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陈宝箴集 上中下3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价 格:¥ 12.80
30天售出:128 件
商品详情
注意:《陈宝箴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陈宝箴集》是清代致力救亡图强、主持湖南戊戌新政的文人陈宝箴的文集,收录了公牍一至十部分。 陈宝箴(1831—1900)字右铭,晚号四觉老人,修水桃里竹塅村人。清咸丰元年辛亥科举人。同治初年,往安庆谒曾国藩,被称为“海内奇士”。同治七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此后历任浙江按察使、湖察使、直隶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任湖南巡抚。 《陈宝箴集(上)》由中华书局出版,内容包括:谢授湖南补用道摺、交卸浙江臬篆并沥陈愚悃摺、请速援越都摺、请将刘秉璋调广西片(大意)、谢补授湖北按察使摺、奏报接署湖北藩篆日期并谢恩摺(稿)、谢补授直隶藩司恩尊遵旨陛见摺、直抒管见以备采择摺(节录)、开用粮台关防并请拨饷项摺、奏报直隶藩司到任受篆日期并谢思摺等。
《陈宝箴集(下)》是清代致力救亡图强、主持湖南戊戌新政的文人陈宝箴的文集,收录电涵、书札、文录、诗钞、联语,附录有传记资料。
农历戊子年八月初三 火曜 晴(戊子年辛酉月乙巳日) 从耕读之家到文化世家: “门第常新,足兆三槐之瑞;人文蔚起,高拔五桂之芳”是旧时宗谱里常见的四六句。而在父老的口头叙事词汇中,相同意思的表述是“三代没打过赤脚”,祖上曾出过“十八把白纸扇”(即十八个读书人)。这是对书香的礼赞,对耕读的颂歌。科举时代,“耕读传家”对农家具有巨大吸引力。“耕”是生存之本,“读”是进身之阶,是乡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途径。著名古村落研究、保护专家陈志华教授对此深有体会:“看到古村落的义塾和书院,看到那巍然高耸的文昌阁和文峰塔,看到宗祠前为举人、进士树立的旗杆和村口的牌楼,看到住宅槅扇窗上精细的‘琴棋书画’或者‘渔樵耕读’的雕刻,你才能真正理解农村的‘耕读文化’,理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之梦在农村的重大意义”(见2001年1月10日《中国文物报》“访陈志华教授”)。在已逝去的年代里,耕读不仅仅是属于文化层面的田园牧歌。它是家族的头等大事,是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涵。他们晴耕雨读、春耕冬读,秀者抱经、朴者负耒。众多寒门细族在这种耕读的秩序下崛起于阡陌陇亩之中。陈宝箴家族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陈宝箴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陈宝箴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