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说文解字探原 全10册 2013高清 罗君惕著
价 格:¥ 35.80
30天售出:113 件
商品详情
注意:《说文解字探原》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说文解字探原》PDF电子书全10册,由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字书,对于后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一部辞书的范围。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决心光大许慎所言之精论,订正许慎所言之谬误,廓清同代之疑团。由此开始撰《说文解字探原》。”
《说文解字探原》目录: 第一册
《说文解字探原》前言: 《説文解字探原》,羅君惕撰。羅君惕先生〖一九〇五—一九八四、别號艮厂,生於江蘇鎮江。蒙古族人,本姓那。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英士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學院。另著有《中國漢文字和漢文字學的源流》、《漢文字學要籍概述》、《秦刻十碣考釋》等。其生平、學術思想以及本書撰述之經過、大旨,詳見本書卷首所附《羅君惕自傳》。. 《説文解字探原》手稿凡七十五册,羅先生據手稿分册及分册頁碼编製了索引,今據以影印出版,在總頁碼之上也依次標示了手稿的分册數及分册頁碼,以「④」號間之,以便檢索。如口部「啐」字,索引中標示爲「八.二七」,表示該字在手稿第八册的第一十七頁,即可按尋「④」號上之標碼,在七七九頁檢索而得。 《説文解字探原》出版得到羅君惕先生後人與學生的大力支持,謹此致謝。
羅君惕,别號民厂,蒙古族,屬巴岳特部鑲黄旗,本姓那,於前清光緒三十一年:.月〈一九〇五年四月),生於江蘇省縝江市。祖父名惠元,字子籙,爲京口駐防軍左翼協領兼護理都統辛亥革命時,祖父棄官避難泰州市,改姓羅父名承謨,字紹籙,爲秀才,善書法。我自八歲起,即從父讀書寫字,依次臨拳顔真卿、柳公權、蘇軾諸大家之字帖。年十五,入泰州淮東巾學肄業,進而學金石古籀篆隸,又學爲舊體詩與山水赉,頗得老輩稱許II年十九,入吴淞中國公學大學部商科肄業,課餘仍^學金石詩詞書畫其時,由友介紹從江陰曹家豸先生學詩詞,又由曹先生介紹得見金石書畫大家吴昌碩先生、大學畢業,獲商學士學位,失業家居」年二十一;娶妻張雯岫,爲大姑母之長女,亦蒙古族,屬札魯特部。年一一十五,前中國公學教授黎照寰先生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召我爲文書主任,凡十一一年。其時,先後加入上海中國畫會與北京考古學社,遂得交南北書畫家與文字學家。中國公學董事有梁啓超、蔡元培、于右任諸氏,而于氏以書法名海内,我曾以所書鐘鼎文請教於于氏,于氏掀髯點首言:「近二十年來無此作也。」〖一一十年指中華民國成立一一十年〕上海書畫家馬公愚當遗書與我,謂:「公之害温穆雅馴,弟傾服已久矣〃」其後曾以書畫各一幅,參加日本東京書畫展覽會。我於大篆,頗喜秦刻,碣文。十碣文舊稱石鼓文,向來皆斷爲周宣王大蒐岐陽之文字~自宋代起,始有謂秦代刻石者,如鄭樵謂在秦惠文之後,始皇之前;鞏豐謂在秦獻公之前,襄公之後;震鈞、馬敘倫均謂在秦文公之時,,郭沫若謂在秦襄公之時;馬衡謂在秦穆公之時。我則同於鄭氏之説。嘗以十碣與籀文、大篆(即詛楚文、盟和鐘、秦公設X小篆(即秦始皇、二世之刻石如蟫山碑、會稽刻石、、琅琊刻石,權量詔書及《説文解字》〕比較,其結構與籀文同者八十三,與大篆、秦刻石同者六十一,與許書同者則有一百一,但其文之字體團扁,與籀文、小篆迥異,而與大篆則全同;其文之結構比較簡易,與籀文多異,與大篆、小篆則多同。詛楚文、盟和鐘、秦公設皆秦惠文以後,始皇以前之物,是以知之.若其詩則佚詩也,因此曾撰《秦刻十碣考釋》一稿,曾將《時代考》一篇於一九三五年刊登於《考古》期刊第三期〔容庚主編〕。任職餘暇,除撰述外,仍自修舊業,又閲讀五經諸諸子〃於是發生兩個問題,即:自古文、籀文而至行書、草書,字體迥殊,此何由而變?字書所載字義與諸家所注經子,其解釋亦有不同,又何由而變?我百思不得其解,而欲問亦無從。最後以爲非研究文字學,不得解决。此我從事文字學之動機也 欲知字體字義之變,當研究文字學,然欲研究文字學,又當讀何書乎?曾讀《隋書,經籍志》,彼謂文字學當包括形體、意義、聲音三方面是也。今所存最古之字書而包括此三方面者,惟東漢許慎所撰之《説文解字》而已,乃取而讀之。初並句讀亦有不知,疑惑更多不解。於是又取段玉裁之《説文解字注》、桂馥之《説文義證》、朱駿聲之《説文通訓定聲》、王筠之《説文句讀》而讀之,後又泛覽各家之書,有必要則記之。其所記者有五:一,許氏説解之謬誤者;二,我所不知而各家均未論及仍不能解决者‘,三,各家有獨到之見解者;四,各家所説不同而未能斷其是非者;五,自己之心得體會。如此者四年,所獲較多,始有撰稿之意,但其書名與體例均未能定也凡四易稿,始定名爲《説文解字探原》〔以下简稱《说文解字探原》,而其體例則悉依《説文解字》。《説文解字》首列字形,次釋字義,次定字音。故《说文解字探原》亦首以其所列篆書與古代文字如甲骨文、鐘鼎文、大篆以至隸書等相比較,而分出正字、或體、訛字與簡字;次以正字與字書、詞書、韻書以及經籍、子史、文集等等注釋相比較,而分出本義與後起之義或誤解等;次以本義與字書、詞書、韻書、毛詩、楚辭以及漢魏晋時代之韻文所注之音相比較,説明其字從某字得聲之理由,而分出古音、近音或誤讀。凡關於字體者,以甲骨文爲第一類,金文爲第一一類,石文爲第:類,餘者爲第四類;凡關於字義、字音者,以字書、詞書、韻書爲第一類,五經爲第1一類,諸子爲第一「類,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争開始,其後四年,此稿方撰至「言」部,我被迫内遷。乃自上海至金華,在日寇轟炸之下,隨東南聯合大學籌備委員會西至福建建陽。议會主任何炳松聘我爲秘書兼先修班國文教員。越年,又聘我兼任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遂獲交大畫家潘天壽,常合作書畫,均爲同事奪去,而著作之事乃暫停。一九四二年八月,我又調任浙江英士大學國文教授兼校長室秘書。英士大學設在泰順,有美術科,潘天壽教國畫,我教詩詞書法。一九四六年十一月,我復員回上海交通大學,力辭其他職務,專任國文教授,兼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國文教授,餘暇仍繼續撰述。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我不教國文一科,改教新文學。一九五一年實行院系調整。交通大學廢除語文課,我被調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文系教授。一九五三年四月,由政務院任命爲上海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说文解字探原》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说文解字探原》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