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18]
文学文化 [339]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5]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1]
诗词戏曲 [144]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4]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1]
宗教类 >>
佛教 [209]
道教 [34]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0]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3]
金石考古 [224]
建筑装饰 [44]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45]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 全45册 2017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
价      格:¥ 47.80
30天售出:2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7.14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 》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PDF电子书全45册,由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共45册)/近代稀见旧版文献再造丛书》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并有极高史料参考与利用价值的文学类重要期刊七种,分别是由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郁达夫、陈望道、胡愈之、洪深、傅东华、徐调孚十人组成的杂志编委会集体负责的《文学》,郑振铎、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靳以、巴金主编的《文季月刊》和《文丛》,郑振铎、李健吾主编的《文艺复兴》,叶公超、闻一多等主编的《学文》以及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详细书目:

01 文学 第一卷 第一至三号
02 文学 第一卷 第四至六号
03 文学 第二卷 第一、二号
04 文学 第二卷 第三、四号
05 文学 第二卷 第五、六号
06 文学 第三卷 第一号
07 文学 第三卷 第二至四号。
08 文学 第三卷 第五、六号
09 文学 第四卷 第一至三号
10 文学 第四卷 第四至六号
11 文学 第五卷 第一至三号
12 文学 第五卷 第四至六号
13 文学 第六卷 第一至三号
14 文学 第六卷 第四至六号
15 文学 第七卷 第一、二号
16 文学 第七卷 第三至六号
17 文学 第八卷 第一、二号
18 文学 第八卷 第三至六号
19 文学 第九卷 第一至四号
20 文学季刊 第一卷 第一期
21 文学季刊 第一卷 第二期
22 文学季刊 第一卷 第三期
23 文学季刊 第一卷 第四期 第二卷 第一期
24 文学季刊 第二卷 第二、三期
25 文学季刊 第二卷 第四期
26 文季月刊 第一卷 第一、二期
27 文季月刊 第一卷 第三至五期
28 文季月刊 第一卷 第六期 第二卷 第一期
29 文丛 第一卷 第一、二号
30 文丛 第一卷 第三至五号
31 文丛 第一卷 第六号 第二卷合订本
32 文艺复兴 第一卷 第一至四期
33 文艺复兴 第一卷 第五、六期 第二卷 第一、二期
34 文艺复兴 第二卷 第三至六期
35 文艺复兴 第三卷 第一至四期
36 文艺复兴 第三卷 第五、六期 第四卷 第一、二期
37 文艺复兴 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中、下)
38 学文 第一卷 第一至四期
39 文学杂志 第一卷 第一、二期
40 文学杂志 第一卷 第三、四期
41 文学杂志 第二卷 第一、二期
42 文学杂志 第二卷 第三、四期
43 文学杂志 第二卷 第五至七期
44 文学杂志 第二卷 第八至十三期 第三卷 第一期
45 文学杂志 第三卷 第三全六期


23.jpg


24.jpg

25.jpg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出版说明: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并有极高史料参考与利用价值的文学类重要期刊七种,分别是由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 郁达夫、陈望道、胡愈之、洪深、傅东华、徐调孚十人组成的杂志编委会集体负责的《文学》,郑振铎、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靳以、 巴金主编的《文季月刊》和《文丛》,郑振铎、李健吾主编的《文艺复兴》,叶公超、闻一多等主编的《学文》,以及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
    这些期刊虽存世时间长短不,但在民国时期的众多期刊中却是各领风骚,名重一时它们的主编者都是当时文坛泰斗级的名家大家,撰稿人、编稿人也多为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和学者,因此,刊载的作品大多粲然可观,名篇佳什俯拾皆是;尤其珍贵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不少经典作品,如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老舍的《我这一辈子》《黑白李》,巴金的《春》《火》钱住书的《围城》等,都是由它们首先刊载面世的一名主编、名作家、 名作品奠定了这些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刊地位,可以说它们既是中国现代文学苦难而又辉煌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文学发展史一手资料的重要典藏者。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遭逢乱世、创办于动荡岁月的刊物,读者现在已很难-睹其全貌了。南开大学出版社经多方搜求,集国家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几家图书馆之旧藏,终于把这七种刊物搜集齐全,并以影印形式裒辑成册,予以出版。这套旧版文学类期刊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又异常珍贵的-手资料;也为各图书馆和图书资料室充实文学类图书的馆藏,特别是弥补珍稀旧版文献馆藏阙如,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会"


                期刊提要

《文学》上海文学社编
  《文学》,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月刊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创刊于上海,第一卷编者署名「上海文学社『 由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 郁达夫、陈望道、 胡愈之' 洪深、傳东华、徐调孚十人组成的杂志编委会集体负责 为了应对政治压迫,从第二卷第三号起陆续出版了四种专号,即『翻译专号-「创作专号」「弱小民族文学专号』『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为杂志争取了稳定出版的条件,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日因日军攻陷上海而终刊,出版至第九卷第四号,共出版五十二期,《文学》月刊,表面上是「商业性」刊物,「实际上是左翼作家,进步作家驰聘的阵地一(茅盾《我走过的道路》▼许多著名作家长期担任该刊撰稿人,同时也大力扶植和培养新起的作家 现代文学史上不少著名的作品是在该刊首先揭载的,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郑振铎的《桂公塘》、许地山的《春桃》、郁达夫的《出奔》、老舍的《我这-辈子》、张天翼的《包氏父子》、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还有鲁迅的许多杂文和茅盾的一系列作家作品论。

《文学季刊》郑振铎、靳以主编

  《文学季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北方最有影响的大型文学专刊,一九三四年一月-日创刊于北平,由郑振铎、靳以主编,冰心、朱自清' 沈櫻、 吴啥' 李长之、林庚等为7编林人『并特邀卞之琳、 老舍、吴组湘等一百。八人为『撰稿人r在《发刊词》中编者提出了「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j的口号,并努力团结了许多知名作家学者,同时也扶掖了一批青年作家,如在诗歌创作上有何其芳、李广田等;在小说创作上有箫乾、芦焚等。此刊发表了不少优秀作品,如老舍的《黑白李》、吴组湘的《一千八百担》、冰心的《东儿姑娘》等小说,以及曹禺的《雷雨》等剧本。

   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发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此刊的一些『编辑人J和『撰稿人』先后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各种活动中,编者在第二卷第四期发表了《告别的话》,鼓励『每一个向上的青年』去从事更有益、 更实际的民族救亡工作,并宣布终刊。


《文季月刊》靳以、巴金主编

   《文季月刊》,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创刊于上海,新以、巴金主编,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一日出板第二卷第-期后终刊,共出版七期

   《文季月刊》的前身是由郑振锋、 靳以合编的《文学季刊》,该刊继承了《文学季刊》的办刊方针,可以看做《文学季刊》的延续,是一本专门刊登文学创作的刊物,先后发表了曹禺的剧本《日出》、鲁彦的长篇小说《野火》、巴金的长篇小说《春》及短篇小说沈从文的《贝贝》、箫红的《牛车上》、罗淑的《生人妻》等重要作品。该刊虽存在时间不长,但与《文学季刊》一样,为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文丛》靳以、巴金主编

   《文丛》,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日创刊于上海,第一卷为月刊,第二卷改为半月刊,靳以、巴金主编,一九三九年底出版第二卷第五、六期合刊后终刊,共出版十一期。该刊系一九三六年底巴金、 靳以主编的《文李月刊》遭查封后二人再次创办的刊物,办刊方针一仍《文学季刊》《文季月刊》之旧!|『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J《文丛》刊发了系列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如碧野、邵子南的小说,刘白羽、 钱君为的散文,邹荻帆、李若川的诗歌,传达出抗日救亡高潮的时代气息,故此刊亦为研究抗战文学的重要史料 同时这一时期几部有着重要影响的长篇作品也是首先在该刊掲栽问世的,如巴金的《火》、 曹禺的多幕剧《原野》等一

   本书所收《文丛》第二卷所据底本为巴金回到上海后,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协助下,重新排印出版的《文丛》合订本《文艺复兴》郑振铎、 李健吾主编

   《文艺复兴》月刊,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创刊于上海,郑振铎、李健吾主编,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出至第四卷第二号停刊,共出版二十期,一九四八年九月十日起另出版《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 中、下三册,同为十六开本。《文艺复兴》是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创办较早、 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型文艺刊物。该刊采取创作、评论、翻译并重的编辑方针,广泛团结国统区作家,发表了一大批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作品,如巴金的《第四病室》和《寒夜》、钱锺书的《围城》' 李广田的《引力》等中长篇小说,杨绛的《风絮》、李健吾的《青春》等多幕剧,以及王统照的长诗《白云洞》等6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三册,汇集了当时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成果,是继五四时期《小说月报》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杂志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号后,又-次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学文》叶公超' 闻一多等主编

   《学文》月刊,创办于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一至三期由叶公超主编,第四期改由闻一多、余上沅、吴世昌代行负责,当年八月即告终刊,仅仅出版一卷四期,然而它却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流派『京派」的重要刊物之.是「京派J得以形成的契机之一。在《学文》上发表作品的r京派」作家主要有沈从文、废名、林徽因、何其芳、卞之琳、李健吾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一份纯文学期刊,宣传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并实践其文学主张。就其影响而言,《学文》在众多『京派』的创作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学杂志》朱光潜主编
   《文学杂志》,一九三七年五月一日创刊,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出至第一卷第四期,时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停刊,抗战胜利后,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一日复刊,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出版至第三卷第六期终刊,前后出版了二十二期。

    《文学杂志》主要刊发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同时文论和书评也占相当篇幅,每期发稿十万字左右,文学作品占五分之三,文论、书评占五分之二"朱光潜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我对于本刊的希望》一文,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原则,主张一多探险、多尝试『「不希望某一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在这种办刊思想的指导下,该刊前后两个时期均保持了一种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匸该刊的撰稿人前期主要以『京派』作家为基干,如沈从文、废名、萧乾、卞之琳、 李健吾等,后期又增加了一些新起的青年作家如穆旦、汪曾祺等.值得-提的是,后-时期,该刊陆续发表了闻一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遗著;朱自清去世后,还编发了「朱自清先生纪念特辑」(第三卷第五期),为研究这两位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x56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 》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民国文学名刊汇编(影印本) 》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