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3]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2]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9]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6]
道教 [33]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72]
书法篆刻 [40]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1]
金石考古 [222]
建筑装饰 [43]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31]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儒生文丛 第1-3辑共18册 2013-2018高清
儒生文丛
价      格:¥ 45.80
30天售出:68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9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儒生文丛》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儒生文丛》PDF电子书第1-3辑共18册,由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至2018年出版。XHv万圣书城

儒生者,信奉儒家价值之读书人也。“儒生文丛”者,儒家读书人之心声见于言说者也。近世以降,儒家斯文扫地,儒学几近中绝。国人等儒学于土苴,士夫视孔道为寇仇,遂使五千年尧舜故国儒家读书人渐稀,亿万万中华神胄儒生难觅!然则,所谓儒生者,儒家价值之担当者也;儒家价值者,神州中国之传承也;中国不复有儒生是儒家价值无担当,中国之价值有所欠缺也。悲乎,痛矣!寅恪翁之言也!
今日中国,儒道再兴。儒生之见于神州大地,数十载于兹矣。今日中国文化之复兴,亦需今日儒生之努力,而儒家价值之传承亦端赖今日儒生之兴起也。
“儒生文丛”主编任重君,儒生也。倾一己之力,编辑《儒生文丛》进而欲使今日之中国知晓当今儒生之心声。故“儒生文丛”之刊出,不特有助于中国文化之复兴,于当今中国之世道人心,亦大有裨益也。
XHv万圣书城


《儒生文丛》书目:
XHv万圣书城

从祠庙到孔教
汉学读本
经世三论
孔孟仁学论纲
儒家回归建言与声辩
儒家宪政主义传统
儒教重建主张与回应
儒学复兴继绝与再生
守望精神家园
闲先贤之道
月窟居笔记
政治儒学评论集
追望儒风
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
“亲亲相隐”问题研究及其他
儒家文化实践史  先秦部分
赫日自当中  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
天下归仁   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
XHv万圣书城

728.jpgXHv万圣书城

729.jpgXHv万圣书城

 XHv万圣书城

730.jpgXHv万圣书城


《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目录:
XHv万圣书城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何谓工夫论
二、研究先秦儒家工夫论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对研究现状的考察
一、第一个阶段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综述
二、第二个阶段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儒家工夫论的起源
第一节 西周以前宗教思想中的工夫论意涵
一、“慎厥身,修思永”——工夫修养论的先声
二、殷商宗教的人文转化及其中的工夫论意涵
三、“德”观念与工夫论
第二节 西周“以德配天”视野下的工夫论先声
一、“以德配天”
二、礼乐文明
三、西周教育制度与工夫论
第三节 春秋时期德礼之间的工夫论萌芽
一、现实与理想的裂痕
二、德礼的追求
三、君子的风范
第二章 孔子的工夫论思想
第一节 为何需要工夫?工夫何以可能
一、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二、“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
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主体性的确立
第二节 孔子的工夫论方法
一、“克己复礼”
二、“修己以敬”
三、“博文约礼”
四、学思之间
五、孝悌忠信的具体实践工夫
六、“中庸”与“畏天命”
第三节 孔子工夫论的目标
一、“君子不器”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第三章 孔门弟子的工夫论
第一节 颜回之仁 闵子骞、冉雍、冉伯牛之德行
一、颜子之好学与愚
二、颜子之仁与乐
三、闵子骞、冉雍、冉耕之德行
第二节 子路之勇 冉有之艺
一、子路之信
二、子路之勇
三、冉有之艺
第三节 子贡之智 宰我之辩
一、子贡之《诗》学
二、子贡之由器跻道
三、宰我之才
第四节 子夏之学 子游之礼
一、子夏之“博学近思”
二、子夏之由经学而明道
三、子游之礼学
四、子游之“大同小康”
第五节 曾子之内省工夫
一、“三省”之工夫
二、“弘毅”与“守约”
三、曾子之孝道
四、曾子与《大学》
第六节 其他孔门后学的工夫论
一、子张的弘大之学
二、有子的孝悌之学
三、曾点之狂、原宪之狷
四、其他弟子工夫论简述
第四章 思孟学派的工夫论思想
第一节 子思的工夫论
一、《中庸》——子思之学的义理架构
二、源性明德以立本
三、“慎独”“诚意”以修心
四、畅情节欲以修身
第二节 孟子之心性修养论
一、君子立志
二、“求放心”
三、“尽心”“知性”“知天”
四、“存心”“养性,,“事天”
第三节 孟子之修身“践形”论
一、反求诸己与“知言”
二、“不动心”与“浩然之气”
三、“践形”与实现仁道
第五章 荀子的工夫论思想
第一节 荀子工夫论的理论背景
一、由知别类而生仁
二、以仁发义而制礼
三、三个问题
第二节 “虚一而静”以“解蔽”“知道”
一、心之功用——思
二、“虚一而静”以“解蔽”
三、养心治气
第三节 “积学”“师法”以“化性起伪”
一、“积学”与“师法”
二、“化性起伪”
三、工夫论的目标——“尽伦尽制”的圣王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原著
二、学术论著
三、学术论文
附 录 从上帝宗教到人文德性——殷商中后期到西周初年的
哲学史考察
前言
第一章 殷商中叶上帝宗教之困境与人文德性之初现
第一节 殷商的上帝宗教
第二节 《盘庚》:占卜的困境和利民思想
第三节 《盘庚》:王帝的困境和重德思想
XHv万圣书城


《赫日自当中  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目录:
XHv万圣书城

第一部分 当代对儒家的误会及其义理澄清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解——论文化意识
、道统之意义及孔子的贡献
一、文化意识与人的存在
二、孔子在道统上的贡献
三、道统在历史上的自觉与传承
四、从道统看学者之当为
“三纲五常”新证——与方朝晖、李存山先生商

一、引言
二、中西古典政治学为何鲜言自由与平等
三、自由的真实含义何为
四、“三纲五常”是自由理性回归还是专制
制度建构
五、结语
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特征与教化中的诸问题
一、引言
二、大众社会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学术与教化的分际:学术可自由,但教
化必须统一
四、教化不是且高于一般的思想理论
五、现代人文教育何以失败
千年的误会——“三从四德”真的是女性的地狱

乔木与世臣——论何谓国学复兴
一、“复兴”之内涵厘清
二、“复兴”之社会层面
三、“复兴”之教育层面
四、“复兴”之政治层面
五、结语
少闹些情绪,多做点学术——有感于黎鸣先生的
大文《孔儒摧毁了中国文明》
第二部分 当代教育批判及儒学教育精神之阐发
“学达性天”解——教育目的之存在论诠释
一、引言
二、“学达性天”之学理源流及其存在论意

三、“学达性天”与西方教育思想的会归
四、结语
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自由与平等精神——以
“学达性天”为诠释向度
一、引言
二、“学达性天”与自由精神
三、“学达性天”与平等精神
四、结语
从儒家教育思想看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以《
礼记·学记》为诠释中心
一、引言
二、“尽心知性”与宗教情怀
三、“开而弗达”与学求自得
四、“退息居学”与持敬存养
五、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缺失
论现代教育的职业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人文教
育的背弃
论理学家的“语录”与“尺牍”在人文教育中的
哲学意蕴及其内涵——以二程、朱子、象山、阳明为
中心
一、引言
二、“语录”文本的哲学意蕴
三、求放心与变化气质
四、开而弗达与学贵自得
五、师友讲习与知行合一
六、余论
以“才”为“学”,既非且妄
学当何为
重温蔡元培之“大学改制”理念
读书、智慧与觉解
学问的境界与层次
孤单背影——从毕业20年聚会看人文教育的
缺失
第三部分 当代婚姻批判及中国传统婚姻精神之阐发
婚姻之堕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
自由恋爱”
爱情、逻辑与惟情者之贫困
两情相悦如何能由鉴赏的走向理性的——从康德
的美学理论和儒家的心性学来考察爱情之持久及其终
极美境
“无”情与诗之空灵
爱情之美学形态与心性学形态
爱情当如何走向婚姻?——一个心性学的路径
不要爱,慈悲就好
第四部分 儒学义理哲思小札
说悲情
说人生之意义
说觉解
说道德
说感动
说敬畏
说相遇——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社刊《思路
》第2期刊首语
说李白——才子之“愁”与圣人之“忧”
说于丹——才子的生命形态及其不足
这里诸神也在场
谒湘潭文庙记
从书之颠沛流离看世风与运命
怀念悠扬
怀念羞怯
游丹霞山记
第五部分 论争与讲辞
关于“读经”问题的思考——兼答王彬彬先生
国学院·读经·文化意识
学术不端之精神根源
答客难
附:
“敬”不必来自于“神”——与晚林博士商榷温
航亮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再答温子航亮
附:
答《答客唯》温航亮
哲学之退隐——世界哲学日在湘潭大学哲学文化
周上的讲辞
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湖南科技大学隐
XHv万圣书城

山哲学社国学文化月闭幕式上的讲辞 XHv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儒生文丛》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儒生文丛》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