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唐君毅全集 全39册 2016高清
价 格:¥ 49.80
30天售出:1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唐君毅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唐君毅全集》PDF电子书全39册,由九州出版社2016年出版。
《唐君毅全集》是由哲学家唐君毅著述,2016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集。该版本以1991年台湾学生书局版为基础重新编校,新增内容占半数以上,完整收录其毕生哲学研究成果。
全书分六编三十九卷,包含早期文稿、道德人生、人文精神、思想体系、书简日记及著作附编,系统展现其融通中西印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核心著作《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提出“立三极”“开三界”理论框架,阐述道德主体建构与文化精神重建路径。书信日记部分记录其学术探索历程,如创办新亚书院期间与商界人士的往来细节。该全集通过“善”“全”“真”编纂原则,保留了原版注解与题签原貌,为研究现代新儒家思想提供权威文献基础。
《唐君毅全集》书目:
第一卷
《早期文稿》
第二卷
《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一九四三)
第三卷
《人生之体验》(一九四四)》
第四卷
《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九四四)
《智慧与道德》
第五卷
《心物与人生》(一九五三)》
第六卷
《爱情之福音》(一九四五)】
《青年与学问》(一九五七)
第七卷
《人生之体验续编》(一九六一)
《病里乾坤》(一九八○)》
第八卷
《哲思辑录与人物纪念》
第九卷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九五三)
《中国文化与世界》(一九五八)
第十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九五五)
第十一卷
《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一九五七)
第十二卷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一九五八)
第十三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上)(一九七五)
第十四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下)(一九七五)
第十五卷
《东西文化与当今世界》
第十六卷
《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
《宗教精神与人文学术》
第十七卷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一九六六)
第十八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一九六八)
第十九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一九七三)》
第二十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二)(一九七三)》
第二十一卷《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三)(一九七三)
第二十二卷《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一九七五)
第二十三卷《哲学概论》(上)(一九六一)
第二十四卷《哲学概论》(下)(一九六一)》
第二十五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上)(一九七七)》
第二十六卷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一九七七)
第二十七卷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第二十八卷
《中西哲学与理想主义》
第二十九卷
《英文论著汇编》
第三十卷《致廷光书》
第三十一卷《书简》
第三十二卷《日记》(上)
第三十三卷《日记》(下)
第三十四卷
《年谱》
第三十五卷
《图传》
第三十六卷
《亲人著述》
第三十七卷
《纪念集》(上)
第三十八卷
《纪念集》(下)
第三十九卷
《著述年表》
《唐学研究文献索引》
《总目》
![]() ![]() ![]() 《唐君毅全集》出版说明:
唐君毅,学名毅伯,公元一九○九年一月十七日,农历戊申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水漕头老房子。自幼受父母影响,熟读老庄、唐诗,背诵《说文解字》。十一岁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附小读高小,十三岁入读重庆联合中学,先后在萧中仑、蒙文通等先生指导下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及宋明儒学。十五岁确立圣贤之志,体悟“心”道,并开始思考人性问题,撰写第一篇哲学论文。十七岁,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预科,受教于熊十力、汤用彤、张东荪、金岳霖、梁漱溟诸先生。一年半后转入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副修文学,受教于熊十力、汤用彤、方东美、李证刚、宗白华、何兆清诸先生。一九三二年从中央大学哲学系毕业。
大学毕业后,唐君毅先在成都敬业、蜀华、天府、成公等中学任教,并陆续发表中西哲学比较的论文。一九三三年,受友人许思园推荐,到中央大学哲学系任助教。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返回成都,在成公、天府、蜀华等中学任教。一九三九年受邀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做特约编辑。一九四○年返中央大学任讲师,第二年升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升任教授,被推为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一九四七年受邀为江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一九四九年到香港,与钱穆、张丕介、崔书琴、谢幼伟、程兆熊等创办亚洲文商夜学院,后改为新亚书院,任教务长兼哲学教育系主任。一九五七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首次出国作考察访问,历时半年,遍游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地,并起草著名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于一九五八年元旦,与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联名发表,宣告港台新儒家诞生。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受聘为哲学系讲座教授兼哲学系系务会主席,并被选为中大第一任文学院院长。一九七六年被确诊罹患肺癌,一九七八年二月二日病逝于香港,三月十三日灵柩落葬于台北观音山朝阳墓园。
除了教育事业,唐先生更多的精力是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创造上。三十岁左右建构起基于儒家信仰的哲学信念,此后即在儒家文化的传播、转化、创造上,穷尽自己的全部心血。唐先生是具有深切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自幼心灵敏感,经常会想一些同龄孩子不会去思考的“哲学问题”,并不断被生死逼问出超越的哲学智慧。唐先生一生以发扬、阐释中华文化为己任,竭力确证“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当是现代世界的中国人”的文化信念,同时又即哲学史以言哲学,创建了融贯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的庞大思想体系。唐先生生前即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一九八一年,唐夫人谢廷光女士召集门人,开始编辑唐先生著作全集。一九九一年《唐君毅全集》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分“人生体验”“文化理想”“哲学研究”“思想体系”“书简、日记”“年谱、纪念集”六编共三十卷。
本次新编,以台湾学生书局版《唐君毅全集》为基础,以“善”“全”“真”三原则为标准,对唐先生部分著作进行重新编辑、校对、增补和分类。“善”者,力求体例、体系更趋合理完善;“全”者,力求穷尽唐著全貌以利研读,力求展示唐学研究大观以便进一步研究;“真”者,校雠前编正误以求真,不事删节务尽本真。
基于此,《唐君毅全集》的新编出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新编。将台湾学生书局版本中收录于《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及《哲学论集》中的论文,以及少量收录于其他各卷的论文,重新按照主题分类和时间顺序编辑成册,分为:《早期文稿》《哲思辑录与人物纪念》《东西文化与当今世界》《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宗教精神与人文学术》《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中西哲学与理想主义》。
二、新增。在不同卷次,新增加了一些资料。其中包括:《书简》新增加了唐先生致徐复观、蒋年丰书信;《亲人著述》收入了唐夫人谢廷光的遗著;《纪念集》新增加了唐先生亲人撰写的回忆文章、纪念谢廷光女士的文章、纪念唐先生的挽联及新闻报道等内容。
三、新撰。由何仁富、汪丽华新撰了唐先生《年谱》,由何仁富新编了唐先生《图传》,由杨永明、李蕾新编了《唐学研究文献索引》。
四、新校。对唐先生的所有著作和文章,重新进行了校对,对于错漏地方进行补正。
五、新类。对唐先生的全部著述进行了重新分类。依据唐先生自己对其论著“立三极”性质的界定和著述分类,重新将《唐君毅全集》分为六编三十九种三十九卷:
第一编:早期文稿(思想萌芽之作)〔两种两卷〕
第一卷
《早期文稿》
第二卷
《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一九四三)
第二编:道德人生(立人极之作)〔九种六卷〕
第三卷
《人生之体验》(一九四四)》
第四卷
《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九四四)
《智慧与道德》
第五卷
《心物与人生》(一九五三)》
第六卷
《爱情之福音》(一九四五)】
《青年与学问》(一九五七)
第七卷
《人生之体验续编》(一九六一)
《病里乾坤》(一九八○)》
第八卷
《哲思辑录与人物纪念》
第三编:人文精神(立皇极之作)〔九种八卷〕
第九卷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九五三)
《中国文化与世界》(一九五八)
第十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九五五)
第十一卷
《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一九五七)
第十二卷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一九五八)
第十三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上)(一九七五)
第十四卷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下)(一九七五)
第十五卷
《东西文化与当今世界》
第十六卷
《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
《宗教精神与人文学术》
第四编:思想体系(立太极之作)〔九种十三卷〕
第十七卷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一九六六)
第十八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一九六八)
第十九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一九七三)》
第二十卷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二)(一九七三)》
第二十一卷《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三)(一九七三)
第二十二卷《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一九七五)
第二十三卷《哲学概论》(上)(一九六一)
第二十四卷《哲学概论》(下)(一九六一)》
第二十五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上)(一九七七)》
第二十六卷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下)(一九七七)
第二十七卷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第二十八卷
《中西哲学与理想主义》
第二十九卷
《英文论著汇编》
第五编:书简日记(生命实践之作)〔三种四卷〕
第三十卷《致廷光书》
第三十一卷《书简》
第三十二卷《日记》(上)
第三十三卷《日记》(下)
第六编:著作附编(生命印证之作)〔七种六卷〕
第三十四卷
《年谱》
第三十五卷
《图传》
第三十六卷
《亲人著述》
第三十七卷
《纪念集》(上)
第三十八卷
《纪念集》(下)
第三十九卷
《著述年表》
《唐学研究文献索引》
《总目》
至于台湾学生书局版《唐君毅全集》的内容以及原编者的注解说明,谢廷光女士亲书全集及各册书名等,新编简体本保留其原貌。
《唐君毅全集》的新编工作,得到了宜宾学院以及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九州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先后被立项为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特别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规划项目《巴蜀全书》的重大子项目,得到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现代新儒学及其文化影响”研究团队的资助。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唐君毅全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唐君毅全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