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6]
文学文化 [337]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8]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4]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全10册 2017高清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价      格:¥ 27.80
30天售出:5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PDF电子书全10册,由巴蜀书社2017年出版。
CZ9万圣书城
作为国内研究三苏的权威专家,曾枣庄既整理三苏著作,又对苏洵、苏辙、苏轼三父子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并对宋代文学作多视角研究。《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共10本书、380万字,包括《历代苏轼研究概论》《苏轼评传》《苏洵评传》《苏辙评传》《苏辙年谱》《三苏选集》《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苏洵苏辙论集》《苏轼论集》《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是曾枣庄从事三苏研究的论著集成。
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书目:
CZ9万圣书城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历代苏轼研究概论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选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轼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轼评传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询评传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洵苏撤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撤年谱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撤评传
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505.jpg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507.jpg
 
 
508.jpg
 
 
509.jpg
 
 
 
 
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CZ9万圣书城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出版说明:
CZ9万圣书城
我一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三苏,二是宋代。对三苏,既整理其著作文献,又对他们三父子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对宋代,主要是整理宋文,并对宋代文学做多视角的研究。可以说,宋代的三苏、三苏的宋代,耗费了我一生的精力,但值得!
CZ9万圣书城
我研究苏轼,始于20世纪“文革”期间。“文革”中的“批林批孔”运动,因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定为儒家、反动派、顽固派、典型的投机派。骂苏轼为儒家,我无所谓,即使当时正在祟法批儒,但在我心目中,儒家末必不如法家;骂苏轼为反动派,我也无所谓,这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时过境迁,立场一变,结论也会变;骂苏轼是顽固派,我仍无所谓,因为顽固也可说是立场坚定,是“不可夺者,峣然之节”(宋孝宗《苏轼特赠太师制》)》的另一种说法,是“从来不因自己的利益或舆论的潮流而改变方向”(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另一种说法。但骂苏轼是“投机派”而且“典型”,我就完全不能接受了,因为这是人品问题。投机者,迎合时势以谋取个人私利是也。在宋神宗、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以苏轼的才华,只要稍加附和,进用可必:但他却反对新法,并因此离开朝廷,被投进监狱,还几乎被杀头。在高太后、司马光当政时,以他们对他的器重,只要稍加附和,或稍加收敛,不太锋芒毕露,不难位至宰相。但他却反对尽废新法,并因此而奔波于朝廷和地方之间,“坐席未暖,召节已行,精力疲于往来,日月逝于道路”(苏轼《定州谢到任表》)。世间哪有这样不合时宜的“典型投机派”呢?为回答这些问题,我决心系统研究苏轼,出版了《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为苏轼“翻案”。
CZ9万圣书城
研究苏轼,自然避不开他的父亲苏徇、弟弟苏辙。但我感到,对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辙,学界的研究很薄弱,甚至连他们的别集都还未经整理校点。于是我与金成礼先生合作出版了《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与马德富先生合作点校了《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与舒大刚先生共同主编了《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并陆续出版了《苏询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苏辙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三苏选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与曾涛合注)、《苏辙评传》(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三苏传》(台湾学海出版社,1995年)、《三苏文艺思想》(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苏诗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苏文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苏词汇评》(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与曾涛合著),主编了《苏轼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等。
CZ9万圣书城
从苏轼到苏洵、苏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为我开展宋代文献的研究整理和对宋代文学做多视角研究创造了条件。我对三苏的研究虽然一生都未停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我学术工作的前半期。后半期,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宋代文献、宋代文学方面,耗时二十年之久与刘琳先生和川大古籍所的同仁共同完成了《全宋文》的编纂,还先后主编了《宋文纪事》(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中华书局,200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宋代文学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宋代辞赋全编》(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宋代传状碑志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宋代序跋全编》(齐鲁书社,2015年)等,出版了《论西昆体》(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3年)、《北宋文学家年谱》(曾枣庄、舒大刚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宋文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宋代文学编年史》(曾枣庄、吴洪泽著,凤凰出版社,2010年)、《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
CZ9万圣书城
回顾四十多年的研究道路,做的工作也不可谓不多,因此多少有些心得,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CZ9万圣书城
一是对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的研究是完全可以自学的。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其实是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即马列主义的,涉足中国古典文学完全是社会原因和个人兴趣所致。
CZ9万圣书城
二是研究工作一定要从资料工作做起,这样研究工作才会有根基,不致人云亦云,甚至胡说八道。
CZ9万圣书城
三是要多请教,多切磋。
在我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如陈逸夫先生、王朝闻先生、任继愈先生、邓广铭先生、程千帆先生、缪钺先生、王利器先生、杨明照先生、戴逸先生、孔凡礼先生等都给了我不少指导和启发。与同辈的学者,如许嘉璐先生、章培恒先生、刘乃昌先生、王水照先生、谢桃坊先生、刘尚荣先生等,亦常就学术问题开展争论与争鸣;与晚一辈的学者如舒大刚先生、吴洪泽先生、李凯先生、彭君华先生等,亦多有合作。只有这样做学问,才能有生气。
CZ9万圣书城
四是不要在学术热点乃至时政观点上跟风。学术界也像其他行业一样,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热点、重点,但不是你的研究领域,不是你的研究所长就不要去乱掺和,写凑热闹的文章。更不要生硬地将当前的时事政治套入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去,那就不是在继承文化遗产,而是在糟蹋文化遗产了。
CZ9万圣书城

最后,感谢巴蜀书社出版我这套“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十种,这十种基本汇集了我一生有关三苏的论著;感谢原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先生、四川省文史馆馆员谢桃坊先生为本书赐序;感谢巴蜀书社总编侯安国先生、李蓓女士及相关工作人员等为这套丛刊付出的心血:感谢陈小平先生及犬子曾涛对这套丛刊的精心校对;感谢所有关注我的三苏研究的朋友们!  CZ9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