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吴宓集 全21册 1998-2011 吴宓日记及续编
价 格:¥ 39.80
30天售出:6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吴宓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吴宓集》PDF电子书全21册,由三联书店1998至2011年出版。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1910年毕业于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预科。191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17年赴美留学,初入弗吉尼亚大学,1918年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从师白璧德( Irving Babb1865-1933)。1920年获学士学位,1921年获硕士学位。1930至1931年以休假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又去欧洲各国游历。1921年回国后,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诗选读〉、英国小说》及《修辞原理》。1921年11月,与刘伯明、梅光迪、柳诒微等创办(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别树一帜;自任总编辑,直至1933年6月《学衡)杂志终刊。1924年8月,离南京赴沈阳,任东北大学外文系教授。1925年2月,到北京清华学校筹办研究院,任研究院主任,教授学程《翻译术。1926年3月起,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授《英国浪漫诗人)、《希腊罗马文学〉《西洋文学史〉《翻译术)、《中西诗比较)(文学与人生}等。1926-1927年度、又1932-1933年度、1943-1944年度代理系主任,制订了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并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和贯彻奋斗了大半生。他的努力使我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走上全面、系统严格、科学的道路,纠正了支离、片面、空洞肤浅、兴趣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偏差和缺点,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西方语言和文学的专门人才。
《吴宓日记》原文全出手迹。整理者不作删改。原文的天地头或正文旁的补注、追记等移入脚注。原文中空字、抬头处一般均接排。原件中因丢失破损而中断处,出注说明。《吴宓日记》中所用日期,早期用阴历,1912年后改用公历。有些月、日、星期原为英文,现译为中文。 1910-1914年日记原文未断句,标点为整理者所加;1915年以后日记原有墨点断句整理者改为通用标点。《吴宓日记》原文中的外文,整理时译成中文;单词、短句作脚注,长段译文附在外文原文后,以仿体字置于方括号中。《吴宓日记》原文中涉及的人和事,整理者在可能查找的范围内作注。《吴宓日记》原文中明显的错字、笔误漏写、赘字等,整理时径行改正,不另作注。原文中有疑义者,照排原文并出注。原文中个别辨别不清的字用△标明,文中的○、□为日记中原有。文中所附图表为作者手绘,或依作者原图表重新制作。
吴宓日记 第1册 1910--1915 吴宓日记续编 第1册 1949-1953 吴宓书信集
父亲写于解放后的日记丢失较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失去的。父亲最不想失去的己丑日记(1949)和庚寅日记(1950),就是在“文革”中永远失去了。为了保存这两册记述了他后半生重大转折的日记,他于“文革”之初专门托付给住在校外的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同事陈新尼教授保管,不想1966年秋,陈教授“惧祸,一举而擅焚毁”,①父亲为之嗟悔不迭。还有些人乘父亲“文革”中处境孤危,骗取他的财物或文稿,拿走他记有此类事实的日记以“灭迹”。父亲“文革”中某些日记的丢失,缘由于此。父亲的其他日记(自1951至1974),随着他1966年9月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教师队伍,到1969年清理阶级队伍、1970年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中,被一再重点批斗打击,曾一次次被查抄没收。其间父亲也曾趁两派群众组织忙于武斗无暇他顾之际,利用“牛鬼蛇神”学习和打扫卫生的机会,从红卫兵胡乱堆放的抄家物品中,悄悄取回若干日记,并通过旧识转移到校外,但最终都没能逃过遭红卫兵、工宜队起获追回的厄运。 1979年7月,父亲的冤案平反后,西南师院落实政策办公室将“文革”中抄没的父亲日记归还家属。这些日记在“文革”十年之中,经过多个群众组织及解放军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西师革命委员会的几番转手,难免有所散失。又经各届专案组反复审查,红杠蓝道满纸还有些日记在运动中被撕去批判示众,因而家属得到的父亲日记已是伤痕累累,多有残缺。本次出版的1949—1974年《吴宓日记续编》,便是根据西南师院归还的日记以及家属寻回的日记零页残片整理的。对于日记丢失的那几段时间,为帮助读者了解当时作者的处境经历情况,整理时根据劫后残存的作者书信、笔记、零星纸片以至“文革”中所写的交代材料,进行了综述补遗。父亲自1906年在陕西三原敬业学塾学习时开始写日记(1910年以前日记旋作旋废,无存),一直写到“文革”后期眼力不济难以握笔而止(除开若千时期因工作极忙或在旅行、搬迁中未写外)。在1949年以后的二十多年,父亲屡遭挫折经受磨难;虽然如此,他坚持写日记很少间断:“文革”中,在专政队监督下过集体管制生活,同被管制的“牛鬼”们怕受牵累,禁止他写日记,他便趁众人不在时急忙地写,躲在帐子里偷偷地写。 两派群众组织武斗期间,校园内炮火连天,枪弹从头顶呼啸而过,邻居纷纷出逃,文化村一舍只剩下父亲一人,他却能安然自若,闭门离世,自读旧书,撰写日记。 1969年5月9日,父亲在西师梁平分院挨斗,被两名高大的男生挟持疾行,腾空甩出,右腿扭折成三截(大腿向内,小腿向外,膝盖和胯骨两处脱白),仍勒令半跪半坐三小时,听完革命师生批判。父亲疼痛不能忍,在半死的状态下,由人背负回牛棚,昏瞀数日,不饮不食,醒过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秉笔实录此次受难的过程。即使在被打得遍体鳞伤、不能行步,而不得不靠两手一足在室内爬行时,若抓得纸笔,他仍不忘留下一两句由衷之言。 我曾以为父亲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日记,是出于他的性情习惯,如他自己所说,写日记“感觉是自己和自己作交代,和自己进行着亲切的密谈;重读旧时日记,则宓可得到无穷的快乐和安慰。”①在整理完父亲现有的全部日记之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至少1949年以后不仅如此。 由于社会制度的重大变更,上层建筑的革命深入急骤,父亲虽然与时俱行,在衷心赞叹人民政府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自身思想感情的不适应。大者如“一面倒”学习苏联、文字改革、院系调整、教育革命,小至衣冠穿戴、人际关系,一向极宝爱西洋和中国古来学术、文物、礼俗、德教的父亲,不能公开批驳反对,只有借日记畅所欲言,淋漓尽致。因为跟不上形势,人们称他“开口便错”。他尽量忍含止默,有时慑于情势和压力,也说一些违心的话但决不忘记在日记中说明自己的真实思想,抒发他的悲愤之情。1952年7月父亲的思想改造总结被京沪渝报纸刊出。友人告知当局已将该文译成英文对外广播宜传,以作招降胡适等之用。父亲的反应是“此事使宓极不快,宓今愧若人矣。” 1954年11月,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和重庆市文联,要父亲参加座谈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父亲以有课未往,而在日记中写道:“此运动乃毛主席所指示发起,令全国风行,特选取《红楼梦》为题目,以俞平伯为典型,盖文学界、教育界中之又一整风运动,又次思想改造、自我检讨而已。宓自恨生不逢辰,未能如黄师,碧柳,迪生诸友,早于1954以前逝世,免受精神之苦。”③并作一诗怀父亲的旧识友生,被划成“右派”的不少。听说陈梦家就是因为《慎重一点“改革”汉字》一文获罪,身在外地未参加任何鸣放而被打成“右派”的丁则良自沉于北大未名湖,而本院副教务长李源澄挨批后已得疯疾,历史系“右派”同事猝死田间……他不由得喟然悲叹:“吗乎,经此一击,全国之士,稍有才气与节概者,或疯或死,一网打尽矣。”③“此次‘鸣放’与整风’结果惟加强党团统治及思想改造,使言者悔惧,中国读书人之大多数失望与离心,而宓等亦更忧危谨慎与消极敷衍而已。” 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及至“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几乎人人都可以对我父亲任意嘲弄侮辱,甚至开心取笑。父亲在既无人身自由,亦无思想自由的情况下,每天惟一属于他个人生活的只有写日记。他在日记中写下他的劳顿辛苦,倾诉他的忧愤困辱。写日记已成为他宣泄情感、缓解痛苦的一种自我治疗,一种记取经验、保持清醒的积极方式,使他不至于疯狂或自杀的良好手段。总的来看,父亲记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真实的,观点则未必完全正确,有些愤激之言可能是错误的,但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也是可以理解的。 父亲用自己的日记见证了历史,历史也通过日记确证了父亲及一代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心路历程留下浓重的痕迹,留供后人研究。也许,这正是《吴宓日记》的价值所在。 老实说,鉴于《吴宓与陈寅恪》十多年前出版时被删去某些内容,《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刊行,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因此我对父亲解放后的日记能否早些面世,不无担心和顾虑。感谢三联书店同志的识见和勇气,毅然接受了这卷帙浩繁、曾触时忌的日记,并不加改动地刊行推出,让读者自己阅读评判。我想,父亲解放后的日记从文革”中的屡遭查抄批判、深文入罪,到今天的公开印行,这不能不从一个方面说明人们对极左路线反省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吴宓集》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吴宓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