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陶行知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陶行知全集》PDF电子书共12卷13册(第10卷分上下2册),由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散见于1913年到1946年的国内外报刊。生前曾以各种形式出版各种专集,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陶行知全集(套装共12册)》编入迄今收集到的陶行知的全部文稿,有文章、诗歌、教材、书信、演讲、小说、谈话、章程、提案、文电、广告、备忘录等2530篇(其中教材13本、小说1部、备忘录55册)。附录共314篇(包括附在第九卷末的年表),一种为文末附,一种为卷末附录。
书名 陶行知全集(套装共12卷)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的人民教育家、的主义战士。他为中国教育改造、普及人民教育、争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散见于1913年到1946年的国内外报刊。生前曾以各种形式出版各种专集,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陶行知全集》经典语录 1、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 《学生的精神》《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72页 2、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好国民与愚民的大分别,也就是国民会替国家想,愚民不会替国家想。所以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国民与瞎民》《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27页 3、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 《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9页 4、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自勉并勉同志》 《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269页 5、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预备钢头碰铁钉》《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55页 6、我以为做事既修养,修养既做事。然而人何必有修养?修养又有什么好处?就普通所得,修可以丰富经验,养可以活泼精神,身体且亦因之健全,所以人人讲修养。 《对于教员和师范生的几点希望》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27页 7、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育才十字诀》《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14页 8、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 《实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5页 9、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10、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11、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59页 12、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314页 13、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4页 14、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 《学习外国文》《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34页 15、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的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52页 16、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我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把这几种精神合起来,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就称他为大丈夫的精神罢。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5页 18、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8页 19、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学做一个人》《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90页 《为民主斗争前仆后继》《陶行知全集》第9卷 第716页 21、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因循篇》《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页 22、因循之害,既足以自误,复足以误人,更足以误国。社会因循而民气不张,政府因循而国魂不振。 《因循篇》 《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页 《一张空前的广告》 《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215页 24、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对联》《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1174页 25、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我们做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 《假人》《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9页 26、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再祝黄次咸先生》《陶行知全集》第7卷 第1030页 27、什么是“大德”?“大德”是大众之德。大众之德有三:一是觉悟;二是联合;三是争取解放。 《新大学——大众的大学》《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47页 28、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29、在学问上忠于真理的,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 《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630页 30、我曾经读了一本书,叫做《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成大事业者,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为大事者,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从高远处去望他。“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看清了人民的隐痛之后,要时时刻刻纪念他,就是为他牺牲了一切,终不懊悔!“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说,从各处各地要寻个解决,只有我们百折不回的去找他,终有一天出人不意的遇着。 《本校产生时的催生娘娘》《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74~375页 31、信仰是真实的觉悟,也是生命力之泉源。 《敬告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501页 32、活的书只可以活用而不可以死读。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树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 《新旧时代之学生》《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152页 33、知识不是从玄想中跳出来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财富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也必得在大自然里去探获。 《中华民族的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 《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628页 34、《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4页 35、知识有真有伪的。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 《“伪知识”阶级》《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41~142页 36、深望诸生能思想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盖明知识之本源,然后乃能取之无尽;明知识之归宿,然后乃能用之无穷。故本校智育以养成思想及应用能力为标准。 《智育大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74页 37、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 《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8页 38、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我认为:这是改进中学教育和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关键。 《师生共生活》《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96页 39、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一个例外。 《师生共生活》《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97页 4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43页 41、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 《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9页 42、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 《育才二周岁之前夜》《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91页 43、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69页 44、一首前进的歌要一位前进的音乐家做个谱,他的谱就恰到好处。一个前进的谱要一位文学家填一首词,他一填就填到天衣无缝。而且唱起来,大家都兴奋。这是因为制谱者、做歌者、唱者、听者,参加同一的大战斗,是必然唱出同一的大和声。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70页 45、学画要想学得好,必得有四种要素:一是自己的天才,民族特长在个人身上之表现;二是名师的指点;三是名画的临摹;四是自然之熏染。 《国画也要提倡》《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58页 46、体健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 《学问之要素》《陶行知全集》第8卷 第11页 47、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亦就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学问、道德应当有一个活泼稳固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康健。俗话说:“百病从口入”,同志们务必注意,办学校是要从厨房、饭厅办起的。 《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308页 48、我们的生活是为整个民族乃至新人类所有,我们要以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来代替医生,造成健康的堡垒,使得一点一滴的生活力与创造力都不致浪费。 《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49页 49、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 《每天四问》《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19页 50、创造健康之堡垒。我们的集体生活首重健康。创造健康之堡垒,目的在与疾病作战。善战者不战而退敌人之师,故一分预防胜于十个医生。 《育才二周岁之前夜》《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90页 51、以集体力量从事于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育才学校节略》《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4页 52、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 《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21页 62、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说来: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 第559页 64、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的。“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04~505页 《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593~594页 66、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真正的生活教育必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没有工具则精神不能发挥,生活无由表现。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合乎实际生活,只须看他有无生活工具;倘使有了,再进一步看他是否充分运用所有的生活工具。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16页 68、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仿我者死 创我者生》《陶行知全集》第11卷 第717页 75、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与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 发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 《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28~129页 79、这个国家,如果是现代的国家,如果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末他的教育,更不能不顺应着时代和世界的教育趋势,而随伴着竞进。 《新教育件论创刊缘起》《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66页 《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29页 92、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他的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那方才是好学生。 《新教育》《陶行知文集》第49页 93、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国民与愚民》《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27页 《整个的校长》《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60页 《因循篇》《陶行知全集》第1卷 第179~180页 《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全集》第3卷 第451页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陶行知全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陶行知全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