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楼钥集 全6册/浙江文丛 2010 高清
价 格:¥ 19.80
30天售出:124 件
商品详情
注意:《楼钥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楼钥集》共6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楼钥撰,顾大朋点校。 楼钥,字,大防,号攻娩,宋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钥身居要职,『学问赅博,文章淹雅』,孝、光、宁宗三朝朝政大典多出其手,为海内所称誉,实当时政治、文学人望之所归。时人称其为兀老大臣,国之表仪,万姓所仰,天子是毗』。钥于学街上首尊朱子,开一代之学风。
楼钥文集有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一百二十卷,惜流传既久,多见散佚,其后见载于诸家书目者,或作百卷,或作八十五卷,亦有钞本作十卷者。迄清修《四库》,得两淮盐政采进一百二十卷袚本,四库馆臣复删『青词』数卷,厘为一百十二卷,是为四库全书本。后之武英殿聚珍本、丛书集成本俱由此出。
《楼钥集(全6册)》以四明楼氏家刻宋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及丛书集成本。三种校本同属四库本系统,惟版本间仍多差异,此次校点共得校勘记五千余条,足征版本源流。底本残阀处,据校本补足,诸本皆阙者,据底本目录补入篇名,以期尽量复原宋本原貌。另辑补遗、附录,附于卷末。
《楼钥集(全6册)》乃楼钥诗文集首次单行出版之点校本,亦为迄今止最为完备之整理本。
这次出版的《楼钥集》是目前为止楼钥诗文集最为完整的本子。本次整理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先生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以及丛书集成本。三种校本同属于四库本系统,但版本之间仍多差异,共得校勘记五千余条。底本残缺部分,据三种校本补足,诸本皆阙者,据底本目录补入篇名,以期尽量复原宋本原貌。另辑集外诗文为《补遗》、相关传记著录资料为《附录》,附于卷末。
楼钥集目录:
卷一
古詩
攻娩齋
謝湖山居士示和陶詩
送袁和叔尉江陰
登育王望海亭
林景思雪巢
题龍眠畫騎射拖毬戲
題羅春伯所藏脩楔序
題孟東野聽琴圖因次其韻
壽安撫伯父
送伯舅汪運幹
月夜汎舟姚江
送王正言守永嘉
遊龍瑞宫
三日不得過都泗堰
宿佛日山
求仲抑招遊山歸途遇雨
吴江舟中
讀范吏部三高祠堂記
俘都獨峰
靈壁道傍怪石
括蒼谿漲
石門洞
大龍湫
連雲亭望海中諸山
……
![]() 关于《楼钥集》作者楼钥:
楼钥才华横溢,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琴棋书画一概精通。
楼钥是颇有名气的书法家, 书法方正,有二王遗风,用笔随意,捺笔微掺隶意,其代表作品有《题徐铉篆书帖》,还有《梅天雨润帖》等传世。《书史会要》称楼钥“善大字,高宗时太学成奉敕书匾”,楼钥的大字书法多题于寺庙、山川,至今仍有不少留存。如南屏山净慈寺后莲花洞上刻的“少林”二字,径达三尺;黄龙洞西北半里许洞上刻的“天龙”二字;武冈法相岩壁上刻的,“碧玉簪”三字;宁波江北区庄桥镇姚江边上宝庆寺院额“宝庆”二字。楼钥善书法,对书法搜藏与品评也有极浓的兴趣与较强的能力,他见过前贤与同代许多书帖。对于具宝藏价值的书法名家名帖,楼钥甚至亲自或嘱子侄临摹,作为传家宝;对于具有学术讨论价值的文献数据,如欧阳修的《濮议》,及孟蜀王给周世宗的书帖等,则利用相关数据,用心加以考订,比较优劣,以说明其史料意义,彰显其学术价值。楼钥看过王厚之(王安石之弟的四世孙)搜藏的书帖凡十一种,对其所藏多样的《兰亭序》深为折服,说:“顺伯好石刻成癖,兰亭善本收至三四未已。余家无一名帖,心顾好之,把玩不忍去手,虽未若顺伯之膏肓,然疾在腠里矣,岂所谓不治将深者也。”
楼钥虽不能算是画家,但《攻愧集》中有关楼钥赏阅的前代或当代画作,超过80篇,他看过也搜藏了不少画作,对唐代韩干、宋代李公麟,深感兴趣,曾以家藏白居易大字本《长庆集》,与乡人周模交换李公麟所绘《二马图》。徐竞的画时人竞相搜藏,楼钥称赞“其画入神品,山水人物二俱冠绝”。楼钥与善画牛的僧人智融和善画枯木的王卿月交往颇深,他跑到大山深处去探访智融,致诗以相激,智融作《岁寒三友图》送给楼钥,楼钥又为得智融所画的《弥勒像》、《牛溪烟雨》及《归牛图》三幅画题诗,并收藏。楼钥对王卿月所画的枯木有很高的评价,并收藏了他的枯木画——《断崖小枯木》、《全幅枯木》、《横披山水》。汪逵博学多识,所藏书画名品甚多,楼钥评题汪逵搜藏的书画作品多达36件,汪逵所藏二种《兰亭序》、吴彩鸾《唐韵》、《乐毅论》,楼钥谓“平生愿见心便足”,并被他指为精品。楼钥具鉴赏画作能力,他对绘画的评论,较之美学鉴赏,更关注画作内容,看重画作的真伪与价值。
搜集、收藏、展现书画文物,是楼钥有志于精神文明生活所作的一方面努力,另一方面努力表现他的棋艺音乐上。
下棋是楼钥的一大爱好,一次得到一个织锦棋盘,楼钥高兴异常,爱不释手,欣然作《织锦棋盘诗》,有了织锦棋盘,又得寸进尺,希望有象牙犀角制成的黑白棋子相配,正体现了一种文人雅趣。“归来乡曲大家闲,同社何欣取友端……琴弈相寻诗间作,笑谈终日有余欢。”围绕着棋枰,环坐观弈,谈笑风生,充满了欢乐。棋下了一局又一局;琴弹完一曲又一曲。“棋社经年能几回,身闲深幸屡参陪。”楼钥“雅好琴弈,达其妙趣。得闲之后,方将携以白随,往来于锦照、东楼之间,极燕衍之适,以遂其初志,而病尼之矣”。他在《老来》一诗中这样写道:“老来何以度光阴,只有围棋与鼓琴。棋为心劳疏对局,琴因臂弱倦调音。曲肱时复同尼父,面壁何妨学少林。气习未除只自笑,又还弄笔动微吟。”
楼钥还酷爱音乐,尤其是《广陵散》。说“我从小喜欢弹琴,从卢子嘉承那里得到《广陵散》,鼓之不厌。此曲多泼攦之声,这是其他曲中所没有的。其中《二序》、《正声》、《乱声》有的以泼攦之声开始,但都以泼攦之声结尾……”楼钥对《广陵散》颇有研究,他的思想感情也深受《广陵散》感染,一身正气,所以能写出:“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这样慷慨的诗句。楼钥弹奏《广陵散》五十年,弹到激烈处,能达到潸然泪下的地步。这是他的一生至爱,从年青到年老,直至生命之终。楼钥称“余好弹广陵散,比见周待制《清真集•序石函中谱》,叹味不巳,念无从可得,文思许尚之中行云:‘家有此本。’后日武昌录寄。深叹雅尚,又以知然诺之不轻也。因作是诗以谢之。”楼钥另有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诗,如《醉翁操和东坡韵咏风琴》、《风琴》等,无一不见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楼钥性喜藏书,筑东楼于月湖畔(今宁波市桂芳桥巷与梅园巷之间)。他的藏书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长期访求”,凡精椠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有时候为了收藏一本书,不惜费尽周折。二是“勤于校雠”,他的家里“聚书逾万卷,皆手校雠,号善本”。楼钥所藏的书所以称善本,因为他凡书必校。三是藏书为读且肯授予别人。“客有愿传录者,辄欣然启帙以授人”,楼钥藏书楼前还有这样一副书斋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见观未见书。” 这副书斋联反应了他惜时如金,不愿招惹那些俗气的“频来客”聊天闲扯;但若有奇书异卷,必定要邀请同仁好友共赏,切磋学问,砥砺品德,陶冶性情。这种对待客人两种不同的态度,正体现出作者读书求友的一片苦心。楼钥所藏的书不仅丰厚而且齐全,根据《攻愧集》序跋中记述,仅收《宋代进士小录》的抄本,就藏有嘉佑年、治平二年、元丰八年、绍圣二年共四种;不仅藏有他人的作品,也包括自己的作品,《攻愧集》、《乐书正误》、《北行日录》、《范文正公午谱》、《玉牒会要》、《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续编》、《昌黎先生诗集》等书,都是楼钥的作品,书上钤有"四明楼钥"自文方印。黄伯思所撰《东观余论》收录《法帖刊误》及其审证金石、考核艺文之作两百余篇,《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精博胜《集古录》多矣”,此为楼钥所藏宋刊本,今存上海图书馆。
楼钥被誉为翰林之才、一代文宗,四明楼氏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至楼钥发展到了巅峰。楼钥重修锦昼堂。特别是所建藏书东楼,是一门书种又一个里程碑。
嘉定元年,楼钥在松岛(竹洲)旧宅故园基础上重修奎画、锦昼堂,请宁宗及太子书堂名,以恢复先祖荣光,同时建藏书楼,东楼藏书甚富,史称“东楼万卷架渠渠,知是楼三学士书。”在东楼前侧砌累奇石,仿效楼异所绘嵩山,将嵩岳图石碑立于屏下,名为“仰嵩”,以怀念祖辈创业起家。楼钥“往来于锦照、东楼之间,极燕衎之适,以遂其初志,而病尼之矣,归舟中观书不辍”。为敦宗睦族、张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楼钥再次提升家族的精神,作了《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宣扬楼家发展受铜佛像庇荫,“衰宗幸有此奇特,幸知福利非唐捐。”
嘉定之后,楼钥一家仍在家族中唱主角,整个楼氏家族继续稳步发展,楼氏家族从北宋楼郁算起,绵延至南宋未年,历时200年多年,宋灭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也不见有人列籍仕版。时局一变,楼氏即烟消云散,其原因何在?如果说南宋王朝是被蒙古大军铁蹄踩死的话,那么楼氏是被“不侍二主”的忠君观念撑死的。
与苏轼相比,楼钥的作品中名篇也许没有这么多,影响也许没有这么大,但楼钥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诗、词、散文、书法均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独创的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就此堪与苏轼一比。苏轼一生在是落魄不定和怀才不遇中度过的,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的人格魅力在楼钥身上一样拥有,楼钥告老还乡后,居住在月湖松岛,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其中整整七年与朝廷没有任何来往,拒绝跟韩侂胄执政的朝廷合作。他自号攻愧老人,自撰座右铭:“逆境进德,顺境误人!”显示他在逆境中独善其身的从容。楼钥闲居在乡,与乡居士大夫结成真率会、棋社、莲社组织,并积极参与兴办乡曲义庄、恢复乡饮酒礼等公益活动。其实无论处在什么时代,一个人如能做到不欺世,不盗名,不拜金,不媚俗,决不让人牵着鼻子走,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这样的人绝对算得上是精英分子,绝对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楼钥生于1137,苏轼生于1037,前后相距恰好一百年,不顾这是不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楼钥无疑是百年一遇的通才。
在徐扬杰先生看来,中国的家族制度曾经“经历了先后承继、闯过递相蝉联的四种不同形式:原始社会末期的父家长制家族、殷商时期的宗法式家族、魏晋至唐代的世家大族式家族、宋代以后的近代封建家庭”。诸如此类的论说,虽言人人殊,却也莫不认可:主要以血缘、婚姻为纽带而构成的家族,尽管其形式和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段有所差别,却既是传统社会等级构造的基础所在,也是国人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单位。由家而族,由族而乡党,由乡党而社会,家族既具血缘性,同时兼有地域性和时代依附性,因而唐燮军、孙旭红所著的《两宋四明楼氏的盛衰沉浮及其家族文化(基于楼钥集的考察)》对其存续期间运行轨迹的动态考察,定当有助于探析该家族所在的地方政经和区域文化之变动,进而由点及面地窥知某一历史时段的社会变迁及其历史动因。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楼钥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楼钥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