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6]
文学文化 [337]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8]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4]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祁彪佳日记 全3册/浙江文丛 2015高清
祁彪佳日记
价      格:¥ 12.80
30天售出:4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2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祁彪佳日记》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祁彪佳日记》PDF电子书全3册,为《浙江文丛》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15年出版。
 
祁彪佳(一六○二—一六四五),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浙江绍兴人,明代着名的政治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祁氏少年科第,主要活跃在天启、崇祯两朝,是当时有名的干员,除仕进外,他还有相当时间在故乡隐居,热心地方荒政,专注经营寓山园。南明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年)六月,清军南下浙江,祁彪佳拒*清廷徵召,自投园池而死,年仅四十四岁。
 
祁彪佳日记旧题《祁忠敏公日记》,现存共十五卷,主要内容从崇祯四年七月到弘光元年闰六月,总计一十五年,有关为政、归隐、交游、娱乐以及经营园林,均有详细的记载,是研究晚明士大夫日常生活的珍贵史料。
 
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抄本为底本,校以浙江图书馆所藏抄本及民国排印本,并附以行实、年谱等,改名为《祁彪佳日记》出版。
 
 
《祁彪佳日记》具体章节:
 
第一卷《涉北程言》,崇禎四年辛未,一六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三十日。七月二
十九日,爲祁彪佳『入都之次日』,日記從此日開始,所謂『志愧也,志悔也』,前有小引。
第二卷《棲北冗言上》,崇禎五年壬申,一六三二年,正月初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前有小引。
第三卷《棲北冗言下》,崇禎五年壬申,一六三二年,七月初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四卷《役南瑣記》,崇禎六年癸酉一六三三年,正月初一日至六月初四日,前有小引。
該卷附録的《巡吴省録》,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僅存六月十一日至十八日。
第五卷《歸南快録》,崇禎八年乙亥,1635年,四月初九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前有小引。
第六卷《林居適筆》,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七卷《山居拙録》,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八卷《自鑒録》,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九卷《棄録》,崇禎十二年己卯,一六三九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十卷《感慕録》,崇禎十三年庚辰二六四0年,該年日記基本完整,其中三月五日至二十三日因其母病故而失記,并於三月二十四日之日記中追憶凡此二十一日所歷之事。
第十一卷《小揀録》,崇禎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二卷《壬午日曆》,崇禎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三卷《癸未日曆》,崇禎十六年癸未,一六四三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四卷《甲申日曆》,崇禎十七年甲申,一六四四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五卷《乙酉日曆》一卷,順治二年乙酉,一六四五年,正月初一日至閏六月四日。兩日後祁彪佳沉水殉節。
 
 
647.jpg
 
 
648.jpg
 
 
《祁彪佳日记》出版说明:
 
祁彪佳,生於明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十一月二十一日,卒於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閏六月初六日,一字虎子,又字幼文、宏吉,號世培,别號遠山堂主人、寓山居士等,紹興府山陰縣梅墅村人。
 
  祁氏得姓於晉大夫祁奚,世代居汴,隨宋室南渡而遷徙至浙東。梅墅祁氏一世祖爲明初的茂興公,二世祖樵甫公祁子安,三世祖耕樂公祁紀,父子皆爲隱君子。四世祖直庵公祁福,字天錫,天順二年歲貢,後以明經教諭重慶•,祁福之從弟祁仁,字天元,成化癸卯舉人、甲辰進士,後官至禮部主事。五世祖梅川公祁司員,字宗規,成化丁酉舉人、戊戌進士,官至南直隸池州知府,在任時士民頌神明、建生祠,後死於任上。六世祖闇齋公祁錦,字尚綱,邑庠生,後以子貴贈中憲大夫、貴州按察司副使。七世祖蒙泉公祁清,字子揚,嘉靖庚子舉人、丁未進士,後任陝西右布政使,以直諫聞名,方以軍功而擬大用卻殁於官。蒙泉公有四子,長子祁汝東,字震卿,隆慶丁卯舉人,任兩淮都轉運使;次子祁汝懋,任湖廣襄陽縣主簿•,三子秋宇公祁汝森,即祁彪佳之祖父,南京國子監生;四子祁汝傑,庠生。秋宇公博學高才,酷愛藏書,早殁,後以子貴贈中憲大夫、河南按察司副使。秋宇公有二子,長子即夷度公祁承爍,即祁彪佳之父,字爾光,晚年自號曠翁、密園老人,早年屢試不售,後中萬曆甲辰進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右參政,夷度公一生酷愛藏書,晚年建藏書樓名澹生堂,有著名的《澹生堂藏書約》。夷度公有五子,長子祁麟佳,字元孺;次子祁鳳佳,字德公;三子祁駿佳,字季超;四子即祁彪佳•,五子祁象佳,字翁艾。秋宇公之次子祁承勳有二子,長子祁翁佳,字止祥;次子祁熊佳,字文載。出生於仕宦世家的祁彪佳,自幼被家人視爲『非常兒』,才華出衆,七歲時被抱上桂樹,以『糊孫上樹』囑對,即對以『飛龍在天』。此後少年得志,天啟二年二十二歲時高中進士,然其仕途坎坷,一生四進四退。第一次出仕在天啟三年冬,祁彪佳選爲福建興化府理刑推官,崇禎元年初即因父病故歸家丁憂,前後不過五年。祁彪佳到任之初,當地的豪猾以爲其年少可欺,不久就發現這位上官少年老成,『民間利病、吏弊奸匿,以及獄情隱覆、錢穀紛糾,無不洞若觀火,老吏所不能過』,履職數年,所興多美政,『如慎刑獄、恤民隱、衛民生、得軍心、戢下役數者尤著」。
 
  祁彪佳守制三年期滿,再次出仕。崇禎四年八月赴京,十月授福建道御史;六年正月實授御史,三月奉命巡按蘇松,到八年四月,即辭官歸隱。在京任言官期間,祁彪佳爲國家内憂外患焦思勞苦,多次就内政外交的種種弊政擬奏上疏,這在《棲北冗言》中常有記載。其奏疏所論涉及面極廣,如策奴疏、錢法疏、財用疏、馬政疏、兵政疏、弭盜疏、漕河疏、鹽法疏,等等。崇禎六年正月,實授御史,即上了著名的《民間十四大苦疏》,其子目有里甲、虚糧、行户、搜贓、欽提、被拘、隔提、詞訟、窩訪、私税、私鑄、解運、馬户、鹽丁十四項,直指當時的民生苛政。祁彪佳差調蘇松巡按期間,處理了著名的『宜興民變』。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縣紳陳一教因其子陳于泰、陳于鼎同爲翰林,氣勢赫奕,其家豪奴周文煉也肆毒鄉里,致使當地頗有積怨,宜興民陳軾等激於義憤,『焚陳氏屋廬、别業殆盡,發其祖墓』,眼看大亂將起,適逢祁彪佳在任,他「首正豪奴罪,平衆憤•,次擒亂首,伸國憲一,由於得到及時的處理,變亂遂平。崇禎七年冬,周延儒回宜興,縱下凌虐小民,「於是冤民相聚,夜發其祖里一,祁彪佳在弭亂之時,窮追致亂之由,導致周延儒的不滿,最終使他他被罰降俸,無端獲罪,第二年便上疏乞歸奉母。祁彪佳在《役南瑣記》的《小引》中説:『入吴後何以不書?非第以簿書之冗,卒卒無間也。蓋聞之上者有章疏,行之下者有檄示,諏獄有牘,試士有文。其得其失可致而知備爾,故不復書。』如此説來,或是在巡按期間原本就没有寫日記,或是因爲其中的糾葛紛繁而將部分日記銷毁,似乎都有可能。現在要考察其巡按任上的詳情,只有參考這一期間的奏疏《宜焚全稿》了。崇禎八年至十五年,祁彪佳過了八年左右的家居生活。在此期間,祁彪佳一面營造寓山園林,寄託情懷;一面又關心紹興地方公益,以及宗族、鄉里各種事務,特别是在崇禎十三、十四年紹興地區大災荒之時,祁彪佳慨然主持荒政,並輯《救荒全書》以作指導。關於前者,其實在他一路南歸之時,便沿途遊歷山水園林,爲造園積累素材,這在《歸南快録》中便有詳細記載。至於崇禎八、九兩年的日記命名爲《林居適筆》與《山居拙録》,對於寓山園林營造初期的種種細節,更是做了詳細的記載。此後幾年乃至最後的甲、乙兩年,寓山造園事業幾乎一直都在繼績之中,如將其日記與《寓山注》、《寓山志》等文獻參看,則是晚明文人造園歷程最爲完整的呈現。當然,祁彪佳歸隱山林,而其心仍繫於江山社稷,除了日記中常有借閲邸報、致書詢問都門、流寇等記録之外,還在詩文之中抒發其憂心,如《秋夜同陳自嚳坐月遠閣》:『開園志孤僻,朗懷發林丘。相賞泉石間,領略入清幽。東山吐皎月,肅肅高清秋。寂矣静萬籟,長松響弱鹿。矯首舒長嘯,纖雲盡捲收。迴閣接光影,蒼茫江海浮。徘徊不能寐,歡極生百憂。西北有烽火,一輪照逃流。爾我生此際,幸且保鋤複。拜謝君王賜,鑒湖恣悠遊。但願享太平,飲酌長無愁。』關於後者,祁彪佳家居期間,對於貧苦人民的關懷也是貫徹始終的,其日記中也多有相關記載,如《歸南快録》十二月二十四日:『駕小舟詣近村,凡貧窶者,人給以錢米。風雨大作,衣盡沾濕。同行者相慰,何自苦乃爾?予應之曰:彼饑無食,寒無衣,其苦不百予乎?竟散盡,始歸。』至於崇禎十四年的日記《小揀録》,則大半都在記録紹興救荒之事,『小操』指的就是救荒,從日記的内容來看,祁彪佳作爲紹興荒政大計的主持者,帶領士紳們散錢、散米、募捐、除盜、平耀、通耀,設粥廠、藥局、病坊,真可謂嘔心瀝血,日記中的相關記載極有價值。災難過後,祁彪佳還與劉宗周、倪元璐等士紳一起設置義倉,建立了較爲完善的社倉制度。
 
   祁彪佳的第三次出仕,爲期較短。崇禎十五年九月起補河南道掌道御史,因爲兵警道路阻塞,十月底纔得聞任職與催任職報,旋即啟程。此時正當清軍襲人長城,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兵鋒直達山東兖州。祁彪佳冒險北上,十二月初抵京赴任。次年三月,崇禎帝於文華殿召見,詢問其經歷地方被兵情狀及禦敵之策。祁彪佳也在此一路的日記之中,詳細記載了途經各地的種種聞見。就在此時,御史臺發生了吴昌時事件。當時正逢朝廷計典,吴昌時亂制弄權,祁彪佳與吴麟徵於是上疏彈劾,此後乂有御史彈劾吴昌時貪賄,而首輔周延儒則因出督軍謊報軍功被罷歸,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吴昌時被棄市,周延儒被賜死。這一事件,祁彪佳在日記中也有詳細記載,如三月二十四日:『適來之至,予乃面折之,直咤其立威招權之狀,渠惟唯唯謝罪耳。』祁彪佳不想捲人浙黨與東林黨之間太深,故在計典結束之後主動提請外放南京充京畿刷卷。八月,又乞休歸家。
   
崇禎十七年,也即清順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滅亡。四月底,祁彪佳至南京,開始了他的第四次出仕。在南京期間,祁彪佳參與了迎立福王的政治事件,他的日記記載了福王擁立、監國名號之争,以及馬士英、阮大鉞等人對史可法等清流的打擊。此時祁彪佳升任大理寺丞,即轉蘇松督撫,他請求以原職巡按蘇松。六月底,發生了京口馬兵之亂,祁彪佳前往收拾殘局。當時清軍多鐸佔領河南,随時準備南下,明軍的江北四鎮人心惶惶,經常私自渡江侵擾蘇松等地,其中又以駐守瓜洲的高傑最難駕馭,揚言要移兵丹陽。祁彪佳就與其約定,於瓜洲大觀樓商談防區事宜。約定之日,長江上風雨大作,祁彪佳只帶兩個隨從前往,高傑敬服其忠肝義膽,當下表示:『如公者,傑甘爲公死!公在吴一日,傑一日遵公約。」其後,在祁彪佳的苦心經營之下,蘇松一帶化亂爲治,長江防務得以鞏固。然而馬士英 、阮大鉞專權,祁彪佳難以作爲,故於十二月稱病返鄉。祁彪佳兩次巡按蘇松,因其政績獲得了極高的聲譽,被當地士人贊譽爲二百年來所僅見之巡按。順治二年六月,南京福王、杭州潞王等南明政權相繼降清,清軍禮聘祁彪佳,必欲一見。祁彪佳的叔父、堂弟等勸説:「一見則舒親族之禍,而不受官,仍可以保臣節。』不久後的閏六月六日,祁彪佳自沉於寓山園池之中。祁彪佳留有遺書與遺詩,表達其志,詩云:『運會厄陽九,君遷國破碎。量鼓雜江濤,干戈遍海内。我生何不辰,聘書乃迫至。委贄爲人臣,之死誼無二。光復或有時,圖功審機勢。圖功爲其難,殉節爲其易。我爲其易者,聊盡潔身志。難者留後賢,忠義應不異。余家世簪纓,臣節皆罔贅。幸不辱祖宗,豈爲兒女計。含笑人九原,浩氣留天地。一南明魯王監國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毅」•,隆武帝贈少傅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敏』;乾隆四十一年,清廷給謚『忠惠』。
 
祁彪佳的著述有《遠山堂劇品》、《遠山堂曲品》、《玉節記》、《魚兒佛》、《遠山堂詩集》、《遠山堂文稿》、《寓山注》、《越中園亭記》、《宜焚全稿》、《督撫疏稿》、《救荒全書》,以及十多種尺牘、十五卷日記,等等。祁彪佳被關注最多的還是其爲國殉節的民族氣節,其次則是戲劇、戲曲理論,再次纔是其《寓山注》以及相關詩歌、小品文的文學價值與園林營造的文獻價值。關注較少的則是《救荒全書》與日記之中的荒政理論與實踐,以及其揭帖、判牘等司法文獻。事實上,祁彪佳可以説是晚明清流派士大夫的典型,其後人歷經二百多年藏而勿失,保存下了數百萬字的珍貴文獻,我們正好可以藉此體認晚明士大夫的政治際遇與心態。故王家範先生在《祁彪佳••任期短促的蘇松巡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二。0八年第六期)-文中説,祁彪佳是晚明社會的一面鏡子,他的經歷與留下來的記録本身已經夠精彩的了。
 
再看祁彪佳的日記,現存共十五卷,約四十多萬字,舊題《祁忠敏公日記》,從崇禎四年七月到順治二年閏六月,共計十五年,其中部分年份記載不完整,具體如下:
 
第一卷《涉北程言》,崇禎四年辛未,一六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三十日。七月二
十九日,爲祁彪佳『入都之次日』,日記從此日開始,所謂『志愧也,志悔也』,前有小引。
第二卷《棲北冗言上》,崇禎五年壬申,一六三二年,正月初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前有小引。
第三卷《棲北冗言下》,崇禎五年壬申,一六三二年,七月初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四卷《役南瑣記》,崇禎六年癸酉一六三三年,正月初一日至六月初四日,前有小引。
該卷附録的《巡吴省録》,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僅存六月十一日至十八日。
  第五卷《歸南快録》,崇禎八年乙亥,1635年,四月初九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前有小引。
  第六卷《林居適筆》,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七卷《山居拙録》,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八卷《自鑒録》,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九卷《棄録》,崇禎十二年己卯,一六三九年,該年日記完整,前有小引。
第十卷《感慕録》,崇禎十三年庚辰二六四0年,該年日記基本完整,其中三月五日至二十三日因其母病故而失記,并於三月二十四日之日記中追憶凡此二十一日所歷之事。
  第十一卷《小揀録》,崇禎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二卷《壬午日曆》,崇禎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三卷《癸未日曆》,崇禎十六年癸未,一六四三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四卷《甲申日曆》,崇禎十七年甲申,一六四四年,該年日記完整。
  第十五卷《乙酉日曆》一卷,順治二年乙酉,一六四五年,正月初一日至閏六月四日。兩日後祁彪佳沉水殉節。
 
  
祁彪佳的日記,舉凡任官、會客、宴飲、聽戲、聯詩、讀書、藏書、遊園、造園、施善、理佛、就醫、養病、書信往來,事無巨細,靡不記載。因其記載時代的重要性,保存的完整性,内容的豐富性與真實性,一直爲研究晚明的學者所重視。國民黨元老邵元沖先生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的日記中記載其支持紹興縣修志委員會刊印《祁忠敏公日記》並與柳希徵先生商量一事,他指出:『所記多明末朝章國故暨當時清流黨人之行述,關係絶大。且明人之日記有系統者,除李日華之《味水軒日記》外殊寡,即李氏所記,亦多爲鑒賞及退居之事,近於小説。故祁公書實爲空前瑰實也。』應裕康先生的《讀〈祁忠敏公年譜〉與〈祁忠敏公日記〉》(《高雄師範大學報》一九九0年第一期二文,特别强調了祁彪佳的日記作爲第一手材料瞭解祁彪佳及其交游的重要性。趙園女士在《想象與敘述》(人民文學出版社二。0九年版)一書中曾專門討論對此日記的特别興趣:『日記作爲「材料」的可能性,它在何種意義上提供了據以想象明亡前夜士大夫生活的線索。以此種興趣讀這份日記,自然又因了已知祁氏在明末政治中的姿態,他作爲著名忠臣的身份,令人難免預先認定了「日程生活」中的祁彪佳,不可能不隨時與時局有關。』趙先生認爲由日記來看,『營構」與『自悔自責」之間的往復,祁彪佳的經營園林真可謂『癡絶J•,日記還可以解釋,由甲申到乙酉祁彪佳的生活狀態差異之大,『甲申之變後弘光朝那個精明强幹而又刻苦自勵的官員,也正是時時沉湎於精緻生活的同一個江南士大夫。』安徽大學汪禮霞的碩士學位論文《祁彪佳及其日記研究》(二0一一年),以此爲材料研究了祁彪佳的政治思想、處世態度以及交游,其中考證其交游的仕宦名儒、曲家好友有劉宗周、倪元璐、王鐸、李清、陳子龍、王思任、顔茂猷、王朝式、張岱、謝象三、陸啟浓、袁于令、葉憲祖、孟稱舜、王應遴、陳汝元等人。
  

祁彪佳日記中關於園林營造的記載非常詳盡,可以作爲研究晚明園林的重要史料,曹淑娟女士的《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臺灣里仁書局二OO六年版)一書,根據日記來研究祁彪佳寓山園林的建構歷程,將其分爲三個階段,并製成《寓山勝景施作修改年表》與《祁彪佳遊園造園年表》。祁彪佳的日記對於研究晚明士紳極有價值,吴震先生的《『證人社』與明季江南士紳的思想動向》(《中華文史論叢》二。0八年第一期)對於日記所記載的祁彪佳以及其他『證人社』成員崇禎十年的竦縣賑災與崇禎十三、十四年的紹興賑災作了細緻的研究,梳理其賑災活動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思想依據,以及祁彪佳的『功過格』實踐,認爲是明季江南士紳積極推動道德勸善運動的一個典型。祁彪佳是著名的小品文家,與其《寓山注》、《越中園亭記》等相比,其日記中信手行文的遊記片段,更顯得自然清新,趙素文女士在《祁彪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O 一 一年版二書中指出:『造境高而立意清,文字簡潔工麗,如泠泠清泉,静瀉珠玉,正是祁彪佳小品文之本實面目。J祁彪佳是著名的戲曲家,與其《遠山堂劇品》、《遠山堂曲品》一樣,他的日記也是研究晚明戲曲的重要史料,黄裳先生在《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録後記》的注釋中彙録了日記中有關戲曲的紀事,共計五十條。相關的研究,還有臺灣中興大學黄敬欽的碩士學位論文《晚明祁彪佳戲曲活動研究》(一九九五年)等。此外,祁彪佳日記作爲晚明史料,其價值還有許多方面,比如蔣竹山先生的《晚明江南祁彪佳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醫病關係爲例的探討》(《都市文化研究》第二期,上海三聯書店二OO六年版),該文以日記的記載爲中心,嘗試從病人的觀點,透過祁彪佳與江南醫生的互動來探討祁氏家族的醫療活動史。  8Jr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祁彪佳日记》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祁彪佳日记》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