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唐代文学研究 共15册 1990-2016清晰
价 格:¥ 37.80
30天售出:82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唐代文学研究》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唐代文学研究(1-16辑 第8辑暂缺)》PDF电子书共15册,由广西师大出版社1990至2016年出版。 《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和大家见面了。 《唐代文学论丛》原名《唐代文学》,于1981年4月出版,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与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研究室合编。出版后反映颇佳,印数愈万,迅即告罄。这是因为一方面,西安是唐代长安旧地,在西安出版唐代文学研究的书刊,当然有一定的号召力;另一方面,“四人帮”粉碎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术空气渐浓,好象春回大地,古典文学界颇有一种情满于山、意溢于海的态势,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断代文学研究,耳目一新。于是下一辑(1982年第一期)即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正式定名为《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5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在西安成立,经过讨论,理事会将《论丛》作为学会会刊,仍由西北大学中文系唐研室编辑,学会正副会长任正副主编,常务理事为编委。作为第一期会刊的《论丛》(即总笫三辑),于1983年5月出版。1984年8月,学会第二届年会在兰州举行,这届年会进一步明确了《论丛》的宗旨,希望加强学术性,主要发表理论研究和考证、资料性的文稿;同时相应对编委作了调整。在此之后所编的两期(总笫八、笫九辑),确实是贯彻了笫二届年会对会刊的要求的,质量显著有了提高,所载文章普遍得到好评。
唐代文学研究 第1辑 《唐代文学研究》出版说明: 总计从非正式出版的《唐代文学》起,到第九辑《论丛》,共出版十辑。这十辑所刊载的文字约250万,各类文稿400多篇其中不少理论探讨的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界有相当的影响,一些考证、资料性的文章,也受到重视。据了解,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的唐代文学研究者,颇注目于此,他们有的每期必购,有时不能及时买到,则辗转托人,期于必得。国外及港澳一些图书馆,向西北大学函购或提出交换者,则更为频繁。建国以后近四十年中,在中国学术界,专门的断代文学研究书刊能出版十辑,历时数年,这还是唯一的一种。作为唐代文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对此我是很受鼓舞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学术繁荣、研究自由的明白无疑的标志,当然更是唐代文学研究兴旺发达的好兆头。不少学术界的朋友与我是有同感的。 在这里应该提到的,是西北大学中文系唐研室的同志们为《论丛》所作的贡献。他们大多是中青年的学术工作者,有志于在唐代文学研究中作一番事业,这几年来他们所发表或出版的论著的确也表明了他们的实力。但是他们肩负重托,接受《论丛》的编辑,一连串繁杂、琐细的事务就跟着来了。看稿、改稿当然不必说,与作者联系,跑工厂、看校样、寄送样书,在在都要化费劳力。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出版学术性的书刊并不象在光华流丽的大道上漫步,可以那样轻松自得;出书过程中的种种曲折,难以尽道,到后来儿乎每一辑都要与各方几经交涉,才得与世人相见。他们在各自所要完成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之外来傲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奉献。这里还应特别提到的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几位编辑同志,他们除了差不多与唐研室同志一样辛劳之外更需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有时连续几天奔波于出版社和印刷厂之间,还要与财会部门费精劳神、唇敝舌焦地交道。可以说,每一辑的《论丛》都倾注了唐研室与陕社编辑部的心血。 现在改名为《唐代文学研究》,还是继续前一时期的方针,不过学术性更强调一些。关于唐代文学,可以做多方面的工作。大量普及性、知识性的工作是很需要的。近年来唐诗鉴赏的文章,在读者中,特别是在青年中,很受欢迎。把我国古典诗的精华介绍给今天的读者,让他们对唐诗蕴含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获得丰富的认识,这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的文化建树。另外,象《唐诗今译集》那样,对古代文学与当代创作怎样沟通,也是极有意义的尝试。不过,我们想《唐代文学研究》着重于做另方面的工作,那就是发表一些比较专门的文章,或者说面比较窄的研究文章,这当中可以有理论探讨,也可以有资料考证,而从目前情况看来,后一方面恐怕会更多一点。比起轰轰烈烈的什么“热”来说,这些专门性的文章会是比较寂寞的。学术工作就是要安于寂寞,而且,对于学术工作者来说,能相安于寂寞未始不是一种美德。 我们希望《唐代文学研究》不是以量取胜,能够一年出上一辑,或者两辑,也不错了。这几年来,古典文学研究似乎受当代文学创作一种风气的影响,追求一种量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不必跟那种一年写一个长篇、七八个中篇、十几个短篇赛跑,精神产品最终是要看质量的,有质量就有数量,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数量,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今后,《唐代文学研究》似还可登载些确实下过工夫,但面实在过窄,或较为冷僻,或字数过多,总之,不大能在别的地方发表的专题性学术文章。 我在这里也要感谢山西人民出版社。大家知道,出这样的研究书籍,在经济上是要亏损的,而从目前出版体制来说,这将对出版社的工作造成困难。但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毅然作了承诺,使我们的研究有了一个可靠的后盾。我认为山西社的同志们是有远见的。自有近代意义的出版社以来,中国出版界自本世纪初起就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出版社自办刊物,或较长期地出版一种或几种有影响的书刊。我们不是一想起《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就想起商务印书馆来吗?论述中国近代文化史能不提到它们吗?书刊实在是出版社联系作者、开辟稿源、在读书界造成影响的一个很好途径。我们希望,唐代文学研究者能与山西社的同志密切合作,这方面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一、本刊从第二辑起改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学术著作出版十分困难,而学术刊物的出版则困难更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出版学术刊物更赔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计经济亏损,毅然承担本刊的出版,而且还能作出一年大体出版两辑的安排,我们在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坚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学术界的这种支持,必将为历史证明是有远见卓识的。我们唐代文学界愿意与他们作进一步的合作。二、本辑的审阅和加工,西北大学唐代文学研究室的同志们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间琦、李云逸等同志。他们除了阅稿外,还需与作者、出版社,以及远在南宁的梁超然同志和在北京的我书信联系,这得花去他们不少的时间,影响他们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超然同志也在本辑的编辑出版上花费不少精力。
《唐代文学研究》第15辑目录: 论唐宋诗差异与科举之关联(摘要)&诸葛忆兵
中国文学史两大传统中的唐代文学&董乃斌 王夫之的诗歌评选与唐诗观&蒋寅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唐代文学研究》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唐代文学研究》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