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09]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8]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3]
道教 [31]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8]
书法篆刻 [38]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20]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4]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0]
医学类 >>
中医 [426]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 全3册 2015清晰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
价      格:¥ 12.80
30天售出:10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2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PDF电子书全3册,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对乾嘉学术,以前没有深入了解;近几年读到严复在甲午战争后写的几篇文章,对乾嘉学术产生不少误解和偏见。严复将包括乾嘉学术在内的传统学术文化一概斥为无实无用之学,宜束之高阁。严复是中国最早的科学主义者,将英国的实证主义介绍到中国;在政治上,主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但严复从乾嘉学术里面没有发现科学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根芽。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读完《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之后,我们发现,在严复身后,他的信徒胡适们却从乾嘉学术中发现了丰富的实证主义方法和科学主义思想内核,也开掘出自由民主思想的矿藏,与外来的西方现代思想合流而成五四精神,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和社会思想现代性转型的传统思想内驱力。本书引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说法,我们今日学术思想,有这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乾嘉学术与五四思潮合流的共同精神是什么,无疑是科学与民主,是反传统。虽然乾嘉学术里面没有明晰“科学”、“民主”这两个词,但经过章太炎、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开掘,越来越彰显出来。本书成功地勾勒出这个彰显的脉络,由旧学术的草蛇灰线到新思潮的绘声绘影,让我们能够分明、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潜伏的科学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但作者并不是止步于章、蔡、梁、胡的成果,而是对乾嘉学术矿藏做了进一步的开掘,对其学术精神和思想价值有了新的认定——以道论求解放的自由民主思想、人文实证主义科学精神和古典人文知识增长,从而实现了对前辈学者学术成果的超越和推进。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一)以道论理解解放——乾嘉学术的自由民主思想的根芽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认为,清代学术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复古为解放”。复古又分四个步骤,最终使人从孔、孟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之所以能着着见效,实则是科学的研究精神启之。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读完《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全书,我认为梁启超的这一洞见,实可作理解以乾嘉学术为代表的清代学术思想的一把钥匙,甚而可以藉此理解中国学术的演进历程。此点,在本书中可以找到自证:早在1910年,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表彰戴震揭露了宋学导致“以理杀人”;梁启超在五四运动后一年写作《清代学术概论》,高度揄扬戴震学术思想成就,1923年又写《戴东原哲学》;胡适写作《戴东原的哲学》也是在1923年,都体现了乾嘉学术与五四思潮的合流。而作为戴震四传弟子的章太炎,早在清末就“订孔”、“诋孔”,思想基因与乾嘉学术一脉相承,其《订孔》《原经》等文目的就在于说明孔子只是良史、史家宗主,将孔子从圣人的神坛上拉下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与此当有一定的关联,而不仅仅是西方影响的结果。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梁启超认为,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以“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以平等精神,作伦理学上一大革命,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思潮之本质绝相类,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胡适充分肯定戴震痛斥宋儒“以理杀人”这一观点的进步意义,还间接地揭示了戴震伦理学有追求自由的倾向。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对于梁启超、胡适学术思想的超越和推进,在于对戴震“道论”的探究和新解,从而更能理解乾嘉学术对于宋明理学的反动与解放。戴震“道论”是以复古求解放的形而上学思想基础。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胡适紧紧抓住戴震哲学中“道”的概念并详细解释:戴震所说的“道”字,含有两种意义:一是天道,一是人道。天道即是天行,人道即是人的行为。胡适认定,戴震的天道论是一种自然主义,是一种唯物论。这种唯物论的基础是气一元论,因而是一元的唯物论,与宋儒的理气二元论不相同。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接着胡适讲而有所超越,作者认为,戴震晚年作《孟子字义疏证》,分别从天道与人道两个方面,阐述了道的特征,专门列出了天道与人道的条目,既看到天道与人道之别,又阐述了人道与天道的内在关系,从理论上批评了宋儒将仁义礼等伦理法则客观化,将伦理法则与具体人伦日用行为两分,最终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导致蔑视具体感性生活的伦理学思想。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指出,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的“道论”思想,在综合了传统气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程朱理学天理思想体系的解构,以《易传》与《中庸》的“道论”思想为自己的理论前提,创立了“融合事实与价值”的新“道论”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是通过回归先秦儒家的复古方式,超越宋明理学的思想框架,实现哲学上的突破与创新。通过古老的经典权威来反对宋明以来所形成的遏制人的感性欲求的近世哲学——意识形态化的宋明理学的权威,从而在哲学形上学方面表现了“以复古求解放”的思想倾向。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序言: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20世纪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大体上有四种范式或日四种路径,梁启超、胡适开创以西方文艺复兴为参照系的范式,提出了明清学术、思想类似欧洲的文艺复兴的说法。侯外庐、萧萐父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明清哲学,提出了明清“早期启蒙说”。熊十力、冯友兰等现代新儒家,基本上将明清哲学看作是宋明理学的余绪,简称之为“余绪”说。当然,新儒家内部的具体说法有十分大的差异。钱穆、余英时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考察明清学术与宋明理学的内在关系,可以称之为“内在理路说”或“转出说”。不同学术范式或学术路径下的明清学术、思想呈现了不同的面貌,这一方面展示了明清学术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为后人理解明清学术的真相与全貌带来了困难。《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套装上中下册)》总结了上述四种范式或学术路径的研究成果的合理内容,吸收了现代国际汉学界部分重要的研究成果,灵活运用现代西方哲学学科之精神,对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学术与思想的性质、特征及其哲学方法论,以及与现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关联做了深入的考察,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乾嘉时代的哲学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以“人文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乾嘉时代广义的语言学研究与制度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为乾嘉时代提供了新的人文知识,从而对于当时知识界的思想变革提供了新的知识视野与思想视野。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学人,从哲学精神上继承了晚明以来的新的人文思想,但主要从学术方面推进了中国学术与思想的转向,因而是明清早期启蒙思想的继续与深化。乾嘉时代的学术与思想的转型既与当时的政治高压密切相关,也是中国传统学术向近现代转化的内在要求的体现。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变化,既受到西方传人的学术、思想的强烈刺激,也深受乾嘉学术的内在影响,这充分体现在宋恕、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王力等人的身上。而龚自珍是乾嘉学术、思想向近现代转化的关键人物之一。从学术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有自己的现代性根芽。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应当尊重并继承自己的现代性思想传统,同时大力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以建设含弘光大的现代中华文化。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目录: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第一编 20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历史反思YBL万圣书城

第一章 梁启超、胡适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梁启超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YBL万圣书城

二、梁启超对戴震哲学思想的分疏YBL万圣书城

三、清代学术是“研究方法的运动”,而不是“主义的运动”——梁启超对乾嘉学术本质的界定及其得失评价YBL万圣书城

四、梁启超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的特点及其内在局限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胡适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近世哲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对宋元明清哲学思想的整体认识YBL万圣书城

二、“近世哲学”视域下的戴震与清代学术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当代乾嘉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启迪意义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二章 钱穆、余英时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钱穆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钱穆对戴震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二、对钱穆研究方法的反思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余英时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内在理路”说及其辨证YBL万圣书城

二、“儒家智识主义”与戴震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YBL万圣书城

三、余英时对清代学术的整体看法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三章 侯外庐、萧萐父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侯外庐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及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总体评价YBL万圣书城

二、侯外庐的戴震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侯外庐对乾嘉汉学的总体认识与评价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萧萐父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历史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观YBL万圣书城

二、明清之际“早期启蒙学说”YBL万圣书城

三、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与评价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四章 现代新儒家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熊十力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熊十力对明清思想性质的判定YBL万圣书城

二、熊十力论王船山及晚明诸大家YBL万圣书城

三、熊十力论戴震与清代学术及其得失YBL万圣书城

四、熊十力明清学术史观斠评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唐君毅的明清思想研究及其特点YBL万圣书城

一、对清代学术文化精神的辩证考量YBL万圣书城

二、对王船山哲学思想深入、细致而独到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在具体哲学问题与哲学范畴史中考察明清思想的特色与局限YBL万圣书城

第三节 牟宗三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及其特点YBL万圣书城

一、对刘蕺山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二、对明清之际政治思想的分析YBL万圣书城

第四节 刘述先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及其特色YBL万圣书城

一、对黄宗羲心学的历史定位YBL万圣书城

二、对清代思想“新典范”转移的论定及其理论困难的批评YBL万圣书城

三、对明清之际思想研究的方法自觉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五章 1950年后台港其他学者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杜维运对乾嘉史学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总论乾嘉史学YBL万圣书城

二、推崇浙东学派YBL万圣书城

三、对乾嘉时期五位史学家的评价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高准《黄梨洲政治思想研究》及其他YBL万圣书城

一、总论YBL万圣书城

二、黄宗羲政治思想得失斠评YBL万圣书城

三、余论YBL万圣书城

第三节 曾昭旭、林安梧等人的明清学术思想YBL万圣书城

一、曾昭旭的王船山哲学研究YBL万圣书城

二、林安梧的王船山哲学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张永堂、刘君燦的方以智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四、张寿安的凌廷堪礼学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五、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一书的新视野YBL万圣书城

六、朱敬武《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一书的学术贡献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六章 日本、美国汉学界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日本汉学界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岛田虔次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二、沟口雄三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村濑裕也、山口久和对戴震、章学诚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美国汉学界的明清学术、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一、狄百瑞的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YBL万圣书城

二、倪德卫对章学诚、戴震及清代学术、思想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艾尔曼对清代学术、思想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七章 近百年来其他学者对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YBL万圣书城

一、戴震哲学思想的旨趣与方法论特色的分析YBL万圣书城

二、对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现代解读YBL万圣书城

三、对戴震哲学思想来源的探索YBL万圣书城

四、对戴震哲学思想历史贡献的评价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YBL万圣书城

一、戴震及其哲学思想性质之争YBL万圣书城

二、对戴震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YBL万圣书城

三、对戴震伦理学的新认识YBL万圣书城

四、从解释学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戴震哲学与乾嘉学术YBL万圣书城

五、其他相关传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第二编 戴震、皖派汉学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YBL万圣书城

第一章 乾嘉时代的“道论”思想及其哲学的形上学追求YBL万圣书城

第一节 戴震“道论”思想及其哲学的形上学YBL万圣书城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YBL万圣书城

二、戴震论“道”之名与义YBL万圣书城

三、戴震论天道与人道YBL万圣书城

第二节 章学诚“道论”思想的轮廓YBL万圣书城

一、章学诚“道论”的基本内容YBL万圣书城

二、“三人居室而成道”——章学诚的“人道”论YBL万圣书城

三、“道不离器”与即事言理YBL万圣书城

四、道非一家之私YBL万圣书城

第三节 其他重要学者、思想家的“道论”思想YBL万圣书城

一、钱大昕论道YBL万圣书城

二、凌廷堪论道YBL万圣书城

三、焦循论道YBL万圣书城

四、阮元论道YBL万圣书城

本章结语YBL万圣书城

第二章 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YBL万圣书城

第三编 乾嘉时代的史学研究与知识分类问题的探究YBL万圣书城

第四编 学派、问题意识及其相互关系与历史转折YBL万圣书城

第五编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近代诸人文学科之关系YBL万圣书城

第六编 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乾嘉学术及其历史定位YBL万圣书城

参考文献YBL万圣书城

后记YBL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