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诗词探玄》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诗词探玄》PDF电子书全7册,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诗词探玄》是一部面向业余爱好者的诗词选集。本书只收近体诗(即格律诗)和词。考虑到诗的
文体特殊性,部分繁体字未作简化。
诗按类分为天、地、人、事、物、意六部每首诗词一般含三部分:(一)所选诗词之本体;(二)有重点地对本篇诗词的个别词语加以注解和分析(引用典籍或前人之说一般只指明出处,力求从简);(三)选编历代学者对本篇诗词之评论。
《诗词探玄》选录历代诗词、注解与评论时,不同版本记载的诗词正文、注解与评论文字有异文处,本书择善而从,不拘于某一固定版本。每诗中凡正文句中夹注均用小字,夹注或采用前人之说,或由编者所撰。
《诗词探玄》书目:
诗词探玄 天部
诗词探玄 地部 上
诗词探玄 地部 下
诗词探玄 人部
诗词探玄 事部
诗词探玄 意部
![]() ![]() 《诗词探玄》出版说明:
父亲编撰的《诗词探玄》终于出版了,这厚厚的七大册,凝聚着一位老人的毕生心血。80岁开始编撰,用六年时间完成初稿。那一页页稿纸,一行行钢笔字,透出的是对诗词的酷爱,对历代诗人的敬畏,那份执着和坚毅,真是我们小辈所不及。
父亲对诗词的爱需追溯到他的青年时代。他一生坎坷,16岁起便挑起一家人的生活担子,21岁参加革命。平生爱好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1957年因写了《滩头杂感》:“潮浸滩头野草稀,斜看鹜鸟浴斜晖。荒沙岂是长栖地,应向碧空高处飞。”被视为对社会主义的不满,被扣上“右派”帽子,打入另册。
为了生计,不谙水性的父亲不得不靠外出打渔为生,一叶扁舟,击楫扣舷,承载着无处伸张的冤屈漂泊水中。此后,又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已经家徒四壁,仅剩的藏书也付之一炬。万幸的是,尽管母亲也遭连累被下放到畜牧场,养猪种田,但她仍默默支持着父亲,我的爷爷、奶奶及叔叔、姑姑等家人始终认为父亲是清白的,也从精神上、生活上子以支持。这在当时的背景下真的是难能可贵的。经过“反右”、“文革”的人一定深有体会。
我们三姐妹虽然也遭遇了许多不公平和歧视,甚至被学校拒之门外,可是父亲总是叮嘱我们:“做人必须力求知识,人在世上走一回不容易,总要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我小学毕业适逢“文革”,辍学在家,就当起了父亲的捕鱼助手,父亲撑船我散网。泛舟时,父亲会给我讲很多很多历史故事,给我讲名著,用平阳土话讲述得栩栩如生。每当船行形胜之处,父亲就会有一首古诗触景而吟。小船成了我的流动课堂。在那年代,外面环境轰轰烈烈,我们家里却和风细雨。因此常常有和父亲同样遭遇的伯伯们喜欢聚在我家,并将父亲极简陋的书房冠名“扣舷居”,在这儿或吟诗排遣心中郁闷,或研习书法以平躁动不安,或探讨中国文史,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后来父亲的诗稿就以《扣舷居诗稿》命名。父亲还有幸结识被贬归乡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先生。苏先生被誉为“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父亲得到他数年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真如老子所谓“祸兮福所倚”也。
这特殊的二十一年间(至父亲1978年平反为止),诗词、文史、书法便是父亲的精神食粮,这种不白之冤反而使他感到“脱屣从今身属我”的自由快感。可是当时书籍极度匮乏,只能是借阅,记得伯伯们每次来我家,一般都带着一本书,互相传阅。我也沾了点光,书荒时仍有好书可读。而父亲更是有心人,遇有好诗、好文章便手抄成卡片,以便今后学习和查找,并作了系统的归类。久而久之卡片堆积几箱,2008年父亲移居杭州,一辈子的笔记、卡片如何处理成为一大问题,不加以好好利用便是一堆废纸。踌躇再三,然后父亲下定决心把它整理出来,或许对子孙后代学习理解诗词有帮助。从80岁起,他开始天天打更起床,选取自唐至清的格律诗和词,手抄编纂,整理卡片,增添内容,分门别类,并附以历代学者评述,这就是这套七卷本《诗词探玄》产生的来由。如此浩大的文字工程竟出自一耄耋老人之手,诚非有过人的毅力不可。孙子辈开他玩笑说:“比我们高考还用功哩!”
父亲是平凡的,但在我们眼里又极不平凡。父亲喜欢荷花的不染泥,喜欢红梅的傲霜雪。他虽命运多舛,但始终有理想,能坚持,这已经给我们小辈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替父亲自豪地说一句:“二十一年时间,失去工作,没有工资,还要挨批斗,但光阴没有虚度!”
同时,这套《诗词探玄》也是献给所有的诗词爱好者、初学创作者的书,让他们能登门入室,一窥“中华诗词殿堂之美之富”;也献给那些在繁忙的世俗中不停地奔走却不忘让心灵做一个深呼吸的人,让他们在滚滚红尘中依然保持一种美丽的古典情怀。最后,本书自始至终得到曾建林、张小苹、田程雨等编辑老师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反复校对、查证,令人感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匆促,书中差漏之处难免,敬请读者谅解指正。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诗词探玄》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诗词探玄》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