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诸子集成 全8册 2006 高清
价 格:¥ 36.80
30天售出:98 件
商品详情
注意:《诸子集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诸子集成》PDF电子书全8册,由中华书局2006年据世界书局原版重印。
《诸子集成(1-8册)》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诸子集成》用的绝大多数是清代学者的校刊、注释本。可以说,这部书既集中了中国古代子书的最精华部分,又展示了清代子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部“丛刊”式的书用起来是很方便的,因此影响较大。但是可惜的是,《诸子集成》在排印、断句方面错误较多,50年代中华书局用原纸型重印这部书时也未加以校改,使用者只可用以参考而不能引以为据。
《诸子集成》书目:
第1册 论语正义 孟子正义
第2册 荀子集解
第3册 老子注 老子本义 庄子集解 庄子集释 列子注
第4册 墨子闲诂,晏子春秋校注
第5册 管子校正 商君书 慎子 韩非子集解
第6册 孙子十家注 吴子 尹文子 吕氏春秋
第7册 新语 淮南子 监铁论 杨子法言 论衡
第8册 潜夫论 颜氏家谱 世说新语 抱朴子 申鉴
![]() ![]() ![]() ![]() 诸子集成及新编、补编、续编目录汇总:
●中华书局1954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诸子集成》目录
第一册《论语正义》
《孟子正义》
第二册《荀子集解》
第三册《老子本义》
《老子注》
《庄子集解》
《庄子集释》
《列子注》
第四册 《墨子闲估》
《宴子春秋校注》
第五册《管子评传》
《管子校正》
《商君评传》
《商君书》
《慎子》
《韩非子集解》
《韩非新传》
第六册《孙子十家注》
《吴子》
《尹文子》
《吕氏春秋》
第七册〈淮南子 》
《新语》
《杨子法言》
《论衡》
《申鉴》
第八册《盐铁论》
《潜夫论》
《抱朴子》
《世说新语》
《颜氏家训》
●上海书店1986年版《诸子集成》目录
目录
上编周秦之部
第一册 论语正义 孔门记孔子之言行 刘宝楠
孟子正义孟轲焦循
第二册 荀子集解 荀卿 王先谦(杨倞注已包在内)
第三册 老子本义 李耳 魏源
老子注李耳王弼(马王堆的版本都通行了 要备一本)
庄子集解庄周王先谦
庄子集释庄周郭庆藩(2个版本 貌似不错)
列子注无名张湛(伪书也)
第四册 墨子间诂 墨翟 孙诒让
晏子春秋校注 晏婴 张纯一
第五册 管子评传 梁启超
管子校正 管仲 戴望
商君评传 麦孟华
商君书 公孙鞅 严可均 校
慎子慎到严可均辑
韩非子集解 韩非 王先谦
韩非新传 陈千钧
第六册 孙子十家注 孙武 (魏武帝注已包在内)
吴子 吴起
尹文子 尹文 钱熙祚 校
吕氏春秋 吕不韦宾客 辑 高诱 注
下编 汉魏六朝之部
第七册 淮南子 汉·刘安
新语 汉·陆贾
扬子法言 汉·扬雄
论衡 汉·王充
申鉴 汉·荀悦
第八册 盐铁论 汉·桓宽
潜夫论 汉·王符
抱朴子 晋·葛洪
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很喜欢不过还想买个笺注本)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中华书局版(各册出版时间不一)《新编诸子集成》目录
《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为此我们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编辑出版《新编诸子集成》,至今已出满四十种。本套书目前以平装本行世,每种单独定价。近期我们还将出版精装合订本,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后续整理的重要子书,将纳入《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陆续出版。
○目录
01.論語集釋(四冊) 程樹德集釋 1990.8版
02.孟子正義(同十三經清人註疏)
03.四書章句集注(一冊) 宋朱熹集注 1983.10版
04.荀子集解(二冊)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 1988.9版
05.墨子閒詁(二冊) 清孫詒讓閒詁 1986.2版
06.墨子校注(一冊) 吳毓江校注 1993.10版、2006.2二版
07.墨辯發微(一冊) 譚戒甫發微 1964.6單行版
08.墨子城守各篇簡注(一冊) 岑仲勉注 古籍出版1958.6單行版
09.老子道德經注(一冊)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 2008.12版
10.老子校釋(一冊) 朱謙之校釋 1984.11版
11.帛書老子校注(一冊) 高明校注 1996.5版
12.莊子集釋(四冊)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 1961.7單行版
13.莊子集解(合一冊)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王先謙集解 1987.10版
14.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合一冊) 清王先謙集解、劉武補正 1987.10版
15.列子集釋(一冊) 晉張湛注、唐盧重玄解、楊伯峻集釋 1979.10單行版
16.管子校注(三冊) 唐房玄齡注、黎翔鳳校注 2004.6版
17.管子輕重篇新詮(二冊) 馬非百新詮 1979.12單行版
18.商君書錐指(一冊) 蔣禮鴻錐指 1986.4版
19.韓非子集解(一冊) 清王先慎集解 1998.7版
20.公孫龍子懸解(一冊) 王琯懸解 1992.9版
21.公孫龍子形名發微(一冊) 譚戒甫發微 科学出版1957.12單行版
22.十一家注孫子校理(一冊) 三國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 1999.3版
23.呂氏春秋集釋(缺)
24.晏子春秋集釋(二冊) 吳則虞集釋 1962.1單行版
25.孫臏兵法校理(一冊) 張震澤校理 1984.1單行版
26.新語校注(一冊) 王利器校注 1986.8版
27.新書校注(一冊) 閻振益、鍾夏校注 2000.7版
28.淮南鴻烈集解(二冊) 劉文典集解 1989.5版
29.淮南子集釋(三冊) 漢高誘注、何寧集釋 1998.10版
30.鹽鐵論校注(二冊) 王利器校注 古典文學1958.4版、天津古籍1983.12版(修訂本)、1992.7版(定本)
31.春秋繁露義證(一冊) 清蘇輿義證 1992.12單行版
32.法言義疏(二冊) 汪榮寶義疏 1987.3版
33.太玄集注(一冊) 司馬光集注 1998.9版
34.白虎通疏證(二冊) 清陳立疏證 1994.8版
35.潛夫論箋校正(一冊) 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 1979.4單行版(潛夫論箋)
36.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四冊) 黃暉校釋 1990.2版
37.抱樸子內篇校釋(一冊) 王明校釋 1980.1版、1985.3二版(增訂本)
38.抱樸子外篇校釋(二冊) 楊明照校釋 1991.12版(上冊)1997.10版(下冊)
39.顏氏家訓集解(一冊) 王利器集解 上海古籍1980.7版、1993.12版(增補本)
40.文子疏義(一冊) 唐徐靈府注、王利器疏義 2000.9版
41.劉子校釋(一冊) 傅亞庶校釋 1998.9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諸子集成補編》目錄
版本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所、中華諸子寶藏編纂委員會編:諸子集成補編(全十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目录
一、儒學類【二十一部】
孝經一卷 (舊題周)曾參撰(唐)李隆基玄宗注
曾子注釋四卷 (舊題周)曾參撰(清)阮元注
子思子全書一卷 (舊題周)孔彶撰(宋)汪晫編
孔叢子七卷 (舊題周)孔鮒撰(宋)宋鹹注
孔子集語十七卷 (清)孫星衍輯
至言一卷 (漢)賈山撰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
春秋繁露注十七卷 (漢)董仲書撰(清)淩曙注
新序十卷 (漢)劉向撰
說苑二十卷 (漢)劉向撰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嚴可均輯
白虎通疏證十二卷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
女誡一卷 (漢)班昭撰
中論二卷 (漢)徐幹撰
昌言二卷 (漢)仲長統撰
忠經一卷 (漢)馬融撰(漢)鄭玄疏
典論一卷 (三國)曹丕撰
傅子三卷 (晉)傅玄撰(清)錢熙祚輯
政論一卷政書一卷 (晉)袁准撰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二、道家類【九部】
道德真經指歸十卷(漢)嚴遵撰
鬻子一卷(周)鬻熊撰
通玄真經(文子)十二卷(舊題周)辛鈃撰
文始真經(關尹子)三卷(舊題周)關尹撰
廣成子一卷(周)莊周撰(宋)蘇軾解
洞靈真經(亢倉子)五卷(舊題周)庚桑楚撰(宋)何粲注
鶡冠子三卷(舊題周)鶡冠子撰(宋)陸佃注
達莊論(晉)阮籍撰
養生論(晉)嵇康撰
三、名法類【四部】
法經一卷(周)李悝撰(清)黃奭輯
鄧析子一卷(周)鄧析撰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人物志三卷(三國)劉劭撰(北魏)劉昺注
四、農家類【八部】
范子計然一卷(周)范蠡撰(清)黃奭輯
劉洪乾象術一卷(漢)劉洪撰(清)黃奭輯
蔡氏月令一卷(漢)蔡邕撰(清)蔡雲輯
四民月令一卷(漢)崔寔撰(清)嚴可均輯
齊民要術(北魏)賈思勰撰
玉燭寶典十二卷(隋)杜台卿撰
禽經一卷(舊題周)師曠撰(晉)張華注
相鶴經一卷養魚經一卷(口)浮丘公等撰
五、藝術類【五部】
樂記一卷(周)公孫尼子撰(漢)鄭玄注
鍾律書一卷(漢)劉歆撰(清)黃奭輯
琴操一卷(漢)蔡邕撰(清)黃奭輯
古畫品錄一卷書品錄一卷續畫品錄一卷(南朝齊)謝赫等撰
古今樂錄一卷(南朝陳)釋智匠撰(清)黃奭輯
六、兵家類【十二部】
握奇經一卷(舊題上古)風后撰
六韜講義六卷(舊題周)呂望撰(宋)施子美講義
竹簡孫子兵法(附孫子逸文)(周)孫武撰
孫臏兵法(周)孫臏撰
司馬法講義五卷(舊題周)司馬穰苴撰(宋)施子美講義
尉繚子講義九卷(周)尉繚撰(宋)施子美講義
黃石公素書一卷(舊題漢)黃石公撰(宋)張商英注
黃石公三略講義三卷(舊題漢)黃石公撰(宋)施子美講義
黃帝陰符經集注一卷(舊題周)太公望等六家注
尤射一卷(三國魏)繆襲撰
司馬彪戰略一卷(晉)司馬彪撰
鬼谷子三卷(舊題周)鬼谷子撰(南朝梁)陶弘景注
七、醫家類【十六部】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漢)無名氏撰(唐)王冰(啓玄子)注
黃帝素問靈樞經十二卷(漢)無名氏撰(唐)王冰(啓玄子)注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七卷(漢)無名氏撰(宋)李駧注
注解傷寒論十卷(漢)張機纂(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己注
華氏中藏經三卷(舊題漢)華佗撰
褚氏遺書一卷(南齊)褚澄撰
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巢元方撰
新刊王氏脈經十卷(晉)王叔和撰(宋)林億等校定
脈經一卷(隋)甄權撰
神農本草經三卷(魏)吳普等述(清)黃奭輯
新編晉匱要略方論三卷(漢)張機撰
肘後備急方八卷(晉)葛洪撰
子午經一卷(舊題周)扁鵲撰
針灸甲乙經十二卷(晉)皇甫謐撰
養性延命錄二卷(梁)陶弘景撰
靈劍子一卷(舊題晉)許遜撰
八、曆算類【九部】
孫子經三卷(相傳周)孫武撰
周髀算經二卷(漢)趙奭注(北周)甄鵉重述(唐)李淳風等注
九章算術九卷(晉)劉徽注(唐)李淳風等注
海島算經一卷(晉)劉徽撰(唐)李淳風等注
數術記遺一卷(漢)徐岳撰(北周)甄鵉注
五經算術二卷(北周)甄鵉撰(唐)李淳風等注
五曹算經五卷(唐)李淳風等注
夏侯陽算經三卷(口)夏侯陽撰
張丘算經三卷(口)張丘撰(唐)李淳風等注
九、數術類【十八部】
李虛中命書三卷(舊題周)鬼谷子撰(唐)李虛中注
玉照定經一卷(舊題晉)郭璞撰 張顒注
相法十六篇一卷(舊題漢)許負撰
相兒經一卷(舊題漢)嚴助撰
淮南萬畢術一卷(舊題漢)劉安撰
夢書一卷(舊題漢)京房撰
靈棋經二卷(舊題漢)東方朔撰
五行大義五卷(隋)蕭吉撰
太玄經十卷(漢)揚雄撰(晉)范望注
通占大象曆星經二卷(漢)甘公、石申撰
易林十六卷(漢)焦贛撰
京房易轉三卷(漢)京房撰
京房雜占條例法(漢)京房撰
易洞林一卷(舊題晉)郭璞撰
靈台秘苑十五卷(北周)庾季才撰
元包經傳五卷(北周)衛元嵩傳
葬經一卷(舊題漢)青烏子傳(金)元欽仄注
葬書一卷(附古本葬經內篇一卷)(舊題晉)郭璞撰
十、釋家類【十一部】
肇論一卷(後秦)僧肇撰
弘明記十四卷(南朝梁)僧佑輯
黃帝陰符經疏三卷(唐)李筌注
牟子理惑論一卷(漢)牟融撰
太平經一百七十卷(漢)於吉撰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章義三卷(漢)魏伯陽撰(後蜀)彭曉注
老子想爾注二卷(漢)張魯等撰 邱進之釋文
老子化胡經四卷(相傳晉)王浮撰 李勇先釋文
黃庭內景玉經注三卷(晉)無名氏撰 (唐)梁丘子注
黃庭外景玉經注三卷(晉)無名氏撰 (唐)梁丘子注
真誥二十卷(南朝梁)陶弘景撰
十一、雜家類【十五部】
尸子三卷(周)尸佼撰(清)汪繼培輯
戰果縱橫家書 劉淑梅注釋
政論一卷(漢)崔寔撰
任子一卷(漢)任奕撰
蔣子萬機論一卷(魏)蔣濟撰(清)嚴可均輯
劉氏政論一卷(魏)劉廙撰(清)嚴可均輯
桓氏要論一卷(魏)桓範撰(清)嚴可均輯
篤論一卷體論一卷(魏)杜恕撰
物理論一卷(晉)楊泉撰(清)孫星衍輯
金樓子六卷(南朝梁)蕭繹撰
劉子新論十卷(北齊)劉晝撰
風俗通義十卷(漢)應劭撰
獨斷一卷(漢)蔡邕撰
伏侯古今注(漢)伏無忌撰
古今注三卷(晉)崔豹撰
十二、小說家類【十七部】
穆天子傳六卷無名氏撰(晉)郭璞注
燕丹子三卷無名氏撰
十洲志一卷(舊題漢)東方朔撰
洞冥記十卷(舊題漢)郭憲撰
神異經一卷(舊題漢)東方朔傳(晉)張華注
漢武故事一卷漢武帝內傳一卷(舊題漢)班固撰
山海經箋疏十八卷(晉)郭璞傳(清)郝懿行注
博物志(晉)張華撰
搜神記二十卷(晉)干寶撰
西京雜記六卷(晉)葛洪撰
搜神後記十卷(舊題晉)陶潛撰
拾遺記十卷(後秦)王嘉撰
異苑十卷(南朝宋)劉敬叔撰
述異記二卷(南朝梁)任昉撰
續齊諧記一卷(南朝梁)吳均撰
還冤志三卷(北齊)顔之推撰
殷芸小說一卷(南朝梁)殷芸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諸子集成續編》目录
目录
一、儒家類
《昌黎雜說》一卷(唐)韓愈
《天論》等四卷 (唐)劉禹錫
《複性書》二篇(唐)李翺
《非國語》二卷(唐)柳宗元
《天對》等四卷(唐)柳宗元
《續孟子》二卷(唐)林慎思
《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
《素履子》三卷(唐)張弧
《皇極經世》十二卷(宋)邵雍
《漁樵對問》一卷(宋)邵雍
《潜書》一卷(宋)李覯
《廣潜書》一卷(宋)李覯
《平土書》一卷(宋)李覯
《慶曆民言》二卷(宋)李覯
《衡論》二卷(宋)蘇洵
《太極圖說》一卷(宋)周敦頤
《通書》二卷(宋)周敦頤
《正蒙注》九卷(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
《經學理窟》五卷(宋)張載
《張子語錄》三卷(宋)張載
《荊公論議》十卷(宋)王安石
《二程語錄》十八卷(宋)程顥、程頤
《龜山先生語錄》四卷(宋)楊時
《近思錄》十四卷(宋)朱熹(宋)呂祖謙輯
《上蔡語錄》三卷(宋)謝良佐
《知言》六卷(宋)胡宏
《延平問答》一卷(宋)朱熹輯
《朱子性理語類》三卷(宋)朱熹撰(宋)黎靖德輯
《聖門事業圖》一卷(宋)李元綱
《愚書》一卷(宋)唐仲友
《麗澤論說集錄》十卷(宋)呂祖謙
《金華呂東萊先生正學編》一卷(宋)呂祖謙
《習學記言》五十卷(宋)葉適
《象山先生語錄》二卷(宋)陸九淵
《酌古論》四卷(宋)陳亮
《中興論》一卷(宋)陳亮
《先聖大訓》六卷(宋)楊簡
《真文忠公心經》一卷(宋)真德秀
《大學衍義》四十三卷(宋)真德秀
《北溪字義》二卷(宋)陳淳
《延陵講義》一卷(宋)陳淳
《至書》一卷(宋)蔡沈
《金華何北由先生正學編》一卷(宋)何基
《魯齋先生語錄》二卷(元)許衡
《理學類編》八卷(明)張九韶
《侯城雜誡》一卷(明)方孝儒
《薛子道論》一卷(明)薛瑄
《白沙語要》一卷(明)陳獻章
《居業錄》八卷(明)胡居人
《章楓山先生正學編》(明)章懋
《甘泉新論》一卷(明)湛若水
《王陽明先生傳習錄》(明)王守仁
《徑野子內篇》二十七卷(明)呂楠
《心齋約言》一卷(明)王艮
《困知記》二卷(明)羅欽順
《慎言》十三卷(明)王廷相
《問辨錄》十卷(明)高拱
《呻吟語》六卷(明)呂坤
《小心齋札記》十八卷(明)顧憲成
《疑思錄》二卷(明)馮從吾
《辨學錄》一卷(明)馮從吾
《訂士編》一卷(明)馮從吾
《關中士大夫會約》等八卷(明)馮從吾
《高子會語》一卷(明)高攀龍
《人譜》一卷(明)劉宗周
《人譜類記》二卷(明)劉宗周
《聖學宗要》一卷(明)劉宗周
《學言》三卷(明)劉宗周
《榮壇問業》十八卷(明)黃道周
《瞽言》四卷(明)陳確
《歲寒居答問》二卷(清)孫奇逢
《夏峰先生語錄》二卷(清)孫奇逢
《明夷待訪錄》一卷(清)黃宗羲
《噩夢》一卷(清)王夫之
《黃書》一卷(清)王夫之
《思問錄》二卷(清)王夫之
《俟解》一卷(清)王夫之
《東西均》(清)方以智
《弘道書》三卷(清)費密
《觀感錄》一卷(清)李顒
《顔氏學記》十卷(清)顔元
《習齋先生言行錄》二卷(清)鍾錂輯
《續近思錄》十四卷(清)張伯行輯
《廣近思錄》十四卷(清)張伯行輯
《擬太平策》七卷(清)李塨
《平書訂》十四卷(清)李塨
《瘳忘編》一卷(清)李塨
《論學》二卷(清)李塨
《大學辨業》四卷(清)李塨
《潜書》四卷(清)唐甄
《原善》一卷(清)戴震
《原象》一卷(清)戴震
《緒言》三卷(清)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
《漢學商兌》三卷(清)方東樹
《乙丙之際箸議》十一篇(清)龔自珍
《壬癸之際胎觀》九篇(清)龔自珍
《默觚》三卷(清)魏源
《校邠廬抗議》二卷(清)馮桂芬
《勸學篇》二卷(清)張之洞
《知聖篇》二卷(清)廖平
《孔子改制考》二十一卷(清)康有爲
《仁學》二卷(清)譚嗣同
《檢論》九卷(民國)章炳麟
《王志》二卷(民國)陳兆奎
二、禮教類
《貞觀政要十卷》(唐)吳兢
《帝範四卷》(唐)李世民
《帝學八卷》(宋)范祖禹
《君鑒錄四卷》(清)尹會一
《臣軌二卷》(唐)武則天撰(唐)xx注
《官箴一卷》(宋)呂本中
《百官箴六卷》(宋)許月卿
《猪瘟公政訓一卷》(宋)朱熹
《政經一卷》(宋)真德秀
《晝簾緒論一卷》(宋)胡太初
《爲政忠告四卷》(宋)張養浩
《從政錄一卷》(宋)薛瑄
《臣鑒錄四卷》(清)尹會一
《士鑒錄四卷》(清)尹會一
《論俗文一卷》(宋)真德秀
《勸忍百箴考注四卷》(元)許名奎撰 釋覺瀓考注
《忍經一卷》(元)吳亮輯
《戒殺文一篇》(明)黎遂球
《戒賭文一篇》(清)尤侗
《酒箴一篇》(清)金昭鑒
《酒警一篇》(清)程弘毅
《女孝經一卷》(清)鄭x
《女論語一卷》(唐)宋若莘
《女鑒錄四卷》(清)尹會一
三、兵家類
《李衛公問對三卷》(唐)李靖
《太白陰經》十卷(唐)李筌
《虎鈐經》二十卷(宋)許洞
《何博士備論》二卷(宋)何去非
《權書》二卷(宋)蘇洵
《守城了録》四卷(宋)陳規等
《兵符節制》一卷(明)王守仁
《練兵實紀》九卷附集六卷(明)戚繼光
《紀效新書》十八卷(明)戚繼光
《戊笈談兵》十卷(清)汪紱
《兵學新書》十六卷(清)徐建寅
《兵帧芬痪恚ㄇ澹┪红�
《兵法》一卷(清)魏禧
《兵迹》十二卷(清)魏禧
《曾胡治兵語録》十二卷近人蔡鍔輯
四、醫家類
《醫經正本書》一卷(宋)程迥
《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金)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舊題金)劉完素
《儒門事親》十五卷(金)張從正
《內外傷寒辨惑論》三卷(金)李杲
《脾胄論》三卷(金)李杲
《此事難知》二卷(元)王好古
《醫壘元戎》十二卷(元)王好古
《修真精義雜論》一卷(唐)司馬承禎
《服氣精義論》一卷(唐)司馬承禎
《攝樣枕中方》一卷(唐)孫思邈
《攝生消息論》一卷(元)丘處機
《赤鳳髓》三卷(明)周履靖輯
《攝生三要》一卷(明)袁黃
《素女經》一卷無名氏
《素女方》一卷無名氏
《玉房秘訣》一卷《玉房指要》無名氏
《玄女房中經》一卷(舊題唐)孫思邈
《洞玄子》一卷(唐)無名氏
《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一卷(唐)白行簡
《洗冤集録》五卷(宋)孫思邈
《聖朝頒降新例》一卷
五、術數類
《太清神鑒》六卷(後周)王樸
《麻衣道者正易經法》一卷(舊題)麻衣道者
《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二卷(宋)徐子平
《乙巳占》十卷(唐)李淳風
《三命通會》十二卷(明)萬民英
《月波洞中記》二卷佚名
《潜虛》一卷附《潜虛發微論》一卷(宋)司馬光
《洪範皇極內篇》五卷(宋)蔡沈
《六壬大全》十二卷無名氏
《遁甲演義》四卷(明)程道生
《夢占遺旨》內二卷、外六卷(明)陳士元
《蔔法祥考》八卷(清)胡煦
《字觸》六卷(清)周亮工
《黃帝宅經》二卷無名氏
《撼龍經》一卷附《疑龍經》一卷《葬法倒杖》一卷(唐)楊筠松
《青囊奧語》一卷附《青囊序》一卷(唐)楊筠松
《發微論》一卷(舊題宋)蔡元定
六、雜家類
《兩同書》一卷(唐)羅隱
《讒書》五卷(唐)羅隱
《意林》五卷(唐)馬總
《長短經》九卷(唐)趙蕤
《無能子》三卷(唐)無能子
《迂書》一卷(宋)司馬光
《三教平心論》二卷(元)劉謐
《蘿山雜言》一卷(明)宋濂
《燕書》一卷(明)宋濂
《龍門子凝道記》三卷(明)宋濂
《鬱離子》二卷(明)劉基
《草木子》四卷(明)葉子奇
《道餘録》一卷(明)姚廣孝
《空同子》一卷(明)李夢陽
《續清言》一卷(明)屠隆
《冥寥子游》一卷(明)屠隆
《五九枝譚》一卷(清)尤侗
《日錄裏言》一卷(清)魏禧
《日錄雜說》一卷(清)魏禧
《中華古今注》三卷(後唐)馬縞
《困學紀聞》二十卷(宋)王應麟
《敬齋古今黈》八卷(元)李冶
《敬齋古今黈拾遺》五卷(清)陸心源
《陶庵夢憶》八卷(明)張岱
《物理小識》十二卷(明)方以智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附七種)(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
《破邪論》二卷(清)黃宗羲
七、宗教類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唐)釋慧能
《廣弘明集》三十卷(唐)釋道宣
《原人論》一卷(唐)釋宗密
《輔教編》三卷(宋)釋契嵩
《法藏碎金錄》十卷(碎)晁迥
《護法論》一卷(宋)張商英
《林間錄》二卷、《後集》一卷(宋)釋惠洪
《正法眼藏》六卷(宋)釋宗杲
《道體論》一卷(唐)通玄先生
《玄珠錄》二卷(唐)王玄覽
《天隱子》一卷(唐)司馬承禎
《三洞珠囊》十卷(唐)王懸河
《玄真子外編》三卷(唐)張志和
《坐忘論》一卷(唐)司馬承禎
《道教義樞》十卷(唐)孟安排
《玄綱論》一卷(唐)吳筠
《化書》六卷(南唐)譚峭
《悟真篇注疏》等(宋)張伯端撰、翁葆光注疏
《太上感應篇》三十卷(宋)李昌齡傳、鄭清之贊
《海瓊問道集》一卷(宋)白玉蟾
《重陽立教十五論》一卷(金)王矗
《大丹直指》二卷(元)丘處機
《玄風慶會錄》一卷(元)耶律楚材
《中和集》六卷(元)李道純
《甘水仙源錄》十卷(元)李道謙
《易外別傳》一卷(元)俞琰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诸子集成》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诸子集成》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