書在翻譯時對『大東亞戰爭』『日支事變』之類的稱謂亦用直譯的方式,未用引號進行標示,請讀者留意。戰時日本所稱的『中支』,一般翻譯爲『華中』(本書亦如此翻譯),實際上包括華中、華東地區,也需要特別指出。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東亞同文書院所進行的中國調查,受軍國主義思想以及日本侵略政策的影響,遠談不上客觀,這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的部分表現得較爲明顯(如『對日感情』調查等),因此需要讀者詳加辨本書的出版,承蒙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撰寫解說,並給予諸多建議和指導;愛知大學劉柏林教授亦慷慨爲本書作序,並多次代爲查找資料;國家圖書館郭傳芹博士對館藏的約两千本手稿進行了詳細梳理,爲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諸多幫助;本社徐波編輯、首都師範大學崔金柱博士對報告的目録進行了翻譯和審定,在此一併表達誠摯的感謝。國圖所藏東亞同文書院手稿卷帙浩繁、著録不全,雖經編者多方考訂,本書在編排和著録上可能仍存在諸多不準確甚至錯誤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