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6]
文学文化 [337]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8]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4]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牟宗三文集 全22册 2016高清
牟宗三文集
价      格:¥ 37.80
30天售出:4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3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牟宗三文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牟宗三文集》PDF电子书全22册,由吉林出版集团2016年出版。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牟宗三先生曾被英国剑桥词典誉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是其重要著作,此三书以“新外王三书”著称,牟宗三另著有《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等,并译有康德的《道德哲学》等。本书集文十篇,编为十章,此书的中心问题有二:“一为政道与治道之问题,而主要论点则在政道如何转出;二为事功之问题,用古语言之,即为如何开出外王之问题。”在作者看来,“此两问题成为中国文化生命中之症结,相连而生,故亦相随而解”。本书与《历史哲学》一经一纬、不可分割,反复读之,必有所获。

《牟宗三文集》书目:

牟宗三文集    名家与荀子
牟宗三文集    历史哲学
牟宗三文集    政道与治道
牟宗三文集    现象与物自身
牟宗三文集    康德的道德哲学
牟宗三文集    佛性与殷若 上
牟宗三文集    佛性与殷若 下
牟宗三文集    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文集    道德的理想主义
牟宗三文集    才性与玄理
牟宗三文集    圆善论
牟宗三文集    人文讲习录
牟宗三文集    认识心之批判 上
牟宗三文集    认识心之批判 下
牟宗三文集    中国哲学十九讲
牟宗三文集    心体与性体 上
牟宗三文集    心休与性休 中
牟宗三文集    心休与性休 下
牟宗三文集    从陆象山到刘嶯山
牟宗三文集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 上
牟宗三文集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 下
牟宗三文集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874.jpg
 
 
876.jpg
 
 
877.jpg


878.jpg
 
 
 

《牟宗三文集》出版说明:
 
牟宗三先生( 1909—1995 ),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
  
牟宗三先生终生勤勉治学,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复兴和更新,为正在消逝的中国文化传承血脉之存亡续绝而奔走呼号。清季民初以来的人文复兴课题,使中国的知识界一直处于困扰和焦虑状态,主流对于目迷五色的现代物质文明的追慕,催促中国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图腾崇拜时代,传统的中国文化被看做过时和不时髦的而被“打扫",新儒家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延至当下,或者稍早些.中国突然发觉自己面对的是传统的破碎败坏和“洋泾浜”式的现代化”人文复兴走向了误区,诉诸和回归传统再次成为一个轮回的主话题。手是,中国知识界“发现" 了新儒家,也“发现"新儒家思考的价值。国内出版界也开始陆续出版牟宗三的作品,并一度形成了 "牟宗三热“。
  
有趣的是,国人的研究领域也如同时尚界,凡思想成为某种时髦的时候,也是它即将过时的时候。这造成了我们对大部分的有价值的思考略知皮毛而已。想牟宗三先生也难免此一规律,且因为种种原因.牟宗三作品的出版分散于多家出版社,当然也不完整。基于这些考量,吉林出版集团计划出版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牟宗三文集》。在此过程中,幸而获得台湾“学生书局"等出版界同人的支持,促使此一计划得以成行。
  
这套《牟宗三文集》我们遴选了牟宗三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的特质》《道德的理想主义》《中国哲学十九讲》《佛性与般若》《从陆象山到刘荔山》《名家与荀子》《历史哲学》《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现象与物自身》《人文讲习录》《政道与治道》《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共计十二种,其中《圆I善论》等五部作品为中国大陆首次III版。
  
出于对牟宗三先生作品的尊重,我们在稿件编辑过程中,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由于牟宗三先生的政治观点与我们有一定差异,所以我们并不赞成牟宗三先生在某些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判断方面的表述,尽管如此,凡属学术讨论范畴领域的内容,我们除作了个别修改外,尽量均予以保留,以不伤害作品完整性为第一原则。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采取拿来主义观点,借鉴吸收其有益的建设性的部分。

近二三十年来,两岸的人文学者在交流切磋的学术活动中,秉持存异求同的态度,逐渐取得多方面的共识,正可作为今后的”异地同心,分工合作”的基础。
  
我一直认为,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与讲论,最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的中国哲学,也最能畅发儒家义理的旨趣和时代使命。《牟宗三先生全集》已在他逝世八周年时,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共计三十二册,另有总序与详目合成的附册,以为导引和查考。由于全集各册不能零售,而多数读者又无力购买全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鉴于此,乃与台北“学生书局”接洽,辑印一套简体字的《牟宗三文集》,计汇集原由”学生书局"出版的牟宗三先生重要著作十三种。其中通论中国哲学的特质、内蕴与前景者,皆详确而精当;而探索中西哲学会通之道路者,尤其明通而条达。好学之士循而读之,必可日起有功,大有进益。
  
依笔者的体认,牟先生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可以从五方面加以说明。
  
(一)表述心性义理一使儒道佛三教的智能系统,焕然复明
于世
  如:《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戢山》,便是分别讲论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教、宋明理学的专著。经过深透的疏导解析,再上通于先秦儒道二家的原始典型,则中国哲学的系统骨干、义理纲脉及其思想演进发展之关节,便朗然而明白了。
 
(二)发挥外王新义一解答中国文化中的政道与事功的问题
  如:《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三本书,便可代表牟先生的新外王学。传统的仁政王道、民本民贵,何以未能开出民主政体?经典中的“开物成务”、"利用厚生”的教训,又何以出不来科学知识?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知识界的世纪困惑,从来没有人能提供通盘的解答。而牟先生则作了彻底的大反省,他提出的“三统并建”,即(1)民族文化生命立本的问题(道统的光大);(2 )建立民主体制的问题(政统的继续,开出政道);(3 )发展科学知识的问题(学统的开出,所谓良知自我之坎陷,即是对此而发):牟先生提供的是新外王实践的方向和途径而分门别类的具体工作.则是士人与公民都必须担负的共同责任。
  
(三)疏导中国哲学一畅通中国哲学史演进发展的关节
  如:《中国哲学十九讲》.书中所讲,不是一时的兴会,也不是偶发的议论,而是切关中国哲学之系统纲格与义理宗趣之综述。书中厘清的问题,对中国哲学之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性;牟先生能完成这样通盘兼顾的哲学大工程,不只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上的大事,从一个哲学家继往开来的意义上看,也是古今罕见的。而相关于“中国哲学史"的源流系别、开合发展,与重智一系之分疏等等之问题,在他书中也做了深广详审的探讨。(笔者新近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便主要是依循牟先生开显的纲脉而写成二)
  
(四)消纳西方哲学一译注三大批判,融摄康德哲学
  本文集虽未编入牟先生对康德三大批判的中译本,却采编了牟先生消化康德与融摄康德的专著,如《现象与物自身》、《圆善论》。牟先生对康德三大批判的译注工作,持续十年之久。他随时比对,随时查核,几乎每字每句皆细加考虑.一定要达于表意而且能站得住而后可。他译注康德书所表现的精诚审识,实已重现了晋唐高僧翻译佛经的风范,他不但译,还作注,有时一条注文便长达三千言。译注之外,他还另撰专著,来消化融摄康德.这样的学术精诚,也是古今中外鲜见其比的。

  (五)会通中西哲学-疏导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如:《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是一部通盘考虑中西哲学会通的书。如所周知,中国儒道佛三教都讲生命的学问,和西方知性文化中的知识之学有所不同二中西哲学对“感触界"(现象界)与"智思界”(本体界)之或重或轻,或消极或积极,正是中西哲学会通的关键所在。牟先生借取佛教"一心开二门"(真如门相当于康德之智思界,生灭门相当于康德之感触界),而指出中西哲学皆是开二门二但二门孰重孰轻,或是否已充分开出来,则彼此有所不同 顺此而涉及的中西哲学之种种问题,牟先生都已作了层层之比对和深入之疏解.
  
除了上述五点,而尤为可贵的是牟先生的学术生命,一直在运转,一直在深入,一直在开扩。一般学者的学问,在四十、五十岁以后.通常只有“量”的增加,很少再有“质"的升进。而牟先生的一生,可说年年在进步、时时开新机,他所开显的思想家的型范.是极为罕见的。
  

总之一句话,牟先生的著作,无论深度、广度、高度、纯度,都是第一等的:读者细心循读,必可有得.愿与天下有志者共勉之。 yTO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牟宗三文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牟宗三文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