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全3册 2015高清
价 格:¥ 9.80
30天售出:6 件
商品详情
注意:《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PDF电子书全3册,由中华书局2015年出版。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书作者两赴东瀛,入深山,访古寺,又辗转于海峡两岸,查清现存传本,清理前人成果,校檄文字,比勘辨订,考证原典,注释语辞,补旧说之疏误,出独立之见解,成《文镜秘府论汇校考》一书。其辑理考释之迹,遍及与《文镜秘府论》有关的文学、音韵学、日本昙学、汉诗学、歌学乃至考古学、民俗学等领域。作为校勘研究的繌结性成果,本书所用的传本更全,文本为可靠,注释更为准确详细,资料更为完僃丰富,是研究《文镜秘府论》及六朝至唐文学、语言学的必僃书籍。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书目: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上册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中册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下册
![]() ![]()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出版说明:
《文鏡秘府論》這部日本人编撰的中國詩文論著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産物,是空海文學修養和佛學造詣交融的結晶。它的編撰有一個過程,既有政教的色彩,又有佛學的宗旨,更有文學的目的。它有大體完整的結構,在結構方式上帶有日本人思維方式的特點。這部著作有其特有的價值,在千年流傳過程中,有着自己的傳本系統。對《文鏡秘府論》的整理研究,已有很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書旨在對這部著作作一比較全面的帶總結性的整理工作。
《文鏡秘府論》的編撰者空海(七七四——八三五),俗姓佐伯直,空海爲其受具足戒之法號,入唐時從惠果接受學法灌頂名爲遍照金剛,卒後日本天皇贈謚弘法大師。他曾随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繼承密教衣鉢,回日本後創日本佛教真言宗。不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還是在日本文化史上,空海都是一個重要人物。
空海編撰《文鏡秘府論》,不是偶然的。
他自小就受漢文化薰陶。日本寶鈑五年(七七四),空海出生於四國讚岐國多度郡屏風浦(今日本四國島香川縣善通寺市)。這是一個名門貴顯之家。父佐伯直田公,母阿刀氏。其舅阿刀大足,爲檀武天皇皇子伊豫親王學士,以孔儒文學而知名。空海十五歲入京,依其舅學《論語》、《孝經》、史傳、文章等①。十八歲,又入大學明經科,從直講味酒浄成學《毛詩》、《尚書》等,從岡田牛養博士學《左氏春秋》等。這時他已受到六朝詩文論的薰陶,十八歲時寫成《聾瞽指歸》②,其中就説「曹建之詩,未免齟齬•沈休之筆,猶多病累二又説「欲賦B#之白雪,纏八病之有制」,又説「夫體物緣情,先賢所論」③。由此我們知道,他讀過曹植、沈約的詩文作品,並有自己的評價,他了解永明聲病説,也熟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之論,這些多成爲後來編入《文鏡秘府論》的重要材料。
他專好佛經,並且年輕時就有相當高深的造詣。十二歲時即以奉佛爲事。據《御遺告》等,空海十五歲人京,即於石淵寺訪僧正勤操和尚,受虚空藏求聞持法。十八歲,作《輕瞽指歸》,後改寫定名爲《三教指歸》,解釋儒、佛、道三家不同的思想要旨,表達學佛的決心。二卜歲,在勤操僧正主持下,於和泉國植尾山寺(今日本和泉市旗尾山施福寺)剃度受沙彌戒。二十二歲,於奈良東大寺壇院受具足戒,法名空海。此後至入唐的敷年間,空海當是遍遊日本名山,訪師求法,鑽研佛典。《文鏡秘府論》的編撰思想中有佛學内涵,空海的佛學造詣不應該是與《文鏡秘府論》编撰無關的事情。
空海入唐,對《文鏡秘府論》的編撰來説,更是值得注意的事情。入唐須渡海,海上航行有數不盡的艱難,遇風暴而漂流數月,甚至遇難而死是常有之事。不少人因此借故躲避,而空海却是上書自請入唐。唐貞元二十年(八0四),他随第十七次遣唐使人唐,「忘身銜命,冒死人海二同樣經歷了「暴雨穿帆,戕風折舵」的海上險難④。七月六日從日本出發,第二天就遇上暴風雨,在海上漂泊三十四個晝夜,八月十日始漂至福州長溪縣赤岸鎮,又經數月旅途顛簸,於十二月始抵長安。空海入唐的主要目的當然在佛學。他住長安佛教文化中心西明寺,而歷訪名寺,尋道求法。次年五月上旬,空海訪青龍寺,首次進謁佛教真言宗第匕代宗主惠果高僧。六月、七月、八月三次接受惠果的灌頂。惠果授空海以遍照金剛的法名,傳法器予空海,空海由此成爲真言宗第八代宗主。惠果於唐永貞元年(八0五)十二月十五日人寂。次年一月,空海參加葬禮,並被公推爲惠果碑文的撰寫人。四月,他啓程抵越州,八月由明州出發登船,於十月二十日回到日本,帶回佛教經、律、藏等典籍和佛像、法具等。這時密教真言宗大師在中國已後繼無人,而空海回國後,却創立日本佛教真言宗。這一切,都是爲佛教。但是空海入唐也與文學有關。他攜回日本獻給天皇的東西中,有文學作品集和詩學著作,據《書劉希夷集獻納表》和《獻雜文表》,有《劉希夷集》四卷、王昌齢《詩格》一卷、《貞元英傑六言詩》三卷、《王昌齡集》一卷、《雜詩集》四卷、《朱書詩》一卷、《朱千乘詩》一卷、《王智章詩》-卷。《書劉希夷集獻納表》説.•「王昌齢《詩格》-卷,此是在唐之日,於作者邊偶得此書。古詩格等,雖有數家,近代才子,切愛此格。」⑤王昌齡《詩格》對作詩環境有叙述,所叙情景,多與江南風物相合,這説明此《詩格》可能是王昌齢爲江寧丞時所作。空海所説的「作者邊」,當就指江寧一帶。這正是空海自福州往長安必經之處!他後來回國,也要經過這一帶!他説「近代才子,切愛此格二可見他已知道此書的價值,所謂「偶得」,帶有意外得到而驚喜的意思。
他啓程回國途中,經越州,有《與越州節度使求内外經書啓r在他所求的書物中,就有「詩賦碑銘」⑥。説空海入唐曾有心尋訪文學類書,當非無據之臆測。他入唐和文人有過交往。他在長安是否見過白居易等詩人,尚無根據,但馬總、胡伯崇、朱千乘、朱少端、鄭壬、曇靖、鴻漸等人有詩贈予空海,則是事實。没有根據説空海這時已有編撰《文鏡秘府論》的明確意向,但説空海入唐也注意到中國文學,包括詩文論,客観上爲《文鏡秘府論》的编撰作了一定的資料準備,當是可以的。他繼承惠果衣鉢,成爲真言宗第八代宗主,可能也使《文鏡秘府論》的編撰宗旨更帶有密教真言宗色彩。
回到日本,空海的主要業績當然仍在佛教。冋國後不久,新即位的平城天皇封空海爲大法師。日本大同三年(八。八),天皇敕居植尾山寺。翌年,嵯峨天皇即位,空海入住平安京高雄山寺,開始傳播真言宗。弘仁七年(八一六),得天皇敕賜紀伊高野山,作爲傳播真言宗的基地。弘仁十年(八一九),着手建立高野山伽藍金剛峰寺。弘仁十四年(八二三),再得天皇敕賜京都東寺作爲又一傳教基地。天長元年(八二四)被敕封少僧都,天長四年更被敕封大僧都。這期間,他以護國保民爲號召,佈教作法。他撰寫《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等密教著作。他在語言文字、文學、書法、教育等方面也有傑出貢獻。他主持編成日本第一部漢字字典《篆隸萬象名義》。他繼吉備真備創造日本片假名之後,創造了平假名。他的詩文作品編成了《性靈集》。書法上他是一代大師。他創辦了日本歷史上第一所民間學校——綜藝種智院。空海圓寂後,日本天安元年(八五七)・天皇追贈大僧正,貞觀六年(八六四)贈印法大和尚,延喜二4- 一年(九二一)贈謚弘法大師。
《文鏡秘府論》,是空海在以傳佈佛教爲主的諸多文化業績中所作的又一貢獻。空海之所以想到編撰《文鏡秘府論》,除他自己自幼受漢文化薰陶,有很深的文學造詣之外•我以爲有兩個人物值得注意。一是嵯峨天里。空海和嵯峨天皇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政治上,在天皇與貴族代表藤原氏的明争暗鬥中•空海佈道弘法明確以「鎮護國家」爲號召,全力支持嵯峨天皇,而嵯峨天皇則以皇室之力幫助空海創立真言宗。文學藝術上♦嵯峨多才多藝,書法與空海並爲「二聖」,對文學也非常愛好。空海和嵯峨天皇有不同尋常的文學藝術上的交誼。前面我們列敷了空海入唐攜回的詩文集,那些詩文集,回國後未立即獻給當時在位的平城天皇,而是事隔五年之後,獻給嵯峨天皇。弘仁七年(八一六)作《敕賜屏風書了即獻表并詩》⑦,空海還談到了調聲、避病、格律問題。空海獻給嵯峨天皇的作品集,有的編入了〈〈文鏡秘府論》,如王昌龄《詩格》。空海獻表談到的調聲、避病、格律等問題,則成了《文鏡秘府論》的一個重要内容。可以想見,以空海和嵯峨天皇不同尋常的交誼,他們在一起當討論過文學問題、詩文作法問題。雖不一定直接談到過《文鏡秘府論》,但空海與嵯峨的文學交誼,對引發他的編撰動機却可能有過某種間接作用。
值得注意的還有空海的弟子。《文鏡秘府論》天卷序空海自述寫作緣起説.•「雖然,志篤禅默,不屑此事。爰有一多後生,扣閑寂於文囿,撞詞華乎詩圃。音響難默,披卷函杖,即閲諸家格式等.…:」他説,《文鏡秘府論》撰述的直接動機,在於「一多後生」熱心文筆,懇請大師撰述。「一多後生」何所指,各家理解不同。空海《三教指歸序》:「爰有一多親識,縛我以五常索.斷我以乖忠孝。」這裏所謂「一多親識」,指空海外舅阿刀大足。而所謂「一多後生二一説指一人及多人,一説指一個優秀的後輩,一説指一多法界説之後輩⑧。筆者認爲.•「一多後生」的「一多二可能用解《易》大衍義的用語,指變化成卦的少陰之數•指三十二⑨。「一多後生」的「一多」指「後生」的當時年龄爲三十二歲。「一多後生」當指空海年少的弟子•實慧的可能性較大⑩,可能還包括真濟等人。後生弟子的懇請,促成了《文鏡秘府論》的编撰。這就可以來看《文鏡秘府論》的作年。内藤湖南據《文筆眼心抄》序「于時弘仁十一年中夏之節也」一句,斷定《文鏡秘府論》作於弘仁十一年(八二O)之前⑪。加地哲定據《文鏡秘府論》每卷的署名「金剛峰寺禅念沙門遍照金剛撰」,進一步認爲《文鏡秘府論》作於弘仁十年(八一九)金剛峰寺建立以後⑫。但小西甚一認爲,弘仁十年、弘仁十一年之際,空海往返於京都、高野山之間,營築高野山極爲繁忙,不可能整理衆多的文獻撰寫《文鏡秘府論》。而自大同四年(八0九)八月至弘仁七年(八一六)之前的七年間,空海住神護寺,時間最充裕。《文鏡秘府論》的初稿應在這一時期寫成。至於「金剛峰寺禅念沙門遍照金剛撰」的署名,則當是弘仁十年五月以後次年夏之前最後修訂時的加筆⑬。
〈〈文鏡秘府論》的作年不會太早。《文鏡秘府論》作於弘仁十一年(八二O)之前,它的材料準備時間較早,並且先有初稿,爾後修訂,這些都没有問題。但是,把有關材料清理過來之後,我們會發現,它不太可能作於大同四年(八。九)稍後的幾年。如果從大同四年(八0九)算起,到弘仁十年(八一九),有十年之久,即使從稍後的幾年算起,距定稿也有七八年或五六年時間。一部幾萬字的著作,從初稿到定稿,不太可能相隔那麽長時間,除非寫完之後一直擱置起來。這是一。其次,空海居高雄山寺期間,特别是最初幾年,嵯峨天皇初即位,他要修行佛法鎮護國家,以取得嵯峨天皇的支持,謀求在各派宗教勢力的激烈競争中扎下根基。他開壇灌頂,廣收弟子。寺内管理混亂•風氣澆薄,這從《性靈集》卷九所載他的《高雄山寺擇任三綱之書》中可以窺見。他因此還要整頓寺風,管理寺務。高雄山神護寺是私寺,空海居寺初期尚不是定額寺,没有不交租税的寺田,經濟來源要靠其他途徑,一旦檀主因故不能及時接濟,寺内經濟包括食糧就要發生困難。從最澄和勝仁行者上書看,高雄山寺就曾缺少食糧⑭。這些事務似乎都要空海投人精力。因此説空海住高雄山寺時間最充裕,《文鏡秘府論》的初稿應在這一時期寫成,理由並不充分。另外,從「一多後生」的解釋來看,《文鏡秘府論》也不應當在這一時期寫成。
《文鏡秘府論》初稿的編撰時間,我以爲可能是在弘仁八年(八一七)以後。想到的一點,是「一多後生」熱心文筆,懇請大師撰述,應當在這年。前面我們分析過,「一多後生」的「一多」二字,可能指解《易》大衍義的「兩少一多二若然,則當指三十二這個數,指「後生」時年三十二歲。從年齡看,空海弟子中,實慧最接近。其他弟子,真濟生於延曆十九年(八00),真雅生於延曆二十年(八0一),智泉生於延曆八年(七八九),到弘仁十年(八一九),真濟纔二十歲,真雅纔十九歲,而智泉是三十一歲。泰範比空海僅小四歲,杲鄰比空海大七歲,這二人都不當稱爲「後生」。其他弟子不知生年。更重要的是,所有弟子中,我們祇知道實慧接觸過《文鏡秘府論》材料,被派向天皇獻書。「一多後生」更可能指實慧。如果這一分析不錯,「一多後生」懇請空海,就應該在弘仁八年(八一七),因爲實慧生於延曆五年(七八六),以《易》大衍義「兩少一多」的少陰之數算,三十二歲正好在弘仁八年(八一
想到的又一點,是前面分析過的空海和嵯峨天皇的文學交誼。弘仁二年(八一 一)和弘仁三年(八一二)的兩次獻書,雖涉及到有關的材料(如王昌龄《詩格》),但尚未見直接談到與《文鏡秘府論》有關的問題。但是到了弘仁七年(八一六),情況有了重要變化。這年八月十五日,他作《敕賜屏風書了即獻表并詩》⑮,獻《古今詩人秀句》二卷,説「詩是有調聲、避病之制」,説「詩人不解聲病,誰編詩什」。談的都是與《文鏡秘府論》直接相關的内容。元兢《古今詩人秀句序》後來被編入了《文鏡秘府論》南卷。「調聲」是天卷的一章,而「避病」是《文鏡秘府論》西卷的重要内容。這段話明白地告訴我們一個信息,空海關於《文鏡秘府論》的一些思想已經成熟,已經帶有某種朦朧的意向。這次向天皇獻書在弘仁七年(八一六),正是弘仁八年(八一七)的前一年!
想到的還有一點,是嵯峨天皇敕賜高野山,這是空海真言宗事業的一件大事。空海雖然一直志在傳道弘法,創立真言宗,但此前都是入住現成寺院。天皇敕賜高野山,空海纔得以第一次創立自己的弘道基地,建立自己的伽藍寺院。這是預示真言宗事業將更爲輝煌的新起點。《文鏡秘府論》的一個重要宗旨,是以編入其中的聲韻、詩病、格律、體勢、對屬等作爲陶冶真言的規矩準繩。因此,《文鏡秘府論》的編撰就和他的真言宗事業發展密切相關。在他營建高野山。建立第一個自己的伽藍寺院時,考慮真言宗理論體系的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在弟子們的懇請下,他編成《文鏡秘府論》,是順理成章的。《文鏡秘府論》的编撰就應該在敕賜高野山之後不久,而敕賜高野山就在弘仁七年(八一六)⑯。
可不可以做這樣的推測:弘仁七年七月敕賜高野山這件事,可能促使他認真考慮陶冶真言的規矩準繩問題。這年八月,他向嵯峨天皇獻《古今詩人秀句》等書,就已相當關注聲病詩律問題,有某種朦朧的意向。到弘仁八年(八一七),又有大弟子實慧即所謂「一多後生」的勧説,於是他開始了《文鏡秘府論》的编撰。
弘仁八年(八一七),空海派弟子實慧和泰範前往高野山建立寺院⑰。實慧將赴高野山,面對真言宗發展的新契機,臨行前,大師和弟子當要談一些事情。可能就在臨行前,師徒交談,實慧説出了自己的想法..懇請空海編這樣一部書。
至於具體什麽時候開始動筆,我想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實慧懇請之後空海馬上開始編撰,編撰時間在弘仁八年(八一七)實慧前往髙野山之後,次年即弘仁九年(八一八)空海自己初登高野山之前的一年間。這段時間空海仍在高雄山寺。另一種可能,就是作於弘仁十年(八一九)五月着手建立高野山伽藍金剛峰寺以後⑱。後一種可能並非不存在。自弘仁十年(八一九)五月到弘仁十一年(八二0),空海營築高野山確實很忙,但營築工作並非祇在這一年,自弘仁七年天皇敕賜高野山,就當已開始,而這之後也一直在進行。營築的具體繁雜事務,自有他的許多弟子和其他人去辦,他不必事無巨細,一一躬臨。空海不至於忙得無暇旁顧。事實上,就在這一年,他仍著述不斷,《秘密曼荼羅教付法傳》二卷可能寫於這期間,而《文筆眼心抄》一卷不容置疑,就是這一年完成的。在這之前,不管空海是否有意寫這麽一部書,客觀上,他已有充分的資料準備,一些基本思想已經形成。《文鏡秘府論》的篇幅雖有七八萬字,但也不是太多。這是編撰之著,大部分是稍事編改,抄録原文。從現存文字看,明顯有材料相重複矛盾之處•看得出編撰時比較匆忙的痕跡。基本思想已經形成,資料準備充分,在這種情況下,不是精雕細琢,不是獨立著述,而是將現成的原文不加改動或稍作綜合,編輯抄録,一年之内抽出一些時間,完成七八萬字的一部書,這樣的工作,對於空海這樣才思敏悟、學識深博的大師來説,當不是什麽很困難的事情。他可能在弘仁八年(八一七)至九年(八一八)的一年間寫成初稿,而弘仁十年(八一九)五月着手建立高野山伽蔚金剛峰寺以後又對《文鏡秘府論》初稿進行修訂,但也可能從初稿到修訂,甚至直到把它簡編成《文筆眼心抄》,都一氣呵成。無論從他的思路、心氣、才氣•還是從他處事果決的性格來説,這都更有可能。他没有必要把這樣一件對他來説不是太費精力的事拖上三四年,更不可能拖得太久。《文鏡秘府論》編成,就爲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史,爲中日文化交流史,留下了一部極有價值的珍貴著作。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