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全6册 2013高清
价 格:¥ 19.80
30天售出:1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PDF电子书全6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一九六二年春,蘇聯漢學家李福清在蘇聯亞洲人民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發現了一部《紅樓夢》抄本,研究認為屬於早期抄本,李福清與列寧格勒分所的孟列夫合寫了《新發現的〈石頭記〉抄本》一文,發表在《亞洲人民》一九六四年第五期上,很快引起了海内外紅學專家的注意。因此本收藏於列寧格勒,故學者簡稱這個抄本作『列藏本』。如今,作為國家的蘇聯已經解體,列寧格勒亦恢復舊稱聖彼得堡,學界在提到這個抄本時,或仍稱『列藏本』,或改稱作『在蘇本』、『彼本』、『俄藏本』等等。綜觀歷史和現實,稱『俄藏本』似更妥帖。
此本在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由庫爾良采夫帶回俄國。庫氏係俄國派往清朝的第十一屆東正教使團中的大學生團員,一八三0年來華,一八三二年因病提前回國,此本即那時被帶回。起初,此本留存於俄國外交部圖書館,後移交蘇聯亞洲人民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即現在的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古籍文獻研究所。
一九六四年,李、孟介紹此抄本的尺寸為18.5X25.5釐米,其後的文章關於抄本用紙尺寸的描述都沿用了這一說法。我帶皮尺測量得該書尺寸為16.5 X 25.5釐米,版面尺寸為12.5 X 17釐米。該本現存一至七十九回(中缺第五、第六兩回,第七十九回包含其他抄本第八十回的内容),分裝五函,每函七冊,共三十五冊。該書流入俄國前曾經重裝,其後未再裝裱,外函套為硬塑膠類的材料製成,非傳統中式,東方所的研究人員認為是俄國製造。
從拆裝的痕跡判斷,裝裱前,原書破損較為嚴重,中縫多已開裂,據首尾破損的情形判斷,原書為五回裝訂一冊,在帶離北京以前曾經重新裝修過,改為每兩至三回一冊,原書的第五、第六兩回係重裝後的一冊,佚失。重裝時,使用乾隆《御製詩》四、五兩集的部分散頁做襯紙,翻面對折,中縫粘合。乾隆《御製詩五集》刊刻於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則該抄本重新裝裱的時間應在清嘉、道間(道光十二年之前)。
俄藏本的封皮係土黃色的封皮紙,正文用紙經檢驗為竹紙。這種上好的竹紙產於我國的福建
山區,紙齢約二三百年。
翻檢乾隆《御製詩》-至五集,均為竹紙印製,俄藏本用紙與之相類。《御製詩》的用紙出自清乾隆朝無疑,抄本的用紙也是這一時期前後製造的竹紙。
俄藏本上有三處紙張生產、銷售過程中留存的鈴圖。這三處鈴圖是無意中發現的。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下午,當核對到第二函第四冊第二十八頁,即第二十六回第一頁時,我發現內襯襯紙不是《御製詩》,而是一張單頁的竹紙(檢全書,這樣的單頁襯紙共有十處),襯紙上面沒有字,卻隠約有一個長條狀的藍紅圖案,隨即用雙手撐開襯頁,請攝影師Svetlana女士協助拍了照片(圖一)。
整個核對工作結束後,六月二十九日晚上我又將五函三十五冊書重新歸位核檢一遍,對照記錄,又把有竹紙襯紙的頁碼抽出細核,發現第四函第四冊第二十七頁,即第五十六回第一頁,也有長條狀的藍紅圖案。我與當晚陪同工作的工程師Oleg先生費了很大的周折拍得了一張基本滿意的照片(圖二)。
回國後於核對掃描檔時,在第五函第二冊第四十五頁,即插裝第六十五回第三十頁處,又發現一處藏於裝訂綫邊上的紅色圖案,似是一處長方鈴章的一側。求問東方研究所的波波娃所長,他們拆開了書,呈現整個圖章作:「達成詹記頂、拆荆川太史』(圖三)。對於這幾種鈴於紙張上的圖案,相關專業人員告訴我,這樣的圖案在明清時期的古籍善本中經常可見,應當與造紙的廠家和售賣紙張的紙號有關。我在核實作為襯紙的清高宗御製詩時,也發現了類似的圖記、圖章,如:《御製詩初集》上(圖四)、《御製詩二集》上(圖五)、《御製詩三集》上(圖六)、《御製詩四集》上(圖七)、《御製詩五集》上(圖八)。從所附圖中,我們知道,在乾隆一朝近五十年的御製詩的印行時間.中,所用的紙張上大都鈴有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圖記、圖章,由於鈴圖的形式、圖章的樣式大多類似,從而提示我們這些紙張大致是同一地區、同一時間段的產品。
藍紅圖記是紙廠的標記,我們很難據這些不完全的圖案判讀出這些紙張出自哪個紙廠,但是,憑這些紙張上的妗圖均為藍紅圖案,而且圖案類似,可以確定是同一類紙。根據圖三所示「達成詹記頂/拆荆川太史」同圖八所示『隆興禮記頂、拆荆川太史」的比較,可以判斷俄藏本抄書用的紙張與《御製詩五集》所使用的紙張都是「荆川太史J紙,這一點應是可以確定的。
在我們所見到的史料中,最早提到『荆川太史』四個字的,是葉夢珠(生於一六二三年,卒於康熙中葉)撰於清初的《閱世編》:「竹紙如荆川太史連、喜將樂紙,予幼時七十五張一刀,價銀不過二分,後漸增長。至崇禎之季、順治之初,每刀止七十張,價銀一錢五分。馴至康熙丁未(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每刀不過一分八厘。自甲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春,閩中兵變,價復驟長,每刀又至一錢四五分,往往以浙中所產醜惡者充賣。至十五年丙辰九月,耿藩歸正,而後紙價漸平。今每刀七十張,價銀三分五厘,庶幾去舊不遠。至康熙二十六年,每刀不過紋銀二分,竟復古矣。」二)葉夢珠的這段記載除了經濟史料的價值外,還為我們解讀「荆川太史』提供了其他很有價值的資訊••一是告訴我們荆川太史連紙是竹紙,二是這種上好的竹紙產在福建。臺灣大學中文系張寶三先生在《清代中文善本古籍中所鈴紙廠印記研究》一文中,介紹了鈴於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十三經注疏》中之《毛詩注疏》(清重刊汲古閣刻本)上的紅色長方印記,文字内容為:「福建/安隆盛號本/廠督造潔白/荆川毛八太/史紙貨發行」(二),也可證明生產一荆川太史』紙的安隆盛號廠址在福建。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书目: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1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2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3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4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5
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 6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俄罗斯圣彼得堡藏石头记》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