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6]
文学文化 [337]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8]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4]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广雅疏义校注 全2册 2015高清
广雅疏义校注
价      格:¥ 7.80
30天售出:5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广雅疏义校注》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广雅疏义校注》PDF电子书全2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
 
《广雅疏义校注(套装上下册)》是对清代小学家钱大昭的《广雅疏义》的整理精校,主要特点是:以静嘉堂本为底本,覆以爱古堂本,校以徐复本,所有引文均核对原书;采用繁体横排,词条以单列形式出现,词头字号加粗,以便翻检;加注现代标点,如多重引文之中,一二层分别加引号与单引号;基本不改动底本,异文、讹误等均出校语;等等。《广雅疏义校注》的出版弥补了《广雅疏义》没有精校本的缺憾,为全面研究钱学、乾嘉學派提供一个可资凭借的范本。
 
钱大昭(1744—1813),清朝学者。字晦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之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其兄,时有“两苏”之比。参加校录四库全书、学问渊博,于经、史皆有造诣。
 
 
《广雅疏义校注》书目:
 
广雅疏义校注  上册
广雅疏义校注  下册
 
 
704.jpg
 
705.jpg
 
 
《广雅疏义校注》出版说明:
 
《廣雅疏義》是清代小學家錢大昭對《廣雅》進行文字疏解的著作,約完成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前後。桂馥爲之作序,以爲與盧文殆《廣雅釋天以下注》和王念孫《廣雅疏證》並爲三家。盧書太簡,大部附于錢氏書内。故治《廣雅》大家,有清一代僅錢、王二人而已。
  
錢大昭,字晦之,清代江蘇嘉定人。生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卒于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以小學與乃兄錢大昕並稱。"大昭少於大昕者二十年,事兄如嚴師,得其指授,時有'兩蘇'之比。 "(《清史稿•儒林傳》)錢大昭壯歲遊歷京師,校録《四庫全書》,嘗謂"六經皆以明道,未有不通訓詁而能知道者。欲窮六經之旨,必自《爾雅》始” 。(《清史稿•儒林傳》)著《爾雅釋文補》、《廣雅疏義》、《說文統釋》、《邇言》等訓詁專書;又因訓詁通經史,著《兩漢書辨疑》、《三國志辨疑》、《後漢書補表》、《詩古訓》、《經說》、《補續漢書藝文志》、《後漢郡國令長考》等致據專書。
  
 《廣雅疏義》于錢氏著作之中分量最足,對于研究錢氏學術是較好素材。該書引用了錢大昕、錢繹、錢塘、段玉裁、王念孫、桂馥、盧文殆、阮元、王鳴盛、邵晉涵、日人山井鼎等名家觀點,故有助於反映錢學和乾嘉學派的治學特點。
 
 與王念孫《廣雅疏證》相比,《廣雅疏義》亦有獨到之處:
  一、錢書注釋全部詞條,包括解釋詞和被釋詞,很少有遺漏。王氏則進行選擇性解釋。
  一、錢氏以按語形式表達獨到的學術見解,多達數千條。
  一、錢氏與王氏所選義項並不全同。
  一、王書由于因聲求義法的廣泛運用而位居有清樸學之巔,而錢氏亦有因聲求義法的簡單運用,這一點不可忽視。如錢氏謂:"‘安'、'幹'聲相轉,以聲爲義也。" " ’膚'、'幕'聲相轉,故同義。" “'頓'與'聲'仝。《說文》:'聲,車堅也,口莖切。'聲義相近,即此矣。"錢氏引阮元:“臺之爲待,是解臺、榭之名,以音見義也。" “陽之訓嚮,猶陰之訓闇,以聲寄義也。""贈之爲稱,以音取義。"引郭注:"江東呼'極'爲'疼倦',聲之轉也。"引惠棟:"古訓音與義並舉。故云:
‘伏,服也。戲,化也。'"等等。蓋此時因聲求義已成爲學界普遍運用的方法,錢氏亦明此理。
   
《廣雅疏義》各傳世本仍爲手抄影印本,各版本情況如下:
  一、日本静嘉堂抄本。本爲浙江歸安陸存齋(心源)所藏,由其子陸樹藩售與日人。1940年日本《静嘉堂叢書》之二爲其影印本。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45、46冊所收爲其國内影印本。徐復主編《廣雅詁林》爲其手抄點校影印本。
  
一、愛古堂抄本。《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190冊,爲其影印本。愛古堂本正文、異文、錯訛與静嘉堂本一般相同,當來自同一底本,但愛古堂本可以用來糾正静嘉堂本某些錯誤。因以上各書均爲手抄影印,閱讀不便,客觀上影響到該書的傳播。故本次整理,以計算機全文排印,加以精校,力求使之成爲方便閱讀之書。
  本次整理形式:
  一、以静嘉堂本爲底本,覆以愛古堂本,校以徐復本。所有引文均核對原書。
  一、繁体横排。詞條以單條形式出現,詞頭字號加粗,以便翻檢。
  一、加注現代標點。多重引文之中,一二層分别加雙引號與單引號。
  一、異文、訛誤等,均出校語。
  一、錢氏未釋詞以他書補之。他書亦無者暫告闕如。
  一、增加拼音檢字表和筆畫檢字表。
  一、避諱字如"玄"作"元”、"原"、"懸”、"縣”、"玄","鉉”作"鉉”,"鮫"作"鮫","眩"作"眩","街"作"街","弦"作"弦","注"作"注","絃"作"絃","臆"作"胧","胤"作"嗣","弘"作"恒","堅"作"堅",“丘"作"丘”等,直接改爲正體字,不再出注。
  一、錢氏交代《廣雅》引用來源之處,如"《說文•人部》義”、"《序卦傳》義”、"《方言》文"、"《小爾雅》文"、"《雜卦傳》文”、"《邯風•北門》‘室人交徧謫我'傳義也”等,均表示《廣雅》該條目出處,不再出注。
  一、錢氏爲了節約篇幅把某些條目合在了一起,整理後分開處理,並補上缺失的字頭,不再出注。
  一、錢氏有字條與《廣雅》原文順序不一致者,由于數量較少,尊重原著起見,未加調整。
  一、錢氏書内存在繁簡字、異體字并用問題,多爲解義需要,如"僉打籀文'斂'”等,無需改動;其他如“篇一篇”、“爲一為”等無區别意義的字,以及稿件中的專有名詞,全部進行了統一,詳見書後凡例。
  

最後,本書的整理得到了張生漢、魏清源、楊永龍、楊亮、夏筱軒、張新俊、劉新春、魯一帆、段亞廣、崔曉飛、喬石豪、間克等師友的熱情指導,研究生趙苗苗編制了拼音索引,羅黎核對了標點,李華、張輕洋、陳鳳娟、陳柯言、劉揚等同學參與了部分工作,天一公司的董現倉先生、李延俠女士和十幾位編輯負責了統稿、筆畫索引和凡例編制工作,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jFS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广雅疏义校注》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广雅疏义校注》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