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0]
文学文化 [334]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07]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8]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3]
道教 [30]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7]
书法篆刻 [37]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16]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4]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0]
医学类 >>
中医 [422]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廖平全集 全16册 2015 舒大刚、杨世文主编
廖平全集
价      格:¥ 37.80
30天售出:132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5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廖平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廖平全集》作者全面搜集整理廖氏全部著作,计140余,凡百数十卷,施以新式标点,并加校勘及每书提要,再配以人名、书名索引,附录廖平传记、年谱、评论、目录、研究等各类资料。本套书由舒大刚、杨世文主编,杨世文、舒大刚、邱进之、郑伟、刘明琴校点。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目录: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目录: keE万圣书城
群经类 keE万圣书城
今古学考 keE万圣书城
古学考 keE万圣书城
经话(甲、乙》 keE万圣书城
知圣篇 keE万圣书城
知圣续篇 keE万圣书城
经学初程 keE万圣书城
群经凡例 keE万圣书城
群经大义 keE万圣书城
群经总义讲义 keE万圣书城
尊经书院日课题目 keE万圣书城
经学六变记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2》目录: keE万圣书城
尊孔篇 keE万圣书城
伦理约编 keE万圣书城
孔经哲学发微 keE万圣书城
皇帝大同学革弊兴利百目 keE万圣书城
世界哲理笺释 keE万圣书城
家学树坊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3》目录: keE万圣书城
周易类 keE万圣书城
易生行谱例言 keE万圣书城
四益易说 keE万圣书城
易经古本 keE万圣书城
易经经释 keE万圣书城
贞悔释例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4》目录: keE万圣书城
尚书类 keE万圣书城
书经大统凡例 keE万圣书城
尚书今文新义 keE万圣书城
书尚书弘道编 keE万圣书城
书中候弘道编 keE万圣书城
书经周礼皇帝疆域图表 keE万圣书城
经传九州岛通解 keE万圣书城
诗经类 keE万圣书城
四益诗说 keE万圣书城
诗经经释 keE万圣书城
……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5》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6》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7》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8》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9》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0》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1》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2》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3》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4》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5》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16》
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精彩文摘:keE万圣书城

《春秋》所包者广,以今六部况之,无不为其所包:吏部掌其爵禄,礼部掌其礼文,户部掌其分土居民、国人岁计兵部掌其征讨,刑部掌其刑罚,工部聿其工程。实则今学立三公,以九卿兼其事:大司徒礼官兼吏部,大司马兵官兼刑部,大司空户官兼工部。特《春秋》文案律例不全,唯《王制》与《传》文而已。其中琐细枝节不详,录者不胜录,亦以古今不同,仅发其凡,而一切小事,但就当代时制考之,不必冥索于古。凡欲得《春秋》细微,非熟读律例掌故不行。在郫与黄纬如兄刑席孙寿成之妻弟也。言刑名事,颇有启发,知切实处故在有实用也。 keE万圣书城
苟子云「法后王」,此治经之要法也。以《春秋》言之,则二百四十年事实,即当今二百册年之影子也;笔削褒贬,即当今补偏救弊之影子也。要将先王先师影子引之于今,是二是一,然后为法后王,然后为好经学。窃欲将天下化成一大洋纸,将《春秋》经意化成一图,以留影照像之法托照此图于纸上,今、古分明,毫厘俱在,其依稀之间,启入神悟不少。 keE万圣书城
小徐《说文·部序》即仿《序卦》马之,或颇讥其无理,不知此古例也。古书皆有序以说部次,不必有实理。即《逸周书》亦有序。按此说甚佳,礼官序总目见于《曲礼》,《荀子》有《序官篇》。除《易》、除《书》、《礼》次序尚易循求,惟《诗》次序无古说,最繁杂。以《国风》言,十五国次无说,一国中各诗先后无说。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四川井研人,晚清著名经学家,先为张之洞所赏识,拔于尊经书院,后以王闿运为师,攻读今文经。其以王制周官平分今古而著名,《今古学考》成,而获得俞樾等人的赞赏。后著《辟刘》《尊圣》两书,后为康有为所接受,撰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晚清政治改革张目。而张之洞则力斥其非,劝其改过。后廖平则平分今古,以王制为小统,而以周官为大统,被梁启超讽为改其旧说。其四变后,以天人二分为主,稀奇古怪之论迭出,不为外人所解。刘师培曾与其同掌书院,而不为其所动。章太炎撰其墓表,仅称其尊孔述经,而不言其怪论。考廖平群书,虽云博大,然其所见之书甚狭,以其地处西南,风气固陋使然。然其学封闭,而其言诙奇,则知廖平以经学为根,而言四海,则其不免井底之见,以其说经,自不免怪论横出,而无忌惮。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近代经学大家廖平著述首次汇为全集出版,丛书名为《廖平全集》。
keE万圣书城

廖平著作曾影响康有为梁启超,其思想曾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日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集》共16册,收录了近代经学大家廖平已刻、未刻各类著述以及散落各种杂志的单篇文章,为通观廖平的生平、治学、著述、思想等提供了最直接、完备的资料。keE万圣书城

    廖平(1852—1932年)生当晚清民初,著述宏富,遍涉群经,旁及诸子、医学、术数等领域。其著作曾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其思想曾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对近现代经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的思想学说历经“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大古小今”“人学天学”等多次转变,最后以“孔经哲学”包容天下一切学术。廖平去世后,蔡元培等人唁电称:“其能汇通百家,冠冕诸子,摧马郑之籓篱,窥周孔之堂奥,而独标新帜,扶坠起衰者,则唯近代经师廖季平氏一人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将其列为经学时代之殿军。keE万圣书城

    《廖平全集》将廖平之著作分归九类:(一)群经类,收录17种;(二)周易类,收录5种;(三)尚书类,收录6种;(四)诗经类,收录2种;(五)三礼类,收录11种;(六)春秋类,收录16种;(七)杂著类,收录14种;(八)医书类,收录26种,附6种;(九)术数类,收录4种。另有附录6种,系廖平年谱、传记、学术、评论等资料。《全集》共收廖平专著108种,集外单篇48种。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经学思想对思想史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孔子“微言大义”的真谛是托古改制;二是认为古文经学是刘歆等人伪造。这两点见解的政治意义大于学术价值。keE万圣书城

廖平(1852—1932),四川井研人,晚清著名经学家、蜀学代表人物。其著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只可惜大量文献或已亡佚、残缺,或未觅见,有的今天只可考其存目。舒大刚、杨世文两位主编不辞辛苦,精考廖平生平与事业、廖平学术及其变迁,寻得廖平各类学术著作超过173种,归为群经类、周易类、尚书类、诗经类、三礼类、春秋类、杂著类、医书类、术数类九大类,收录于《廖平全集》(全16册)中,于2015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keE万圣书城

  廖平思想影响康有为keE万圣书城

  1921年成都印行《六译馆丛书》,其中收有廖平著作108种。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曾在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北碚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地寻访廖平著作。当时在《六译馆丛书》之外,查找到《诗经经释》《易经经释》《大同学说》等著述。keE万圣书城

  鉴于廖平著作数量多、收藏分散、一些藏书机构坐地起价,两位主编和参与整理者搜集资料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艰难之至。全集的出版,终使研究者得以总览廖平学术全貌,成就一桩嘉惠学林的喜事。keE万圣书城

  廖平生当晚清、民国年间,他治学勤奋,思想多变,其理论对康有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廖平早年习宋学和八股文,后入尊经书院习汉学,注重字义考证和音训。1879年,治《公羊春秋》的今文经学家王闿运入川主讲尊经书院,廖平改从师王闿运治今文经学。与王闿运重《公羊》不同,廖平重《谷梁》,但《公羊》对廖平经学仍产生重要影响。廖平早期思想发生过两次转变:第一次否定宋学,接受乾嘉汉学;第二次否定乾嘉汉学,接受今文经学。经过这两次转变,他的思想进入“经学六变”时期。keE万圣书城

  一生学经六变keE万圣书城

  全集对廖平经学思想六变作了系统揭示。第一变:以《王制》《周礼》平分今、古,《今古学考》为此期代表著作。廖平认为,今文经由孔子所创,古文经由周公所作,《王制》、《周礼》可“同治中国”。从此今、古文之学遂得分明。以礼制之别区分今、古,堪称廖平对经学及经学史的一大贡献。keE万圣书城

  第二变:变平分今、古为尊今抑古,以《知圣篇》《辟刘篇》(后改名《古学考》刊行)为代表作。他提出“古文家渊源,则皆出许(慎)、郑(玄)以后之伪撰,所有古文家师说,则全出刘歆以后据《周礼》《左氏》之推衍。以尊今者作为《知圣篇》、辟古者作为《辟刘篇》”的观点。keE万圣书城

  第三变:泯灭今、古之畛域,定《周礼》为皇、帝之学,为大统,《王制》为王、伯之学,为小统。以《王制》治内,主中国;以《周礼》治全球,主世界,则“一小一大,一内一外,相反相成,各得其所”。此期代表作为《地球新义》《王制集说》《皇帝疆域图》等。keE万圣书城

  第四变:主题是“天学”与“人学”。认为孔学之中不仅有治中国、治世界的小统、大统之学,即“人学”,还有治天地神鬼和未来世界的“天学”。“六经”中《春秋》《礼》《书》为人学,《乐》《诗》《易》为天学。人学为人类社会立法,天学为宇宙立法。代表作是刊行于1914年的《孔经哲学发微》。keE万圣书城

  第五变:融“小大”于“天人”,即天人大小说。廖平的观点是:六经各有领域,“人学”三经讲六合以内事,《王制》《周礼》等为之传,而“各有皇、帝、王、伯四等”。“天学”三经“遨游六合以外”,《灵枢》《素问》《山海经》《列子》《庄子》《楚辞》、古赋为之传。把天学之神游、形游与人学之小统、大统加以贯通。这也是对第三变、第四变的细化。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第六变:以《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解《诗》《易》,发挥《诗》《易》的天学哲理;以《灵枢》《素问》中黄帝与其臣雷公等人相问答的内容,来阐释《春秋》的人学思想。
keE万圣书城

  借“托古改制”表达政治主题keE万圣书城

  考察廖平的著作,可知廖平经学思想对思想史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孔子“微言大义”的真谛是托古改制;二是认为古文经学是刘歆等人伪造。这两点见解的政治意义大于学术价值。keE万圣书城

  古文经学在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也是清王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一旦被廖平宣布为伪造,对打破旧传统,将人们的思想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廖平根据时代要求,强调托古改制、因时救弊,认为孔子对春秋时礼坏乐崩的局面深感不安,乃思垂教,笔削《春秋》,对《周礼》进行因革损益,以成《王制》,孔子其意在改制救弊。既然孔子可以对传统礼制进行改革,后世人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于是,廖平把春秋时改周礼之弊与其时的政治改革联系起来,使现实社会改革弊政、“改弦更张”的政治要求与孔子“改制救弊”的主张相符合。今天看来,廖平提出的孔子“托古改制”以及“改制救弊”的思想,只不过是借孔子这个历史权威表达现实的政治主题罢了。keE万圣书城

  正如全集所说,廖平的著作曾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的学术思想曾被转化为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廖平是中国近代影响巨大的经学大师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经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因而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尊敬。”《廖平全集》的出版,为人们通观廖平思想提供了直接数据和一手材料。得此之利,必将推动廖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keE万圣书城

“经世”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传统之一。从孔子“汲汲求用”、“为东周”、“作木铎”,到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可谓一以贯之。汉代以后,儒术独尊,“通经致用”,“以经术饰吏治”,“致君尧舜上”,“以天下为己任”,更是儒者的理想。儒学本质上是一种入世之学、治世之学。当然,从儒学发展的实际而言,既有“载之空言”的“理论型”儒者,也有“见诸行事”的“实践型”儒者,但更多的情况是二者兼具。无论“载之空言”还是“见诸行事”,其“经世”、“资治”的特点则是共同的。所谓“经世”,内涵非常丰富,其应有之义可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积极入世的价值取向,二是经邦治国的用世理想,三是追求正义的批判意识,四是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五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儒者有一于此,即可谓有“经世”情怀,近代四川经学家廖平即属其中之一。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1852 —1932),四川井研人。初名登廷,字旭陔,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廖平经学,以“六变”著称,学界已耳熟能详。事实上,廖氏经学多变,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时势变迁与时代风气。廖平生活的时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僻处内陆的四川与全国没有两样。从学术文化上看,巴蜀自文翁启化,蔚为大邦,魁儒硕学,历代继踵。但至清世,达于国史、置之儒林文苑者实在少之又少。体现清代经学成就的正、续二部《经解》之中,竟不收蜀人之作。虽然不能据此否认四川学者之贡献,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蜀学不振的状况。在张之洞创办尊经书院( 光绪元年,1875) 之前,蜀中流行的是制义、帖括,有人甚至“毕生不见《史》、《汉》”。故学术不兴,人才衰敝。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不过,这种状况在光绪年间开始发生改变。张之洞督学四川(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年,1874—1876),创办尊经书院,以“读书”相号召,刊行《书目答问》、《輶轩语》,提倡纪、阮两“文达”之学,以“绍先哲”、“起蜀学”、“成人材”勉励蜀士,“要其终也,归于有用”,因此数月之间,蜀中学术取向大变,“人人有斐然著述之思”。后来王闿运又以名士掌教尊经书院(光绪四年至十二年,1878—1886),治学重大义而略训诂,讲今文学,对蜀中学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受四川本地学术风气的影响,原来也喜读宋人书,醉心于制义、时文,目的当然在于科第。光绪二年张之洞慧眼识珠,将廖平调入尊经书院后,廖平始觉宋学空疏无实,故钻研小学,从事朴学考据,学术兴趣发生了第一次改变。他后来治学虽未向朴学考据的方向发展,但应当承认,尊经书院的学习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到庚辰( 光绪六年,1880) 以后,他又受王闿运影响,觉得训诂考据破碎支离,于是治学又转求“大义”。不过,廖平做学问喜新厌旧,不肯依傍,并没有按照张、王所指示的治学路径亦步亦趋。此后他的学术兴趣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廖氏经学独有的特色。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年时间里,廖平经学思想多变,真是使人应接不暇。他曾经说:“为学须善变,十年一大变,三年一小变,每变愈上,不可限量。( 略) 若三年不变,已属庸才,十年不变,则更为弃才矣。”廖平经学以多变著称,这无疑增加了研究其经学思想的复杂性。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寻求其变化的脉络。
keE万圣书城

尽管廖平经学不囿于今文学,但其治经方法显然是今文家的路数。因此,他特别重视对所谓“微言大义”的阐发,这是其经学的一个显著重要特征。keE万圣书城

西汉末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曾说:“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但何谓“微言”?何谓“大义”?刘歆并没有讲清楚,历代学者也含糊其辞。廖平认为,鲁学、齐学传经分为“微言”、“大义”二派,微言即“孔子制作之宗旨”,所谓素王制作诸说是也;大义即“群经之典章制度、伦常教化是也”。这就非常清楚明白地解释了什么是“微言”,什么是“大义”。在经学一变时期,廖平治经以礼制分今古,主要注重“大义”的探究。虽然这时也讲孔子制作、素王改制,但并非重点。到二变以后,他在揭示“大义”的同时,更注重对孔经“微言”的发挥。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把“素王”一义看成是群经统宗,六经纲领,由此可见他对“微言”的重视。“素王”语出《庄子·天道篇》。廖平认为“素王”即“空王”。《中庸》所谓“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故孔子不应当以匹夫的身份改变当时制度。廖平解释说,如果孔子实为天子,则应当见诸施行,而今只空存其说于六经,此即所谓“不敢作”之意。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不过是托辞。孔子为素王,知天命,为后世翻定六经,皆属微言;“六艺”本为孔子新义,只不过自托之于“述”。
keE万圣书城

孔子作六艺,托古改制,撰述微意,不能明说,因此微言只能秘密传心,不足为外人道。廖平强调经、史之别,反对“六经皆史”之说,以为经学与史学完全不同:史以断代为准,经乃百代之书。谈经必先阐发“微言”,即素王制作之义,若以史学的眼光读经,是不知圣人神化。故廖平强调“知圣”,反对“学圣”,认为圣人是不可学的。keE万圣书城

廖平力阐“微言”,弘道意识极为明显。他指出,自西汉以后,专讲大义,二千年来微言之说已成绝响。他认为,事实上微言一失,大义亦不能自存,专讲大义,不知“微言”,造成“六经道丧,圣道掩蔽”,延续至今,人们心目中的孔子,不是三家村之学究,就是卖驴之博士。故宋元以来流弊,人人自以为圣人,信心蔑古。这正是不传微言之害,可堪伤痛。keE万圣书城

面对当时“人才猥琐,受侮强邻”、“守旧者空疏支离,维新者废经非圣”的现实以及儒学危机,廖平主张必须保教,而保教必须尊孔、崇经。要达致此目的,就必须将孔子与普通著述家相区别,将六经与旧史相区别,尊孔子为全球圣人,六经为万世大法。廖平经学辨今古,别大小,分天人,屡变其说,层层转进,其最终归宿,即在于是。廖平对守旧、维新二派,皆有批评。大概在张之洞《劝学篇》出版之后,廖平与门人对西学是下过一番功夫进行研究的,并有不少著述问世。《井研县志艺文志》中著录了不少与西学相关的书籍,虽署名廖氏门人、子侄,实际上多出廖平之手或之意,反映了廖平的西学观。keE万圣书城

廖平对西学作了基本估价,主要结论有两条:第一,判断文明程度的标准在于伦理,而不在于物质;第二,中西之间的差异,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同。keE万圣书城

他非常佩服进化论,认为人类文明“先野后文,进化公理,人事所必经,天道不能易”。因此他不赞成所谓尧舜三代“黄金时代”之说,认为尧舜名词有三:“古史之尧舜,已往者也;法经之尧舜,未来者也;学说之尧舜,随更其所学而变异者也。”古史之尧舜文明草昧,程度极低,相当于非洲、澳洲(土著)。而__经由圣作,《尚书》典、谟中的尧舜,圣功神化,文明已达到极高水平,显然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孔子所规划的未来之尧舜。孔子未出生以前,实为一蛮野世界,所谓明堂、辟雍、郊社、坛坫、天神、地只诸典制并不存在。六经中所言,都是孔子新作,托古改制。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在廖平看来,孔经是拯救今日西方的良药,《中庸》说“施及蛮貊”,天生孔子,垂经立教,由春秋推百世,由中国及海外,独尊孔经,以拨全球之乱,推礼教于外人,所谓“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礼教固不囿于中国一隅。由此可见,廖平以孔经规划世界的意图极为明显。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民国初年(1914) 出版的《孔经哲学发微》,可以看成是廖平对自己经学思想的一个总结。其中说: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平毕生学说,专以尊经、尊孔为主,兼采泰西科学之理而沟通之。其论孔学大要,在经、史之分,语、文之别。古史不传,今所诵习六书文字之书,统出孔后,全属经说。”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这几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廖平的经学取向。尊经、尊孔,作孔经的守护者,为儒学辩护,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经学凡历六变,著书一百余种,究其核心,皆围绕此一主旨而展开。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晚清中外攻孔、疑经、废经之说甚嚣尘上,其中“章氏著书尤横肆”( 指章太炎)。廖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写成的《知圣续编》说:“方今中外大通,一处士横议之天下,东南学者,不知六艺广大,统综六合,惑于中外古今之故,倡言废经。中土误于歧途,无所依归,徘徊观望,不能自信。”因此必须要“开中土之智慧,收异域之尊亲”,推尊孔子,阐发微言。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民国元年壬子(1912),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必须从教育方针中剔除;公民道德的全部要旨就是“自由、平等、亲爱”;提倡“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为此,廖平写了《中小学不读经私议》一文,表达不同的意见。大意谓“古分大学、小学。小节小义,即《周礼》之六艺;大节大义,即六经。”他认为,读经之效已见于两汉,不可否认其作用。而且小学读经,易于成诵,故读经贵在初年。
keE万圣书城

廖平以《庄子》“孔子翻十二经”之说为六艺、六经:“形而下者谓之器,六艺是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六经是也。”关于中小学读经问题,在《孔经哲学发微》一书中有更明确的阐发。以学堂论,六艺为普通学,所有工械、技艺、农林、商贾各学,言语、文字、算学,都统归于六艺。必先通六艺,然后才具有国民资格;国民中无一不通六艺之人,即为教育普及。六经则专设于法政高等大学堂。大抵六艺为小礼小乐,所谓小道小业;大学为大礼大乐,所谓大道大业。大约修身齐家之事,中小学已有基础,大学则讲治国平天下之学。keE万圣书城

廖平在自己的经学著作中反复谈及“通经致用”。他认为前人所谓音训之学、义理之学、典考之学、经制之学,其实皆不足以经世。要讲致用,必须首先“发明《王制》、《周礼》皇王疆域小大之分,开拓心胸,使全球三万里早在《周礼》经营已久,民胞物与,化其种族之偏见,排外之思想”。当然,通经致用,并非食古不化,死守经典,亦步亦趋,不知变通,而是要“磨砺其心思,练习其阅历”。显然廖平并不主张将《王制》、《周礼》制度完全照搬。他的“开拓心胸”、“遗貌取神”的主张,较为通透。keE万圣书城

由此可以看出,廖平作为一个经学家、教育家,虽然一生并未从政,但他还是主张“通经”应当“致用”。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成书于民国初年的《尊孔篇》,解释“尊孔大旨”有四:一曰守中制( 即保存国粹),二曰从微言,三曰尊经,四曰救世。归根结底在于第四条“救世”:keE万圣书城

“近之学人,崇拜欧化,不一而足,攻经无圣之作,时有发表,动云中国无一人可师,无一书可读。中国文庙既主尊孔,鄙意非发明尊孔宗旨,则爱国之效不易收。尽删古史旧说之罅漏,而后能别营壁垒。孔子生知前知,足为天下万世师表。六经中《春秋》治中国,《尚书》治全球,血气尊亲,同入围范。新推尊孔子为天人神化,迥非言思拟议所可及。若以平庸求之,则个人礼德,乡党自好者类能之。即如伦理学史画界分疆,以教化始于孔子,故必尽攻圣废经之敌情,而后可以立国。独尊孔子,则文明不能不属吾国,爱国保种之念,自油然而生矣。”所谓“爱国保种”,正是廖平经学建构中所体现出来的经世情怀。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廖平一生跨越晚清民国,所面临的世变之亟,前所未有。因此其思想变化多端,新旧杂陈,极为复杂,其女幼平在《我的父亲廖季平》一文中回忆说:
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父亲虽然一生尊孔、读经,讲求孝弟,对三纲五常、尊卑老幼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但与当时一般士大夫比较起来,思想并不十分僵化,对新生事物还颇为敏感。'五四’运动后,他首先令家里的女孩子放足,比我大十岁的大侄女已是大足,这在井研是创举。”
keE万圣书城

虽然说他的学术思想以孔经为归,但晚年对新思想、新事物也能容忍甚至接受。廖氏经学,既是旧经学的终结,又未尝不是20世纪新儒学的先声。廖氏一生为孔经辩护,面对儒学的危机,希望通过自己的阐发,凸显儒学的价值,并努力使儒学与时代合拍。他所面对的问题,在当今依然存在。在“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全球化时代,如何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珍视固有的传统资源,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而廖平所提出的解决之道,虽然“徒托空言”,也未尝不值得我们研究反思。keE万圣书城

keE万圣书城
最近,四川大学古籍所专家整理的《廖平全集》十六册约700 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该成果将廖平传世著作几乎网罗殆尽,可谓集廖平文献之大成。不仅如此,还附录了廖氏年谱、传记,以及钱穆、冯友兰、闻一多、蒙文通等学者的评论资料。该书的出版,夯实了廖平研究的文献基础,我们期待廖平经学思想研究更上新的台阶。
keE万圣书城

而对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来说,创新求变固然可喜,坚守专业更为重要。国家对文化建设包括古籍整理出版的重要项目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规划指导与经费投入的力度,同时提供了资金与购买力的支持。上古社将继续贯彻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倾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选题,尤其是古籍整理出版重要项目的打造。keE万圣书城

这届订货会上古社更是集中展示了一批近期出版的重磅精品。有人开玩笑说2015年是古籍社的“大师全集年”——几部策划编校历时数年的巨著相继问世。先是在上半年推出《廖平全集》,这位晚清民初的经学大师,其思想曾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其著作更是曾经影响康梁的醒世之作,此次出版的十六册全集涵盖大师已刻、未刻的专著及散落于各种杂志的单篇文章共计150余种;年中有被称为“南宋以来象数易学之宗主和理学诗派之鼻祖”邵雍全集的出版;而随后更有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龙榆生全集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前辈史学四大家”的吕思勉全集的问世;年尾迎来了考古学和历史学两个学术领域期盼已久的古文字大家唐兰先生的全集,另外晚清著名外交家黎庶昌的全集内容多为首次规范整理。而明年是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古社《汤显祖集全编》作为2015年压轴之作,必将为六十年社庆“锦上添花”。如此多的典籍学术巨著集中出版,让上古社在多年耕耘后迎来了出版大年。keE万圣书城

大书之外,不乏亮点。最近三十多年来风靡全球、影响最大的一部教科书《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也是古籍社2015年的畅销书,它的内容随着国际上考古的新发现、新问题而不断更新,每一版都紧紧追随全球考古的最前沿;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最权威、最全面的一本书。keE万圣书城

《旅顺博物馆藏全本红楼梦》是根据旅顺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印制。全书230幅图展现了3000多人物形象及各类场景。孙温绘本在借鉴前人画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活动清洁和环境的全景式表现。本次出版进行了重新拍摄,色彩还原更加真实鲜艳,印刷精细,美不胜收。keE万圣书城

2015年涂色书风靡全球,而上古社推出的《异兽》是上海本土青年画家朱雪俊原创的中国风涂色书。它以《山海经》中描绘的异兽为绘制对象,包括九尾狐、蛊雕、飞鼠、应龙等在内的二十四种奇异鸟兽,并配以书法体的异兽名及《山海经》中的相关原文,画龙点睛,与图案形成呼应。既符合年轻人的时尚审美口味,对于《山海经》的爱好者来说也非常具有收藏价值。keE万圣书城

这次订货会上古社主办的活动也具有新意。为庆祝《吕思勉全集》典藏本众筹项目的圆满成功,古籍社请到了全集的主要整理者张耕华先生于展会期间在北京东城区图书馆进行讲座,古籍社的编辑、众筹项目负责人也将和现场读者交流,共同讲述全集编撰、出版、众筹背后的故事。keE万圣书城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被称为“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其著作被各大出版社多次翻印,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吕思勉全集》搜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吕先生的著作,此次整理,按照新式标点进行标点出版。包括《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主要著作。keE万圣书城

 《唐兰全集》中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为已发表的各种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1923-1979年,近五十多年来,唐兰先生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或报纸上面的文章,内容宽泛,涉及史学、文献学、文物学、文字学、音韵学,及书评等;第二部分是已经出版过的著作,包括《古文字学导论》、《殷虚文字记》、《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中国文字学》、《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甲骨文自然分类简编》等,此次出版,有影印的,也有重新排版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唐兰先生未曾发表过的论文、书信、诗歌,以及其他人的纪念性文字。唐兰先生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发表学术论著,至一九七九年初去世,一生创作了大约六百万字左右的论著。先生治学,志向高远,常作大的构想和写作计划,但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术兴趣又易作转移,因此留下许多未完成的作品,这些遗稿是先生学术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们了解唐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很有帮助,对后代学术研究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其学术成就影响了数代学者,他是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学者。keE万圣书城

《旅顺博物馆藏全本红楼梦》大型图文画册,根据旅顺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翻拍印制。全书共236页,230幅图,展现了3000多人物形象及各类场景。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在借鉴前人画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活动清洁和环境的全景式表现。keE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廖平全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廖平全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