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41]
文学文化 [358]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8]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2]
诗词戏曲 [146]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5]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5]
人物日记 [37]
学术研究 [100]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2]
宗教类 >>
佛教 [210]
道教 [35]
周易风水 [36]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3]
书法篆刻 [43]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3]
金石考古 [227]
建筑装饰 [44]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59]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10]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马一浮全集 全10册 2013 高清
马一浮全集
价      格:¥ 23.80
30天售出:13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7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马一浮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马一浮全集》PDF电子书共10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出版。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套装全10册)(繁体横排)》按性质分为语录、文集、诗集、杂著、辑佚五大类,编为五册,并搜辑评论马一浮生平、著述与思想成就的论著编为“附録”一册,合为六册。其中第五册《辑佚》,收录有以往从未刊行的马一浮手抄汇辑《越纬》《马纪》《马氏艺略》《马氏遗文》《马家诗传》《马藏》《马氏稽灵渊》等遗文佚作十一卷以及佚文补遗一卷。PZl万圣书城

此次整理点校《马一浮全集》,在浙江古籍出版社与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虞万里、丁敬涵、马镜泉、楼达人等校点的《马一浮集》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版基础上重新编辑校点,在遗着分类、分卷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收集的马氏遗着较前集增加了约三十万字,并增补了五十余万字的附録。参校有台湾广文书局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版《马一浮先生遗稿初编》、同社一九九八年二月版《马一浮先生遗稿续编》、二〇〇二年二月版《马一浮先生遗稿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版刘梦溪主编、马镜泉编校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作者简介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书目: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1册 上 语录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1册 下 语录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2册 上 文集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2册 下 文集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3册 上 诗集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3册 下 诗集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4册 杂著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5册 日记·辑佚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6册 上 附录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 第6册 下 附录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书摘:PZl万圣书城

思想研究PZl万圣书城
《禮記》所謂“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與此可以互相參證。馬氏特别指出“心之專直爲志”,這就確定了“五至”的根源是人固有的可以與天地萬物相感通的“本心”。本心“其靜也專,其動也直”,①感物起興,發於言即爲詩。詩,精妙地傳達人們内心的感動,同時也興發人們誠摯的閫懷。這感動與興懷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它使人開闊其胸襟。這感動與闋懷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它使人開闊其胸襟,表達愛與同情,他也使人超脱PZl万圣书城
私念,爲其所當爲。於是“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是言行的自律,他彰顯意志自由,“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使人有一種卓然自立、和諧愷悌的悦樂。“樂者,樂也”②,所以“禮之所至,樂亦至焉”。馬氏説:“智大者悲深,愈豈弟愈惻坦”。這是對於“樂之所至,哀亦至焉”最爲確切的詮釋,其中所透露的智能,當是得之于深刻的人生體驗。生命之有限,世事之莫測,都使智大願宏的人油然興起惻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哀樂相PZl万圣书城
生”這一句,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惜悌之情固然使人心生惻怛,另一方面,悲以潤智,惻怛之情也可使人有更高層次的睿識,得有一種相容惻怛、愷悌的平易安和。“五至”標示著本心的展現歷程,因爲這都屬於内心微妙PZl万圣书城
的轉變,所以它表面上“不可得而見”,“不可得而聞”。不過孟子提醒我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③志以帥氣,則志之所至,氣亦至焉。於是志缘氣而呈現,
PZl万圣书城

氣因志而正大,志在氣中,氣即是志。就個體生命而言:“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①這是孟子所謂“踐形”的效應。就精神境界而言:“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②這就是孟子所謂“浩然之氣”的實情气所以出於本心的“五至”,“誠於中,形於外”實屬必然。只不過一般的視聽總是不能體察這“形於外”的底藴罷了。馬一浮先生認爲“五至”,“總顯一心之妙,約之則爲禮樂之原,散之則爲六藝之用”:《詩》之所至,《書》亦至焉;《書》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易》亦至焉;《易》之所至,《春秋》亦至焉。五至之相,亦即六義之所由興也。④PZl万圣书城

《禮記’孔子閒居》敘述“五至”,指涉及《詩》《禮》與《樂》。馬是以五至説六義之所由興,自有其獨特的觀點,他聲明:“五至始於志,故六藝莫先於《詩》。言《禮》《樂》而不及言《書》者;明原以知委,舉本以該跡。言《詩》而《書》在其中,言《禮》《樂》而《易》與《春秋》在其中也。”⑤其所以“言《詩》而《書》在其中”,因爲“詩以感爲體”,“《詩》教主仁”,由《詩》教興發仁心,感通古代人物,以同理心解讀其言行,自能形成仁者...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目录:PZl万圣书城

第一册•語録PZl万圣书城

泰和宜山會語 二卷PZl万圣书城
卷端題識PZl万圣书城
卷一 泰和會語PZl万圣书城
卷二 宜山會語PZl万圣书城
附録 擬浙江大學校歌PZl万圣书城
復性書院講録 六卷PZl万圣书城
爾雅臺答問 一卷PZl万圣书城
爾雅臺答問續編 六卷PZl万圣书城
講孝經大義序說 一卷PZl万圣书城
語錄類編 一卷PZl万圣书城
問學私記 一卷
PZl万圣书城

第二册•文集PZl万圣书城

序•跋•啟 三卷PZl万圣书城
記•傳•銘•贊 四卷PZl万圣书城
書 札 三卷PZl万圣书城
卷一 書札一 致親戚師友上PZl万圣书城
卷二 書札二 致親戚師友下PZl万圣书城
卷三 書札三 與學生晚輩
PZl万圣书城

第三册•詩集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詩前集 二卷PZl万圣书城
避寇集 一卷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詩編年集 一卷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詩輯佚 二卷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佚詩續輯 一卷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佚詩續輯補 二篇PZl万圣书城
芳杜詞賸 一卷PZl万圣书城
芳杜詞外 一卷PZl万圣书城
詞輯佚 一卷PZl万圣书城
散曲•聯對 一卷
PZl万圣书城

第四册•雜著PZl万圣书城

濠上雜著 三卷PZl万圣书城
初集 二卷PZl万圣书城
卷首PZl万圣书城
太極圖說科判PZl万圣书城
太極圖說贅言PZl万圣书城
童蒙箴 十六章並序PZl万圣书城
爾雅臺答問補編 二卷PZl万圣书城
卷一 示語 八篇PZl万圣书城
卷二 答書 五篇PZl万圣书城
二集 一卷PZl万圣书城
寒江雁影錄 十三篇PZl万圣书城
蠲戲齋雜著 一卷十三篇PZl万圣书城
爾雅臺答問之餘 一卷PZl万圣书城
試卷評語 一卷PZl万圣书城
附 批王準法書機語四則PZl万圣书城
自題影像 一卷十一篇PZl万圣书城
代筆公函 一卷三十四篇PZl万圣书城
雜篇 一卷五十五篇PZl万圣书城
譯著 一卷PZl万圣书城
正藝 What is Arts 俄國杜思退撰PZl万圣书城
英詩人謝客雜詩拾遺 From Shakespearean Sonnet
PZl万圣书城

第五册•輯佚PZl万圣书城

日記 三卷附一卷PZl万圣书城
卷一 一佛之北米居留記PZl万圣书城
卷二 香嚴閣日譜PZl万圣书城
卷三 療養日記PZl万圣书城
附錄:復性書院日記(王培德記錄)PZl万圣书城
越緯 三卷PZl万圣书城
馬紀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氏藝略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氏遺文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家詩傳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藏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家詞集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家樂府 一卷PZl万圣书城
馬氏稽靈淵 一卷PZl万圣书城
佚作補遺 一卷
PZl万圣书城

第六册•附録PZl万圣书城

年譜傳記 六卷PZl万圣书城
卷一至三 馬一浮先生年譜簡編……………………………丁敬涵PZl万圣书城
卷四至五 馬一浮先生交往錄………………………………丁敬涵PZl万圣书城
卷六 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馬一浮先生小傳…………吳 光PZl万圣书城
生平憶述 二卷十七篇PZl万圣书城
思想研究 三卷二十六篇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先生是一代儒宗,贯通儒佛,学究天人。然而这世道冥晦,圣道隐而不彰,在现代的浮光幻影下,安静的儒者,想来也不是喧嚣中的焦点。对于马公的评论,往往愿意把他纳入现代学术的框子,认为他“缺乏创新”云云。实则马公如鹤鸣九皋,云中孤雁,非当代蛋头学者之畴,也不是钱锺书式的学人,他的为人更像是宋代的理学家和魏晋的隐逸诗人的结合体。
PZl万圣书城

于是,马先生的身后孤寂,也是可以想见的。已有的几本马先生的出版物,都校对得惨不忍睹。例如有一本书(《默然不说声如雷——马一浮新儒学论著辑要》),把所有的“间”字全部校对成“闲”字。几乎每页都有大大小小的标点错误,不忍卒读。后来江苏教育出版社(《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的各个版本,也都是错误多如牛毛,看了不禁摇头叹息——由此可见中国的国学热之虚热,也可见现代中国人的不认真。PZl万圣书城

而今浙江古籍出版社终于出了一个还比较不错的《马一浮全集》,虽然校点疏误,间或而有,但总体而言,已经比国内的其他版本好了太多。此书共分为十册,其中第一、二册是语录,即先生晚年讲课的讲义和回复学生、朋友的信札,开示的”示语“。第三、四册是文集,即先生所做古文辞。第五、六册为诗集,即先生之诗词作品。第七、八册为杂著及辑佚。第九、十册为附录,包括年谱、传记材料(即马一浮先生的生平好友对他的回忆)、思想研究(共26篇研究马先生思想的文章,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虽未必篇篇皆精,但选录尚属严格,否则此类文章将收不胜收了)。PZl万圣书城

此书的优点是篇幅很大,辑佚工作很好,比之以前的《马一浮集》,共增加了三十万字的马先生著作。用繁体横排,字体很大,便于阅读。对于那些有好古癖的人,横排似乎有点不庄敬,但在不佞则未必有如此的挑剔。虽然仍然有少量错误,但校对者总的来说,还是很用心。至少不会出现每页都点破句的情况了。PZl万圣书城

从个人的感受而言,马一浮先生的诗词为当代诗词之翘楚,古文辞亦法度谨严,文质兼美。《语录》中虽间有儒者常有的偏见,但大醇小疵,精光不掩。总体而言,其诗文语录,皆为醇厚有德之人的气象外显,观此,可知何为国学、何为大儒、何为熔粹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之圣贤。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全集》中改正了旧版《马一浮集》中的错误不下百处。尤其是有些书信,经编辑用马一浮书法集中原件核对后,纠正了不少原本的误释。整理者参考的本子之一即为《马一浮集》,所以,后出转精是必然的。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于近现代儒学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相当热门,其中对那些自构体系、融会西学的所谓“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诸如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已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广为人们所知。然而,有一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1]的马一浮,却鲜为人提及。究其原因,可能与马一浮从不标新,更不自构体系,而始终只是默默地潜心体究宋明理学,躬自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为人精神,匿居陋巷,不求闻达等有关。这在今日着眼于“新”的学人们看来,马一浮似乎偏于“仍旧贯”,对传统儒学没有多少新的发明,因而未予重视和研究。PZl万圣书城
其实,马一浮在二、三、四十年代是与梁漱溟、熊十力等人齐名的儒家学者。他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深刻研究和体验,是时人所公认的。众所周知,熊十力是极少称许别人的,但是他对马一浮却推许说:“马先生道高识远”(《十力语要》卷二《与贺昌群》)。贺麟则评论说:“马先生兼有中国正统儒者所应具备之诗教礼教理学三种学养,可谓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仅存的硕果。”又说:“他尤其能卓有识度,灼见大义,圆融会通,了无滞碍”(《当代中国哲学》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所以,研究和分析一下马一浮的思想路向,对于把握近现代儒学发展的全貌,也是极有意义的。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单名浮,一浮是他的字,号湛翁,别署蠲戏老人、蠲叟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2]死于1967年。他自幼饱读诗书,1898年,十六岁时,应县试,名列会稽县案首(第一名)。[3]青年时,他与同乡马君武、马叙伦游,风华正茂,“各自负以天下为任”,然而不久后,马一浮“即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引自马叙伦:《石屋余瀋》“马君武”篇)大约从1912年或1913年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一直在杭州,孑然一身,身居陋巷,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画家丰子恺在其随笔《陋巷》一文中,称马一浮为“今世的颜子(渊)”,在记述他1933年第三次去马一浮居处访问时的感受(第一次是在二十年前)说:“先生照旧孑然一身地隐居在那陋巷的老屋里,两眼照旧描着坚致有力的线而炯炯发光,谈笑声照旧愉快。”(引自《缘缘堂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这段充满感情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了马一浮二十年间乐道不疲的精神。PZl万圣书城
抗日战争爆发后,激发起了马一浮的一片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泰和宜山会语卷端题识》)的守则,在南下避难的旅途中,第一次应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邀,出山讲学,先后于江西的泰和与广西的宜山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关于开设这个讲座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泰和会语》,“引端”)他首先拈出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教大家立志,希望大家“竖起脊梁,猛著精采”,“养成刚大之资,乃可以济蹇难”(同上,“横渠四句教”)。可见,他是把对学生的抗战爱国教育,贯穿于这些讲座之中。1939年夏,他在四川嘉定乌尤寺创建了“复性书院”,担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这一时期发表的。PZl万圣书城
抗战胜利后,马一浮又回到了杭州的陋巷,重新隐居林下,唯主持智林图书馆,继续选刻古书。解放后,他担任过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但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不以俗务打搅,让他在杭州家中(花港蒋庄)安心著书立说,颐养天年。然而,在十年浩劫中,他也未能幸免。PZl万圣书城
马一浮学术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泰和宜山会语合刻》(二卷,附录一卷)、《复性书院讲录》(六卷)、《尔雅台答问》(一卷)、《尔雅台答问续编》(六卷)等[4]。马一浮同时又是一位第一流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已出版的诗集有《蠲戏斋诗前集》、《避寇集》附《芳杜词剩》、《蠲戏斋诗编年集》等,总称之为《蠲戏斋诗集》。近闻,浙江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将集资合作整理出版马一浮的全部著作,这将为研究马一浮学术思想、诗文书法,乃至近现代儒学的发展等,提供极大的方便。
PZl万圣书城
 PZl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马一浮全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马一浮全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