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01]
文学文化 [336]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09]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0]
诗词戏曲 [142]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3]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98]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0]
宗教类 >>
佛教 [203]
道教 [31]
周易风水 [35]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68]
书法篆刻 [38]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68]
金石考古 [216]
建筑装饰 [41]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4]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0]
医学类 >>
中医 [423]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国出版通史 全9册 2008
中国出版通史
价      格:¥ 17.80
30天售出:10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1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出版通史》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出版通史》PDF电子书全9册,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书目: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1 先秦两汉卷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2 魏晋南北韩卷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3 隋唐五代卷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4 宋辽西夏金元卷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5 明代卷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6 清代卷上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7 清代卷下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8 民国卷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序言: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源远流长;中国图书,博大精深;中国典籍,为世所罕见,亦是举世公认。中国出版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中也有重要的地位。F7o万圣书城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中国出版无愧是这一发展进程在世界东方的辉煌见证,同时也是这一发展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毫无疑问,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创造的一部分--个值得人类骄傲、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中国是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图书出版的历史。三千多年来,中国不仅先后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贡献了造纸术、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丰富贡献了300多万种图书,贡献了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杂志、报纸、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等。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图书的介质形态与复制方式,也改变了人类信息的存储与传播方式,实现了长时间、远距离传播知识的梦想,使出版逐渐成为重要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手段。数量巨大的出版物的出版、流通在积累文化历史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为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研究对象和极为广阔的研究空间。F7o万圣书城

从中国文明史来看,中国出版起到了记录历史文明和推动文明发展的双重作用。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记录了中华文明演进发展的历史,形成了几千年连续不断的伟大文化成果。F7o万圣书城

中国是历史悠久而又有着丰富文明遗产的伟大国家。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历数千年没有中断而一直绵延到今天,此种文明景观之形成,是因为中国有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有汗牛充栋的书籍出版物,它们是中国文化经过积累、筛选、整理之后存留下来的物质形态之一,是物化了的中华文化宝藏,是文化创造的伟大成果。F7o万圣书城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最明显地表现为两点:F7o万圣书城
第一,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未曾发生断裂现象;F7o万圣书城
第二,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数千年一以贯之、从未中断。历史记录和经典著作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字反映。中国文明的连续性,集中保存在历代图书典籍的记载中。甲骨卜辞、金石铭刻的主要内容即是有关史事的表述。《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史事。司马迁作《史记》,创修史范例,上起黄帝,下讫汉武,要事均列其中。自《史记》以下,历代均有断代的纪传体正史,首尾相衔,且自共和元年(前841年)始至当代中国史书纪年迄无中断,形成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历史的长河。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史记》开其端绪的“二十四史”以及汗牛充栋、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史、子、集等图书典籍,记载了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映了我国从远古以至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的发展进程,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巩固多民族大团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仅就这两点来看,中国出版之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F7o万圣书城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版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责的遗产。”这份遗产的主要载体就是书,正如《礼记,经解》说:“疏通知远,书教也。”中国出版史所蕴涵的丰富的经验与智慧,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仍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因为它有利于当前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历史创造活动,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确有借鉴作用。F7o万圣书城

尽管历史已经逝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相关的记载和著述中,从历代遗留下来的巨大遗产和丰富信息中,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去体味无数前人的社会实践和伟大创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出版史可以让今天的人们把自己的视野延伸到遥远的过去,再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现实,投向未来,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在自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的结合上,焕发出更大的激情、智慧和勇气,在当前的历史运动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和创造力量。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承载了太多的优秀历史传统,其中以改革进取精神、民族凝聚意识、重视文化积累三方面尤为重要,它们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仍具有活力。中国出版史之所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会以鲜活的历史激发今人和后人的不尽的思考,让我们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顺应时势,把握机遇,创造崭新业绩,推动历史进步。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史所记录的众多人物的言行,向后人提供了“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标尺。^中国出版史所总结的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后人提供F7o万圣书城
了启迪心智、增长智慧的源泉。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史所描述的种种制度模式和思想模式,给后人提供了现实选择的历史参考。在这方面,中国出版史实在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藏。
F7o万圣书城

F7o万圣书城
《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 目录:F7o万圣书城
导论F7o万圣书城
第一章 民国出版业的形成(1912—1919)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晚清出版业的影响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 民国出版业中心——上海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 中华书局崛起于出版界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大东书局的创办与发展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商务印书馆在民国时期继续称雄F7o万圣书城
第二章 民国出版业的发展(1919—1927)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五四新思潮下的出版变革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新青年》与五四前后的报刊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 世界书局的改组与发展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亚东图书馆与泰东图书局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新潮社与北新书局F7o万圣书城
第三章 民国出版业的兴盛(1927—1937)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出版业的兴盛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 各地区出版业的成长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申报》与《大公报》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国民党报刊和正中书局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开明书店与文化生活出版社F7o万圣书城
第六节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和上海杂志公司F7o万圣书城
第四章 民国出版业的艰难历程(1937—1949)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战争的打击与出版业的艰难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 战时出版业的后方大转移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 大后方出版业的发展历程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敌占区出版业的奴役与反奴役斗争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战后出版业的复员与重建F7o万圣书城
第五章 出版法律与出版管理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出版法律与法规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 书刊审查制度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 书刊查禁与出版压制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版权纠纷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书业行业组织F7o万圣书城
第六章 出版经营活动F7o万圣书城
第一节 机构组织与人员构成F7o万圣书城
第二节 资本构成与资金管理F7o万圣书城
第三节 选题与组稿F7o万圣书城
第四节 装帧与印刷F7o万圣书城
第五节 书刊发行F7o万圣书城
第六节 书业广告F7o万圣书城
第七节 书评活动F7o万圣书城
第八节 多种经营F7o万圣书城
第七章 出版家群体F7o万圣书城
第八章 出版与社会文化F7o万圣书城
第九章 教科书出版F7o万圣书城
第十章 工具书、学术著作和古籍出版F7o万圣书城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文字书籍的出版F7o万圣书城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F7o万圣书城
附录一 民国出版大事记F7o万圣书城
附录二 参考文献F7o万圣书城
后记
F7o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出版通史》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出版通史》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