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00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 全10册
价 格:¥ 29.80
30天售出:136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启动以后,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在广泛征求海内外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新修清史采用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新的综合体体裁体例,图录作为一个创新的部分将纳入新修的大清史。为此,我们在海内外广泛地搜集纪实性绘画、老照片以及各种有历史价值的器物、文书档案的图片,拣选其中一部分编辑而成《图录丛刊》出版。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书目: 盛京风物: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代历史图片集
我国史学研究自古便有“图”“书”并称的说法,但由于书写载体及印刷技术所限,自汉以前的史书至二十四史,均未收图入史。此次清史纂修,将图录作为新修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我国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新修清史的一大创新。 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日前召开的“《图录丛刊》首批出版图书座谈会”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向记者介绍了首批图书出版情况。本次出版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共五本,即《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水道寻往——天津图书馆清代舆图选》、《券证遗珍——天津市档案馆藏清代商务文书图录》、《盛京风物——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代历史图片集》、《“满铁”旧影——旅顺博物馆藏“满铁”老照片》,主要遴选出版了天津图书馆、天津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旅顺博物馆等单位所珍藏的历史图片、老照片、绘画等资料。据介绍,将图录纳入新修的大清史是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在史书编纂体裁体例上的重大创新。为此,清史编委会特成立了图录组,力争陆续将相关的纪实性绘画、外销画、老照片,服饰、匾联等有历史价值的器物图片,以及文书契约档案、古籍善本、碑帖拓片、风俗舆图等图片,纳入《图录丛刊》之中。继首批图书出版之后,图录组计划将继续推出新的图录成果。 《烟雨楼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建筑图像》 目录: 概括说来,本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城墙和城门
001.沈犹龙
在中国,舆图的绘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明以前的地图保存下来的数量极少,其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和绘图手法更是远逊于清代。现存的古代彩绘地图绝大多数是清代绘制的,而在大量的清代地图中,最惹人注目是彩色的手绘地图,我们简称之为彩绘地图。
概述
清代的辽宁不仅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和关东近代教育的发源地,因而在建筑、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具有关东特色,有具有汉、满、蒙等民族的特色,反映出特定地区的风情,构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营口开埠,辽宁地区门户被打开。日俄战争中,日俄两国对辽东半岛的入侵掠夺,又使辽宁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本图集结合清代辽宁独特的地域特点,设关外三京、盛京建置、盛京三陵、战争遗迹、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六部分,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清代辽宁所辖地区的历史风貌。同时,根据馆藏清代图片收藏的特点,设礼仪习俗、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两部分,典型而集中地反映清代的习俗风尚及特定地区的历史风貌。为增强图片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对每幅图片均作简要性的考证说明,并附出处、年代、作者等基本要素。对每部分以地域、史实为经,以时间为纬,因此可以说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清代历史图志。 目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同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签订《天津条约》,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在天津开设洋行、创办邮政、培植买办、垄断天津港口和内河航运业务、倾销商品、倒卖鸦片、军火,掠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天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但与此同时,亦更加促使天津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天津进而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本书共收录了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自1861年至1911年共六百余幅图片,这些图片分别以商标、邮务、通行证及合约票据等不同类别形式,展示了这一时期,西方列强采用各种手段对天津的侵略和掠夺,清末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以及天津早期工商、邮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繁荣景象。本图片选集按所分类别依次为:商标、邮务、通行证、合约票据。现就各类图片形成之历史渊源及相关内容作粗浅表述。这些图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反映天津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印迹及人文、地域之特色,是较为珍贵的历史财富。 《“满铁”旧影:旅顺博物馆藏“满铁”老照片(图录丛刊)》简介: 旅顺博物馆始建于1917年,其前身是日本占领大连期间“关东都督府博物馆”。该馆除了拥有丰富且别具特色的藏品外,还收藏有两万多幅号称日本“国策会社”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所拍摄的历史照片。这些档案照片集中反映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05—1945)对中国东北的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诸方面的内容,是研究清朝末年日本侵华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本书从中筛选出反映“满铁”初创时期(1906—1911)在东北铁路沿线及附属地经营的部分照片,辑录成专集,以期为清史研究专家提供可资参考的形象资料。 《水道寻往——天津图书馆藏清代舆图选(图录丛刊)》简介: 清光绪末年,国门洞开,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有志之士纷纷倡建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当时担任直隶省提学使的卢靖先生向光绪皇帝奏请,倡建直隶省图书馆,获准建馆,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直隶省图书馆便是天津图书馆的前身。建馆伊始,满汉官吏纷纷捐献自己的藏书,由此奠定了本馆藏书基础。以后通过捐赠、拨交和采购等多条渠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馆藏图书总数达到了300余万册,以藏书宏富和影响,跻身全国十大图书馆之列。 目录: 前言
本书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参与“国家清史图像数据库”项目的一个成果。本书选取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州出版的《时 事画报》和《赏奇画报》中涉及广东的253张绘图,分“官场做派”、“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大众文化”、“新旧交汇”、 民间习俗”、“江湖沉滓”和“工商广告”8个部分,用以展现20世纪最初几年广东地区大致的社会风貌。 目录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