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486]
文学文化 [344]
诸子百家 [29]
名人文集 [389]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36]
笔记小说 [43]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0]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2]
人物日记 [35]
学术研究 [97]
哲学研究 [21]
宗教类 >>
佛教 [199]
道教 [29]
周易风水 [34]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0]
书法篆刻 [37]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3]
金石考古 [214]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3]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36]
医学类 >>
中医 [404]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雪桥诗话全编 全4册 2010清晰
雪桥诗话全编
价      格:¥ 13.80
30天售出:8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3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雪桥诗话全编》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雪桥诗话全编》PDF电子书全4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fd万圣书城
《雪桥诗话全编》包括《雪桥诗话》、《雪桥诗话续集》、《雪桥诗话三集》、《雪桥诗话余集》共四十卷,为近代旗籍学者杨钟羲著。
3fd万圣书城
《雪桥诗话全编》虽名为诗话,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记载有清一代的掌故书,上至朝章国故、经济民生,旁及风俗物产、旧闻轶事、学术渊源、艺文流派,兼收博采,荟萃一编,和历代有些诗话一样,不仅仅限于评诗而已。《雪桥诗话》尤致力于八旗文献的搜集,遇到可资考稽的,虽片言只语,亦无不广为罗列,藉诗以存人,因人而存事。《雪桥诗话》是作者与其表兄宗师盛昱合辑的《八旗文经》的姊妹篇,是研究清史、北京史、尤其是研究八旗人物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3fd万圣书城
杨钟羲(1865-1940)字子勤,又字子琴、梓琴、子晴、芷晴、芷夝、芷庼、慏盫,号留垞、雪桥,别号圣遗居士、南湖鲜民。祖籍辽阳,祖上原是满洲旗人中的汉姓(即以尼堪为姓氏者)。于乾隆年间该隶汉军正黄旗。他原名钟广,二十四岁时改名,冠杨姓。他于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中试为举人,十五年(己丑,1889年)会试登第后经殿试得“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1911年间曾先后为历任湖北巡抚、两江总督的端方做幕府。还做过前后约五年的中级地方官吏,历任浙江候补知府(分管杭州落地捐事兼谳局提调)。署安陆知府、署襄阳知府、江宁知府、淮安知府等职。   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身份不仕,寄居上海十一年。在沪期间,他自1912年春起以将近十一年时间写成《雪桥诗话》共四集(最后一集即余集,成书于1922年秋)。1923年春他应在北京的溥仪小朝廷之召北上,任“清室”“南书房行走”。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到长春当了伪满的傀儡皇帝,他虽“奉召”而并未去投靠,只是担任过基本上是挂名的“奉天国立博物馆”馆长,领领干薪而已。1940年秋他逝世于北京,年七十五岁。平生著述中以《雪桥诗话》为其力作,篇帙浩繁,内容丰富,最为出名。其他还有与其表兄宗室盛昱合辑的《八旗文经》,自撰的有《八旗文经作者考》、《留垞杂著》六卷、《骈体文略》二十九卷、《圣遗诗集》六卷、《铁史余习》一卷,自订家史及本人年谱《来室家乘》,以及由他编辑校刻的八旗词人总集《白山词介》等。
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542.jpg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543.jpg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雪桥诗话全编》出版说明:
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近人楊鍾羲所撰集的《雪橋詩話》是一部大書,吳宓在其《空軒詩話》中說:『陳寅恪嘗勧予讀此書,謂作者熟悉清朝掌故,此書雖詩話,而一代文章學派風氣之變遷,皆寓焉。』B寅恪先生之尊人散原老人陳三立,與楊鍾羲詩酒相交,過從唱酬,且為《雪橋詩話》撰寫序文,大力揄揚。寅恪先生受知先輩,服膺楊氏,推重此書,遂向好友吳宓薦舉,勸示閱讀。誠然,是書雖名為詩話,實際上關涉有清三百年之掌故遺聞,上自朝章國政、經濟民生,下至學術淵源、藝文流派、名章警句,旁及舊聞佚事、風土人情、物產景觀等,兼收并蓄,無所不包,非僅僅限於評詩而已。尤致力於八旗文獻的搜集,凡可資考稽者,雖片言隻語,亦無不廣為羅列,以期因詩以存人,以人而存事。吳雨僧曰:『《雪橋詩話》於清宗室及八旗文學,著錄特多。自成容若至志伯愚,後先輝映。寅恪嘗謂唐代以異族人主中原,以新興之主,強健活潑之血脈,注入於久遠而陳腐之文化,故其結果燦爛輝煌,有歐洲騎士文學Chivalry之盛況,而唐代文學特富想像,亦由於此云云。予按清之宗室八旗文學,實同於此。大率考據訓詁等炫博求深之事,非其所長。但其詩常多清新天真、慧心獨造之句,而詞尤傑出。凡此悉由天才秉賦,而不系於學力者也。又皆成於自然,而非有意求工者也。』①吳宓眼於八旗文蔓成就,認宣與I文學比肩,實則此書所輯錄之資料非常豐富,多有散佚而不易得者,是清代文學、文學批評史、清史、文化史、北亠養、滿學研究不可或需、頗含要的文要料。
3fd万圣书城
楊鍾羲生於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先世居遼陽,天聰二年,即明思宗崇禎二年(一六二八),隸滿洲都統內務府正黃旗頭班管領。其始祖討塞(《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作『陶色』)乃所謂從龍入關者,官正黃旗内管領,世襲内管領,掌關防管理三旗內管領事務C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相同,皆名列於《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之滿洲旗内尼堪(漢)姓氏之下,和一般漢軍旗人不同。鍾羲高祖虔禮寶,乾隆年間由護理廣西巡撫內調刑部侍郎,入京覲見,由於不能以滿語奏對,乾隆皇帝命改隸漢軍。自是,始為漢軍正黃旗人。楊鍾羲原名鐘廣,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始改名冠姓為楊鍾羲,字子勤,一作子晴、芷晴、梓琴,又字帳黨,號留坨、雪橋,一號聖遺居士,晚號南湖鮮民。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舉人,十五年(一八九九)進士,入翰林,散館授編修。曾任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順天鄉試、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會試同考官。光緒二十五年,保送知府,分發浙江,但未授實缺。二十六年(一八九O)十一月,自杭赴鄂,奔父喪。光緒二十七年(一九O 一 )人湖北巡撫端方幕,歷任兩湖文科高等學堂提調、仕學院文牘教習、勤成學堂監督兼提調,二十九年八月,充癸卯恩科湖北鄉試内監試,三十一年(一九0五)任湖北襄陽知府,三十二年(一九。六)調署安陸知府,是年七月,端方調任兩江總督,九月鍾羲随之來南京,仍居端方幕中。光緒三十四年(一九0八)任江寧知府。辛亥革命以後,鍾羲寄居上海,自號聖遺居士,以前清遺老自居,不問世事,專心著述。楊鍾義奉官守職,宦囊如洗,母卒,售書以辦喪事。吳興劉承幹刻《舉堂叢書》,聘鍾羲為校讎,以資助生活。一九二三年三月,楊鍾羲、景方昶、溫肅、王國維,同應溥儀小朝廷之召,任南書房行走,遂挈家北上,居於北京。次年,溥儀出宮,遺臣星散。一九三三年三月間,受日本狩野君山博士之邀,鍾羲東渡日本訪書,多見珍本名刻。偽滿洲國時,鍾羲雖被任為奉天國立博物館館長,實未到職,僅僅遙領俸祿而已。一九三九年秋,病歿於北京,終年七十四歲。
3fd万圣书城
楊鍾羲是近代著名旗籍學者,少聰慧,勤勉讀書,博聞廣記,治學嚴謹。青年時,曾治《春秋左氏傳》,受知於潘祖蔭、翁同穌。鍾羲為翰林學士,服膺大興朱珪『翰林以讀書為職業』之語,且身體力行。又先後與當代名流學者繆荃孫(小山)、楊守敬(惺吾)、李葆恂(文石)、王秉恩(雪澄)、王仁俊(捍鄭)、陳慶年(善餘)、徐乃昌(積餘)、李詳(審言)、陳三立(散原)、況周碩(惠風)、王瑞(孝禹)、李瑞清(梅庵)、沈曾植(乙庵)、朱孝臧(彊村)、馮煦(夢華)、葉昌熾(菊裳)、鄭文焯(叔向)、劉世珩(蔥石)、震鈞(在廷)等交游,切磋學問,談藝論文,其學問與眼界均大有長進。楊鍾羲自光緖卜五年人翰林為官以來,除三十四年(一九0八)至辛亥革命興起期間,任江寧知府乃實授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過着冷署閑官的生涯;辛亥革命以後,楊鍾羲又以聖朝遺老的身份,寓居滬上。因而楊氏-生平居多暇,卻又勤勉自勵,搜求書籍,富於度藏,得以不費讀書。寄寓滬上,更博覽了上海大藏書家嘉業堂劉氏、積學齋徐氏諸家所藏,博覽多聞,腹笥益豐,學問日進,為海內所稱道。
3fd万圣书城
楊氏身隸旗籍,特別留心於八旗文獻,與其表兄宗室盛昱合編《八旗文經》,并獨自撰寫了《八旗文經作者考》三卷、《敘錄》一卷,且編輯校刻八旗詞人之詞作總集《白山詞介》。此外,尚刻印了諸多旗人著作,如其高祖虔禮寶《椿蔭堂存稿》一卷附錄一卷、蒙古博明《西齋偶得》三卷附錄一卷、漢軍姚斌桐《還初堂詞鈔》一卷、盛昱《意園文略》二卷和《鬱華閣遺集》四卷。刻校書籍而外,鍾羲尚著有多種著作:《日知薈說酌義》三卷、《弟子職音誼》一卷、《駢體文略》二十九卷、《歷代五言詩評選》十六卷、《聖遺詩集》六卷、《鐵史餘習》一卷、《留埠雜著》六卷等書。而《來室家乘》則是鍾羲自訂年譜,一九三九年九月完稿,不久鍾鎏世,該書詳細地記錄其家世及一生經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雪橋詩話》十二卷、《續集》八卷、《三集》十二卷、《餘集》八卷,卷帙浩繁、資料豐富,是其畢生精力所萃,最為有名。
3fd万圣书城
3fd万圣书城
  《雪橋詩話》四集凡四十卷,作於楊鍾羲寄寓滬上之時。辛亥革命爆發,清亡,楊鍾羲奔滬上,自號『聖遺居士』,以聖朝遺老的身份作海上寓公,中華民國元年(一九一二),以藏書驟集,始纂著《雪橋詩話》。各集自為起訖,随成隨刊,《初集》十二卷寫成於一九一二年春至一九二二年冬,《續集》八卷寫成於一九一六年,《三集》十二卷寫成於一九一九年春,《餘集》八卷最晚出,寫成於一九二二年冬,刊刻於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
3fd万圣书城
是書題名『雪橋」者,《雪橋詩話》卷七第一 O條謂:楊氏先堂在良鄉,『良鄉,漢縣,唐改固節,有昊天塔,俗說楊六郎盜骨處•:•:有聖水,出廣陽郡,見《水經注》。舊志謂即今琉璃河,宋敏求《入蕃記》作六里河,《金史》謂之劉李河。王秋澗有《請起蓋良鄉縣南昌子河橋渠事狀》。《文文山集》有《過雪橋琉璃橋》詩。』并且說,『文山所過雪橋,今不能實指其所在,度不逾琉璃河水左右,取以名吾《詩話》,誓墓未能,聊志北風之思。』實則并非僅僅如此,楊氏以『雪橋」名詩話,則另有深意。良鄉,隸屬京畿,乃形勝之地,演繹了多少歷史興亡的故事,見證了興廢盛衰,鍾羲引錄朱竹均《良鄉塔》詩曰:
『高岡故塔矗道旁,細數過客日夕羊。日日群群來復去,幾千年往難為詳C或云多佛塔隋建,縣東三里去此遠。土人紛紛呼昊天,楊業之首延昭換。流俗訛謬那得真,塔窪邨近餘傳聞。燕雲老將百戰死,此地管鑰失北門。宵來琅琅塔鈴語,獨身撒手口人虎。我來塵淨雨不風,吉行從此窮西東。』《固節驛》詩曰:『安史亂始奮,常山與平原。良鄉不從叛,固節千秋間。間考固節縣,名在里曆年。奇稱人樂道,義地史異傳。滔漕金海陵,諸嬖傳可刪。中篝比衛姜,不嫁過齊桓。如何葛王妃,有敕從中宣。倉卒辞王行,王其善自全。妾不行王殺,行行王無難。悲風逼飛輪,臨別情萬端C前頭燕驛近,月上磨笄尖。西山數峰青,繞我身斬然。遂令固節驛,得此名獨傳。或云海陵惡,世宗或甚編。此事自驚絕,礎錯逾真堅。參差官道樹,雨洗無塵天。立馬望石岡,欲去還三歎。」楊氏引述此詩,寄寓了自身深沉的感慨,是不言而諭的C楊氏以『雪橋一名詩話,非僅僅思慕先祖,而要以此《詩話》來錄存有清三百年之文献,以傳史存人,載錄興廢盛衰之所由,如金末之劉京叔撰述《歸潛志》、元遺山輯錄《中州集》之意旨,寄寓其『遺民』心意,完成作為士人的「遗民』之歷史使命。基於此一認識,楊氏《詩話》輯錄了大量的明末『遺民』之事跡、詩歌,借以發抒其孤懷宏識。
3fd万圣书城
《雪橋詩話》四集四十卷,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內容豐富,涉及到了有清一代文獻掌故的許多方面,不僅僅以評詩談藝為限,值得重視。為了便於了解、研究,這裏扼要介紹本書的主要内容。其一,《雪橋詩話》是記述有清一代掌故的書。本書諸家序跋均着重提到了這一點,而冠於《初集》弁首的文獻版本目錄學家繆荃孫的序文,頗有代表性。繆氏指出,有清一代,關乎一朝掌故之學,不如明人遠甚,即使紀載匯編之書,亦無有也。「大臣列傳,內官至侍郎,外官至巡撫,無不立傳,傳亦錄諭旨,節奏疏,一篇詳履歷耳,其人之學行功業,無所表見也。三品以下則無傳,十四傳不全,十志亦不備。一官修史書,對文獻掌故紀載不全不詳,難以差强人意。這是身為清史館要員的繆氏,發檢大庫之零編舊冊、摺包旗檔之後,有感而發的批評。其實繆氏所述,《餘集》卷五第四五條亦有記載,故而錘義撰述《詩話》,意在補史傳之不備,以傳信後世。如《初集》卷三第六七條,記香嬰居士為求詩之工,向往能如李、杜、韓、蘇諸公壯游天下,而滿清對宗室日常行居有嚴格之限制:『宗室非奉命不得出京邑。一因此頗有感慨:『間有所遊,不過郊炯,而外乘一緬屐,數日輒返。夫所謂高山大谷浦雲江樹之屬,舉足助夫流連詠歎者,而顧未嘗一寓於目,詩之不T;抑又何尤耶?』此為朝廷重令再三申述者,可見其時對宗室管制之嚴格。卷四第五條詳細記載了康熙五十一年,圖理琛假道俄羅斯出使土爾扈特之緣由、經過,清王朝中央政府對土爾扈特的關懷。至乾隆三十六年,土爾扈特因不滿俄羅斯的欺壓,衝破重重封鎖而轉輾萬里,全部内附,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民族大遷徙的壯舉,彰顯了我華夏民族深厚的内在凝聚力。圖理琛所著《異域錄》二卷記錄了出使道里以及俄羅斯南路十四國之山川風物民情,随日記載,也頗為珍貴。《初集》卷五第四二條記載:『準喝爾本蒙古厄會特人,元置駝、馬、牛、羊四部,分駐西北邊。準,其牧馬部也。今外藩四十九家,多元後裔。準嗎爾語言字畫,皆同蒙古,而諱言為蒙古人。』而且科布多河至薩克里山麓,有石人,具蒙古冠服,相傳為元太祖像,以示遠國之願瞻仰者。卷八第二八條記歷朝宮廷臘月書福之制,此后每值開筆,紀以題詠。楊氏感嘆為歲時之盛事、夢華之雅談。實際上,御筆書送大臣『福』字,乃籠絡臣子的一種柔性手段。《續集》卷二第一 一 O條記載,明制,沿河按田出夫,始出僉派,後復徵銀,極為苦累。清初兼行召募,給以工食。康熙九年用三萬餘河夫大修河堤,十二年,改用河工,遂使民脫僉派之苦,而工獲修防之益。記述由河夫到河工之遷轉,堪補正史之不足。《三集》卷九第八條記載滿清皇室貴胄的教育情況,然至後世,旗人不學,
有云:
     伯熙之言曰:『八旗之人,不及漢人什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乃多於漢人数倍,荒価贪鄙,動為人笑。筆帖式,旗官之初階也。近者乃不由學,而由捐,黄口乳臭,目不知書,伺候堂官,有同奴隸。浸而升司官,浸而放道府,甚且長封孩,長臺閣,內患之所由起,外侮之所由來,孰非此輩階之厲哉!一其《文經序》云:『和珅擅政,凡其識拔旗人,以巧趨避為德,以工鑽刺為才,以善進退周旋俯仰為知禮,而風氣變。營第宅,美衣服,飾廚傳,蓄姬侍,<奴僅,酒肉棄於衢,綺羅照於市,棲臺相接,鐘鼓相聞,恣睢跳踉於輦毅之下。』嗟呼,此為八旗言之也。至光、宣之間,士夫之官京朝者,咸奉此輩為師,而罔上負國,不狗不學之旗人為然矣,吁!可畏哉!
3fd万圣书城
則從教育人才的角度,指出了清之衰敗緣由,實際上是很深刻的。此類資料,皆有裨益於掌故舊聞、考
稽文獻。
3fd万圣书城
  其二,記載了近代史上抗擊外國侵略者之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跡。如《三集》卷一二第四一條載鸦片戰爭時,葛雲飛守定海,力戰六査夜,援師不至,歿於陣。妾某亦越人,遽集婢僕及剩卒,得数百人,奪其屍歸葬山陰。趙艮甫《十哀詩》紀葛雲飛死事甚詳,而不及其妾,後來汪穀庵作《葛將軍妾歌》補之。《餘集》卷七第九八條記鄧廷植、關天培、林則徐守虎門事,後關天培戰死,鄧廷植遣戍伊犁,而林則徐亦貶謫出玉門關。戍守伊犁的鄧廷植作《壬寅伊江中秋》詩:「今年絕域看冰輪,往事追思一愴神。天半悲風波萬里,杯中明月影三人。英雄竟汙游魂血,枯朽空餘後死身。獨念高陽舊徒侶,單車正逐玉關塵二慷慨悲歌,壯偵激烈。卷八第三七條記袁崇煥之裔孫永山三等侍衛,甲午領兵拒日本,戰死鳳凰城,諡壯敏。第三八條紀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樂善、文豐、清泰、札某禦外侮而身死,穆竹村為作《四君詠》,稱頌其為國獻身之壯烈。且日勝克齋剛愎多嗜欲,然八里莊與夷人接仗受傷,蔣拙庵郎中謂庚申之變,唯此一戰而已。并錄存孫激之、柳商賢詩以為佐證。此類記載皆有助於從多個方面來了解其時人物行事。卷六第六三條紀載鴉片戰爭中廣東沿海各鄉村舉行團練,土著良民為七社,輪戍虎門諸臺二千三十有奇,聽調五萬有奇,積極抗擊侵略者,而著名的三元里抗英義民,就是當時民間的一個組織,《三集》卷七記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淪陷,以發現甲骨文而名重一時的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偕妻自盡殉國。當然,詩話也記載r禦侮戰爭中,滿漢官員的腐敗與無能,如《三集》卷一一第八八條記載鴉片戰爭中,姚梅伯著《繭拇錄》,縷述事故,信而有徵,其《諸將》五章詩,撻伐某些將領平時營私殘民、腐敗不堪,鸦片戰爭中卻畏蕙不前、避戰逃竄,表達了極大的憤慨。此類資料,大都為正史所不載,因而顯得彌足珍貴。
3fd万圣书城

  其三,《詩話》表彰良吏、循吏之奉公守法,為國為民之高尚品節。《三集》卷四第五五條記白東屏興修水利而惠民事。同書卷七第三八條記載夏熙任熱河巡檢十餘年,潔己奉公,有惠政。第七二條記載荊門州四面皆山,向多水患。乾隆間州牧舒成龍開浚溝渠,水患遂息。至嘉慶丙子,黃舞青《楚中田家詞》:「荊門惠績紀舒侯,五十年來疆吠修。高處種粱低種稻,山田通澗水通溝。』《餘集》卷六第三條記載劉松嵐官廣西時,乾隆甲辰五月,柳江洪水泛濫,勢危甚。劉松嵐『立水中三畫夜,督民衛護,水愈猛,乃矯提軍令,傳六營將備,集兵三千有奇,奮勇搶救,城得無恙。一第七四條記載,乾隆己酉,康茂園總河,以江甯方伯奉命防汛睢南。「方指揮間,突然婦裂C竹#芻泥,壓公而下,忽復急溜沖起,撈救得生。仍督夫下婦,埔定而堤成。上流既洽,不數日,睢南水患悉平。』後又修浚沁渠,放沁水灌田,適連歲早嘆,渠所及五縣無饑人,黃東升為賦《沁渠行》,比之唐溫造之修復林口焉。記載興修水利之能臣外,還記載了諸多清官良吏、正直士大夫。如《三集》卷四記劉蔭樞上疏直言遭貶斥,年已八十仍受命出塞效力;卷六記莊念農明察斷獄事;《餘集》卷二記黏本盛前後上五十餘疏彈劾權貴,漕督永朝開澗河、清街道、辦義學事;卷三記徐沛湼廉潔亢直,敢於面折雍正皇帝;卷五記岳起操守清潔,自奉甚廉,革除放糧陋習,鄉民稱為『岳清天』,清仁宗嘗謂在督撫中最為出眾,等等。此類記載,張揚正氣,表彰循吏,於治史者皆有可借鑒之處。 3fd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雪桥诗话全编》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雪桥诗话全编》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