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6]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2]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1]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 全6册 2016高清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
价      格:¥ 24.80
30天售出:34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56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金圣叹全集(修订版)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PDF电子书全6册,由凤凰出版社2016年出版。8Ut万圣书城

《金圣叹全集》是陆林教授穷十余年之功辑校整理金圣叹作品的全集,校勘精,收录全,具有权威性,2008年初版后在学术界和读书界得到好评,全书计分诗词曲卷、白话小说卷、散文杂著卷三编六册,其中小题才子书是首次整理,书后附录年谱、资料等研究成果。由于作者患重病,生前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不幸于2016年3月病逝,故称此版为修订版。8Ut万圣书城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书目:8Ut万圣书城

金圣叹全集    诗词曲卷  上
金圣叹全集    诗词曲卷  下
金圣叹全集    白话小说卷  上
金圣叹全集    白话小说卷  下
金圣叹全集    散文杂著卷  上
金圣叹全集    散文杂著卷  下
8Ut万圣书城

 8Ut万圣书城

448.jpg8Ut万圣书城

 8Ut万圣书城

449.jpg8Ut万圣书城

 8Ut万圣书城

《金圣叹全集(修订版)》出版说明:8Ut万圣书城

十七世紀的中國,横跨明、清兩大王朝,是一個動亂叢生、新舊交替的時代,也是一個縱横睥睨、奇人輩出的時代。文學批評家金聖歎(一六〇八—一六六一•八.七),便生活在這一時期。其博學多識,廣涉經史子集和小説戧曲民歌,深究儒釋道三教,具有强烈的民本意識。其極富才華且頗具爭議,怪誕悖俗並饒有個性,一生因行止多義而留下不少需要破解的密碼。所批《水滸傅》、《西廂記》,「靈心妙舌,開後人無限眼界、無限文心」(馮鎮巒《讀聊齋雜説》),開啓了傳統俗文學走向近代的里程;對古文、唐詩的評點,時人「欽其神識,奉爲指南」(陳枚{增補天下才子必讀書》凡例),亦促進了文學經典的普及。因金聖歎而構成的歷史景觀和文化現象繁複而生動,已成爲人們解讀文學發展和歷史必然性的典型個案。
金聖歎,生于明萬曆三十六年(一六〇八),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號聖歎‘,别號唱經子,或稱唱經先生,又號大易學人、涅槃學人;室名沉吟樓,堂號唱經堂。蘇州府長洲縣人。 生而穎異,敏感早慧。七嵗讀杜甫詩《遠征》,感傷人生無常;十歲入鄉塾,習儒家經典而意 惽如;十一歲讀《妙法蓮華經》、《離騒》、《史記》、《水滸傳》、《西廂記》等,培養了廣泛的閲興趣。h五歲向文學名家王思任問學,悟作文之秘。少補諸生,後以歲試文怪誕而被黜 革•,旋以張人瑞名補吴縣庠生,故人稱其庠姓張。從弱冠之際開始,至少以下幾種活動可以 表徵金聖歎的人生軌迹。
8Ut万圣书城

扶乩降神的宗教活動8Ut万圣书城

金聖歎自幼篤信佛教,二十嵗時自稱乃天台宗祖師智顗弟子的 化身,以泐庵大師之名,帶數位助手,在吴中一帶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抉乩降神活動。先後 在蘇州名宦錢謙益、姚希孟、葉紹袁宅中做法顯靈,此擧在崇禎九年前後達到高潮。最爲著 名的一次,是崇禎八年六月在葉紹袁家,爲之招來亡女小鷥之魂。8Ut万圣书城

這段精彩的對話,不僅當場引得小鷥父親紹袁憐惜和感傷不已,亦打動了自錢謙益而下無數的古今文人。錢氐贊小鷥「矢口而答,皆六朝駢儷之語」(《列朝詩集小傳•葉小鷥》),指的就是這段文字;周亮工雖不以「泐師演説無明緣行,生老病死因緣」爲可信,對其「招瓊章至,瓊來賦詩」的具體對答却頗感興趣,認爲「此事甚荒唐,予不敢信•,特愛其句之縟麗,附存于此」。(《書影》卷六)殊不知,事既荒唐,縟麗之句的著作權便不屬于已逝三載的葉小鷥(字瓊章),也不屬于與之對話的「泐大師」,而是金聖歎預先構思好的降乩之作。他的這種富于藝術感染力的降神活動,「長篇大章,滔滔汩泸,縉紳先生及士人有道行者,無不惑于其説。……儒服道冠,傾動通國者年餘」(鄭敷教《鄭桐庵筆記》),一時間信者奉之爲神,恨者詈之爲魔。
評點「衆經」的文學活動。崇禎十三、四年間,隨着人生興趣的轉移,金聖歎開始了評點和研究r衆經」和其他各體作品的文學活動,首先完成的是《水滸傳》的評點。《天下才子必讀書》的初評工作,亦是在明末就已開始進行了。入清後,于順治四至六年撰著《童壽六書》、《聖人千案》、《南華字制》,順治十三年批點《西廂記》四年完成《小題才子書》,—七年分解唐律詩刊行,《天F才子必讀書》和《杜詩解》均在身後問世。
除/從_評點工作外,金聖飲賴以謀生的職業便是做热師。至少在其三十嵗左右時,即已開始r教學生涯。其弟子以及「從其游者」,今知者便有戴之備、沈永啓、顧參、史爾祉、韓藉琬、馮某等。與科舉和作文有着直接關係的《大題才子文》、《小題才子文》和《天下才子必讀書》,很可能就是2一職業的自然産物。但是,無論是評書還是授徒,似乎都没有給其生活帶來經濟生活的明顯改觀。崇禎十四年大旱,已需友人接濟;晚年從其妻子「貧窮因諱疾, 井臼且傷生」(《婦病》)的境況中,亦可見其家庭狀況的潦倒。
8Ut万圣书城

易代之際的政治活動8Ut万圣书城

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五月,隨着清兵鐵馬金戈的南下,曇花一現的南明弘光王朝迅即消亡。江南的陷落,打破了金聖歎在明末雖然清貧但仍不失安定的儒士生活。晚明時期一些過從甚密的家鄉友朋,或抗清失敗、慷慨就義,如戴之傑•,或以身殉節、自盡而死,如王希;或蹈險尋父、喪身戰亂,如葉奕荃。猶如周亮工《祭靖公弟文》在悼念其弟周亮節時所説:「滄桑後,弟素所交游,或鋒鏑死,或意外觸法網死,死之事不一,而得全者少矣。」(《賴古堂集》)除了死難者外,還有抵抗失利、回里隱居的吴晉錫,明爲廉吏、入清不仕的盛王赞。面對着生靈塗炭、田園荒蕪的劫後淒涼,在順治初年,他先後寫下大量的感傷兵燹戰亂、親友流離,表達抵觸新朝、同情反清的詩篇,僅現存者就有《外甥七日》、《訛傳境哥被虜》、《喜見境哥》、《兵戰》、《懷聖默法師》、《柳»、《聞聖壽寺遭驕兵所躪》、《元暉渡江》、《元暉來述得生事》、《上元詞》、《題徐松之詩二首》等(考慮到其詩歌是其女婿編選删存者,這類犯禁觸忌之作肯定已被處理掉許多)。如《上元詞》跋語云:
此非道人語。既滿目如此,生理逼侧,略開絝語,以樂情抱。昔陶潛自言時製文章自娛,頗示其志;身此詞,豈非先神廟末年耶?處士不幸,丁晉宋之間;身亦適遭變革,欲哭不敢。詩即何罪?不能寄他人,將獨與同志者一見也。
最後數語,何其痛心、何其抑鬱!再看其爲徐崧所撰的《題徐松之詩》,第一首後四句「近事多難説,傳聞或未詳。副車皆不中,三户又淪亡」,後兩句分别典出《史記》的《留侯世家》「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和《項羽本紀》「楚南公曰:『楚雖三户,亡秦必楚也。』」更是難以掩抑地流露出對于抗清失利的失望沮喪。
然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懷想故國的情緒在逐漸淡化。像那個時代中的大多數人一樣, 金聖歎慢慢適應了新的政權,至少在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給吴縣教諭夏鼎所寫的詩句中, 已經表現出履新去舊的希冀。該詩前二聯曰:「潦倒諸生久白頭,十年夢斷至公樓。杏花廊下重來坐,藥草龍中實見收。」(《贈夏廣文》)由于史料的缺乏,我們不知道「十年夢斷」是指自己入清後就放棄鄉試,還是指自己運氣不佳總是秋閛落榜;不過「藥草籠」一典的運用,已表達了願意爲新朝所用的隨順心態。正是存有這樣的情結,當友人邵點于順治十七年(一 六六〇)歸自京城,向他轉述當朝皇帝所云「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時文眼看他」的贊許時,頓時「感而淚下,因北向叩首」(《春感》小序)•,只可惜他没有聽到順治帝同時發出的「議論盡有遐思,未免太生穿鑿,想是才高而見僻者」(木陳态《奏對别記上》)的褒贬,否則是否會頭腦清醒一點•• 一個被認爲方法「穿鑿」、思想「見僻」者,怎麽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第五才子書》第六十二回,寫宣贊奉旨禮請關勝出馬,「關勝聽罷大喜」。聖歎批道:「何遽『大喜』?只四字寫盡英雄可憐!」其實,《春感》八首何嘗不寫盡一位長期被人以「魔」相視的邊緣才士之可憐呢?
8Ut万圣书城

震驚天下的哭廟活動8Ut万圣书城

或許正是因爲受到皇帝知音之評的影鄕I,-向遇「世法中事,則掉頭不顧」(徐增《送三耳生見唱經子序》,以下凡引此文者不再出注)的金聖歎,在新著《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問世不久的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二月,不幸捲入了招致殺身之禍的「哭廟案」中。二月初一,清世祖逝世的哀詔傳至蘇州,官府設幕,哭臨三日。當地諸生因吴縣知縣任維初徵索錢糧甚酷,且監守自盜,遂于四日借哭喪之機而群聚文廟百有餘人,隨後擁至府衙,向江寧巡撫、按察使等大員跪進揭帖。巡撫朱國治大驚,上疏朝廷,釀成欽案, 先後逮捕金聖歎等諸生十八人,審得「丁子偉、金聖歎、姚剛爲首嗚钟擊鼓,聚衆倡亂是實」(《辛丑紀聞》),並于七月十三立秋之日,十八人被斬首于江寧(今南京)。因事起于聚衆哭喪于文廟,史稱「哭廟案」。在這場「學生運動」中,金聖歎所起的帶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r諸生因集衆哭廟,其《捲堂文》爲金聖歎所作,且在其家開雕」(王朝《甲中朝事小紀》卷五),或云其「是變爲《哭廟文》」(王家禎《研堂見聞雜録》),總之不僅身參其事,而且親撰檄文,難怪最後將其緝拿歸案便「足以塞責」上峰呢(《辛丑紀聞》)!是年,他縯五十四嵗。從此,金聖歎因「哭廟案」而平添濃鬱的悲劇色彩,而「哭廟案」因金聖歎却成爲著名的清代寃案。此次事變的政治性質,不滿于貪官污吏的横徵暴斂而借機抒憤,應該没有拔高之嫌;至于是否具有反抗新朝政權的民族色彩,至少從金聖歎對「先帝」的態度上,似難以得到佐證。 8Ut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金圣叹全集(修订版)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金圣叹全集(修订版)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